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升初文言文复习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小升初文言文复习 .pdf(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升初文言文复习一、 孟母三迁原文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 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 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 ” 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 此可以处吾子矣。 ” 遂居焉。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选自刘向列女传 ) 译文孟子小时候家离墓地很近,常常玩办理丧事的游戏,他母亲说:“ 这不是我可以用来安置儿子的地方。” 于是搬迁到集市旁边,孟子又做学商人卖东西的游戏。他母亲说: “ 这也不是我可以用来安顿儿子的地方。” 又搬家到学堂旁边。于是,孟子就又做些拱让食物的礼仪的游戏,他母亲说:“ 这里可以
2、用来安顿我的儿子。 ” 他们就在那里住了下来。等孟子长大成人后,学成六艺 ,获得大儒的名望 . 字词解释:【舍】家。【墓间之事】指埋葬、祭扫死人一类的事。【乃】 :于是,就。【嬉】游戏,玩耍。【贾( g )人】商贩。【炫卖】同 “ 炫” ,沿街叫卖,夸耀。【徙】迁移。【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礼仪式。【徙居】搬家。【及】等到。【大儒】圣贤。【揖让进退】即打拱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揖】作揖。【遂】于是。从故事中,我们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的成长及品格的养成至关重要, 孟子后来成为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我想这和他有一个睿智的母亲是分不开的。二、 司马
3、光砸缸原文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 ,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 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光持石击瓮,水迸,儿得活。译文司马光七岁的时候就像一个大人一样非常懂事,听到老师讲解春秋 ,非常喜爱 ,放学之后又为家人讲他所学到的,因此他也明白了春秋的内涵.从此书不离手 ,甚至忘记了饥渴 ,冷热,一心都扑到了书里 .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厂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 吓得边哭边喊, 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 司马光却急中生智,精选学习资
4、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7 页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 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三、曾子杀猪曾子之妻之市, 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zh 。 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 婴儿非与戏耳。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市:集市。女还:你回去吧。女,同 “ 汝” ,人称代词,你。顾反为女杀彘: 等我回来为你杀猪。 顾反:我从街上回来。反,通“
5、返” ,返回。彘:读 zh”,意为猪。(曾子欲捕彘杀)之:代词,指猪。妻适市反:妻子刚从集市回来。适:恰巧。特与婴儿戏耳:只不过与小孩子开个玩笑罢了。特耳:不过 罢了。特,不过,只是。耳,同 “ 尔” ,罢了。非与戏:不可同 开玩笑今子欺之:现在你欺骗他。子:你,对对方的称呼。而:则;就。成教:教育有效果。逐烹彘也:于是就杀猪煮肉吃。编辑本段 译文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 她的儿子哭着闹着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 你回家,等我回来杀猪给你吃。” 她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杀猪。他的妻子阻止他说: “ 不过是和孩子开玩笑罢了。” 曾子说: “ (妻子) ,小孩是不能和他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
6、思考和判断能力, 等着父母去教他, 听从父母亲的教导。今天你欺骗孩子, 就是在教他欺骗别人。 母亲欺骗了孩子, 孩子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成为正人君子的方法。” 于是(曾子)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 。四、 不食嗟来之食原文 齐大饥 .黔敖为食于路 .以待饿者而食之 (2).有饿者蒙袂辑屦 (3).贸贸然来 (4).黔敖左奉食 .右执饮 .曰:嗟!来食(5)! 何施而得斯于民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 .以至于斯也 ! 从而谢焉 (6).终不食而死 .曾子闻之 .曰:微与(7)!其嗟也可去 .其谢也可食 . 注释本节选自 下. 食(si):拿饭给人吃 . (3)蒙袂(m
7、ei):用衣袖蒙着脸 .辑屦(jv):身体迈不开步子的样子 . (4)贸贸然 :眼睛看不清而莽撞前行的样子. (5)嗟:带有轻蔑意味的呼唤声 .(6)从:跟随.谢:表示歉意 . (7)微:不应当 .与:表示感叹的语气词 . 译文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 .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 .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 .有个饥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无力地拖着脚步 .莽撞地走来 .黔敖左手端着吃食 .右手端着汤 .说道 :喂!来吃吧 ! 那个饥民扬眉抬眼看着他.说:我就是不愿吃嗟来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7 页食.才落地这个地步 !
