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秘诀之打造亮点.ppt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25982501 上传时间:2022-07-15 格式:PPT 页数:120 大小: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作秘诀之打造亮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写作秘诀之打造亮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写作秘诀之打造亮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作秘诀之打造亮点.ppt(1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v【例文1】2007年高考北京卷优秀作文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北京一考生(正文略)v【高分揭秘】这是一篇极富的韵味的考场作文,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和思想积淀。 这篇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立意深刻,脉络清晰。文章开篇点,用诗化的语言诠释了寂寞的意蕴。作者并未“为赋新词强说愁”,停留于寂寞的表层而浅吟低唱。而是将眼光投射于极易被人忽略的角落,感受到寂寞濡染后的人心扉的结果,“看不见”的“细雨”一点点浸透了罗衫,“听无声”的“闲花”铺满了石路。作者把“细雨闲花”的“迷蒙”“柔美”拓深为情感的滂沱壮烈,从而使如细雨闲花般的寂寞轻衣与文人英雄滂沱壮烈的内心完美地融合为一体,显示出敏锐的文学感受力和深

2、入的思想洞察力。先以纳兰性德为例,来阐释寂寞为何物,写出了最浅层的寂寞,一个人的寂寞是无声的;而李煜的寂寞虽是无声,但并非无形,“词的新时代”的出现是亡国之君寂寞的最好化身。接着列举陆游、王维、元稹,将寂寞升华为“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最后更进一步,由文学功用扩展开来,林则徐、韩愈将寂寞化为动力,化为治国的力量,他们为寂寞注入了更崇高的内涵,那就是奉献。由此,作者一层层的挖掘深入,唱出了一曲寂寞的美丽赞歌。 本文另一大亮点就是文学形象与理性思考地完美融合。有了深邃的思想,还要有非凡的文学表现力方能成就文质俱美之作。从行文可以看出,

3、作者是很有文学感悟力和表现力的。从古代到近代,从文学到政治,作者视野开阔,历史人物在他的笔下,不仅形象可感,而且灵魂可触。就连“寂寞”这一飘乎无形的情绪,都能真切地传达给读者感知。”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些花冢,埋藏那些滂沱凄美却不为外人道的情感。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锁。“更令人称奇的是,全文围绕开篇一句构筑的意象”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红线”层层深入,纳兰性德、李煜牵着的是自己;陆游、王维、元稹线那头是笔,是文学的抒情对象.而林则徐、韩愈则牵着国家和人民,因而只有他们拥有了“恭敬的仰望”。文学的意象和理性的思考一线贯穿,相辅相成。v【例文2】2006年高考浙江卷满分作文息 者,生 也(正文略

4、)v【高分揭秘】这是一篇布满亮点的考场佳作。首先,作者使用“息者,生也”作为文章标题,醒目新颖,直接显示“生”与“息”的辩证关系,总括出本文中心,统率全文。 其次,起笔不凡,先写出人们的一般认识,时空“飞速旋转”,“生命是万万不可能有停息之日的”,却以“非也”一语陡转笔锋,指出“息”是“生”的另一种状态,用否定句肯定正面的立论,点破文意。 再次,论证部分层层递进,梯度明显,从人需要生息相兼到秦汉不同的经营方式,到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需求,以至全球建构和谐世界来论证中心。从小到大,从古到今,从中到外,文脉贯通。 最后,结尾处用三个“息,让“的句式排列而下,回应三个论据,是对材料的再度深化。文末

5、,“息者,生也”又一次出现;既点明题目,又总括全文,前后呼应,凸显中心。 作者运用精深的谋篇功力,使全文亮点迭出,光彩照人。在考场短促之间,能有一两个亮点闪耀,已属不易,所以,此文获满分,当之无隗。v【例文3】2006年高考福建卷满分作文我就是戈多(正文略)v【高分揭秘】 本文写作角度奇特,题目“我就是戈多”将全文的叙述主角确定为“我”。开篇故意夸大其词,说“我”“倍受煎熬”,设置悬念,引起读者探知之欲。后文逐步解疑,原来是作者以戈多之眼反观世间之人等待“戈多”时的种种心态。嘲讽与褒扬并举,对比鲜明,彰显出作者精巧的构思。而寓庄于谐的幽默语风使全文充满情趣,轻松诙谐的语言之下,蕴含的是作者对生

6、活的感悟。与独特的行文方式配合和谐,相得益彰,为文章添上了两抹耀眼的亮色。v【考纲阐释】2007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对作文发展等级作出了如下要求:v(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v(2)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v(3)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v(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由此可见,要想得到高分,就必须针对以上几点,在内容和形式上做足文章。审题准确、立意鲜明、见解深刻、视角独特、情感真挚、构思新巧、内容充实、文采华美等因素,突出地具备一个或几个亮点,才可

