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大学之道》十二章-备战2023年高考部编教材文言文通关训练卷(解析版).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26836223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大学之道》十二章-备战2023年高考部编教材文言文通关训练卷(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大学之道》十二章-备战2023年高考部编教材文言文通关训练卷(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大学之道》十二章-备战2023年高考部编教材文言文通关训练卷(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大学之道》十二章-备战2023年高考部编教材文言文通关训练卷(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备战2023高考部编教材文言文通关训练卷20 大学之道满分100分 时间45分钟【文言基础梳理】一、选择题。(45分,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师不必贤于弟子B在止于至善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良曰:“长于臣。”【答案】B【解析】A介词,比。B介词,达到。C介词,比。D介词,比。故选B。2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C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答案】C【解析】A.定语后置句,“之”作定语后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居高庙堂”。B.定语后置句,“之”作定语后置的

2、标志,正常语序为“千里之马”。C.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古之欲于天下明明德者”。D.定语后置句,“之”作定语后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故选C。3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学之道之:结构助词,的B在止于至善在:介词,在于C定而后能静而:连词,表顺承D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以:连词,来,表目的【答案】D【解析】D项,“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中“以”理解为“连词,来,表目的”错误。正确的理解应为“介词,把,表方式、手段”。译文:人人都要把修养品性作为根本。故选D。4下列加点词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3分)A在明明德B先齐其家C事有始终D则近道矣【答案】C【解析

3、】A项,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彰明。B项,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整齐有序。C项,事,意思为事情,取其本意无活用。D项,近:形容词用作动词,接近。故选C。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致知在格物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B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庶人:指一般人。C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怵惕:惊骇、恐惧。D犹其有四体也四体:四肢。【答案】B【解析】A项,“致知在格物”中的“格物”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译文: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此项正确。B项,“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中“庶人”解释为“一般人”不正确,正确的解释应为“平民百姓”。译文: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此项解释不正确。C项,“皆

4、有怵惕恻隐之心”中“怵惕”解释为“惊骇、恐惧”。译文:必然会产生恐惧同情的。此项解释正确。D项,“犹其有四体也”中的“四体”解释为“四肢”。译文:就好比身体有四肢一样。此项解释正确。故选B。6“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下列对“止于至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A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B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D只有做大事,才能达到至善【答案】D【解析】 “止于至善”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追求“至善”要求我们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

5、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因此A、B、C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项说法错误。故选D。7选出画线文句翻译正确的一项(3分)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A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亲近;在于使人停止“至善”。B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在于使人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C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明白德育;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在于使人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D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在于到达善良之地。【答案】B【解析】做此类题目,要把握关键词语的翻译。此句中判断的点首先

6、在“明明德”,第一个“明”在此处应为动词词性,意为“发扬、弘扬”,据此可排除C项;第二个判断的关键点为“止于至善”,此句应为状语后置,正常句式应该是“于至善止”,“至善”应是一种最高境界,所以此句子应翻译为“到最高境界 至善才停止”,由此可排除A D两项。故选B。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彰明B知止而后有定知:知道C定而后能静静:心不妄动D安而后能虑虑:忧虑【答案】DD项,句意: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可见,“虑”,意思是“思虑周详”。故选D。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大学之道不以其道得之B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7、C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D欲治其国者其皆出于此乎【答案】B【解析】A项,助词,的;代词,它们。C项,介词,把;连词,表修饰或承接。D项,代词,他的;副词,表推测,大概。B项,均为介词,在。故选B。10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道:宗旨明:美好的B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亲:亲近爱抚止:停止C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静:心不妄动安:平安D物格而后知至格:推究知:知道【答案】A【解析】B.“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意思是(大学之道)在于亲近民众,在于让自己和他人都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其中“止”,译为“达到”。C.“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的意思

8、是懂得停下来然后才稳定,稳定然后才能冷静,冷静然后才能性情安和。其中“安”,译为“性情安和”。D.“物格而后知至”的意思是通过对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其中“知”,译为“认识”。故选A。11下列选项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大学之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虑而后能得物格而后知至C欲治其国者其孰能讥之乎D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答案】B【解析】A项,之:助词,的/代词,它。B项,而:都作连词,都表承接关系。C项,其;代词,他的/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D项,以:连词,无实义/介词,用,把。故选B。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大学