8、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 .终于饿死了 .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 :恐怕不该这样吧 !黔敖无礼呼唤时 .当然可以拒绝 .但他道歉之后 .则可以去吃 . 五、 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叶公子高(人名)喜好龙,衣服的带钩上画龙,喝酒的爵上画龙,房屋上的雕刻花纹是龙。 于是天上的龙听说了就下来, 从窗子探进头,把尾巴放进厅堂。叶公看见了,掉头逃跑, (吓得)魂不附体,(吓得)脸色茫然无主。这个叶公不是喜好龙,是喜好象龙又不是龙的东西。【注释】1牖(y
9、 u) :窗。六、凿壁借光西京杂记【原文】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译文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亮光,让亮光照在书上来读。 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 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 ” 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这个成语表面上的意思
10、是把邻居相隔的墙上凿开一个洞,偷偷地借邻舍的烛光读书。而现在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勤学苦读十分刻苦的样子。【造句】学习是很艰苦的事 ,没有凿壁偷光, 锲而不舍 的精神是不行的 . 注释1.邻居有烛而不 逮(到,及)2.资给 以书 (资助给)3.遂成大学 (大学问家)4.愿 意得主人书遍读之(希望)5.致:给6.得:得到7.书:读书8.穿壁:在墙上打洞。9.文不识:文名不识10.遂:就。11.大姓:大户人家。七、 画蛇添足战国策原文: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舍人相谓曰: “数人饮之不足, 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11、 - - - - -第 3 页,共 17 页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译文或注释:楚国有祭祀的人, 赏给来帮忙的门客一壶酒, 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几个人一起喝不够喝, 一个人喝足够喝。 要求大家在地上画一条蛇, 先画好的人就能喝酒。 ”有一个人先画好蛇,拿起酒准备喝酒,他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 “我能给蛇画上脚。”他还没有画好脚, 另一个人画好蛇了, 夺走他的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 你怎么能给蛇画上脚呢?” 于是那个人就把酒喝了。 给蛇画脚的人,最终都会失去
12、他的酒。【注释】1 祠(c):春祭。2 舍人:古代王公贵族手下的办事人员。卮(zh):古代盛酒的器具。3 相谓:互相商量。4 引酒:拿过酒杯。引,取过来。且:将要。5 固:本来。6 子:对人的尊称。安:怎么。7 遂:就。8 亡:失去。八、 执竿入城【原文】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 ,不可入 .横执之 ,亦不可入 .计无所出 .俄有老父,曰:吾非圣人 ,但见事多矣 ,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遂依而截之 . 【译文】鲁国有个拿着长竹竿进城门的人,开始竖着拿,进不去。又横着拿,也进不去。正没办法呢。有个老头说:“ 我虽然不是圣人,但也算见多识广了。你为啥不把它从中间锯开再进去呢。” 那个家伙就听老头
13、的锯开了。【字词理解】执:握,持俄:一会儿遂:就计:计谋,策略而:连词,表承接,然后以:用但:只【鲁人持竿】道理“ 执长竿入城门者 ” 蠢人,做事不会思考, 死板的循规蹈矩, 不知变通。 “ 老父” 还不如蠢人,自作聪明,乱指挥,弄巧成拙,但乐于助人。这个故事说明了两点:1.把三维欧式变换限制在二维,会导致有些事情,即使不是无法解决,也是解决的不那么完美。2, 有些时候,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其实分而治之是可以解决的,也就是把大问题化为小问题。九、 鹬蚌相争战国策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 “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
14、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7 页译文或注释:河蚌刚刚爬上河滩张开壳儿晒太阳,一只鹬鸟扑过来啄它的肉。 蚌灵敏地合扰自己坚硬的壳,把鹬鸟尖尖的长嘴紧紧夹住。鹬对蚌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晒死。”蚌也对鹬说:“你的嘴今天拔不出,明天拔不出,你就要渴死饿死!”鹬和蚌谁也不肯让谁。结果都被渔夫毫不费力地抓住了。【注释】1蚌(b ng) :生在淡水里的一种软体动物,有两扇椭圆形硬壳,可以开合。2曝:晒,这里指蚌上河滩晒太阳。3鹬(y);鸟名,常在水边捕吃鱼、虫、贝类。4钳(qi n) :夹
15、住。5喙(hu):鸟类的嘴。6即:就。7不出:指鹬的嘴拔不出。8擒(q n) :抓住。十、 守株待兔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译文或注释:从前宋国有个农民, 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 一天,一只跑的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现在的国王想用像先王一样的政策, 治理今天的民众,都和守株是同一类啊。【注释】1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2走:跑,逃跑。3耒(l i
16、) :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象木叉。4翼:希望。5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十一、 郑 人 买 履【原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 “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 “何不试之以足?”曰: “宁信度 ,无自信也。”【译文】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 他先量自己的脚, 并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已经拿到鞋子,才想起自己忘了带尺码,于是就说: “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 ”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于是就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你的脚试鞋呢