7、能如愿以偿。我们不是神,时间也有限,十全十美实难做到,只能根据个人实际,从一两个方面来训练,形成自己的个性特色,从而博取高分,甚至满分。v【规律方法】一、写好字求清爽美观 高考作文“基础等级”的要求之一便是“书写规范,标点正确”。“书写规范”指的是书写笔画清晰,结构合理,大小适度,字体端正,卷面整洁;“标点正确”是指标点符号的书写符合要求。高考作文对书写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它是考生基本功的体现,一般60分的作文,书写项占到了6分。今年更是规定错一个字扣一分,可见对书写准确性的要求日益增强。 很多学生在复习备考之时,对书写极为忽略,未意识到书写不好给阅卷老师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有的字迹潦草,东

8、倒西歪,字字相连,不易辨认;有的书写尚可,但随意乱涂乱改,影响美观;有的字迹虽然清楚,但错别字满篇“乱飞”,妨碍表情达意。可想而知,这些不经意的失误必然会给每天在酷暑中批阅大量作文的教师留下不好的印象,从而影响到文章的分数。例如,20年山东省一考生创作的梦想在现实中起舞一文,颇具文采,用语言简意赅,写作基本功扎实,富有哲理性。此文在阅卷中期出现,顿时技惊四座,被山东省阅卷委员会作为范文供阅卷人员参考,并且此后再未出现超越此文的作文了。但就是这样一篇令人击节叫好的文章最终只遗憾地得到了58分,离满分仅一步之遥,问题恰恰出在书写上。文中几处错别字和模糊的字迹成为了致命伤,也给广大考生敲响了警钟,提

9、醒我们在乎时的训练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但书写的清晰准确还只是基本要求,如果能展现个性特色,做到书写优美,卷面清爽,段落精短化,就能打造人眼的第一个亮点,使其疲惫的心为之一振,特别是在诸多潦草卷面的反衬之下,更具有“先声夺人”之势,这种印象在评分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文面文面,即文章的“脸面”。这个“脸面”明晰美丽,就会使阅卷人“一见钟情”,自然会对你的文章产生“偏爱”了.二、拟好题求新颖别致 “自拟题目”是近几年作文命题的普遍要求,并以其发散性、灵活性、多元性、自主性给同学们留下了张扬个性、展示才情的空间。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文题就像人的额和眼,额美眼亮,谁不青睐?新颖别

10、致、引人注目的文题,体现作者的智慧与匠心,也是奉送给阅卷教师的一张漂亮名片,在整个篇章中举足轻重,需要作者精心打造。那么,好文题的标准是什么呢?v蕴涵文旨,即既能包孕考题的主旨,又能提挈所写文章的主旨,两者扣合,天衣无缝.比如2005年广东考生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一题,既扣住了话题的关键词“纪念”,又展现了文章论证的独特角度,“理性”二字贯穿全文,中心显豁,使人一目了然。v亮明文体,即标题能显现所写文章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或者是其他体裁。比如2005年湖北一考生写“出和入”的话题,用马谡日记为题,采用日记体,让马谡来陈述失街亭的经过,让马谡来忏悔死读兵书,只知“入”而不知“出”带来的严重后果,将

11、教材失街亭变换一个角度,从容自如地成就了一篇高分作文。v彰显文采。即文学色彩浓郁,人文内蕴丰富,语言个性飞扬。比如2006年福建考生的月泻树丛中一题,就极具文学韵味。让人不禁联想到树影斑驳间泻下点点月光的别致意境。v启思激趣,即所用文题启发性强,能激起阅读者兴趣,让人过目难忘 比如2006年湖北考生三色堇一题,真可谓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堇”是个不常用的字,未知性就能勾起人的求知欲;它的古义为时间,文中以三色堇这一鲜花作比喻,赋予时间“黄”“白”“紫”三种色彩。实质上暗示着与高三相联系的夏、冬、春三个时段里“我”独特的情绪状态。读完,不得不让人佩服其设题之巧妙。综上所述可见,我们在拟题时必须具备

12、以下几种意识:(1)精品意识,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2)多维意识,要从多角度思考,给自己最大的选择空间;(3)深度意识,要从小角度切人,使立意更显深刻。除此之外,掌握几种恰当的方法也是必要的。v1巧引仿拟法 引用就是直接或间接将古今诗文名句、经典歌词、广告词、俗语、流行语作为文章标题。仿拟则是将上述话语从内容或形式上经过适当的改编,再作文章标题。这样拟出之题既有文学色彩,又具有生活实感,常给人蕴藉深远,耳口一新之感。比如,2006年河北考生引用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作为题目,围绕“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属”这一论点展开论证,说明并非枝枝可依,人不只需要勇于拼

13、搏的精神,更应认清自己,才有可能成功,才会发现“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又如,2005年江苏考生借用新疆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为题目,演绎“凤头猪肚豹尾”话题,作者将“掀起盖头的新娘亮丽美好”和“掀开生活的盖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类比,从情和理两个方面论述“万事开头,都要精彩亮丽”的主题。山东考生借用广告语“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做文题来写“双赢的智慧”的话题。 借用诗文名句,有时还须化用,使内容与形式更加贴合,更有神韵。如“都是诚信惹的祸”化用了歌曲“都是月亮惹的祸”,“归来吧,理性的光芒”化用歌词“归来吧,远方的游子”,“怎一个”晴字了得”化用了李清照的词“怎一个愁字了得”,都值得我们细心揣摩

