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苏教版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 .pdf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26836582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24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苏教版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22年苏教版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苏教版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苏教版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 .pdf(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优秀教案欢迎下载轴对称图形授课稿老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轴对称图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为了确定这节课学习的范围和深度,我首先对教材进行了分析。轴对称图形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学好本节课将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探索简单图形的轴对称特性,把握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以及利用轴对称方法对图形进行变换或设计图案打好基础。本堂课是一节概念课,教材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材一共安排了两道例题。例一中教材先呈现天安门、飞机、奖杯

2、的实物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他们的共同特点,引出“对称”的概念。接下来教材将这几样物品抽象为平面图形,引导学生通过对折发现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描述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教材还在图中出现了“对称轴”这一名词,但没有给“对称轴”下定义或作出描述,只是让学生有所认识。第二道例题则让学生利用刚掌握的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知识,“做”轴对称图形。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感性认识,丰富对轴对称图形的体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教材对教什么以及如何教指明了方向,但具体要怎样教我们还要分析学生的情况。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自然界具有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很多,学生已经有了

3、一定的感性基础。此外,三年级学生已经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序的开展讨论,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以上的认识,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轴对称图形对折后完全重合这一特征,能从一组简单的平面图形中识别出简单轴对称图形,通过折痕初步认识对称轴,理解对称轴两边对应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并能在方格纸上画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过程与方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31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经历观察实物图片,动手折一折等探索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过程,在动手做轴对称图形过程

4、中,进一步感受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两侧图形完全重合的特征。通过对称世界的欣赏,感受对称的科学与美学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喜爱。轴对称图形使学生新接触的一个知识点因此本届课的重点是是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会识别轴对称图形和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其中识别轴对称图形和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学难点: 教法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比较积极,但不稳定,知识和思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数学生操作,口述,思考未能有机结合,缺乏有序性和准确性,针以这种情况,我注重丰富学生对形状的感受和认知,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采用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操作发现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经

5、历探索,获得知识。学法伯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最佳的途径就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的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在本课中,我将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确定为观察发现法、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 ,合作交流法。让他们在折一折、议一议、说一说、剪一剪等一系列活动中感知对称的特征。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游戏激趣,引入新课。同学们西部喜欢玩游戏?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游戏叫做大家一起来找茬我首先明确游戏规则,咋查也就是找不同。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的。从而提醒学生观察也是我们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找不同

6、来集中注意力为上课做准备,同时也为下面找相同做铺垫。二是提醒学生观察这一重要的学习方法。学生玩了游戏后肯定还未尽兴,紧接着我用课件出示天安门、飞机、奖杯等物体的图片,引导学生找出这些物体的共同特征并指出这些物体是对称的。然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也是对称的?在学生说完以后我用多媒体播放生活中常见的对称现象,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31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接着通过多媒体演示将这些物体抽象成平面图形。提问:这些图形还是对称的吗?从而引导学生从研究对称

7、物体转向研究对称图形,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1.折一折我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天安门、飞机和奖杯三个图形,动手折一折,并和同桌说一说你的发现。2、说一说操作后我引导学生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表述, 抓住时机,引导学生理解“对折”、 “重合”、“折痕”等关键词。首先,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对折,对折是研究轴对称图形特征的重要方法,只有扫除了这个障碍,学生的发现才能水到渠成。紧接着引导学生采用比较法区分“重合”与“完全重合”的区别,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这个环节我会通过搜集学生不同的折法,让学生通过比较,理解什么叫完全重合,从而突破重点。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会适时帮

8、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得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知道对称轴。3、辨一辨结合“试一试”,让学生从学过的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中识别其中的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判断,操作验证,说理由,对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展开讨论,辨析,结合直角三角形和菱形,让学生明确要针对“这个三角形”或“这个平行四边形”进行辨别,体验数学的严谨性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初步思想。三做轴对称图形。这个环节,我让学生试着做一个轴对称图形,并向同桌解释你做的的图形为什么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在学生制作讨论的过程中,我收集学生的剪纸,钉子板,印花等作品,并在黑板上展示出来,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为什么他

