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鉴赏专题训练.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25758583 上传时间:2022-07-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鉴赏专题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鉴赏专题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鉴赏专题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鉴赏专题训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鉴赏专题训练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思想内容】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名句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的运行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灿烂的银河斜贯天空,那远远的一端伸向大海,好像发源于沧海,日月星辰的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宛若日月星辰的母亲。这是诗人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诗人创造出这样一个宏伟的意境,也最能表

2、达自己博大的胸襟。 【艺术手法】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意思又很含蓄。 【五年中考试题】 观沧海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选出对曹操的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 )(2分)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直叙其事,交代了观海的地点。 B“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六句,动静结合,写出了大海波澜壮阔、

3、山岛高耸屹立、草木生机勃发的特点。 C“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四句,是诗人对眼前实景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磅礴气势。 D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答案】C(2分) 【解析】“日月之行”四句,是作者想象之景,不是实景,实景是“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六句。 观沧海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水何”六句,诗人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地描绘大海浩瀚壮阔的景象,着力

4、烘托山岛的高峻和草木的丰茂,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 B“日月”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从两个“若”字可看出写的是虚景,即通过诗人的主观感受, 写出了沧海之大,描绘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图景。 C这首诗通过描写沧海赞颂了祖国壮丽的河山,表现了正处于事业最高峰的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D诗人运用了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借景抒情等手法使意象瑰丽、意境开阔,全诗感情奔放,思想含蓄,显出雄浑苍劲的诗风。 【答案】C 观沧海 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

5、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这首诗是诗人北征乌桓,经过碣石山时所作,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B诗人把登高望海所见的秋天自然景色,特别是把大海的壮阔生动地描绘出来,让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C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通篇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 D“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诗歌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下列对诗句的2.品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诗歌开头两句借景抒情,写诗人来到碣石山,登山观海。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写诗

6、人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澹澹”是形容海水波动荡漾的样子。 C“洪波涌起”这四个字用奇特的想像,表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 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现日月星汉的气势,抒发了诗人的宏大抱负。 【答案】1C 2B 【新疆】(二)古诗阅读(共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 观沧海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0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及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 B“水何澹澹”描写

7、了大海的近景,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 C“洪波涌起”中的“涌”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D诗的最后两句“幸甚 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答案】B 【解析】B项中“描写了大海的近景”理解错误,应为“描写了大海的远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1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

8、情?(3分) 答: 【答案】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或表达了诗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或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开阔胸襟、宏大的抱负。) 【解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作者的想象,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观沧海是后人加的,原文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这首诗是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

9、)曹操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行军到海边,途经碣石山,登山观海,一时兴起所作。这首四言古体诗是诗人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观沧海是建安时代以景托志的名篇,也是古典四言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思想内容】表现对友人深深的同情和关切。 【名句赏析】后两句,面对朋友被贬往荒凉僻远的地方,自己远隔千里,无法相送,诗人只好委托明月把一颗愁心带到朋

10、友的身边,伴随朋友前往贬谪之地,分担他的痛苦。月亮本是无知无情的,但诗人通过丰富的想像,赋予了月亮以人的情感色彩,将月亮人格化了。 【五年中考试题汇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1)首句中有哪些意象,请写出来。(2分) (2)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参考答案】 (1)杨花,子规(2分,如果答“扬花纷纷”“子规悲鸣”类的答案只可得1分。) (2)抒发了诗人对远方的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感情。(答到一点得1分,答到两点或两点以上可得2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

11、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选自语文七年级上) 【注】左迁:贬官降职;杨花,柳絮;子规,杜鹃鸟,又称布谷鸟:五溪:指雄溪、蒲溪、酉溪、沅溪、辰溪,其流域在今湖南西、贵州东;夜郎,这里指湖南省黔阳县。 “杨花”“子规”在诗中象征什么?诗人为什么要写“杨花落”“子规啼”? 诗歌后两句语言凝练,内涵丰富,你从中读出了哪三层意思(选答两层)? 【参考答案】 22运用比喻,诗人抓住“新月”与“小船”外形上“弯弯”这一共同特征,将两个相距遥远的物体联系在一起;这两句诗是全诗的引子,后面内容都围绕这两句诗(或引出诗歌后面内容)。 花香、夜暖、春天,强烈的赞美之情和浓烈的思乡

12、之情。 23象征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点明特定时令,渲染(或“烘托”)暮春环境。 诗人只能把自己的愁思托付给明月;诗人和朋友可以同时看到高照的明月;希望明月尽快带去诗人对朋友的问候。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1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分) 2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3分) 【参考答案】 1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2诗人听说友人将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

13、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1诗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2分) _ _ 2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2分)_ 【参考答案】 14杨花、子规、明月、风(两个即可) 15示例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 示例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像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示例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 【辽宁省沈阳市】二、(一)阅读

14、下面两首诗,完成6题。(3分) (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二)别夔州官吏刘禹锡三年楚国巴城守,一去扬州扬子津。青帐联延喧驿步,白头俯伛到江滨。 巫山暮色常含雨,峡水秋来不恐人。惟有九歌词数首,里中留与赛蛮神。 【注释】此诗是诗人调任之际所作。青帐:指饯别宴席所设的青色帐幕。步:码头。白头俯伛:指当地年老的百姓俯身曲背。九歌:这里指诗人在夔州所作的九首竹枝词。蛮神:夔州在西南边地,故称当地供奉的是蛮神。 6对两首诗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托明月以达情,表达了他对被贬谪好

15、友的关切和同情,写的深切动人。 B别夔州官吏写于诗人调任之际,三、四两句通过写人们送行的场面,表现他们对诗人的惜别之情。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落尽子规啼”和别夔州官吏中“峡水秋来不恐人”都是写景兼写时令。 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别夔州官吏则流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答案】6D 【解析】描绘送别场景,表达对夔州的留恋之情。次北固山下 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思想内容】这首诗既写了作者客旅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胸襟。 【名句赏析】“海日生残夜

