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pdf(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吉林一中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化学测试试卷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100 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 I 卷(选择题)请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单项选择1. 下列关于二氧化硫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水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硫气体可增强氯水的漂白性B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溶液变无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C二氧化硫既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D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溶液先变红后退色2. 下列中的实验一定不会出现沉淀现象的是()ACO2气体通入 Na2SiO3溶液中
2、BSO2气体通入 BaCl2溶液中CCO2气体通入饱和Na2CO3溶液中 DSO2气体通入 Ba(OH)2溶液中3. 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灼热的铜丝在2Cl中剧烈地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B.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HClO和 HCl,久置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C.漂白粉是混合物,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D.漂白粉放入稀酸中可以提高漂白速度4. 在含有 Cu(NO3)2、Zn(NO3)2、Fe(NO3)3和 AgNO3各 0.1 mol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0.1 mol铁粉,充分搅拌后铁完全反应,且溶液中不存在Fe3,同时又析出0.1 mol Ag
3、 。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溶液中Cu2与 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B氧化性: AgCu2Fe3Zn2C含 Fe3的溶液可腐蚀铜板D1 mol Fe 可还原 2 mol Fe35. 某无色透明的溶液, 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5 页ACl-、SO42-、Na+、K+BK+、CO32-、Ca2+、NO3-CHCO3-、Na+、NO3-、H+DNO3-、Cu2+、Cl-、NH4+6. 某溶液中有银离子、镁离子、亚铁离子和铝离子,若向其中通入过量的氨气,水浴加热后并搅拌后过滤
4、出沉淀,再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则所得新溶液中数目大量减少且在上述条件下能形成沉淀的阳离子是()A银离子B亚铁离子C镁离子D铝离子7. 氢化亚铜( CuH )是一种不稳定物质,能在氯气中燃烧;也能与酸反应。用CuSO4溶液和“某物质”在4050时反应可产生它。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这“某物质”具有还原性BCuH与盐酸反应,可能产生H2CCuH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CuH+3H+NO3=Cu2+NO +2H2O DCuH在氯气中燃烧:CuH+Cl2=CuCl+HCl 8. 有一种铁的“氧化物”样品,用5mol/L 盐酸 200mL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还能吸收标况下 2.24L 氯气,恰好
5、使其中 Fe2全部转化成Fe3,该样品可能的化学式是( )AFe2O3 BFe3O4CFe4O5DFe5O7第 II 卷(非选择题)请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二、实验题9. 证明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查 )。实验过程: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当 B 和 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当 B 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1) 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2)B 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3)为 验 证 溴 的 氧 化 性 强 于 碘 , 过 程 的 操 作 和 现 象 是_。(4
6、) 过程实验的目的是_。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5 页(5) 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 原子半径逐渐,得电子能力逐渐 _。考查知识点:卤素单质氧化性强弱的比较,对应实验原理、操作、现象的描述,从结构上理解氧化性递变的原因。10. 为了探究三种气态氧化物(SO2、NO2、CO2)的性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实验一:探究三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用三支相同的试管收集满三种气体,倒置在盛满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A、B、C所示。(1)在相同条件下, 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