14、。安徽高考优秀作文听人之语,走己之路,仿用了拿破仑的名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较名句更整齐,更辩证,更具力量。v2形象描绘法我们用题目来传递信息,概括主旨,不仅要表达得准确无误,清楚明白,还应该力求做到生动形象、妥切鲜明,尽可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语言艺术的美感。这就需要我们积极调动语言因素,以最恰叨完美的语言加工形式去获得最佳的表达效果。运用描述式的语言和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拟题,就可使题目形象生动,鲜明美丽。比如,2006年浙江省考生用在征程中欣赏风景作为文题,形象地展现了“愿有所息而后勇。只有那些有所停留的人才能在浊世中散发馥郁,在红尘中保持隽永,在逆境中坚持风骨”的主旨,

15、令人回味无穷。2005年湖南考生掬水留香,运用了比喻的辞格,形象地表明在追求、奔跑的过程中,人们除了收获荣誉与鲜花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播种仁慈与善良;2005年吉林考生“十”的五天经历运用了拟人的辞格,描述了汉字“十”行走找位置的经历,体现了“位置不同,价值也不同”的主题。类似文题还有诚信是金浮生若茶思维,请守住幸福追忆似水流年等。v3悬念反常法运用设置悬念、设置疑问、设置反差、符号巧用等手段编拟文题,可形成强大的冲击力,引诱读者阅读欲望,激发读者强烈的探求兴趣。这种文题新颖活泼,不拘一格,在大量四平八稳的标题中容易脱颖而出,在会心一笑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甘肃高考优秀作文天亮说晚安,一反常

16、态,天亮明明该说早安,如何说晚安?从而给人强烈的新奇感、幽默感、悬念感。2004年湖南一位考生命的文题是蝶的翅膀鱼的泪光其他,猛看文题,觉得很特别,而恰恰是这种“特别”吸引了阅读者,它从心理上造成悬念。往下读,才知道,“蝶的翅膀”“鱼的泪光”是用拟人化的手法构思的故事,在讲故事中,阐述了“爱我,就让我自己面对苦难”,“爱我,就别把我搂得太紧”,“呵护,有时其实是一摧残”的道理。这样写“家庭教育”的话题,让生硬的说教生动起来,其题目功不可没。2005年安徽一考生用“什么?”“是该这样!”为文题,粗看,故弄玄虚,什么意思?要写什么?读完全文,才明白,他选择了2004年“感动中国”的三个人物田世国、

17、徐本禹、刘翔,把他们的事迹加以组合,用一问一答的线索贯串起来。“什么?”代指出乎意料,“是该这样!”则代指情理之中,前者“质疑”,后者“释疑”。这个标题紧扣话题,巧设悬念,简洁含蓄,新颖别致。同样是一位安徽考生,他用我喜欢穿行于交通堵塞之中做文题来写“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的话题,这个题目反差强烈,冲击力强,引人注目。文章写一个专科毕业生艰难找工作的故事,最终因为这一句自信的话被录用了。文章为此而写道:“人生的旅途一程又一程,总会碰到一个个路口,遭遇一场又一场的交通堵塞,抛去哀愁与抱怨,带着乐观和从容上路,即使是大雪纷飞的时候,自信的阳光也会照亮你的心房。”至此,我们可以明白作者这样命题的匠心和

18、深意了。类似的好文题还如吃亏就是占便宜没有翅膀的飞翔八十八二十八儿子父亲凶手等。v4凸现文体法所拟题目直接或间接地标示出文章所选用的文体,直观简洁,一目了然。比如“爱心永驻”三幕剧直接揭示了文体,作者将三则材料通过介绍剧情的方式来加以组织,既生动形象,又省去了冗长的叙述,内容和形式较完美地统一起来。 另一种文题则间接暗示了文体。如约会难忘那张脸用“事”或“人”为中心,暗示是记叙文;位置并不能左右价值呼唤黑脸,以论点的形式出现,所写是议论文:永远的苏武坐看流星划时空,或贯注浓情,或画面生动,所写一般是散文. 自拟标题, 有法可参照, 无法可依傍, 考生完全可以发挥创造力, 拟出精彩的文题来.三、

19、开好头求精炼亮丽v1开门见山,点破文意例1 掀起盖头,在你的眼里一定是亮丽和美好你的新娘!的确,我们的生活也是这样:万事开头,都要精彩亮丽。摘自掀起你的盖头来)v例2 何谓“出乎其外,入乎其内”?笔者认为:做事既要纵观全局,整体分析,又要深入内部剖析,挖掘本质;做人既要顾及大局,全面把握,又要真诚相待,用心付出;涉世既要抵御外界诱惑,不随波逐流,又要能深入社会,追求理想。这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摘自出乎其外,入乎其内第一例的话题是“风头,猪肚豹尾”,考生构思全文时,是在抓住几者关系的基础上,突出阐述“凤头”之重要。万事开头难,做好了起步工作,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万事开头,都要精彩亮丽”,点明了文章