9、之道,在明明德 在止于至善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先正其心先诚其意 必先苦其心南征北战A/B/C/D/【答案】C【解析】明:形容词作动词,彰明。善:形容词作名词,完善的境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分别译为:齐,使整齐有序;正,使端正;诚,使真诚、无私;苦,使受苦。南,名词作状语,向南,向北。故选C。13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君子,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B小人,统治者对劳动者的蔑称,也用于古时男子对地位高于自己者或平辈自称的谦辞。C四书五经,是“四书”与“五经”的合称。“四书”有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有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D礼记大学中提出修身养性的八个条目是:

10、格物、致知、诚信、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答案】D【解析】D项,“诚信”错,应为“诚意”。故选D。1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周礼礼书合称“三礼”。B儒家所称道的礼,可谓包罗万象,其内容涵盖政治制度、宗教仪式和社会风俗习惯等。C中国古代礼乐并称,乐其实是礼的一部分,附属于礼,用来补充仪文(礼仪形式)的不足,以助教化。D孔子教导学生“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周朝时,礼、乐皆为贵族社会专有。【答案】A【解析】A项,“与周礼礼书合称三礼”错误。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故选A。1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论语

11、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B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其中核心是“修身”。C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D墨子,即老聃,名翟,字伯阳,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子一书是墨子本人、墨子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编。【答案】D【解析】D项,“墨子,即老聃,名翟,字伯阳”表述有误。“老子”即老聃,字伯阳;不是“墨子”。故选D。【文本综合阅读】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15分)(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

12、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节选自礼记大学)(二)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

13、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惹子必诚其意。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敬畏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教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口:“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节选自礼记大学)16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

14、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B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C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D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17下列有关文章内容和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儿童八岁上“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和“礼、乐、射、御、书、数”等基本礼节和知识技能。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学习“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学问。B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是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后与论语中庸尚书合为“四书”,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

15、。C“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中的“天子”是古代的最高统治者。“庶人”原意是指众多的人,后来用以称谓“平民”。D“大学之道”的“三纲”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目”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八目”以“修身”为根本。18下列对选文(一)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B继而又提出了“八条目”之说,“八条目”之间是并列关系,“格物”是其核心。C要做到“诚意”需要不自欺欺人,要做到“正心”需要摈弃不良情绪和外界干扰。D选文中使用了顶针、排比等修辞,使得道理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增强了

16、说服力。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2)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答案】16B 17B 18B19(1)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够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够思虑精详,思虑精详才能够有处事合宜。(2)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里做坏事,没有什么做不出来的(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而夸耀自己好的一面(自吹自擂)。【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曾子说:“十只眼睛看着,十只手指着,这难

17、道不令人畏惧吗?”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十目所视”和“十手所指”句式结构相同,都是主谓式,所以两个句子中间断开,单独成句,据此排除CD。“富润屋”和“德润身”句式结构相同,且句子主谓宾结构完整,单独成句;“心广体胖”是并列式结构,之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A。故选B。17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B“后与论语中庸尚书合为四书”错,尚书为“五经”之一,不属于“四书”,“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故选B。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八条目之间是并列关系,格物是其核心”错,“八条目”由格物、

18、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们之间是递进关系,“修身”是“三纲八目”说的核心。故选B。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第一句得分点:“定”,志有定向;“静”,心不妄动;“安”,所处而安;“虑”,处事精详;“得”,得其所止。第二句得分点:“无所不至”,没有达不到的地方,亦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为不善”,做坏事;“厌然”,躲躲闪闪的样子;“著”,显示。参考译文:(一)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

19、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

20、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考点拓展训练】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0-24题。(20分)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凡音

21、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食飨之礼,非致味也。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大飨之礼,