7、度最大的是_(写化学式) 写出 A 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如果在三只烧杯中分别滴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 。实验二:用三只集气瓶收集满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气体,然后将其倒置在水槽中。分别缓慢通入适量O2或 Cl2,如图 D、E、F 所示。一段时间后,D、E装置的集气瓶中充满溶液, F装置的集气瓶中还有气体剩余。(2)实验二中装置D 的集气瓶最终充满溶液(假设瓶内液体不扩散):写出装置D 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假设该实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a Lmol1。则装置 D 的集气瓶中所得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3) 写出实验 F通入氧气后,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8、。(4) 溶液充满集气瓶后,在E 装置的水槽里滴加硝酸钡溶液,可能观察到的现象为_,用有关的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11.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5 页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并连接仪器。缓慢通入一定量的N2后,将装置 D连接好 ( 导管末端未伸入集气瓶中),再向圆底烧瓶中缓慢滴加浓盐酸,反应剧烈,产生黄绿色气体。一段时间后, 将导管末端伸入集气瓶中收集气体。装置D中收集到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无色气体。反应结束后,关闭
9、分液漏斗的活塞,再通入一定量的N2,至装置中气体无色。回答下列问题:(1) 装置 B 中的湿润的红色纸条褪色,证明A 中反应有 _(填化学式 ) 生成。若B中改放湿润的淀粉KI 试纸,仅凭试纸变蓝的现象不能证明上述结论,请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_。(2) 装置 C的作用是 _。(3) 甲同学认为O2是 Na2O2被盐酸中的HCl 还原所得。乙同学认为此结论不正确,他可能的理由为_;_。(4) 实验证明, Na2O2能与干燥的HCl 反应,完成并配平该化学方程式。该反应 _( 填“能”或“不能” )用于实验室快速制取纯净的Cl2,理由是_( 要 求 答出要点 )。12. 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块很小的
10、铜片,再加入少量浓硫酸,然后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把一小条蘸有品红溶液的滤纸放入带有单孔橡皮塞的玻璃管中。塞紧试管口,在玻璃导管口处缠放一团蘸有Na2CO3溶液的棉花。 给试管加热, 观察现象。 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回答下列问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5 页(1)写出 a 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试管中的液体反应一段时间后,b 处滤纸条的变化为。待试管中反应停止 后 , 给 玻 璃 管 放 有 蘸 过 品 红 溶 液 的 滤 纸 处 微 微 加 热 , 滤 纸 条 的 变 化为。(3)待试管中的液体冷
11、却后,将试管上层液体倒去,再将剩余物质慢慢加入水中,可观察溶液呈色。(4)玻璃导管口处缠放一团蘸有Na2CO3溶液的棉花所起的作用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若用浓度为18 mol/L的浓硫酸 100 mL 与过量的铜片,加热使之反应,则被还原的硫酸(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0.9 mol 。13.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制备硅半导体材料必须先得到高纯硅。三氯甲硅烷还原法是当前制备高纯硅的主要方法 , 生产过程示意图如下: 写出由纯制备高纯硅的化学方程式: _。整个制备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无水无氧。遇水剧烈反应生成、HCl 和另一种物质 , 配平后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还原过程
12、中若混入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2) 下列有关硅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_ ( 填字母 ) 。A碳化硅化学性质稳定, 可用于生产耐高温水泥B氮化硅硬度大、熔点高, 可用于制作高温陶瓷和轴承C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高性能通讯材料光导纤维D普通玻璃是由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制成的, 其熔点很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5 页E.盐酸可以与硅反应, 故采用盐酸为抛光液抛光单晶硅(3) 硅酸钠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取少量硅酸钠溶液于试管中, 逐滴加入稀硝酸 , 振荡。写出实验现象并给予解释。14. 有一无色透明的溶液,要确定是否含
13、有以下离子:K、Mg2、Al3、Fe2、Ba2、NO3、SO42、Cl、I、HCO3,取该溶液实验如下:实验步骤实验现象(1)取少量该溶液,加几滴甲基橙溶液变红色(2)取少量该溶液加热浓缩,加Cu 片和浓H2SO4,加热有无色气体产生,气体遇空气可以变成红棕色(3)取少量该溶液,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4)取(3)中上层清液,加AgNO3溶液有稳定的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 HNO3(5)取少量该溶液,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当NaOH 过量时沉淀部分溶解由此判断:(1)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 ,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 。(2)为进一步确定其他离子,应该补充的实验及对应欲检离