9、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让学生认识到轴对称图形不仅可以是一个图形的对称,还可以是一组图形的对称。其中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当没法对折的时候,如钉子板,我们可以根据对应的颠倒对称轴的距离相等这一特征,来判断。从而巩固。拓展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四,欣赏轴对称世界这个环节我用多媒体播放轴对称现象让学生欣赏对称世界,并引导学生思考对称的背后,从而让学生体会对称的科学与美学价值。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31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课程标准中对轴对称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据此,我从感受出发,将

10、感受的方法分为用眼睛看和肢体感受,从而确定了本节课的观察、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等活动。本节课的板书我立秋至关、简洁、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唤起表象,从而减缓理解概念的坡度,促进理解和记忆。简易方程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方程第一课时的内容。下面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方程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展开的,为下面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教学作铺垫,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同时,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对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素养

11、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二、学情分析1.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生年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注意力分散,因此,我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2.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已经完成了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运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是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学习方程知识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31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三、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编写意图、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制订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

12、系。能力目标:通过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培养学生“ 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 的归纳概括能力。情感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观察、分析、探求的学习激情,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及主体作用。四、重、难点分析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因此,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理解方程的含义。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还存在着很大困难,所以将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五、教法与学法分析1.学法叶圣陶先生说过:“ 教是为了不教。” 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因此,在学法中

13、,让学生通过“ 感知交流 观察比较 得出概念 分析概念 ” 的探究过程去发现新知,从而达到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目的。2.教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因此,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我采用以小组合作观察探究为主,多媒体为辅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观察探究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六、教学过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31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在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在“ 平衡 不平衡 新的平衡 ” 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

14、高和发展。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我将按创设情境观察探究 知识运用三个环节来组织教学。1创设情境 引入新知我首先提供了天平平衡的情境图,通过“ 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的活动,引出“50+50=100”的等式, 激活学生已经积累的关于等式的感性经验。这样,以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2观察探究 形成概念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我采用以下几个步骤突出这个重点。【感知交流】我提供了四幅天平图,让学生充分感知和交流,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通过展示图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观察比较】接着,我提出这些式子中“ 哪些是等式 ”

15、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比较,认识到列出的式子中,两个式子是等式,还有两个式子不是等式。而这里的等式与前面的等式不同,它们都含有未知数。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得出概念】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方程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充分地表达,从而得出方程的概念,即 “ 像 x+15=150 ,2x=200 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分析概念】这部分是教学的难点,为突破这个难点,在得到方程概念的基础上,我及时组织学生讨论“ 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 ,帮助学生感受等式与方程的联系

16、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种特殊的等式。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3知识运用“ 试一试 ” 通过列方程表示现实情境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体会方程的思想,并为进一步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作一些准备。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31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 练一练 ” 安排了三道题。第一题采用学生抢答的方式,通过判断题中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引导学生体会等式与方程之间的逻辑联系,加深对方程含义的理解。第二题通过让学生写出一些方程在小组里交流,引导学生将已有的对方程的认

17、识用外显的形式表达出来,促进学生自主地建构方程的模型,内化方程的概念。第三题采用全班交流的方式,根据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熟悉列方程的思维特点,又有利于学生对方程含义的理解。4引导小结本课的小结采用学生小结的模式,这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梳理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然后我再对学生的小结进行总结。5布置作业为了使所有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我布置了必做题:要求学生每个人写一篇数学日记,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同时又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留有自由发展的空间,我布置了探究题。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构想,如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圆的认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

18、家、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圆” 第一课时 圆的认识。一、教材解读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图形的相关知识,以及对圆已有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直线图形领域过渡到曲线图形领域,其学习内容和研究问题的方法,都发生了变化。通过对圆的认识,为以后学习圆的周长、面积,以及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二、学情分析对于小学五年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他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对圆的理性认识有一定的难度。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遵循课程标准的精神,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19、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31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三、教学目标四、教学重难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有机整和,采用动画演示,情景再现的方式,引领学生探究圆的特征,突破教学难点运用所学圆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五、教法、学法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本节课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运用操作、探究、讨论、发现等教学方法。学生的学法与教法相对应,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提问。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六、教学流程及设计理念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主要安排了以下的几个教学环节。一、走进