22、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选自礼记乐记,有删改)(注)噍以杀:噍(jio),急促。杀(shi),衰微。啴(chn):宽舒。食(s)飨之礼:食礼和飨礼,古代招待宾客及宗庙祭祀之礼。2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B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C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

23、成方/谓之音D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2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干戚羽旄:干戚,盾和斧,跳武舞时所执的道具;羽旄,雉羽和旄牛尾,跳文舞时所执的道具。B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以礼、乐追求享乐,并以此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C郑、卫之音:春秋战国时郑、卫两国的民间音乐,因不同于正统的雅乐,被斥为乱世之音。D玄酒:水。水为玄色,即黑色。上古无酒,以水代之,所以称祭祀用的水为玄酒。2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心有哀、乐、喜、怒、敬、爱等不同感受,发出的声

24、音就有急、缓、散、厉、直、柔等之别。B声的产生是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变动,人的思想感情发生变动是外界事物影响的结果。C桑间濮上之音属于亡国之音,它反映了国家政治混乱、百姓不受约束、统治者自私自利。D审声才能知音,审音才能知乐,审乐才能懂得政事,因此审声就能懂得政事。2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2)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24文中论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这个道理的目的何在?(3分)【答案】20A 21B 22D23(1)所以用礼制来引导人们的意志,用音乐来调和人们的声音,用政令来统一人们的行动

25、,用刑罚来防止人们的奸邪。(2)混乱世道的音,其曲调怨恨而愤怒,反映了政治的混乱。亡国之音,其曲调哀伤而忧郁,反映了人民的困苦。24通过了解一个时代的音乐,就可以知道其政治状况,而利用音乐进行教化,就可以教育人民辨别好坏,回到做人的正道上来。【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物使之然也”,“物”是本句的主语,不是上句的宾语,应在“物”前断开,排除B;“故形于声”,“故”表示结果,一般位于句首,其前断开,排除CD。本句译为:大凡音乐的本初,是由人内心的感动而产生的。人内心的感动,是因为外物的触发使其这样的。受外界事物的影响,人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变动,就会用“声”表现出来。声音相互应和,所以

26、产生变化。变化中有了一定的规律,称为音。故选A。21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B.“古代帝王常以礼、乐追求享乐”错误。文中说的是“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可见,古代帝王制定礼乐是为了教化百姓。故选B。2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D.“审声才能知音,审音才能知乐,审乐才能懂得政事,因此审声就能懂得政事”错误。审声是懂得政事的前提,但不能说审声就能懂得政事。故选D。23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第一句得分点:“道”,同“导”,引导;“和”,调和;“一”,名词用作动词,统一;“以”,来。第二句得分点:“乖”,混乱;“

27、思”,忧郁;“困”,困苦。2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的能力。“论述这个道理的目的何在”,解答本类型题目关键是读懂文言文,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要求从原文中寻找信息,并将其进行概括组合,形成答案。“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在第三段,四、五段都是通过举例论证说明“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再根据文意可知,文章最后一句话“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反人道之正也”正是论述目的,将其翻译概括出来即可,即:通过了解一个时代的音乐,就可以知道其政治状况,而利用音乐进行教化,就可以教育人民辨别好坏,回到做人的正道上来。也就是说作者论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是为了证明最后的论点。参考

28、译文:音的产生,都是出于人类有能够产生思想感情的心。人类思想感情的变动,是外界事物影响的结果。受外界事物的影响,人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变动,就会用“声”表现出来。不同的声彼此应和,所以产生变化。把这种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表现出来,就称作“音”。排列这些“音”而且配上乐器演奏,并手持干、戚、羽、旄跳舞,就称作“乐”。乐,是从音产生的,其根源在于人心对外界事物的感受。所以,人心有了悲哀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急促而衰微;人心有了快乐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宽舒而舒缓;人心有了喜悦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开朗而自由;人心有了愤怒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粗暴而严厉;人心有了崇敬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刚直而廉正;人心有了爱慕的

