14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26959165 上传时间:2022-07-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4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初中数学教学叙事孙庙中学 刘新 初中数学教学叙事 14.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新课程下教学设计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此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经验基础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与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提供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设计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一个被动的旁观者。下面是我在教学14.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的教学设计一、内容分析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是研究其他图形的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学过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的研究它的概念、分类、性质和应用。二、学情分析虽然学生

2、已在小学阶段及日常生活中了解了不少有关三角形的知识,但却偏重于感性认识,且缺乏系统化。故教学时应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通过观察,猜想、操作、实验、验证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中的创造性,体验探究的乐趣。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掌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及其应用。难点: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的探究。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2

3、、学生准备:笔、刻度尺。(长度分别为2cm、3cm、4cm、5cm、6cm的五根小棒)六、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活动1:课件展示1、风车2、欧式房子、帆船3、埃及金字塔、高架桥4、自行车、路标师生:共同欣赏自然风光,人文风景。师:在这个图片在中,你看到了哪些几何图形?生:相交线、生:三角形师:三角形是我们熟悉的一种几何图形,从本节起,我们将一起来研究它的有关性质。通过播放图片,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并从中感受美好的世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活动2:(1)如何用几何符号表示一个三角形?(2)认识三角形的基本元素,并会用几何符号表示。(3)会把三角形按边进行分类、知道每

4、类三角形的特征。(4)知道等腰三角形的腰,底边、顶角、底角等概念。师:为了更好地研究三角形的有关性质,我们必须知道与三角形有关的一些感念和它们的几何表示,请同学们对照问题阅读课本P68。生:自学、交流、理解,说出所获。师: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把能够解答问题的语句用笔画下来,然后认真感悟。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精神,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让学生从接受知识到探究知识,从个人学习到合作交流。活动3:总结活动2中的问题。AB D C 你能找到图中的三角形吗?有几个?请表示出来。师生互动:看图总结问题(1)(2)(3)(4)生:练习、互查。师:在学生总结概念问题,教师要重

5、点强调三角形中元素的几何符号的表示方法。利用多媒体将较浅显,散乱的知识点串起来,借助图形突出重点。巩固新知及时反馈。活动5: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生:从2cm、3cm、4cm、5cm、6cm的学具棒中,任取三条摆三角形,观察摆放的不同情况小组合作,记录下操作结果?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生: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师:请同学们自己任意画一个三角形,测量计算三角形的三边是否存在这样的关系?师生:(理论验证)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通过操作,思考、交流,初步验证获得的经验、从理论上验证新知,了解推理的严谨性,感受成功的快乐。巩固新知、解决问题活动6:1、练一练:P69练习22、有两根长为2和7的木棒,用

6、长为8的木棒能和它拼成三角形吗?长度为11的木棒呢?若能拼成?求它的范围。生:1、进行判断,发现技巧只要比较较短的两条边的和是否大于第三边。2、应在59之间师:(说明)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7-2第三边7+25第三边9练习的难度逐渐增加,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加以指导。例题学习例1P69师:展示例题情境,提出问题。生:利用新知借助方程式完成。师生互动:共同演示解题过程。渗透分类,归化。建立方程模型的思想。共同总结本节小结师:谈谈学习了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困惑?师生:学生归纳,教师点评并强调重点。适时反思,在交流中加深理解。作业布置作业1. P70练习(必做题

7、)。2. P74习题1、7 (必做题)。3. 选做题:课件展示。巩固新知,分层要求学生完成,确保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不同的人在教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七、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为突出新知,结合几何图形具有多变性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了多次操作,交流的探究活动机会,关注学困生,学优生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情境,力争让全体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进行观察,操作交流,归纳,验证,应用等数学活动。八、教学反思针对本节课的特点,这节课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观察探索总结归纳知识运用”为主线的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P68内容,引导他们自己总结三角形的概念和几何

8、符号表示方法,三角形中的边、角、顶点的概念和几何符号的表示方法,三角形按边长分类的特征等这些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学生完全可以在小学学习的三角形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自学掌握,这样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然后,我把本节的重点放在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探究上。我在教学中,关键是抓住“任意的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在这里我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五根小棒,动手摆一摆并提出“是否任意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让学生对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产生好奇,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通过操作发现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再次由学生自己找出原因

9、,为什么能?为什么不能?初步感知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接着重点研究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验证、再操作,最终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这样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既增加了兴趣,又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在教学中注入一种新课程理念;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另外,本节课我的教学设计上也有些不足的地方,就在三角形三边关系应用上所选问题没有做到精编精选,造成拖堂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