16、,江春入旧年”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新生事物总是在旧事物还未消亡之时涌现(任何事物不是尽善尽美)。时序交替,时光匆匆不可待。黑暗、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给人以积极、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 【五年中考题汇编】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2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参考答案】 1.略。评分:共2分。开放性试题,描绘应表现出平也开阔、大江直流、波平

17、浪静的景色特点,语言流畅即可。 2.思念故乡 评分:共1分。 次北固山下 王 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这首诗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2分) 【参考答案】 1乡愁乡思之情(“思乡之情”、“乡愁”亦可)(2分) 2“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1分)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1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

18、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 ;“风正”, 。(2分) 2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理解。(2分) 【参考答案】 1两岸才显得宽阔;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每空1分,共2分) 2示例一:诗人想到(诗名)要借雁足来给他传递家书(1分),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乡愁)(1分)。 示例二:诗人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1分),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乡愁)(1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岳阳边。1请找出

19、本诗前两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 。(2分) 2请你谈谈本诗的颈联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4分) 颈联:尾联: 【参考答案】 1 潮平两岸阔(2分)(如答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不给分)。)2颈联:高兴、 喜悦(或积极、乐观、向上)(2分) 尾联:作者淡淡的乡思愁绪(2分)(共4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3分) 【参考答案】 1思乡(意思对即可。1分) 2时

20、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1分)示例一:通过描写景物,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自然理趣。示例二: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分析合理即可。2分)(共3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 这是一首抒写 的五言律诗。(2分) 2 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以对偶句发端,点明诗人出行的方式及途经的地点。 B颔联“阔”写出春潮水涨之景,“悬”描写了舟顺风而行之态。 C颈联在描写景物、时

21、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 D 全诗写景逼真,叙事确切,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参考答案】 1(2分)思乡之情(乡愁、羁旅之思等)(意对即可) 2(3分)C(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新旧交替的自然理趣。) 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全诗抒发了诗人 的情怀?(2分) 请简要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2分) 【参考答案】 设问 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示例: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

22、表现了自然理趣。(分析合理即可) 【四川省南充市】诗词鉴赏。(5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去了。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潮水上涨几乎与两岸齐平,诗人站在船头放眼望去,觉得江面特别宽阔,江风劲吹,船行快速。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

23、边”即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E全诗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的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所蕴含的哲理。(2分) 【答案】12(6分)BE(B江风和暖,船行平稳而快速。E诗中没有表现“对官场生活的厌倦”)(4分,选对一项得2分) 新生事物都必须从陈旧的母体中脱胎而出。(或日月流转,岁月更替。或旧事物中孕育着新的生机。)(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思想内容】描画了秋

24、天黄昏的景色,烘托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傍惶悲苦的情怀。 【名句赏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组自然景物意象中,一共列出九种景物,“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都是色彩灰暗、气氛苍凉的,它们对游子的悲苦心清起到烘托作用。而 “小桥流水人家”,印画出宁静幽美、安逸舒适的村落人家风光,它们从反面衬出游子思乡的愁绪。这句话渲染了悲凉气氛,烘托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中考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完成问题。(6分) 天净沙春 【元】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 阑杆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 小桥流水飞红。 【注释】 帘栊:带帘子的窗户。飞红:花瓣飞舞,像落花。 1 画

25、线句展示了一幅 、 的美丽画面。(2分) 2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有“小桥流水人家”之句,它和这里的“小桥流水飞虹”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4分) 【答案】 1风和日丽、和煦明媚、春意盎然(意思对即可) 2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借“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画面,衬托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内心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而这首小令中,则通过“小桥流水飞虹”之景,抒发了在明媚春光里陶醉、喜悦、惬意之情。(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8-9题。(4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 在天涯。1、“天净沙”是这首散曲的 ,“秋思”是首散曲的 。(2分

26、) 2、这首散曲通过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梨的思想感情?(2分) 【上海市,一(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 天净沙秋 白 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 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2分)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D乱花渐彼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2分) 【答案】1. B (诗歌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2.迟暮萧瑟,明朗绚丽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12题。(6分)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

27、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_ (人名)。(1分) 2下列各句中,与“断肠人在天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是( )(2分)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3分) 【答案】 1马致远 2C 3示例: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了悲凉氛围;同时使全曲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言之成理即可)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的前三句描

28、绘出一幅怎样的深秋晚景图?(2分) _ 2这首小令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_ _ 【答案】 1 萧瑟(萧索)(1分)、荒凉(1分)。 2孤寂愁苦,思念家乡。(2分),(答“思乡”或“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也可) 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答题。(5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就是一幅绝妙的图画,这幅图画最显著的表现手法是:(2分) _ (2)这(2)首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 _ 【答案】 1(5分)(1)映衬,以景衬人(背景与主体相

29、映衬)。或:寓情于景,以悲景写悲情。(2分)(2)在外游子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或:在外游子的客愁与乡思。(3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下列对诗词句子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羁旅漂泊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被称为“秋思之祖”。 B“小桥流水人家”创设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表现了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C作者把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连接成一幅简洁苍凉的水墨画,将无限愁思自然寓于画面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D“断肠人在天涯”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

30、抒胸臆。 【答案】B(“小桥流水人家”营造的是一种幽静冷落的气氛,更增添了凄凉与愁苦之情)(3分) 【云南省曲靖市】(一)(4分) 阅读下面这首曲,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对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B“夕阳西下”点名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相呼应。 C“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并不能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 D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2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2分) 【答案】1.(2分)C 2(2分)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踽踽独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