14、子的名称(如为溶液反应,说明使用试剂的名称,不必写详细操作步骤)。_ 。评卷人得分三、计算题15. 把 19.2 g 的 Cu放入 500mL 2 molL-1稀硝酸中,充分反应,Cu完全溶解。求:(1)写出 Cu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铜完全溶解时转移电子数目为(用含 NA的式子表示);(3)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4)反应后溶液中C(H+) 为(体积变化忽略不计)16. 把 19.2 g的 Cu放入足量的稀硝酸中,微热至Cu完全反应。已知: 3Cu + 8HNO3( 稀) = 3Cu(NO3)2+2NO + 4H2O求:(1)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2)被还原的硝酸的
15、质量;(3)生成的 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评卷人得分四、推断题17. 如下图所示中各方框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 某些物质已经略去) ,其中常温下 A、C和 D为无色气体, C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X 分解产生 A、B 和 C三种产物的比值为1:1:1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5 页(1)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X:;B:;F:;G :。(2)按要求写出下列变化的反应化学方程式:AD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G E 的离子反应方程式:。18. 已知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焰色反应显紫色, 说明 D溶液中含
16、有K元素。又因为 D能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所以D应该是氯化钾。 EF的转化以及沉淀颜色可知,E是氢氧化亚铁、F是氢氧化铁, G则氯化铁。 B 和 C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氢氧化亚铁,所以BC是氢氧化钾和氯化亚铁。 G能和 A反应生成 B,所以 A是铁,B是氯化亚铁, C是氢氧化钾, 气体是氢气。试回答:试回答:(1) 写出E 的化学式,H 的化学式。(2) 写出由 E转变成 F 的化学方程式。(3)检验G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的方法是:;向G溶液加入A的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4)写出A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评卷人得分五、填空题19. 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硫酸。为研究铁质
17、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1)将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中,10 分钟后移入硫酸铜溶液 中 , 片 刻 后 取 出 观 察 , 铁 钉 表 面 无 明 显 变 化 , 其 原 因 是 _ _。(2)另称取铁钉6.0g 放入 15.0ml 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5 页Y。 甲同学认为X 中除 Fe3+外还可能含有Fe2+。写出生成Fe2+所有可能的离子反应方程式:。若要确认其中有Fe2+,应选用(选填序号)。aKSCN
18、溶液和氯水b铁粉和 KSCN溶液c浓氨水d酸性 KMnO4溶液 乙同学取336ml(标准状况)气体Y 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2.33g。由于此推知气体Y中 SO2的体积分数为。20. 用大试管收集一试管NO2气体,倒扣在盛水的水槽里,试管内产生的现象为;再往试管里通入适量氧气,试管内又产生的现象为。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21. 纯碱、烧碱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1)利用上图所示装置可间接证明二氧化碳与烧碱溶液发生了反应。将 A与 B 连接,打开止水夹,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挤入烧瓶,此时的实验现象是,若其他操作不变,将A 与 C连接
19、,可观察到的现象是。(2)向 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O2,结晶后得到白色固体,该白色固体的组成可能是ANaOH和Na2CO3;B. ;C;D. 。(3)设计实验确定 (2)中白色固体中存在A 项中的阴离子: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1)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再加足量BaCl2溶液(2) 2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SO2、NO 、NO2都是形成酸雨的因素,都能和水反应生成酸除去 CO2中少量的 SO2,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Na2CO3溶液水晶的主要成分是SiO2SiO2与 C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都不能与酸反应将 CO2通入饱和 Na2CO3溶液中有沉淀产生,继续通入CO2沉淀溶
20、解某酸雨样本采集后放置一段时间,pH由 4.68 变为 4.28 , 是因为水中溶解了较多的CO2CO2不能与 CaCl2溶液反应, SO2也不能与 CaCl2溶液反应实验室可用NaOH 溶液处理 NO2和 SO2废气用稀双氧水清洗伤口可以杀菌消毒NO只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而NO2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不能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5 页用排水集气法23. 硝酸是极其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将产生的NO2在密闭容器中用水多次反复循环吸收制备硝酸。(1)工业上用水吸收NO2生产 HNO3,生成的气体