20、生活,领略圆的美。课始的引入分为两个层次:唤醒展现。首先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见过的圆,唤醒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再展现大自然中随处可见的有关圆的画面,从中寻找圆的同时感受圆的美。美仑美奂的图片配以轻柔的音乐,让学生在感受生活美的同时,从中发现数学成分几何图形。这样设计就为学生从认识生活中的物体到认识数学上的几何图形,架起了一座桥梁,既突出了几何建模的过程,又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二、实际操作,掌握画法。学生初次创造圆时,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让学生直观感受圆的基本特征曲线图形。这时 ,引入画圆工具 圆规,用多媒体展台展示学生的作品,很好地激

21、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同时不标准的圆又引起了他们的思考:怎样才能画出一个成功的圆?使学生从简单的动手操作上升到方法的归纳。在学生充分交流后,播放多媒体课件,学生迅速掌握圆规画圆的方法,运用基本方法第二次画圆。在此基础上,很自然地引出了三个概念:圆心、半径、直径。概念的应用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补充“ 练一练 ” ,让新知识得到及时巩固,出示“ 试一试 ” 第三次画圆,层层深入,在掌握画圆方法的同时还感知了圆的概念,引出了圆心及半径的作用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使这一理解难在鼠标点动之间轻松解决。三、小组合作,探究特征。这一环节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 探” 。有目

22、的、有意识安排学生合作学习。这一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操作过程中发现了半径、直径的本质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此之后,安排拓展练习,实现了知识能力的迁移。四、拓展与应用,尽显圆的魅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31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通过介绍墨子对圆的描述进一步彰显圆的文化内涵,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数学文化历史悠久萌发民族自豪感。 在此之后, 我又点拨学生探究: 现实生活中, 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的?车轴应装在哪里?既注重巩固基础知识,又注意联系实际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我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

23、:动画情境的再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建立联系,为突破教学难点做了有力的铺垫。对圆的再次欣赏人,给了学生想象空间。通过这样的延伸,做到首尾呼应,使学生深切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又服务于现实生活,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五、课后反思:纵观我的整个教学设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针对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使数学课堂教学事半功倍。最后,感谢各位专家评委,不足之处恳请批评指正乘法分配律的运算需要运用到

24、加减乘除四种,应该来说不算简单,下面是编者为你整理的如何巧妙做好分配律。一、说教材:本课时教学为苏教版第八册第54-55 页“运算律”的第1 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乘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内容要为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打下基础,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理解含义上。二、说目标: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以下简称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基于此,我结合教材内容特点及课前调查,确定了如下教学三维目标:1. 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发现、探索、理解乘法分配

25、律。2. 过程和方法:引领学生在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的过程中,培养观察、比较、猜测、分析、概括、推理等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体会用字母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的严谨与简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31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标准还提到:要探索并了解运算律,会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据此,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的内在规律,并与他人交流。三、说学情:由于学

26、生已初步具有探索、发现运算律并应用运算律简便计算的经验,本节课遵循“解决问题发现规律交流规律表达规律”的顺序来呈现内容,这样的安排易引起学生对学过的方法的回顾,亦有利于他们顺利学习和掌握本节课内容。在实际教学时,我还强调依主题图情境引导观察、比较、猜测、分析、理解、概括出乘法分配律,以亲历贯穿学习全过程,重学生的成功体验,引领他们在合作、交流的和谐氛围中理解算理,一步步发现与成功、探索与理解。四、说教法和学法:数学教学需要多种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结合。本内容是数学教学的难点,根据内容特点、教学目标及四年级学生独有心理规律和个性特征,通过情境的巧妙改设、练习的层次递进、语言的幽默生动,促进学生知识的