20、观点和全文重点。第二例用设问直接提出问题,接着亮明对“出乎其外,人乎其内”的理解,从“做事”“做人”“涉世”三个方面构筑一种人生境界,确立了全文的主旨。这种开门见山的写法,不枝不蔓,直击主题,点透文意,朴实大方,让阅卷者能迅速明白你对文题审视和把握的能力。v2巧设题记,提挈文意例1 如果“忘记”是春天里消失的冰层,那么“铭记”就是灼灼其华的桃花;如果“忘记”是夏季里落英缤纷的桃瓣,那么“铭记”就是接天无穷碧的莲叶、映日别样红的荷花。摘自镌刻心灵的石碑例2 孔子与庄子,入世与出世,是几千年来中国文人永远不能理顺的一对矛盾,千百年来,就这样活着,思考着,疑惑着,矛盾着。摘自亦孔亦庄用题记作为文章的

21、开头,是考场作文常见的。好的题记犹如一块亮丽的招牌,夺人眼目。所谓题记是指“写在书的正文或文章题目下面的文字,多为扼要说明著作的内容或主旨,有的只引用名人名言”.它可以揭示主旨,还可丰富文章内容、提示文章结构、吸引读者注意、增强理论色彩或文学色彩等多种功能。上面摘引的两例,一用精彩的语言、比喻的手法,表达对“铭记与忘记”的理解,意味隽永,引领全文;一用议论的语句,揭示“出”和“人”这组矛盾的存在以及人们的思考、疑惑,言简意赅,富于启发性。不少考场作文的题记或文不对题,或冗长拖沓,既不能提挈全文,又缺乏意蕴,这样的题记往往弄巧成拙,令人生厌。v3评述现象,引出文意例 有人说:“当局人迷,旁观者清

22、。”于是,相信别人,让别人来决定自己。有人说:“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于是闭目塞听,在错误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想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看似是不可统一的矛盾双方,但二者却有统一的一面,它们正如我们的左臂与右臂,缺一不可。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既要相信自己,又要相信别人。摘自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别人本文的开头从评述现象人手,先举出两种人的观点,再加以否定,简略的评析中,表明作者态度。能否从两种对立的观点中找到统一的角度呢?这恰恰是“相信自己,与相信别人”这一话题的重点,作者正是从这种对立统一中,昭示了自己的观点,强调“既要相信自己,又要相信别人”。v4诠释概念,确定文意例 一朵紫罗兰被践踏,它却将芬芳

23、留在那双脚上,这就是包容。每个生命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每种生活都免不了苦难,但有人仍能够含葩敛翅晏然而处,这就是包容。包容苦难,包容你所遭遇的伤害、折磨、痛苦,你就会感到生命道路的两旁,困难固然有,而更多的是花香;荆棘固然在,而更多是山风猎猎,是海浪沧沧。在不断的磨砺中成长,在风吹雨打的荷塘里守望自己的盛夏,这就是对包容的最好诠释。摘自包容 文题以一个概念的形式出现是极其普遍的现象,对这个概念的理解,直接反映作者的才识见解,决定文章立意的高下。理解透彻、深入、独特,文章的灵魂就灿烂;理解肤浅甚至错误,全文恐怕也会走人歧途。本文的首段对“包容”这一概念的诠释是形象的、深刻的,“紫罗兰被践踏

24、,芬芳却留在脚上”,“在风吹雨打的荷塘里守望自己的盛夏”,两个比喻,化无形为有形,诠释“包容”;中间两个句子,虚实结合,解读“包容”。这种解读,把理性和形象糅合起来,透射出作者的观点,框定了全文立意,既形象又高雅,境界全出。v5类比对比,凸显文意例1 燕子对鸣,才能微雨双归;鸳鸯互啼,才能相对浴衣;母牛长哞,才能母子相依。 而苍狼厉嗥,才能唤来群狼共御敌;雄鹰尖唳,才能威慑敌胆,所猎无失。如果你在人群里失去了共同的语言,无可奈何地沉默,那你就是可怜的“落花人独立”。沟通需要语言,语言是沟通的加速器。摘自语言沟通的加速器例2 广袤的天地间有着各种语言的奏鸣。巨浪隆隆是海的呼号,松涛阵阵是树林的沉

25、吟;唧唧如诉是秋虫的私语,厉厉如怨是子规的哀词。 然而这些各式的奏鸣终究没能融合成一种高级的和谐来,只有我们人类,才懂得用语言沟通万籁,让话语之河汇成心灵之海.摘自用语言连缀心灵的星空以上两个文段选自2004年广东卷“语言与沟通”这一话题作文。都选择自然界的几种意象,一用类比手法,说明万类“沟通需要语言”;一用对比手法,说明只有人类“才懂得用语言沟通”.手法有异,却异曲同工,都为着凸显文意。v6借用诗文,引出文意例1 谪居黄城中,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昔日汴河风光处,覆履难重。成败任西东,此恨无穷,为了豪情谁与同?一蓑烟雨平生任,踏雪飞鸿。摘自诗人明月黄花例2 李宁牌体育用品的广告词说得好