21、经多次氧化、吸收的循环操作充分转化为硝酸 (假定上述过程无其他损失)。试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2)为了证明 NO 也可以与氧气和水共同反应生成HNO3,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有关夹持装置已略去)。 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后,为观察到NO 气体生成,打开K1,关闭 K2,应从 U 形管的长 管 口 注 入 稀 硝 酸 至后 , 迅 速 关 闭K1, 观 察 到U 形 管 内 的 现 象 是_ 。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蘸 NaOH 溶液的棉花团的作用是_。 打开 K2,至装置中长玻璃管中的气体呈无色后,打开K3,反应一段时间后,长玻璃 管 中 并 未 充 满 液 体 。
22、设 计 简 单 方 法 检 验 长 玻 璃 管 中 的 气 体 是 否 含NO_ 。24. 某化工厂甲、 乙两车间排放的废水中, 分别含有较多量的Na2CO3和有毒物质 CuSO4,两车间排放的废气中含有较多的SO2等有害气体。环保部门建议选用生石灰、铁屑和水等廉价易得的原料,综合治理上述污染,并回收得到铜和亚硫酸钠等有用物质。写出实现上述要求的化学方程式。(可不填满 )_ ;_ ;_ ;_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 【答案】 C【解析】氯水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时,发生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减弱了氯水的漂白性; 二氧化硫与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使溶液退色表现为酸性
23、氧化物的性质;二氧化硫溶于水所得溶液显酸性,因此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但不能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5 页之退色。2. 【答案】 B 【解析】试题分析:ACO2气体通入 Na2SiO3溶液中反应生成硅酸沉淀。不符合题意。BSO2气体通入 BaCl2溶液中不反应,无沉淀生成。CCO2气体通入饱和Na2CO3溶液中生成的碳酸氢钠由于溶解度小于碳酸钠的溶解度,故会以沉淀形式出现。DSO2气体通入 Ba(OH)2溶液中会生成亚硫酸钡沉淀。故选 B 考点: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硫的性质。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与二氧
24、化硫的性质。以及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溶解度的比较。3. 【答案】 D 【解析】4. 【答案】 B 【解析】据题意可知,Fe 完全反应,且Fe3和 Ag亦完全反应:2AgFe=Fe22Ag,2Fe3Fe=3Fe20.1 mol 0.05 mol 0.1 mol 0.05 mol 可知 1 mol Fe可还原 2 mol Fe3,D 项正确;Cu2、Zn2均未参加反应, Fe3的氧化性强于Cu2,Fe3可氧化腐蚀铜板,B 项不正确,C项正确; 据铁原子守恒, 可知反应后溶液中n(Fe2)0.2 mol,则 n(Cu2)n(Fe2)0.1 mol0.2 mol12,A 项正确。5. 【答案】 A 【解析
25、】试题分析:离子间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反之是可以的。B中CO32-和 Ca2+不能大量共存; C中 HCO3-和 H+不能大量共存; D中铜离子是蓝色的, 答案选 A。考点: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能力。该题需要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即(1)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2)能生成难溶物的离子之间;(3)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4)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 Fe3+和 SCN-);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题目所隐含的条件一般有:(1)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
26、的 H+或OH-; (2)溶液的颜色, 如无色时可排除 Cu2+、 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 (3)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4)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6. 【答案】 B 【解析】通入过量氨气并水浴加热后,得到的沉淀为 Mg(OH)2、 Al(OH)3、 Fe(OH)3 由 Fe(OH)2氧化而生成 ,重新溶解后溶液中有Fe3而无 Fe2;银形成银氨离子。7. 【答案】 D 【解析】试题分析:氢化亚铜中铜的化合价是1 价,而硫酸铜中铜是2 价,即硫酸铜是氧化剂,则某物质是还原剂,A 正确;氢化亚铜中H元素的化合价是1
27、价,盐酸中 H 元素的化合价是1 价,因此可能生成氢气,B 正确;氢化亚铜具有还原性,能和硝酸反应, 则 C正确;D不正确,方程式应该是2CuH+3Cl2=2CuCl2+2HCl,选项 D不正确,答案选 D。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判断和应用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该题的关键是准确标出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5 页况,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则是根据电子的得失守恒进行。8.