29、感受,发出的声音就温和而柔顺。这六种声音,并非人的内心原来就有,而是人的内心受到外界事物影响才产生的,因此前代先王对于能够影响人心的外界事物十分慎重。所以用礼制来引导人们的意志,用音乐来调和人们的声音,用政令来统一人们的行动,用刑罚来防止人们的奸邪。礼制、音乐、刑罚、政令,它们的终极目标是一样的,就是用来统一民心而实现天下大治。音,皆出于人心。感情激荡于心,所以就表现为声。把声组成一定形式的曲调,就叫音。所以太平盛世的音,其曲调安详而欢乐,反映了政治的和谐。混乱世道的音,其曲调怨恨而愤怒,反映了政治的混乱。亡国之音,其曲调哀伤而忧郁,反映了人民的困苦。声音的道理,和政治是相通的。郑、卫两地的音

30、乐,属于乱世之音,接近于慢音了。桑间濮上的音乐,属于亡国之音,它象征着政教散乱,人民放纵,臣子犯上欺下、图谋私利而无法遏止。音,都是出于人心。乐,则是与社会伦理相通的。所以懂得声而不懂得音的,那是禽兽;懂得音而不慢得乐的,那是普通百姓。只有君子才懂得乐。所以君子才能通过辨别声进而懂得音,通过辨别音进而懂得乐,通过辨别乐进而懂得政事,于是就有了一整套的治国方法。所以,对于不懂得声的人,就没法和他再进一步谈音;对于不懂得音的人,就没法和他再进一步谈乐。懂得乐的人也就近乎懂得礼了。礼、乐都能够懂得,那就叫有德。德,就是得到的意思。所以,无论多么隆重的乐,并不是为了极尽听觉上的享受;无论多么盛大的食飨

31、之礼,并不是为了极尽味觉上的享受。演奏清庙所用的瑟,上面是朱色丝弦,下边是稀疏的孔,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应和咏叹,形式简朴却余音袅袅。又如大飨之礼,以水代酒且放在前列,盘子里放的是生肉生鱼,肉汁也不加任何调料,食物简单却余味无穷。由此看来,先王制礼作乐,其目的并不是要满足人们口腹耳目的欲望,而是要教育人民辨别好坏,回到做人的正道上来。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29题。(20分)文本一: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微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

32、,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谄谀者亲,谏诤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是谓是非谓非曰直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彼人之才性之相

33、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人不远矣。(节选自荀子修身)文本二: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节选自礼记大学之道)【注】菑然:灾害在身的样子。“菑”通“灾”。折(zh)阅:低价销售,亏损。2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

34、/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是谓是/非谓非曰直/B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是谓是非谓非曰直/C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是谓是/非谓非曰直/D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是谓是非谓非曰直/2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肖,字面意思是不像,常用来表达子不如其父,引申为不贤、不才。有时用于表自谦。B传,注释或阐述经义的文字;有时指书传、文字记载,不特指某书,文中即此意。C格物,是儒家思

35、想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思是推究事物的原理。“格”,推究。D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成书于春秋时期,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2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荀子对“见善”与“见不善”所持的态度,与论语中的名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所表达的道理是一致的。B一个人喜欢善的事物,从不厌烦,既能接受别人的劝谏,又能以正确的态度去劝诫他人,这样的人一定会一天天取得进步。C品德修养高的人不会太在意富贵,不会被外物主宰自己的心灵;而小人就不同,他们可能受到名利等外物的役使。D礼记阐述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之间的关系时,用了顶真的手法,语言回环往复,富有音

36、乐美。2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2)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29上面两则材料都讲了修身的意义,其侧重点有何不同?(3分)【答案】25C 26D 27B28(1)所以指出我的缺点而批评又恰当的人,就是我的老师;肯定我,而赞赏又恰当的人,就是我的朋友。(2)人与人之间才能和秉性的悬殊,哪里像瘸腿的乌龟和六匹骏马相比差距那么大呢?29材料一侧重点是人自身的成长,修身能够取得进步,能够不为外物所役。材料二侧重点是有助于治家治国,修身是治家治国的前提。【解析】25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句意:用不善引导别人叫作谄