26、:“一切皆有可能。” 古人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古训一点都不夸张。美国的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罪魁祸首居然是一枚螺丝钉,请问一枚螺丝钉对一艘航天飞机来说算不算个蚁穴? 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起来。”这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狂妄的阿基米德并不是真的狂妄,更不是在胡言乱语,按照杠杆原理他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以上两例文章开头借用诗文都用得极妙。前者针对的是2004年的重庆卷“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的话题。作者在文中要拿苏轼来说事,却在开头自创一首词来概括苏轼遭贬后的心路历程和对他的评判。苏轼一生经历坎坷,极尽人生大起大落,但他能坚守人生信条,在艰难中活出超脱。作者深悟个中

27、情味,用诗句作精要概括,又巧妙地借用苏轼的诗句,这种开头实在别出心裁,用意良苦。这种精灵般的才智,怎能不让阅卷者击掌赞叹!后者的开头几段文字让人一看就知道,它写的是2005年全国卷“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因为所引用的“一切皆有可能”“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起来”三个文句本身就是对话题的最好注解。由引文诠释题意,统率事例,引领全文,真是棋高一着,作者的理性思维、架构能力真正让人佩服。v7铺排文采,渲染文意例1 庐山需要近观,近观其清溪怪石,七彩洞岩千姿百态;庐山需要遥望,遥望其烟云环绕,水雾缭绕。麦田需要近观,近观朵朵麦穗饱满欲坠;麦田需要遥望,遥望滚滚的麦浪,向连天

28、泼洒金黄。生活需要近观,阳光的绚丽,小鸟的欢鸣,路人的微笑,点点的细节让生活那么快乐美好;生活需要遥望,当你站在命运的山巅上,遥看那曾经让你无比痛苦的挫伤原来它们是那么渺小。摘自近观与遥望例2 如果五千年的文化成就是各有千秋的山峦,则红楼梦必是俯视群峰、岿然屹立的五岳之首. 如果缤纷多彩的文化巨著是一浪高过一浪起伏的波涛,那么红楼梦是永不退却的高潮。 如果灿烂明丽的文化瑰宝是仪态万方的美人,那么红楼梦必是“回头一笑百媚生”的杨贵妃,霎时间“六宫粉黛无颜色”! 红楼梦横空出世,顷刻间,千古珠玑都黯然失色!摘自出入红楼以上两个例子出自2005年湖北卷材料作文“出和人”的考场文章。近观和遥望的开头铺

29、排了一串浓丽的意象和生动的画面,气势磅礴,夺人眼目;运用诗化的语言,激扬的情感,渲染文意,振人心魄,启人遐思;它以观庐山、观麦田为喻,引出如何“观生活”,由此展开对人生如何“出”“入”的阐述。出入红楼的开头以排比段呈现,在比喻和对比中,鲜明地抒发了对红楼梦成就的极力赞服,暗示出这是读书“入”得深的结果,扣合文意。这种铺排文采的开头,决不是装腔作势,无病呻吟,空掉书袋,而必须以“渲染文意”为目的.v8抒情造势,烘托文意例1 千年万载,华夏一直在吟啸着,那吟啸声便回荡在千般丘壑,万顷巨澜,亿万个炎黄子孙的心中!古老苍劲的民族啊,历以多少个春夏秋冬,那啸声是那么沧桑。现在,我要选取你残留的袅袅余音,

30、来窥得你的全部摘自山水人文看华夏例2 溶溶月,淡淡风,那么的温柔,那么的清新,犹如那花香风飘万里却总有散去的那一刻。可是,你的名字却始终名留青史。摘自烟随风逝,名随史留议论文以抒情人题是不常见的。例1面对2005年浙江卷话题“一枝一叶一世界”,这位考生选择了从“山水人文”切入来“看华夏”,但笔端带我们入题的是浓烈的情感,那吟啸声古老悠久,激越,它唤起了读者的漫思遐想,招引读者穿越时空,撩拨读者的情感丝弦,它还暗示了文章的取材路径,真是一石三鸟,深谙煽情造势之道。后一段文字出自一位四川考生之手,面对“铭记和忘记”这一思辨性的活题,以轻灵的笔凋点染赋子无情之物以有情,清新飘逸,空明淡雅,但义在这抒

31、情造势中烘托出文意,在对比中阐发揭示着鲜明的主旨。四、设好眼求显豁明达 古语有“画龙点睛”之说,“点睛”之于画龙何等重要,它赋予龙以生命活力。画龙要点龙眼,写文章也要讲究“文眼”。“文眼”是什么呢?它以眼睛为喻,指一篇文章中含义最丰富、表达文章主题最集中、最深刻的一些句子和词,它是感情或主题的凝聚点。 文眼有“通体之眼,数句之眼”的说法,说的是有全文之“眼”,也有一段几段甚至几句的“眼”。我们既要会设置全文的眼,也要会设置语段和层次的“眼”。就位置而言,文论家刘熙载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必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

32、”可见,“眼”在篇首,则领起全文,举纲张目;若在篇末,则收束全文,画龙点睛。 “文眼”就形式而言通常表现为句子,设置文眼,就是要在文章的适当位置镶进能表达感情、揭示主题的句子。这些句子必须是概括的、精练的,能升华意旨的,即将从材料中得来的思想认识加以集中和深化,进而形成一篇文章所要表达的更高层次的中心思想。它可以是自己锤炼的警句,也可以是引用的诗文名句。 用精辟的语言设置文眼,升华主旨,可以根据写作内容、文体、结构而定,但其最终目的还是要为中心亮彩。v1.开掘人物性格内核例乌鸦中的老鹰(正文略) 对于以写人为主的文章,要着力对人物“思想性格”方面的开掘,努力寻找出支配人物言行举止的具有普遍意义

