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鉴赏专题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鉴赏专题训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鉴赏专题训练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思想内容】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名句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的运行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灿烂的银河斜贯天空,那远远的一端伸向大海,好像发源于沧海,日月星辰的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宛若日月星辰的母亲。这是诗人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诗人创造出这样一个宏伟的意境,也最能表
2、达自己博大的胸襟。 【艺术手法】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意思又很含蓄。 【五年中考试题】 观沧海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选出对曹操的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 )(2分)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直叙其事,交代了观海的地点。 B“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六句,动静结合,写出了大海波澜壮阔、
3、山岛高耸屹立、草木生机勃发的特点。 C“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四句,是诗人对眼前实景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磅礴气势。 D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答案】C(2分) 【解析】“日月之行”四句,是作者想象之景,不是实景,实景是“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六句。 观沧海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水何”六句,诗人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地描绘大海浩瀚壮阔的景象,着力
4、烘托山岛的高峻和草木的丰茂,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 B“日月”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从两个“若”字可看出写的是虚景,即通过诗人的主观感受, 写出了沧海之大,描绘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图景。 C这首诗通过描写沧海赞颂了祖国壮丽的河山,表现了正处于事业最高峰的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D诗人运用了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借景抒情等手法使意象瑰丽、意境开阔,全诗感情奔放,思想含蓄,显出雄浑苍劲的诗风。 【答案】C 观沧海 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
5、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这首诗是诗人北征乌桓,经过碣石山时所作,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B诗人把登高望海所见的秋天自然景色,特别是把大海的壮阔生动地描绘出来,让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C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通篇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 D“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诗歌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下列对诗句的2.品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诗歌开头两句借景抒情,写诗人来到碣石山,登山观海。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写诗
6、人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澹澹”是形容海水波动荡漾的样子。 C“洪波涌起”这四个字用奇特的想像,表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 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现日月星汉的气势,抒发了诗人的宏大抱负。 【答案】1C 2B 【新疆】(二)古诗阅读(共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 观沧海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0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及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 B“水何澹澹”描写
7、了大海的近景,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 C“洪波涌起”中的“涌”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D诗的最后两句“幸甚 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答案】B 【解析】B项中“描写了大海的近景”理解错误,应为“描写了大海的远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1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
8、情?(3分) 答: 【答案】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或表达了诗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或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开阔胸襟、宏大的抱负。) 【解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作者的想象,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观沧海是后人加的,原文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这首诗是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
9、)曹操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行军到海边,途经碣石山,登山观海,一时兴起所作。这首四言古体诗是诗人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观沧海是建安时代以景托志的名篇,也是古典四言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思想内容】表现对友人深深的同情和关切。 【名句赏析】后两句,面对朋友被贬往荒凉僻远的地方,自己远隔千里,无法相送,诗人只好委托明月把一颗愁心带到朋
10、友的身边,伴随朋友前往贬谪之地,分担他的痛苦。月亮本是无知无情的,但诗人通过丰富的想像,赋予了月亮以人的情感色彩,将月亮人格化了。 【五年中考试题汇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1)首句中有哪些意象,请写出来。(2分) (2)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参考答案】 (1)杨花,子规(2分,如果答“扬花纷纷”“子规悲鸣”类的答案只可得1分。) (2)抒发了诗人对远方的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感情。(答到一点得1分,答到两点或两点以上可得2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
11、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选自语文七年级上) 【注】左迁:贬官降职;杨花,柳絮;子规,杜鹃鸟,又称布谷鸟:五溪:指雄溪、蒲溪、酉溪、沅溪、辰溪,其流域在今湖南西、贵州东;夜郎,这里指湖南省黔阳县。 “杨花”“子规”在诗中象征什么?诗人为什么要写“杨花落”“子规啼”? 诗歌后两句语言凝练,内涵丰富,你从中读出了哪三层意思(选答两层)? 【参考答案】 22运用比喻,诗人抓住“新月”与“小船”外形上“弯弯”这一共同特征,将两个相距遥远的物体联系在一起;这两句诗是全诗的引子,后面内容都围绕这两句诗(或引出诗歌后面内容)。 花香、夜暖、春天,强烈的赞美之情和浓烈的思乡
12、之情。 23象征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点明特定时令,渲染(或“烘托”)暮春环境。 诗人只能把自己的愁思托付给明月;诗人和朋友可以同时看到高照的明月;希望明月尽快带去诗人对朋友的问候。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1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分) 2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3分) 【参考答案】 1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2诗人听说友人将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
13、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1诗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2分) _ _ 2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2分)_ 【参考答案】 14杨花、子规、明月、风(两个即可) 15示例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 示例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像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示例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 【辽宁省沈阳市】二、(一)阅读
14、下面两首诗,完成6题。(3分) (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二)别夔州官吏刘禹锡三年楚国巴城守,一去扬州扬子津。青帐联延喧驿步,白头俯伛到江滨。 巫山暮色常含雨,峡水秋来不恐人。惟有九歌词数首,里中留与赛蛮神。 【注释】此诗是诗人调任之际所作。青帐:指饯别宴席所设的青色帐幕。步:码头。白头俯伛:指当地年老的百姓俯身曲背。九歌:这里指诗人在夔州所作的九首竹枝词。蛮神:夔州在西南边地,故称当地供奉的是蛮神。 6对两首诗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托明月以达情,表达了他对被贬谪好
15、友的关切和同情,写的深切动人。 B别夔州官吏写于诗人调任之际,三、四两句通过写人们送行的场面,表现他们对诗人的惜别之情。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落尽子规啼”和别夔州官吏中“峡水秋来不恐人”都是写景兼写时令。 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别夔州官吏则流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答案】6D 【解析】描绘送别场景,表达对夔州的留恋之情。次北固山下 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思想内容】这首诗既写了作者客旅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胸襟。 【名句赏析】“海日生残夜
16、,江春入旧年”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新生事物总是在旧事物还未消亡之时涌现(任何事物不是尽善尽美)。时序交替,时光匆匆不可待。黑暗、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给人以积极、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 【五年中考题汇编】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2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参考答案】 1.略。评分:共2分。开放性试题,描绘应表现出平也开阔、大江直流、波平