27、逐步建构、思维的螺旋上升,使得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由感性走向理性,努力将数学教学活动创设成活泼、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空间,引领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去发现、去思考、去质疑、去辨析、去交流、去释疑,直至豁然开朗,开怀一笑。五、说教学流程: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4 大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自由欣赏,师生谈话课前,幻灯展示刚出版的快乐数学班级数学小报第3 期,学生自由欣赏“自编数学笑话4 则”等数学笔记,师生近距离谈话。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前2 分钟及数学小报的开展,融洽师生关系,沟通师生心灵,拉近心理与交流的距离,为后面顺利教学奠定基础。 第二环节: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精选学习资料

28、-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31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1. 导入猜想验证:我出示改设的主题情境图,启发性谈话: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师:你是怎么列综合算式的?你怎么想?有和他的列式和想法一致的吗?(板书)师:还有没有其他不同的列式?(板书)师:看这两种列式,猜一猜两道算式的结果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有猜想就要有验证,要验证就要有行动,请同学们认真计算,看计算结果是否如我们的猜想?学生计算交流,师板书:“=” 设计意图:合理利用并依据现实生活实际改造现有的主题图情境,将5 件(条)改为2件(条),更贴近生活实际的

29、生活情境创设, 使学生更易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得出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出不同的算式,在计算结果相等的情况下组成等式,这为学生感受乘法分配律提供了现实背景,学生从中也体会到乘法分配律的合理性。 2. 交流类推表达:合作交流等式(65+45) 265 2+452,观察比较左右两个算式的异同点,强调:都买2 件,也就是买2 套,( 65+45)个 2 也就是 65 个 2 加 45 个 2。继续引导从情境图中发现问题:要买2 件短袖衫和2 条裤子,需要付出多少元?假如买5 件,等式能成立吗?让学生尝试用两种综合算式来完成,简单交流。比较类推:象这样有规律的左右两边都相等的等式多

30、吗?举一些类似这样的式子?(注意强调计算结果)学生交流、讨论、探讨,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述自己所理解的这类规律。之后要求学生用字母a 、b、c 来表示这个规律,教师在板书的同时注意结合手势比划简要说明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设计意图:从问题的实际意义都买2 件,也就是买2 套和数学运算的意义(65+45)个 2 也就是 65个 2 加 45 个 2两个层面来体会与认识;从比较类推、手势表达等活动探索与理解,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同时,在交流合作中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透彻感悟。 3. 揭题细读静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31、 -第 11 页,共 31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教师顺势揭题,进而结合“乘法分配律”的自述(课件)让学生细读静想,体会、感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规律表述、逆应用及变式。 设计意图: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我不强调口头上的简单表述,而力求通过“乘法分配律”的自述再次强化与渗透,让学生深刻印象。 第三环节:巩固应用,拓展延伸本节课我设计了5 个层次的练习:1. “我是小法官”:填空及判断正误,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解。2. “我们算的最快”:分组比快,体会乘法分配律计算的简便。3. “我最聪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字,使得计算更简便。4结合本校3、 5、6 年级班级数和平均每班学生人数改编问题,交流、指导

32、学生根据不同的条件选择相应的条件进行解答,并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完成。5自提问题,自由完成:一块长方形菜地种青菜和萝卜(长方形菜地宽36 米,青菜地长66 米,萝卜地长34 米),让学生根据收集的数学信息自编数学问题,自由解决。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上,我深入解读教材练习设计的同时,对练习进行了适当的加工改造,力求体现现实性、趣味性、层次性、思考性、发展性。多形式、多层次的练习,深化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意义的理解,更多注重的是深层次的挖掘,比如:乘法分配律的逆应用,其在减法中的应用等,这使得乘法分配律的内涵得到延伸各位评委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分数的意义。首先我将对教材进行一些简要的分析:精选学习资料

33、-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31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分数的意义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又学习了把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抽象出单位1 的概念,概括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的单位。为进一步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习分数四则运算以及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教材安排了一道例题,例1 要求学生用分数表示每个图中涂色部

34、分,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感受被平均分的对象是非常广泛的, 从而抽象出 “ 单位 1” 的概念以及概括分数的意义并认识分数的单位。“ 试一试 ” 和“ 练一练 ” 要求学生说明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及该分数含有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使学生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同时,不断巩固对分数单位的认识。练习六的1-5 题主要是加深对“ 单位 1” 的理解,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根据上述教材内容与结构的分析,考虑到五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2、 让学生在经历分数意义的抽象、概