33、上的动因. 这篇文章以童话的形式刻画了志向高远、坚强不屈的小乌鸦形象,其实它象征着那些面对困难不妥协、不屈服、勇往直前的青年一代。在塑造典型形象之时,作者非常注意文眼的设置,中心的升华;借小乌鸦之口说出“我应该勇于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让人看到一个锐意求志、不甘失败的斗士。结尾处,又借小乌鸦“我只是想让你想起你原先对我的嘲笑”一句话,严厉抨击了那些反对学习与嘲笑学习的保守者,进一步体现了文章立意的深刻性。v2探求事件典型意义例孝 心 无 价(正文略)对于记事性的文章,要抓住事物所具有的矛盾,着力于对事件最典型的思想或意义的探求。小作者精心构思了一篇现代童话,小姑娘用几枚硬币买到了一条真正的

34、蓝宝石项链;店主生意不好,却甘心将一条蓝宝石项链“白送”给小姑娘。这样的事件究竟承载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呢?在文末借店主之口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她给出了比任何人都高的价格,孝心无价,更何况,她还付出了她所积攒的一切”。真的是“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一句看似朴实的话浯,点出了中心,回应了标题,扣紧了话题,可谓“一石三鸟”啊!v3揭示问题本质规律例出乎其外,人乎其内 (正文略)对于说理性的文章,要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人手,达到对真理和规律的揭示。湖北考生的这篇文章打造十分精美。开篇结尾遥相呼应,使中心显豁。全文选择三例就是要从做事、做人、处世三个方面阐释“出人人生”的内涵,告诉人们为人处

35、世的原则,一目了然,精辟有力。而中间三个层次也都设有文眼“情美”、“智美”、“心美”可谓是字字点金,展现出每个人物的特质,又分别对各层内容进行了小结。这样的点睛之笔使阅卷者极易了解文章主旨,形成完整而深刻的印象,成为文章的一大亮点。v五、结好尾求醒目有力1点睛式例1我想,外婆的“结尾”是响亮有力的。虽然,她的灵魂已在疾病折磨中慢慢死去;但永远强健的,是那颗不肯死去的母亲的心.摘自不肯死去的心v例2 见秋毫之生,格致流年暗转:察一叶之茂,体味生机涌动;观一花之开,印证无上菩提。世界在何处?且于一枝一叶上观.摘自一枝一叶一世界例1是一篇记叙文,记晚年的外婆患痴呆症,什么都忘却,唯独没忘却的是对女儿

36、的爱。文章前面的记叙让人如坠云雾,只是到结尾才明白外婆“偷菜送女”的原委,通过层层铺垫蓄势,结尾响亮一击,提示故事主旨,让人豁然大悟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效果。例2是一篇议论文,从物质、传播学、审美哲学等不同侧面展开论证,结尾一段用诗化的语言、形象的类比收束全文,总束思路,水到渠成地点明观点,卒章显志,简洁醒目。v2意外式例(正文略) 这是一篇以情节设计巧妙而取胜的文章.以夫妻二人由网络而引起的一次约会为素材,塑造了两个因感情寂寞而导致感情出轨的夫妻二人的形象。文章结尾描写了夫妻二人见面的场景,的确出人意料,细细想来,又在情理之中,这种“巧合”完全用白描手法出之,于平叙中见机巧,闲淡中显用心,幽默中

37、含深沉,读来忍俊不禁,又不得不凝重回味,充分展示了作者布局构思的功力。v3呼应式例 (开头)自嘲,大致意思就是自己开自己的玩笑。不过,要真探讨起来,这样说就不能说明其真正的内涵了。 自嘲。是一种生活哲学。 (结尾)究竟是自嘲让苏格拉底成了哲学家,还是哲学家让他学会了自嘲,弄不清楚.摘自自嘲首尾呼应是作文在文理和结构上的惯用方法.文首提出观点,经过论证,最后收束文章,再次照应观点,强化主题,使文章首尾圆合,严整完美。本篇的开头结尾就是如此。v4排议式例 有青松翠柏的高大挺拔,才有无名花草的别样馨香;有如云飞飘的风帆,于是更显示驶波翔浪的轻舟;有翼可蔽空的大鹏,更爱檐头私语的麻雀;慕日行万里的风,

38、更羡潇洒入地的雨。长短咬合,有一轮推进文明的齿轮。摘自2005年山东卷考生作文齿轮作者在文中先将白昼和星空、麻雀和大鹏、爱因斯坦和玻尔、牛顿和伽利略、开普勒和第谷的关系类比为齿轮,最后又将思路宕开一笔,写到“春花与秋月”“诗词与歌赋”“鼓角与丝竹”等各种领域的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事物。在此基础上,作者用铺排式的议论结束全篇,在议论中抒怀,在抒怀中显志,显示了强大的感染力。这种结尾模式多见于议论性散文,思维的张力、饱满的激情、华丽的文采融于一体,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v5象征式例 在经历一番波澜之后,人们只有放弃想象中的完美,平静地接受现实,才能开始平静的生活。 我昂起头,看着窗外的阳光。 明天

