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2).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26458045 上传时间:2022-07-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材分析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材分析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材分析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材分析 (2).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高中政治教案课题: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课型:授新课授课人:覃巧 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传统文化的继承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题内容。它在本教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本框题分为三个目:(一)传统文化面面观,(二)传统文化在今天,(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围绕“传统文化的继承”这条主线,分别分析什么是传统文化,为什么要继承传统文化;怎样认识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双重作用;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学情分析:同学们已经是高二的学生,在思想上已经具备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能够将之前学习的与文化有关的知识与传统文化联系与比较。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什么是文化,文化的特点和文化的影响及

2、作用等知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形成了一定额认知结构,并且学习新课时也有了学习准备。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理解传统文化的表现;分析传统文化具有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的能力;提高分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传统文化的特点依据:本堂课共有三小节内容,“传统文化面面观”、“传统

3、文化在今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中第一小节目的在于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一些了解以及这些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中表现简要认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第二小节目的在于第一小节基础上进一步形成对传统文化的基本认同,第三小节则更进一步认同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是什么。因此,这三小节的内容应该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而从本课要求来看,第二小节和第三小节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依据:传统是需要认同的,但传统文化中也存在着一些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并且在今天仍然有很多影响,对这些方面如何区分和认识是需要提高认识和自身的分辨能力的。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方法:提问法、引导法、讲

4、授法教学流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通过ppt展示两组四幅图片,其中清明上河图与新浪网首页为一组;北京的故宫和井冈山大学图片为一组。(二)教学过程: 1、传统文化的含义 创设问题:通过这两组图片的对比,请同学们思考,里面哪些属于我们的传统文化呢? 学生回答:清明上河图与北京的故宫属于传统文化。 继续设置问题情境探究,推进新课创设问题:通过前面的图片展示,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分类很正确,那么请继续结合上 面的图片思考,你是通过什么标准将属于传统文化的图片选出来的呢?创设问题的引导环节:如果此处学生回答问题的角度多和杂乱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些图片的存在时间的角度和为什么现在仍然被人们所见到为

5、引,激发学生的思维朝着教师预定的方向发展。学生回答:区分标准有存在时间长短和能否流传至今。教师总结:文化存在时间的长短就是此文化离现在有一定的年代,能否流传至今则体现着传统文化是否能够稳定的流传下来。所以此时引出传统文化的含义就是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和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2、 传统文化继承的表现形式师:传统文化是以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四种形式表现出来,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从这四个方面进行继承的。 通过PPT展示四组图片,第一组展示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图片,第二组展示苏州园林和四合院的图片,第三组展示四大名著和清明上河图的图片,师:大家看一下清明上河图的图片,

6、知道这是谁画的吗?生:张择端。并播放各剧种;第四组展示一张写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图片和写着“公为天下”的图片。边播放边介绍含义及特点。传统习俗:是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的、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传统建筑:凝固的艺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思想: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3、 传统文化的特点 通过PPT展示两组图片,第一组是唐代春节放灯、宋代春节燃放爆竹、明代春节拜年送明信片、清代春节

7、猜灯谜。师:这是古代的风俗习惯,现代春节电脑控制烟花爆竹,网上猜灯谜,网络、电话、短信拜年等习惯。通过这些对比,这些活动在我们今天春节依然存在,只是其中有些东西内涵与时俱进了但实质却是一直都存在的。传统文化只有符合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符合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才会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才能稳定的流传下来。第二组图片是彝族的火把节、土家族的摆手舞、傣族的泼水节师:这些习俗能够保留至今的原因是什么生: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4、 传统文化的作用通过PPT展示两幅图片,一幅是孔融让梨的图片。师:大家应该对这个故事耳熟能详了吧。生:略师:略(东汉鲁国,有个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明,也非

8、常懂事。孔融还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兄弟七人相处得十分融洽。有一天,父亲的朋友带来了一盘梨,父亲叫他们七兄弟从年龄最小的弟弟开始挑,弟弟挑走了一个最大的。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心里很高兴,心想:别看这孩子刚刚四岁,却懂得应该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的道理呢。于是他故意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爸爸接着问道:“你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照你这么说,他应该拿最小的一个才对呀?”孔融说:“我比

9、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小弟弟吃。”爸爸听他这么说,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以后一定会很有出息。”)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埠,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例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从小要向孔融学习,养成尊老爱幼的习惯,也告诉人们,要互相忍让,不要只想自己,不想别人。对我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再看一张图片:师:大家有谁知道埋儿葬母的故事吗?生:知道。叫学生回答。不知道,让老师来告诉你们。(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

10、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这个故事反映的传统思想是否值得继承呢?)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提倡。但是埋儿奉母、刻木事亲、卧冰求鲤、哭竹生笋迷信思想严重,精神可取具体做法不可取。它起到消极的作用5、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通过PPT展示2组传统文化的图片,一组为古代子女“缠足”的图片和封建时代看见父母官百姓要下跪行礼的图片;二组为现在女孩子跳舞的图片和领导人与百

11、姓间见面握手的图片。创设问题引导环节:过去的女孩子一般在五六岁时就开始缠足,其方法是用长布条将拇指以外的四个脚趾连同脚掌折断弯向脚心,形成“笋”形的“三寸金莲”。这样做一般大都是在长辈的逼迫下进行的,母亲或祖母不顾孩子的眼泪与喊叫,以尽到她们的责任,并以此保证孩子未来的婚姻生活。通过对比让学生选择出至今仍被我们所选择的传统文化和被我们放弃了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思考,我们面对传统文化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呢?师:假如这些图片里面的人物是你,你会选择怎么样的呢?生:选择身体自由发展和平等的握手交往方式。教师总结: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持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态度。(三)习题巩固

12、,体验高考1.下列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是哪些( )1.传统习俗 2.北京故宫、长城 3.张家界自然风景区4.论语 5.达.芬奇最后的晚餐6.延安宝塔A.1 2 4 6 B.1 2 3 4C.2 3 4 5 6 D.1 3 4 答案:A2.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文化的内容;在清明节提倡植树来缅怀亲人与先烈;在中秋节宣传和谐团圆;在重阳节宣传敬老爱幼等。下列对上述主张的价值判断正确的是( ) A错误,因为传统文化有相对稳定性,应保持不变 B错误,因为传统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 C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D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只有彻底改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答案:C3.古代,人们在农业生产中,根据月亮的运行规律而制定的历法就叫阴历,即夏历,从夏朝就开始用,4000年后的今天,中国人过的仍然是阴历年,不管是大陆,还是港、澳、台。这着重说明的是传统文化的: ( ) A相对稳定性 B民族性 C与进俱进 D一成不变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