28、【答案】 C 【解析】二、实验题9. 【答案】 (1) KI淀粉试纸变蓝 (2)Cl22BrBr22Cl(3) 打开活塞 b,将少量 C中溶液滴入 D中,关闭活塞 b,取下 D振荡。静止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4) 确认 C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 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5) 增大, 减弱【解析】试题分析:(1) 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KI 淀粉试纸变蓝, Cl22I=2ClI2 ,I2遇淀粉变蓝色。(2)B 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BrBr22Cl(3) 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 的操作和现象是打开活塞b,将少量 C中溶液滴入 D 中,关闭活塞b,取下
29、 D 振荡。静止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其中紫红色为I2溶解在 CCl4呈现的颜色。(4) 过程实验的目的是确认C的黄色溶液中无Cl2, 排除 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5) 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考点:卤素单质氧化性强弱的比较,对应实验原理、操作、现象的描述,从结构上理解氧化性递变的原因。点评:证明卤素的氧化性强弱实验,是高一必修2 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题侧重考查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紧密结合题干的提供的实验图,进行合理的猜测。10. 【答案】 (1)NO23NO2H2O=2HNO3NO
30、 溶液都变红色(2) 4NO2O22H2O=4HNO3 mol L1(3) 2SO2O22H2O=2H2SO4(4) 出现白色沉淀Cl2SO22H2O=2ClSO 4HBa2SO=BaSO4【解析】11. 【答案】 (1)Cl24H4IO2=2I22H2O(或 4IO22H2O=2I24OH) (2) 吸收 HCl 和过量的 Cl2,防止污染空气,使D中能收集到较为纯净的氧气(3) Na2O2被还原时氧元素的化合价应该降低,不可能得到O2O2有可能是 Na2O2与盐酸中的H2O反应生成的(4) 不能实验室没有可直接使用的干燥HCl 气体的物质;固体与气体反应较慢;产生的氯气中含有大量的氯化氢气
31、体(答出任何一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 (4) 选择 Na2O2、Cl2配平,Na2O2中氧的化合价降低2 价、生成氯气化合价升高2价,所以 Na2O2、Cl2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再配 NaCl 的化学计量数为2。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5 页12. 【答案】( 1)Cu+2H2SO4(浓)CuSO42H2OSO2(2)品红褪色 ( 或者变浅 ) 滤纸变红(恢复红色)(3)蓝色(4)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 Na2CO3+SO2=Na2SO3+CO2(5)小于【解析】试题分析:(1)浓硫酸具有强氧化
32、性,能和铜反应,所以a 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u+2H2SO4(浓)CuSO42H2O SO2。(2)SO2具有漂泊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试管中的液体反应一段时间后,b 处滤纸条的变化为品红褪色( 或者变浅 );由于 SO2的漂白是不稳定的,因此加热时又恢复到原来的颜色,即滤纸变红(恢复红色)。(3)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的,即上层水硫酸,下层是生成的硫酸铜,溶于水显蓝色。(4)SO2是大气污染物,并能随意排放,则玻璃导管口处缠放一团蘸有Na2CO3溶液的棉花所起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有关的方程式是Na2CO3+SO2Na2SO3+CO2。(5)由于在反应过程中,硫酸的浓度是逐渐降
33、低的,而稀硫酸和铜不反应。硫酸的物质的量是 2.8mol ,则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被还原的硫酸小于0.9mol 。考点:考查铜和浓硫酸的反应、SO2性质的检验以及尾气处理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有助于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和评价能力。该类试题主要是以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3. 【答案】 (1) Si+3HCl 发生爆炸 (2)BC (3) 有白色胶状沉淀生成, 反应原理为 Na2Si