17、?”他说: “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寓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7 页讽刺了那些墨守陈规,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理论点击】讽刺了那些固执己见,死守教条 ,不知变通 ,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注释: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履音吕,革履,就是鞋子。度音夺,忖度,这里作动词用,即计算、测量的意思。后面的度字,音杜,作名词用,就是尺子。之文言代名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坐同座,就是座位,这里指椅子、凳子一类的家具。操操持,带上、拿着的意思。罢罢了,完结的意思,这里
18、指集市已经解散。无虚无,没有,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十二、 自相矛盾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 “以子之矛, 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译文或注释:楚国有个既卖盾又卖矛的人。 (他)称赞他自己(的盾)说:“我这盾牌的坚固,没有东西能使它被刺穿。 ” (他)又称赞他的矛说: “我这矛的锋利,对于任何东西没有不能被它刺穿的。 ”有人说: “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 会怎么样?”这个卖东西的人不能够回应了。 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注释】1鬻
19、(y):卖。2誉:赞美。3陷:攻破。这里是刺透的意思。4或曰:有的人说。5莫:没有不。6应:回答。7或:有人。8“誉之曰”的之:代词,指代盾。9“吾矛之利”的之:文言助词,无义。10“吾盾之坚”的之:同上。十三、 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 q )其舟,曰: “ 是吾(w )剑之所从坠。 ”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 ) ,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节选自吕氏春秋 察今注释1涉-渡,由后文的 “ 舟” 得出。2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3其-他的,代词。4自-从。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20、第 6 页,共 17 页5坠-掉,落。6于-在,到。7遽-立刻,急忙,马上。8契-用刀刻。9是-指示代词,这儿。10吾-我的。11.之-结构助词,不译。12所从坠 -从剑落的地方。13其-他,代词。14者-的地方。15求-找。16之-剑,代词。17矣-了。18而-但是。19若-像。20此-这样。21不亦惑乎 -不是很糊涂吗? “ 惑” ,迷惑,糊涂。 “ 不亦.乎” 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译文有个楚国人乘船过江时,剑从船上掉进水里,他就在船帮上刻下一个记号,说:“ 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 等船靠岸,他就从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船已走了很远,而剑却没走,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这个
21、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神话篇(一)甲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谋,因置婚姻。 绎史风俗通乙 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山海经1.翻译句子: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谋,因置婚姻。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3.比较以上二种古书上有关“女娲”的记载,说说“女娲”的形象有什么不同?甲 乙 (二)夸父与日逐走 ,入日。渴欲得饮 ,饮于河渭。河渭不足 ,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 ,化为邓林。山海经注解:大泽 ,大湖。邓林:桃林。1给加点的字注音:夸父()2给加点的字解释:夸父逐走3.
22、翻译:夸父与日逐走 ,入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7 页5. 你怎么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 (从积极意义考虑)?(三)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 ,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注释发鸠:山名。乌:乌鸦。其鸣自詨:它的叫声很像自己呼叫自己。是:这(鸟) 。故为:所以变成。堙:填塞。河:黄河。1.给这个神话故事拟一个四字短语的标题:. 2.翻译: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
23、返,故为精卫。3. 女娃死后化为精卫鸟 ,决心口衔高山上的木头去填塞大海的情节有什么积极意义? (四)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山海经海内经注解息壤:一种能自长自息的土壤。1.这个神话故事中的两个治水英雄分别是和。2. 鲧治水的方法是(填一个动词),借助的神奇的工具是。3. 翻译: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4. 鲧为了拯救万民,毅然携息壤以治洪水,“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天帝为什么要杀死他 ? 5. 鲧的被杀并没有阻断治水的进程:“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鲧复生禹”反映出一种什么可贵的精
24、神? (五)盘古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引五运历年纪注释:黎氓:黎民、民众。思考题: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7 页髭:金:诸:首生盘古,垂死化身的意思:(六)开天辟地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
