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欧阳修)-副本.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踏莎行》(欧阳修)-副本.ppt(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踏莎行踏莎行 欧阳修欧阳修走近作者走近作者 欧阳修(欧阳修(10071072),字),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吉水(今属江西)人。陵吉水(今属江西)人。 他是北宋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他是北宋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著名的散文家,散文说理畅领袖,著名的散文家,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达,抒情委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与晏殊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与晏殊较接近,但也有不同处,如他有述较接近,但也有不同处,如他有述怀、咏史、写民情风俗之作,题材怀、咏史、写民情风俗之作,题材较晏殊词广。较晏殊词广。踏莎行踏莎行 欧阳修欧阳修
2、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春山外。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 开头三句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开头三句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图画? 洋溢着春天气息的洋溢着春天气息的溪山行旅图溪山行旅图: 旅舍旁的梅花已经开过了,只剩下几朵残英,旅舍旁的梅花已经开过了,只剩下几朵残英,溪桥边的柳树刚抽出细嫩的枝叶。暖风吹送着春溪桥
3、边的柳树刚抽出细嫩的枝叶。暖风吹送着春草的芳香,远行的人就在这美好的环境中摇动马草的芳香,远行的人就在这美好的环境中摇动马缰,赶马行路。梅残、柳细、草薰、风暖,缰,赶马行路。梅残、柳细、草薰、风暖,暗示暗示时令正当仲春时令正当仲春。这正是最易使人动情的季节。从。这正是最易使人动情的季节。从“摇征辔摇征辔”的的“摇摇”字中可以想象行人骑着马儿字中可以想象行人骑着马儿顾盼徐行的情景。以上三句的每一个静态或动态顾盼徐行的情景。以上三句的每一个静态或动态的景象,廖廖数语,便写出了时间、地点、景物、的景象,廖廖数语,便写出了时间、地点、景物、气候、事件和人物的举动、神情。气候、事件和人物的举动、神情。赏
4、析赏析 这种手法运用得很巧妙。在这画面里,这种手法运用得很巧妙。在这画面里,残梅、细柳和薰草,这些春天里的典型景残梅、细柳和薰草,这些春天里的典型景物,点缀着候馆、溪桥和征途,表现了南物,点缀着候馆、溪桥和征途,表现了南方初春融和的气氛。这美妙的春景,这和方初春融和的气氛。这美妙的春景,这和煦的春风,引诱着多少人携眷踏青游春来煦的春风,引诱着多少人携眷踏青游春来欣赏!这欣赏!这“良辰美景良辰美景”,对于满怀离愁的,对于满怀离愁的行人来说,却如同虚设;不仅成了虚设,行人来说,却如同虚设;不仅成了虚设,而且因为远游他乡,不能偕同家室饱览春而且因为远游他乡,不能偕同家室饱览春光,甚至于要引起怅帐的离
5、情别绪。王夫光,甚至于要引起怅帐的离情别绪。王夫之之姜斋诗话姜斋诗话说:说:“以乐景写哀,以哀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首词以春景这首词以春景写行旅,以乐景写离愁,从而得到烦恼倍写行旅,以乐景写离愁,从而得到烦恼倍增的效果。增的效果。 这明媚的春景并没有给旅人增添一点快乐,这明媚的春景并没有给旅人增添一点快乐,相反,他离家越来越远,就越来越感到那一片离相反,他离家越来越远,就越来越感到那一片离愁的沉重,似乎在逐渐的扩散开来,变成了一片愁的沉重,似乎在逐渐的扩散开来,变成了一片无穷无尽、看不到头尾的绵绵不断的春水。无穷无尽、看不到头尾的绵绵不断的春水。抽象抽象
6、的感情,在词人的笔下,变成了具体的形象,使的感情,在词人的笔下,变成了具体的形象,使人容易感受,容易亲切。人容易感受,容易亲切。“离愁渐远渐无穷离愁渐远渐无穷”这这七字,七字,构思巧妙,着意在构思巧妙,着意在“远远”与与“无穷无穷”的关的关系上。系上。离愁可以说轻重,而这里却说它无穷,而离愁可以说轻重,而这里却说它无穷,而且是越远越无穷。这就把旅人在路上走着的感觉,且是越远越无穷。这就把旅人在路上走着的感觉,形象而又生动地表现出来了。形象而又生动地表现出来了。赏析赏析“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开头三句以实景暗示、烘托离别,而开头三句以实景暗示、烘托离