35、括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3、 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结合学生的基础,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分数的意义难点:认识分数单位以及对单位1 的理解接着我将谈谈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本节课我将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观察以及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意义,在小组交流中,抽象出单位1 的含义以及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进而认识分数的单位,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

36、信的学习数学。为了掌握这部分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过动手写一写,动脑想一想,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我将说说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31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这部分我将分为以下几个环节:一、复习回顾,激活记忆首先,通过谈话问学生“ 把一个蛋糕分成2 半,每半表示多少?” 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能很快回答是1/2,然后通过媒体呈现例 1 的几幅图,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并引导学生小组间相互说一说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在

37、小组内交流且学生汇报所填写的分数,预设学生在填写最后一幅图的分数时,出现“2/3 、2/6、1/3” ,这时肯定1/3 这个答案是正确的。二、自主探究,概括新知这一环节分为以下几个层次(一)合作交流,理解单位“1”先让学生观察思考这几个分数,小组间交流这些分数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后得到的?再全班交流,预设学生能认识到这里分别是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的,这时向学生明确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 表示,把它叫做 “ 单位 1” ,接着要求学生根据对单位1 的理解,同桌间相互说说这几个分数分别是把单位1 平均分成几份,表示

38、这样的几份,再指生回答。(二)概括分数意义,认识分数单位先让学生说一说把什么看作单位1,再交流这几个分数是把单位1 平均分成几份, 表示这样的几份, 对于第一个物体预设学生能说出把这个饼看作单位1,3/4 是把单位1 平均分成 4 份,表示这样的3 份。中间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学生能仿照第一个物体较容易的说出,对于最后一个由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向学生明确是把这若干个物体组成的整体看作单位1,然后把单位 1 平均分成 3 份,表示这样的1 份,根据上述对4 个分数的讨论,引导学生小组交流,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再组织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结果适时总结分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揭示本节课的课题并板书

39、 分数的意义。全班齐读分数的意义。接着让学生试着说一说练习六的第3 题各分数表示的意义,并仿照第(1)中的格式相互间说一说,第(3)小题,通过画直观的钟面图,让学生认识到一节课的时间与1 小时的关系。在对分数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上,向学生说明什么是分数单位,接着让学生结合例1 完成试一试中的问题,小组里相互说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再说一说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期间要帮助那些对分数单位不是很理解的学生。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中,体会对单位1 的理解以及认识分数的单位,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三、内化知识,解决问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40、-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31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为了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我安排了如下的练习:练一练是要求学生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且说出每个分数单位是什么以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使学生在例1 基础上巩固了对分数单位的认识。练习六的第 1 题要求学生先读一读各个分数,再说一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体会并知道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第2 题让学生根据2/3 涂一涂,由于被看作1 的桃的数量不同,每次需要涂的桃的个数也不同,有利于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特别是对单位1 的理解。练习六的 4-5 题作为课堂作业。第4 题要告诉

41、学生0 到 1 这一段表示单位1,通过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使学生更加清楚地理解分数的意义,把握分数与整数的关系,第5 题让学生在比较中更加透彻地理解分数。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不仅加深了对单位1 的理解,进而内化了分数的意义且进一步认识了分数的单位,也为后面学习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了准备。四、课堂总结,全面升华课结束前,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通过总结,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加深了印象,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以上就是我本节课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评委!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你们好!我是7 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板书:课题)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

42、教法和学法、说设计理念、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一、说教材 教材地位、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本课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读写一位小数,本节课让学生继续认识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是进一步学习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本课教材首先呈现了丰富的日常生活素材,依据元、角、分之间及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知识验理解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同时,教材十分关注分数、整数与小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利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紧密结合分母是10、100 、1000 的分数理解小数的意义。最后,教材的练习部分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引导学