34、O3 + 2HNO3 = H2SiO3+ 2NaNO3【解析】试题分析: (1) 根据原子守恒即质量守恒可以写出SiHCl3 与 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HCl3 和 H2O剧烈反应生成H2SiO3 、 HCl 和另一种物质,分析它们化合价的变化可知, 而 Cl 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 因此另一种元素即H元素的化合价必定降低,即另一种物质是H2。(2)SiC 和 Si3N4 均为原子晶体, 熔点高,性质稳定,A、B正确。光导纤维的材料为SiO2,C正确。玻璃是一种玻璃态物质,无固定的熔点。盐酸不能与硅反应,而HCl 在 573 K以上的温度下可与硅发生反应。因此D 、E都不正确。(3)有白色胶
35、状沉淀生成, 反应原理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考点: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现象的描述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应用,综合性较强,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题目难度中等。14. 【答案】 (1)Al3、Mg2、NO3、SO42Fe2、Ba2、I、HCO3(2)焰色反应,检验K;稀 HNO3溶液、 AgNO3溶液,检验Cl。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5 页【解析】题中告诉无色透明,表明不存在Fe2,(1)说明溶液为酸性,不存在HCO3;(2)可判定出溶液中存在NO3;又
36、为酸性, I不可能存在; (3)可判断出有SO42,则无 Ba2;(4)不能判断有Cl,因(3)带入了 Cl;(5)存在 Mg2、Al3;只有 K、Cl不能作出判断。三、计算题15. 【答案】(1)3Cu + 8H+ 2NO3- 3Cu2+ 2NO + 4H2O (2)0.6NA(3)23(4)0.4molL-1 【解析】试题分析: n (Cu )=19.2g/64(g/mol) =0.3mol ,n(HNO3)=0.5L*2 mol?L?1=1mol。(1)方程式式为3Cu+8HNO3(稀) =3Cu(NO3)2+2NO +4H2O ,离子方程式为3Cu + 8H+ 2NO3- 3Cu2+
37、2NO + 4H2O 。(2) Cu Cu2+, n (Cu ) =19.2g/64(g/mol) =0.3mol , 故铜完全溶解时转移电子数目为.6NA。(3)根据离子方程式判断出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23。(4)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分析:3Cu+8HNO3(稀) =3Cu (NO3)2+2NO +4H2O 3 8 0.3mol 0.8mol 剩余的的物质的量为1 mol -0.8 mol =0.2mol,故 C(H+)=0.2mol/0.5L=0.4molL-1。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点评: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根据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注意硝
38、酸在反应中的作用。16. 【答案】( 1)0.8mol ;(2)12.6g ; (3)4.48L 。【解析】试题分析:(1)19.2g 铜的物质的量是19.2g 64g/mol 0.3mol 则铜在反应中失去0.3mol2 0.6mol 电子所以依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2)根据方程式可知,氮元素的化合价从5 价降低到 2 价,得到 3 个电子实验根据电子的得失守恒可知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0.6mol3 0.2mol 质量是 0.2mol63g/mol 12.6g (3)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0.2mol 则根据氮原子守恒可知生成的 NO的物质的量是0.2mol 则在标
39、准状况下的体积是0.2mol22.4L/mol 4.48L 考点:考查铜硝酸反应的有关计算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主要是考查学生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的化学计算的了解掌握程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和应试能力。该题的关键是良好各种守恒法,即电子得失守恒、质量守恒定律、电荷守恒以及原子守恒等,需要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注意积累和总结,并能灵活运用。四、推断题17. 【答案】( 1)X:NH4HCO3 B:H2O F:NO2 G:HNO3(2)2CO2+2Na2O22 Na2CO3+ O23Cu+8H+2NO3-3Cu2+2NO +4H2O 【解析】试题分析
40、:C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这说明C应该是氨气,因此X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15 页铵盐。 A 能和过氧化钠反应,说明A 是水或 CO2。因此 D应该是氧气,所以E应该是 NO ,F 是 NO2,则 G是硝酸, B 是水, A 是 CO2。由于 X 分解产生 A、B、C三种产物的比值为1:1:1 ,因此 X是碳酸氢铵。考点:考查氮及其化合物转化框图的有关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难易适中,基础知识,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个训练。该类试题需要注意的是化学推断题是一类综合