37、,用不善附和别人叫作谀。把对的当作对的,把错的看作错的,这就叫作智;把对的认作错的,把错的认作对的,这就叫作愚。对的就说它对,错了就说它错,这就叫作直。根据句意,“谓之”的宾语为“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再根据句式一致的原则,“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是对称句式,结构一致,排除A。故选C。26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D.“礼记成书于春秋时期”错误,应该是成书于汉代。故选D。2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赏析文本内容的能力。B.“从不厌烦”错误,原文的“不厌”意为不满足;“既能接受别人的劝谏”错误,原文的“能诫”意为能引以为戒。选项曲解文意。故选B。28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

38、能力。(1)“非我”,指出我的缺点;“当”,恰当;“者,也”,表判断;“是”,认为正确。(2)“县”同“悬”,悬殊;“岂”,哪里,怎么;“若”,像;“足”,大。29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本内容和分析文本观点的能力。由材料一“见善以自存见不善以自省”可知,“自存”是指使自己也有这种好的品德,“自省”是指反省自我,这是说修身对于自身成长的价值,再结合“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可知,修养自我可以让自己有所进步,不会被外物所役使。由材料二“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39、”可知,材料二主要是谈修身对于治家治国的价值,要想把国家治理好,需要先把家治理好,而要想把家治理好,需要先修养自己的身心,所以修身是治家治国的前提。参考译文:文本一见到好的行为,一定要学习使自己也有这种好的品德;见到不好的行为,心怀忧惧,一定要拿它来反省自我。好的品行存在于自己身上,坚定不移地来珍爱自己;不良品行存在于自己身上,就像灾害在身一样,一定要痛恨自己。所以指出我的缺点而批评又恰当的人,就是我的老师;肯定我,而赞赏又恰当的人,就是我的朋友;奉承我的人,是陷害我的贼人。所以君子尊敬老师,亲近朋友,并且非常憎恶贼人。喜好善的行为而不满足,受到劝谏而能引以为戒,即使想不进步,可能吗?小人与此

40、相反,制造祸乱却讨厌别人非议自己,特别不贤能却想让别人认为自己贤能;内心像虎狼,行为像禽兽,却又讨厌别人说自己坏话。谄媚奉承自己的人就亲近,规劝自己的人就疏远,把纠正自己的错误看作是讥笑,把特别忠诚的行为看作是伤害,这种人即使想不灭亡,可能吗?用善来引导别人叫作教,用善来附和别人叫作顺;用不善引导别人叫作谄,用不善附和别人叫作谀。把对的当作对的,把错的看作错的,这就叫作智;把对的认作错的,把错的认作对的,这就叫作愚。对的就说它对,错了就说它错,这就叫作直。取舍没有标准叫做反复无常,为了保住利益而舍弃道义叫做大贼。意志修养好了就会蔑视富贵,以道义为重就会轻视王公,注重内在修养就会看轻外物。古书上

41、说:“君子役使外物,小人被外物役使。”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身体劳累而内心安定,就去做;利益少而道义多,就去做。所以好的农夫不会因为旱涝而不耕种,好的商人不会因为亏损而不做买卖,士人与君子不会因为贫穷而怠慢道义。骏马一天能跑千里,劣马跑上十天也就到达了。所以半步半步地走下去而不停止,瘸腿的乌龟也能走一千里;不停地堆积泥土,高大的山丘也能堆成。人与人之间才能和秉性的悬殊,哪里像瘸腿的乌龟和六匹骏马相比差距那么大呢?然而,瘸腿的乌龟能到达,六匹骏马却到不了,这没有其他的原因,只是一个去做,一个不去做罢了!道路虽近,不走就到不了;事情虽小,不做就做不成。那些总是有很多空闲时间的人,他超出常人不会很远。文

42、本二古代想要把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首先就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德。要修养自身的品德,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就要先使意念真诚。要使意念真诚,就要先获得知识(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获得知识(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推究了事物的原理而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而后才能使意念真诚,意念真诚而后才能使内心端正,内心端正而后才能修养品德,修养品性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才能使天下太平。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