43、生把小数应用到生活中,进一步丰富了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和应用意识。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以及他们的认知基础,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在现实情境中,能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31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2在用小数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探究、归纳、推理等能力。这样的目标设计打破了传统知识教学的模式,从只注重知识本身,转化到同时也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让教学

44、目标更加全面、合理。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二、说教法和学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直观演示法,情景体验法和点拨法。从表象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设计层次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法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情意、认知、思维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 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具体的学法是合作讨论法、尝试与体验法、练习法。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准备等教具

45、与学具三、说设计理念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我在本课教学中力求体现以下四点:(一) 、活动化的教学形式。数学教学的本质应是活动的教学,我会尽可能地创设时空让学生进行观察、操作与探索。(二) 、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课标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 现实的 ” ,我会注重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之上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三) 、自主化的学习方式。教育不能禁锢人,只能引导人全面、自由、积极的生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探索,相互交流,大胆创新。(四) 、情意化的情感体验。教学中我会注意创设轻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自信

46、心等情感因素的培养,并将它们有机整合在教学中。四、教学过程为了切实落实教学目标,有效突破重点、难点, 本节课我设计了“ 创设情境, 激趣引思 ”“主动参与, 探索新知 ”“巩固练习,内化知识”“课堂 总结 ,拓展延伸 ” 四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引思。我设计了一个冲突情境来引入新课,羊村长带着懒羊羊同学在逛超市,由于羊村长没戴眼镜,想让懒羊羊帮它念出信封的标价, (课件出示信封的标价)而懒羊羊念不出来!同学们, 你们知道这标价表示什么、该怎么念吗?让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来帮一帮懒羊羊吧!【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素材创设情境,关注教学的起点和思维的动点,使教学内容具有趣味性和生活性,让学生

47、感到数学亲切、好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为新课的学习做了铺垫】二、主动参与,探索新知(一)出示例一,直观感知多媒体出示例1 第一幅图。图中的数是小数,表示物品的价钱。你们会像小羊那样读吗?如果你到也到超市去买橡皮,该怎样付钱呢? 借助具体的生活情境,学生很容易理解:1 元=10 角, 1 角 =1/10 元, 3 角就是 3 个 1/10 元,是 3/10 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另外两幅图中的小数表示的意义。通过学生的交流展示,让学生重点体会到:0.05 元表示的是5/100,0.05读作读作零点零五(在多媒体上演示出 0.05 的读法);0.48 元

48、是 48 分, 48/100 元还可以写成小数0.48 元,读作零点四八,它们都是小数。(二) 、教学例2,抽象概念,揭示意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31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多媒体出示米尺,引导学生直观感知把1 米平均分成100 份,每份是1 厘米。 1 厘米等于1/100 米,还可以写成 0.01 米。请同学们思考:把4 厘米、 9 厘米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各是多少呢? 结合学生的回答借助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0.01 、0.04 和 0.09 都是两位小数,与它们分别对应的分数有什么联系呢?

49、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后发现:分母是100 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三)深化探索(分母是 100 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那么分母是1000 的分数呢?让我们继续观察米尺,把它平均分成1000 份,每份是1 毫米。 (课件出示 )1 毫米是1 米的 1/1000 ,还可以写成 0.001 米。即 1 毫米 =1/1000 米=0.001 米那 7 毫米、 15 毫米写成用米做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各是多少?大家试试吧。小结:请大家观察这一行分数和对应的小数,你又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分母是1000 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小结提问:谁来说说这样的分数与小数有什么联系呢? 学生回答:分母是10、1

50、00 、1000 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课件出示 ) 那我们再从右往左看,如从0.3 到 3/10 ,0.05 到 5/100 ,0.001 到 1/1000 , 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适时小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设计意图:数学学习的本质在于数学思维,经过对一位、两位、三位 小数的具体探究,通过学生的对话、交流甚至争论及教师的适时点拨,借助多媒体上清晰直观的板书,引导学生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地进行比较、迁移、概括、归纳与合情推理,让学生深刻理解小数的意义。】三、巩固练习,内化知识(一)基本练习1学生做课后的“ 试一试 ” :你会用分数和小数把涂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