41、性较强的试题,如元素及化合物性质和社会生活,环境保护,化学计算等知识,还可引入学科间综合。 它不仅可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方法。解框图题的方法:最关键的是寻找“突破口”,“突破口”就是抓“特”字,例如特殊颜色、特殊状态、特殊气味、特殊反应、特殊现象、特殊制法、特殊用途等。18. 【答案】( 1)Fe(OH )2 AgCl (2)4Fe(OH)2O22H2O 4Fe(OH)3(3) 取少量 G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少量KSCN 溶液,若出现红色,则证明溶液中有 Fe3 2Fe3Fe3Fe2(4)【解析】试题分析:焰色反应显紫色,说明D溶液中含有
42、K 元素。又因为D能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所以D应该是氯化钾。 EF的转化以及沉淀颜色可知,E是氢氧化亚铁、 F 是氢氧化铁, G则氯化铁。 B 和 C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氢氧化亚铁,所以BC是氢氧化钾和氯化亚铁。G能和 A 反应生成 B,所以 A是铁,B是氯化亚铁, C是氢氧化钾,气体是氢气。考点:考查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转化框图题的有关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难易适中,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训练,同时也注重对学生答题能力的培养和方法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该类试题需要注意的是化学推断题是一类综合性较强的试题,
43、如元素及化合物性质和社会生活,环境保护,化学计算等知识,还可引入学科间综合。它不仅可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方法。解框图题的方法:最关键的是寻找“突破口”,“突破口”就是抓“特”字,例如特殊颜色、特殊状态、特殊气味、特殊反应、特殊现象、特殊制法、特殊用途等。五、填空题19. 【答案】(1)铁表面被钝化(2)Fe+2H+Fe2+H2 Fe+ 2Fe3+3Fe2+d SO2+Br2+2H2O 2HBr+H2SO466.7% 【解析】20.【答案】试管内红棕色气体逐渐消失,水面上升至试管容积的23处试管内又出现红棕色, 接着红棕色消失, 液面又上升由于 N
44、O2易溶于水,发生反应 3NO2H2O=2HNO3NO, 故颜色消失, 液面上升至容积的23处。当再充入 O2时,发生反应 2NOO2=2NO2,故又出现了红棕色,NO2继续溶于水并与水反应,气体颜色又消失,液面又上升【解析】21. 【答案】 (1) 水沿导管由广口瓶进入烧瓶广口瓶中的长导管口有气泡产生(2)Na2CO3Na2CO3和 NaHCO3NaHCO3(3)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15 页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1) 产生白色沉淀有 CO23(2) 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滤液变红有 OH【解
45、析】22. 【答案】【解析】 NO 不能与水反应,错误; CO2也与 Na2CO3溶液反应,应该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错误; SiO2与氢氟酸反应,错误;生成NaHCO3沉淀, NaHCO3不能继续与CO2反应,错误;是因为弱酸H2SO3被氧化为强酸H2SO4,错误;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正确;NO 与氧气反应、 NO2与水反应,正确。23. 【答案】 (1)4NO2O22H2O=4HNO3(或分成两个方程式写) (2)U 形管右侧胶塞下沿U 形管左端液面高于右端,铜丝慢慢溶解,产生无色气体,溶液逐渐变蓝 (至少答三点 )2H2O22MnO2H2OO2吸收氮的氧化物防止污染环
46、境再打开 K3,若观察到长玻璃管中气体迅速变为红棕色,则证明余气含NO,若无颜色变化,则证明不含NO(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根据实验目的和所放置的试剂可以推断,装置的作用是制备NO,装置的作用是制备O2,装置的作用是证明NO也可以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生成HNO3。(1)NO2经多次氧化、用水吸收的循环操作,充分转化为硝酸的化学方程式为4NO2O22H2O=4HNO3。(2)注入稀硝酸应至U 形管右侧胶塞下沿,迅速关闭K1后,U 形管左端液面高于右端,铜丝慢慢溶解,产生无色气体,溶液逐渐变蓝。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MnO2H2OO2。蘸 NaOH溶液的棉花团的作用是吸收氮
47、的氧化物,防止污染环境。再打开 K3,若观察到长玻璃管中气体迅速变为红棕色,则证明余气含NO,若无颜色变化,则证明不含NO。24. 【答案】 CaOH2O= Ca(OH)2Ca(OH)2Na2CO3= CaCO32NaOH FeCuSO4= Cu FeSO42NaOH SO2=Na2SO3H2O(其他答案合理也可,例如FeCuSO4=FeSO4Cu,Na2CO3SO2=Na2SO3CO2) 【解析】废水中已有Na2CO3和 CuSO4。再将环保部门建议选用的生石灰、铁屑和水与目标产物铜和亚硫酸钠放在一起分析,可迅速确定应发生的相关反应。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