7、别,而三、四两句则由丽景转入对离情的描写:三、四两句则由丽景转入对离情的描写:“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因为所别者是自己深爱的人,所以这离愁因为所别者是自己深爱的人,所以这离愁便随着分别时间之久、相隔路程之长越积便随着分别时间之久、相隔路程之长越积越多,就象眼前这伴着自己的一溪春水一越多,就象眼前这伴着自己的一溪春水一样,来路无穷,去程不尽。样,来路无穷,去程不尽。此二句即景设此二句即景设喻,即物生情,以水喻愁,写得自然贴切喻,即物生情,以水喻愁,写得自然贴切而又柔美含蓄。而又柔美含蓄。 接下来一句接下来一句“楼高莫近危阑倚楼高莫近危阑倚”,是行人在,
8、是行人在心里对泪眼盈盈的闺中人深情的心里对泪眼盈盈的闺中人深情的体贴和嘱咐体贴和嘱咐,也,也是思妇既希望登高眺望游子踪影又明知徒然的内是思妇既希望登高眺望游子踪影又明知徒然的内心挣扎。心挣扎。 最后两句写少妇的最后两句写少妇的凝望和想象凝望和想象,是游子想,是游子想象闺中人凭高望远而不见所思之人的情景:展现象闺中人凭高望远而不见所思之人的情景:展现在楼前的,是一片杂草繁茂的原野,原野的尽头在楼前的,是一片杂草繁茂的原野,原野的尽头是隐隐春山,所思念的行人,更远在春山之外,是隐隐春山,所思念的行人,更远在春山之外,渺不可寻。渺不可寻。这两句不但写出了楼头思妇凝目远望、这两句不但写出了楼头思妇凝目
9、远望、神驰天外的情景,而且透出了她的一往情深,正神驰天外的情景,而且透出了她的一往情深,正越过春山的阻隔,一直伴随着渐行渐远的征人飞越过春山的阻隔,一直伴随着渐行渐远的征人飞向天涯。向天涯。行者不仅想象到居者登高怀远,而且深行者不仅想象到居者登高怀远,而且深入到对方的心灵对自己的追踪。如此写来,情意入到对方的心灵对自己的追踪。如此写来,情意深长而又哀婉欲绝。深长而又哀婉欲绝。 本篇结句本篇结句“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春山外”,春山已经是居者视力所能达到,春山已经是居者视力所能达到的极致,而行人却更在春山之外,这又形的极致,而行人却更在春山之外,这又形成成更进一层
10、的写法。心中希望达到某种境更进一层的写法。心中希望达到某种境界,笔下又极尽可能地夸大客观情况的非界,笔下又极尽可能地夸大客观情况的非人力所及,使人更加深切地感到希望破灭人力所及,使人更加深切地感到希望破灭的愁苦。同时,居者的失望,又从另一个的愁苦。同时,居者的失望,又从另一个侧面更进一步表现了行人离愁的无穷无尽。侧面更进一步表现了行人离愁的无穷无尽。 分析此词结句用递进层深笔法的抒情作用。分析此词结句用递进层深笔法的抒情作用。 理解此词上、下片分写行者和居者,分析理解此词上、下片分写行者和居者,分析下片透过一层,从下片透过一层,从对面对面写来的手法。写来的手法。 词的上片写行人在旅途的离愁,下
11、片写想象中居者词的上片写行人在旅途的离愁,下片写想象中居者的离愁。上片写行者,在早春时离家远去,因春色无限而的离愁。上片写行者,在早春时离家远去,因春色无限而生离愁,这是实写。下片写居妇,思念行者,这是推想出生离愁,这是实写。下片写居妇,思念行者,这是推想出来的情境,这同上片写行人思念居者相比,描写角度发生来的情境,这同上片写行人思念居者相比,描写角度发生了转变,由行人思念居者转为被思念的居者思念行人,了转变,由行人思念居者转为被思念的居者思念行人,使使情感更进一层情感更进一层。词人想象居家的爱人登楼远眺,这已是进。词人想象居家的爱人登楼远眺,这已是进了一层;而词人又反过来体谅她,劝她不要这样
12、高楼倚栏,了一层;而词人又反过来体谅她,劝她不要这样高楼倚栏,因为这样只会更添离愁,又进了一层。因为这样只会更添离愁,又进了一层。这种透过一层、从这种透过一层、从对面写来的手法,把游子与思妇的闺怨别情相沟通,行文对面写来的手法,把游子与思妇的闺怨别情相沟通,行文上层层深入,上片写行者的离愁,下片写行者的遥想,这上层层深入,上片写行者的离愁,下片写行者的遥想,这遥想实际上是离愁的深化,它使整个词境更加深远。有如遥想实际上是离愁的深化,它使整个词境更加深远。有如剥蕉,使抒情更为深挚。剥蕉,使抒情更为深挚。 词的上片写行人在旅途上的离愁,下片写词的上片写行人在旅途上的离愁,下片写想象中家室的离愁,两地相思,一种情怀,全想象中家室的离愁,两地相思,一种情怀,全篇的中心意旨是表现离愁篇的中心意旨是表现离愁。这是一首写离情的。这是一首写离情的佳作。在抒写游子思乡的同时,联想到闺中人佳作。在抒写游子思乡的同时,联想到闺中人相忆念的情景,写出了两地相思之情。相忆念的情景,写出了两地相思之情。 下片写闺中思妇。以抒情为主,情寓景中。下片写闺中思妇。以抒情为主,情寓景中。构成了构成了清丽缠绵的意境。清丽缠绵的意境。这首词表现出欧词深这首词表现出欧词深婉的风格,是其具有代表性的一首。婉的风格,是其具有代表性的一首。再再 见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