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社会选择题易错易混总结--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与社会选择题易错易混总结--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经济与社会选择题第一课: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1.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2.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3. 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性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4. 社会主义关系中的核心地位是生产资料公有制;5. 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6.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7. 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农村)集体经济(农村合作社)、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8. 非公有制经济:
2、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9. 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10. 公有制为主体,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各行各业);11. 公有资产的优势:质量+数量12. 国有经济为主导,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控制)(各个领域);13. 对我国经济实力起关键作用的:国有经济14. 国有经济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15.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16. 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唯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
3、基础和政治基础;17. 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的重要载体;18. 国有企业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19. 股份制是我国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20.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21. 社会主义经济:公有制经济;22. 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在在市场竞争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是相同的,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公有制为主体地位平等;23. 提升非公有制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地位早已确立);24. 混合所有制经济:公有制+非公有制经济;25.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
4、、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6.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27. 企业经营风险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降低(避免、规避)经营风险慎选;28. 盈利是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29. 国家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30. “国进民退”(国有资本退出机制)说法错误;31. 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完全)取消市场准入门槛,(完全)禁入;32. 土地(包括宅基地)归集体所有,农民没有土地所有权;33. 农民可以流转经营权,保留承包权;34.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旨在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5. 产业融合:一(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二(工业)、三(服务业、商业)产业融合;36. 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
5、响价格。第二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 市场:看不见的手;2. 政府:看得见的手;3.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4. 市场决定价格;5. 政府决定;6.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7. 市场调节的机制:价格、供求、竞争;8.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9.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10. 国家:建立健全市场化退出机制(企业);11.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12.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6、制的根本目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要求);(同步富裕)13.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14. 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经济手段(主要):经济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济计划(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规划和计划);法律手段(主要):经济立法、经济司法(经济执法和法律监督);行政手段(辅助):行政命令、行政制度、行政规章和条例等;15.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16.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能由市场来调节:国防、治安、消防等;特殊物品的制造和流通不能由市场调节:枪支、弹药、爆炸物等;与民生息
7、息相关的重要服务不能完全由市场来调节:教育、医疗;17. 市场调节的弊端(局限性)自发性:利益驱使,不择手段,属于主观故意。(“假冒伪劣”“欺诈”“污染”“环境”“非法垄断”);盲目性:决策盲目,一味跟风,属于认识缺乏预见性(“盲目”“盲从”“一哄而上”“跟风”);滞后性:时间差,滞后调节(“事后”、“滞后”)。18. 市场调节的弊端是固有的,不能消除、克服、根除,但是能弥补;19. 最常用的经济手段:(1)财政政策:财务部(2)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20. 国债(财政政策):短期:紧缩;长期:积极;21.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刺激的是社会总需求;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1. 创新发展动力问题(创新
8、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居于核心位置发展全局的核心);2. 协调发展不平衡问题(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平衡与不平衡的统一)3. 绿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4. 开放发展内外联动问题5. 共享社会公平正义问题6.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7. 经济发展由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拉动转变;8. 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发展(高质量发展)转变;9. 经济建设是我国的中心工作;10.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11. 实体经济是一国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12. 发展解决的着力点:实体经济;13.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实体经济;14. “三
9、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15. 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16. 科技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17.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1. 影响收入水平的根本原因:经济发展水平2.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制度;3.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在我国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4. 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5. 按劳分配既要注重劳动数量也要注重劳动质量;6. 按劳分配的原因: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7. 按劳分配
10、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收入等都属于按劳分配所得;8. 按要素分配存在于各种所有制经济中;9. 按劳分配公有制的分配。公有制经济中除了按劳分配意外还有按要素分配;10. 消除收入差距;11. 公平平均、均等1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13.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14. 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按要素分配)会拉大收入差距,不利于实现收入分配公平;15. 数据早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16. 从获取收入的途径和来源来看(1)劳动性收入:指劳动者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单位为其员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11、补充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Eg:按劳分配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收入。(2)非劳动性收入财产性收入: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包括通过交易、出租财产权或进行财产营运所获得的利息、股息、红利、租金、专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出让纯收益等。经营性收入:指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Eg:经营农家乐。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包括养老金、社会教济和补助、政策性生产补贴、政策性生活补贴、教灾款等。Eg:“退休金”“价格补贴”“抚恤和社会救济金”“赡养收入”“赠送收入”“亲友搭伙费”等。17. 农民承包土地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转
12、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的收入属于按要素分配所得;18. 农民以土地入股分红所得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进行分配;19. 农民的种粮补贴属于转移性收入;20. 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制都是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21. 初次分配的主体主要是企业,再分配的主体是政府,第三次分配的主体是社会力量;(1) 初次分配是通过市场调节实现收入分配(工资、奖金、津贴);(2) 再分配是通过政府调控而实现的(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3) 第三次分配是在政府引导下、在责任与道德影响下,个人出于自愿的原则,将自己的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捐赠出去从而实现分配(以慈善、捐赠等公益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第三次分
13、配是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有益补充,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2. 第三次分配(主体:企业社会个人):是社会互助式;23. 保护合法收入,扩大中等收入本,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24.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25. 社会保障“社会减震器”;(化解各种风险)(规避风险)26. 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27. 社会保险核心地位(最普遍的社会保障形式)28. 社会福利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29. 社会救助历史悠久、保障最低生活水平(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30.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总要求: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31. 社会保障权利;32.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不能一味提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