39、,又该是个晴天吧。 摘自2005年全国卷I考生 作文梦,走失在金陵 文章记叙的是主人公小若几次出人意料的选择。“大学梦”被击碎后,她去金陵寻梦;金陵距离梦幻太遥远,青春的热情终于消逝,她又选择了面对现实,回去复读。尽管这个故事带着伤感和迷茫,但善良的作者却在为她祝福。结尾段用“阳光”“明天是晴天”这样明丽的意象来象征着主人公小若的前程寄寓着读者的期盼。这样的结尾设计,意境优美,韵味绵长,在暗合文意的同时,能勾起读者的联想,值得品学。v6启思式例 看着那规范、稳定、面积大、周长短的圆,我又想起了红柯所说的“一个软弱的民族,一个血气不足的民族,你不能光指望它长个子”。什么时候,我们能让信仰回归,让

40、灵魂到场,让民族滋补血气?我依旧困惑。摘自2005年福建卷考生作文惑惑写得极有个性,立意深刻独到,透露出对现实的反思。作者先把圆形比作”信仰”,把星形比作“物质”。围绕这一组命题,针对现代社会情状,提出了三个困惑:一是人们“刚从对神话的顶礼膜拜中倏然醒悟”,“就立即坠入黑与白的另一个极端”;二是“若伟人尚且不能崇拜,是否信仰之跫音已渐行渐远”;三是结尾的“什么时候,我们能让信仰回归”。文章以“惑”冠题,文末说“依旧困惑”,但事实决不是“惑”,恰恰相反,这正是作者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以这种模式结尾,真实用心是启发人们思考。其思想深度、立意境界通过这种重锤击鼓式的发问,给人们以警醒,它的力度要大得多

41、.v7诗歌式例(正文略) “那时”,指的是文章中列举的各种遭遇挫折和惯有心理,如“那时太痛苦了”,“那时真是生不如死”等。“花开”指的是文中列举的古今中外的名人在遭遇挫折时勇往直前,开辟出的新境界。用自创的诗歌来结尾,别有一番意味。尽管它在作用上与其他结尾模式有共同处,但形式上的别具一格就让人倍感新鲜,有这种特长的学生不妨一试。v8幽默式例 鲁迅先生曾大揭国人的劣根性,希望能唤醒国人。当然,愚生的文字怎能和大师相提并论,但初衷是相同的:只希望国人能改掉毛病,不要哪一天又提一盒“脑白金”到人家大门口站着。摘自2004年全国卷考生作文今年过年不收礼 这篇文章从国人熟悉的一句广告词人手,紧扣国人“学

42、样”的毛病,又联系社会热点来进行针砭,表达了对话题“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的理解,全文机趣灵活,用语鲜活,颇具杂文风格。结尾也不忘再幽默幽默,“又提一盒脑白金到人家大门口站着”,是不相信自己只相信广告的形象说法,微讽“学样”者,力度和效果都恰如其分。没有智慧者,缺乏灵气者是“幽”不了这样的“默”的。v9留韵式例 (正文略) 项羽自刎,是众所周知的历史故事。作者演绎这个故事,说明他的悲剧原因,是过分自信而未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这个故事是悲壮的,作者的演绎也充满了浓烈的情感色彩。结尾把如火朝阳和一腔热血化为一片明丽,把苍茫大地作为英雄倒下的广阔背景,远景近景构成强烈反差,烘托出人物,渲染着情感,是

43、仰慕?是哀婉?是悲叹?是遗恨?勾勒的画面久久盘旋,不能忘怀。v10后记式例 后记:“十”进入“口”中再也没有出来。因为它从几天的经历中悟出这样的道理:不论处于怎样的位置,只有努力进行心田耕耘的人,其生命的绿树,才能绽放出有价值的红花。摘自2005年吉林考生作文“十”的五天经历写后记可起或补充,或总结,或提炼主旨,或升华境界的作用,它发挥的空间大,自由度宽,不失为一种值得借鉴的结尾法。上面摘引的是一篇在构思上很特别的文章,作者用寓言形式,借助汉字“十”五天寻找不同位置,从而体现不同价值的描述,很好地表现了“位置不同,价值也不同”的主题。“后记”在此点明文旨,呼应文首“前言”,无论是内容还是结构,

44、它都不可或缺。考场作文中,用“题记”开头者大有人在,用“后记”结尾者屈指可数,因而它的“亮点”更加夺目。六、抒好情求真率挚烈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推动写作的原动力。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写道:“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没有情感的文章,读起来必定干涩乏味,如同嚼蜡;情感不真挚的文章,会使人感到这是作者在矫揉造作,无病呻吟;有理而无情的文章,也会让读者感到这是在板起脸训人,读而生厌.而优秀作文总能情贯其中,情放异彩。请品味下文:例留给明天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题记(正文略)本文关注的是环境问题。与许多客观冷