17、浪静的景色特点,语言流畅即可。 2.思念故乡 评分:共1分。 次北固山下 王 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这首诗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2分) 【参考答案】 1乡愁乡思之情(“思乡之情”、“乡愁”亦可)(2分) 2“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1分)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1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
18、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 ;“风正”, 。(2分) 2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理解。(2分) 【参考答案】 1两岸才显得宽阔;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每空1分,共2分) 2示例一:诗人想到(诗名)要借雁足来给他传递家书(1分),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乡愁)(1分)。 示例二:诗人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1分),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乡愁)(1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岳阳边。1请找出
19、本诗前两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 。(2分) 2请你谈谈本诗的颈联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4分) 颈联:尾联: 【参考答案】 1 潮平两岸阔(2分)(如答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不给分)。)2颈联:高兴、 喜悦(或积极、乐观、向上)(2分) 尾联:作者淡淡的乡思愁绪(2分)(共4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3分) 【参考答案】 1思乡(意思对即可。1分) 2时
20、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1分)示例一:通过描写景物,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自然理趣。示例二: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分析合理即可。2分)(共3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 这是一首抒写 的五言律诗。(2分) 2 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以对偶句发端,点明诗人出行的方式及途经的地点。 B颔联“阔”写出春潮水涨之景,“悬”描写了舟顺风而行之态。 C颈联在描写景物、时
21、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 D 全诗写景逼真,叙事确切,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参考答案】 1(2分)思乡之情(乡愁、羁旅之思等)(意对即可) 2(3分)C(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新旧交替的自然理趣。) 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全诗抒发了诗人 的情怀?(2分) 请简要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2分) 【参考答案】 设问 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示例: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
22、表现了自然理趣。(分析合理即可) 【四川省南充市】诗词鉴赏。(5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去了。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潮水上涨几乎与两岸齐平,诗人站在船头放眼望去,觉得江面特别宽阔,江风劲吹,船行快速。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
23、边”即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E全诗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的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所蕴含的哲理。(2分) 【答案】12(6分)BE(B江风和暖,船行平稳而快速。E诗中没有表现“对官场生活的厌倦”)(4分,选对一项得2分) 新生事物都必须从陈旧的母体中脱胎而出。(或日月流转,岁月更替。或旧事物中孕育着新的生机。)(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思想内容】描画了秋
24、天黄昏的景色,烘托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傍惶悲苦的情怀。 【名句赏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组自然景物意象中,一共列出九种景物,“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都是色彩灰暗、气氛苍凉的,它们对游子的悲苦心清起到烘托作用。而 “小桥流水人家”,印画出宁静幽美、安逸舒适的村落人家风光,它们从反面衬出游子思乡的愁绪。这句话渲染了悲凉气氛,烘托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中考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完成问题。(6分) 天净沙春 【元】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 阑杆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 小桥流水飞红。 【注释】 帘栊:带帘子的窗户。飞红:花瓣飞舞,像落花。 1 画
25、线句展示了一幅 、 的美丽画面。(2分) 2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有“小桥流水人家”之句,它和这里的“小桥流水飞虹”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4分) 【答案】 1风和日丽、和煦明媚、春意盎然(意思对即可) 2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借“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画面,衬托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内心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而这首小令中,则通过“小桥流水飞虹”之景,抒发了在明媚春光里陶醉、喜悦、惬意之情。(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8-9题。(4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 在天涯。1、“天净沙”是这首散曲的 ,“秋思”是首散曲的 。(2分
26、) 2、这首散曲通过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梨的思想感情?(2分) 【上海市,一(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 天净沙秋 白 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 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2分)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D乱花渐彼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2分) 【答案】1. B (诗歌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2.迟暮萧瑟,明朗绚丽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12题。(6分)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
27、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_ (人名)。(1分) 2下列各句中,与“断肠人在天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是( )(2分)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3分) 【答案】 1马致远 2C 3示例: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了悲凉氛围;同时使全曲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言之成理即可)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的前三句描
28、绘出一幅怎样的深秋晚景图?(2分) _ 2这首小令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_ _ 【答案】 1 萧瑟(萧索)(1分)、荒凉(1分)。 2孤寂愁苦,思念家乡。(2分),(答“思乡”或“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也可) 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答题。(5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就是一幅绝妙的图画,这幅图画最显著的表现手法是:(2分) _ (2)这(2)首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 _ 【答案】 1(5分)(1)映衬,以景衬人(背景与主体相
29、映衬)。或:寓情于景,以悲景写悲情。(2分)(2)在外游子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或:在外游子的客愁与乡思。(3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下列对诗词句子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羁旅漂泊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被称为“秋思之祖”。 B“小桥流水人家”创设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表现了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C作者把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连接成一幅简洁苍凉的水墨画,将无限愁思自然寓于画面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D“断肠人在天涯”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
30、抒胸臆。 【答案】B(“小桥流水人家”营造的是一种幽静冷落的气氛,更增添了凄凉与愁苦之情)(3分) 【云南省曲靖市】(一)(4分) 阅读下面这首曲,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对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B“夕阳西下”点名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相呼应。 C“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并不能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 D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2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2分) 【答案】1.(2分)C 2(2分)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踽踽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