45、峻的谈论环境恶化的文章相比,本文以独特的构思和深厚的感情见长。五句醒目的诗句作标题,行文时大量化用或引用名家诗句,既渲染了江南塞北独特的自然之美,也把一种自然之美、家国之情从历史的符号中化出,现实的焦灼与历史的追忆交错,使作者对于环境问题的思考在历史现实未来的广阔背景中展开,也使作者复杂的情感变得厚重而深远。文章引用艾青的诗作题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构成了本文基调。如何诠释这种爱,并表现这种情感的深厚,从文章开头作者就为自己设置了一个难题,一个颇有高度的挑战。在“小桥流水人家”“孤村落日残霞”两节文字中,作者集中解决了这一难题。“江南美啊!”“草原美呵!”感叹

46、,把读者的视线引入到江南塞北独具特色的美景之中。巧妙的是,作者不对江南和草原作直接描绘,而是把眼光投向浩瀚的历史时空,借用千古流传、引人遐思的名人诗句,渲染江南的柔美和塞北草原的辽阔壮丽。这种借用,一方面炫示了作者深厚的人文积累,一方面借前人锦句铺就自己华章,更重要的是,作者把自己对这一片土地的深厚感情投向无限的历史时空,并找到回响与共鸣,使这种情感变得浓厚凝重,富有历史人文的深厚积淀。所引诗句,一句一处胜景,一句一个画面,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使读者在独特的意境感受中,化出作者的深情。然后,作者用同样富于历史文化感受的语句,用“那就把的江南(草原)留给明天吧!”的句式,铺排成文,鱼贯而下,表达

47、留住美丽、让自然之美永恒的强烈愿望。排比使行文富有气势,语意酣畅,一种悠远深沉的情感被渲染到极致。面对现实环境的恶化,面对美的消逝,作者的深沉之爱急转为痛惜焦虑。“不是,这怎是我魂牵梦萦的江南!”“不是,这怎是我心心系念的草原!”独句成段,语气陡转,如平地惊雷,令人警醒。接着,作者用高度意象化的语句,描述江南枯寂凄冷的图景,描绘草原黄沙漫天的图画,并以江南塞北曾经有过的美丽图景追问:难道这一切都只会成为永久的记忆?表现对美的消逝的痛惜和无奈。最后,作者以点及面,将这种现实和感情推广开去,表达出为捍卫美丽奔走天涯的坚定决心。等到国人警醒,“我会停一会儿,哭一场”将这种情感渲染得悲壮崇高。综观此文

48、,在抒情方面有三点值得借鉴:v1直抒胸臆 直抒胸臆就是直接抒发内心的感受。直抒胸臆贵在“直”,即直截了当,简明扼要。直抒胸臆多采用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多采用感叹句、祈使句,在句式上多选用独词句、短句和变式句,在修辞上往往采用排比、拟人、呼告、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这些最终都是为了追求直截了当,引人注意的表达效果。我们可以看看留给明天直抒胸臆句子的语用特点。v江南美呵! 选用感叹句。独句成段,醒人耳目。选用短句,一目了然。如果拖泥带水作一番描绘和叙述,变成“我曾到过江南领略了那一方明净的山水,不禁感慨,江南真美!”,就没有原文的煽情效果。v不是,这怎是我梦萦的江南! “不是”,选用独词句,如平

49、地惊雷,突转有力。“这怎是我魂牵梦萦的江南”,语气强烈的反问,用感叹号而不用问号,加重语气,表现对江南美景流逝的痛心疾首。v那就把小杜的江南,苏小小的江南留给明天吧! 选用祈使句,因感情强烈,用感叹号而不用句号,表达将美丽山水留给明天的强烈愿望.v难道不能把暗云下朵朵纸伞,花深无地的烟雨江南留给明天?难道不能把湖面上座座波光荡漾的水乡江南留给明天?为什么燕袅娜轻盈,花乱迷人眼,草浅没马蹄的江南留不到明天?排比兼反问,语气强烈,情感激昂充沛。“燕袅娜轻盈,花乱迷人眼,草浅没马蹄”,句中成分巧妙化用诗词,句法整齐,强烈语势中饱含感情。 把握直抒胸臆的句法特点,在遣词造句中努力追求真实传达内心强烈的

50、感情是考前作文情感表达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v2泛灵万物 泛灵就是把一切事物当作有生命的对象来看待,并且赋予它以人的心理活动,特别是赋予它以人的思想和情感。万物一旦被赋予生命,被注人情思, 就会因充满灵性而诗意盎然, 情韵迭生. 在上文中,作者笔下“枯黄的藤蔓在哭泣,不再繁茂挺拔的老树让班驳的枝干诉说昨是今非的哀戚;昏沉的乌鸦不愿去想唱的是自己还是江南的挽歌”。藤蔓和乌鸦此时具有了生命,仿佛在为自己悲哀的命运而低咽,在深沉的感伤中,流露的是作者面对现实的沉痛反思。又如:例 牡丹含苞,朱唇紧闭,皓齿轻封。等到一旦开放,那便如沸腾的黄河,千株万株,纵情畅快。在晨露的亲吻中恣意地摇曳,在阳光的淋浴中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