25、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 艺文类聚 )注释:浑沌:古代传说中指世界开辟前元气未分、模糊一团的状态。思考题: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其:辟:为:2、万八千岁,天地开辟的意思是:答案(一) 1、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于是女娲就安排男女婚配。2、女娲是古代的神女,而又有“帝”的称号,是人面蛇身,一天中有七十种变化。3、甲 女娲是婚姻之神(媒神)乙 女娲的形象(图腾)是人面蛇身(二)1、略2父,古代用在男子名称的美称 .走,奔跑.。3、夸父与太阳赛跑 ,追赶上了太阳 . 5、古代人民对于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三)1、精卫填海2、女娃到
26、东面的大海游历 ,淹死在海里没有回来 ,所以化为精卫鸟。3、这种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和顽强的毅力,象征着劳动人民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坚强决心 . (四)1、鲧和禹2、堙, 息壤。3、4、天帝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 鲧的治水是“窃”息壤而且不待帝命 . 5. 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顽强精神(五)1、髭须(胡须)金属矿物各种2、在开天辟地时首先诞生的盘古,临死时他的身体忽然发生巨大变化:(六)1、这,指天地。分开。 成为。2、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地分开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7 页小升初必读文言文1、 杨
27、氏之子【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 “ 此是君家果。 ” 儿应声答曰: “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词语解释: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曰:说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设:摆放,摆设。甚:很。诣:拜见。未闻:没有听说过。示:给 看。惠:同 “ 慧” ,智慧的意思。乃:就;于是。2、 伯牙绝弦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词语解释:鼓:弹
28、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峨峨:高。兮:语气助词,相当于 “ 啊” 。绝:断绝 . 念:指伯牙心里所想的,所要表达的内容。善:擅长,善于。若泰山:就好像泰山一样。若:好像。曰:说 . 善哉:语气词 ,表示感叹 .意为“ 好啊” ,“ 妙啊 ” 。洋洋:广大谓:认为,觉得之:代词必:一定所念: (心中)所想到的。得之:知道,明白。必定准确的知道。知音:理解自己心意、 知趣相同和有共同语言的人。 近义词:知己、知交、知友。破琴绝弦:把琴摔坏,把弦拉断。不复鼓:复:再,重新。再也不弹琴。这就是 “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 的故事,俞伯牙痛心疾首怀念子期, 人们用此感叹知音难觅。精选学习资料 - - -
29、-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7 页此后,因为这个故事,人们把“ 高山流水 ” 比喻知音难寻或乐曲美妙,把“ 知音” 比作理解自己心意, 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的人, “ 伯牙绝弦 ” 一词也渐渐演变成了一种意思:因为知音逝世,从而弃绝某种专长或爱好,表示悼念。3、 精卫填海山海经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 精卫” ,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译文: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有一种
30、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传说这种鸟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被溺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6、 夸父追日山海经 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译文:夸父与太阳赛跑,追赶到太阳下落的地方时, (他感到)渴,想要喝水,在渭水、黄河里喝黄河渭水不够, (于是去)北边喝大湖的(水) ,未等(喝到),在半路因口渴而死。手杖丢在(路边) ,长成
31、了(一片)桃林。8、 晏子使楚晏子春秋 内篇杂下第十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 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 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 “ 齐无人耶,使子为使?” 晏子对曰: “ 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王曰: “ 然则何为使子? ” 晏子对曰: “ 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注释使:出使,被派遣前往别国。后面的两个使字,一个作名词即使者,一个作动词即委派。短:长短,这里是人的身材矮小的意思。延:作动词用,就是请的意思。傧者:傧,音
32、宾。傧者,就是专门办理迎接招待宾客的人。临淄:淄,音资。临淄,地名,古代齐国的都城,在现今山东省。闾;音驴,古代的社会组织单位,二十五户人家编为一闾。三百闾,表示人口众多。袂:音妹,就是衣裳的袖子。踵:音种,就是人的脚后跟。命:命令,这里是委任、派遣的意思。主:主张,这里是规矩、章程的意思。后面的主字,是指主人、国君。不肖:就是不贤,没有德才的人。译文 晏子出使楚国。 楚国人想侮辱他, 因为他身材矮小, 楚国人就在城门旁边特意开了一个小门,请晏子从小门中进去。晏子说:只有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
33、共 17 页洞中进去。今天我出使的是楚国,应该不是从此门中入城吧。楚国人只好改道请晏子从大门中进去。晏子拜见楚王。楚王说:齐国恐怕是没有人了吧?晏子回答说: 齐国首都临淄有七千多户人家,人挨着人,肩并着肩,展开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挥洒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样,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这样,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人来作使臣呢? 晏子回答说: 齐国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对象,贤明的人就派遣他出访贤明的国君, 无能的人就派他出访无能为力的国君,我是最无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出使楚国了。楚王立即不好意思了。评点:外交无小事,尤其在牵涉到国格的时候,更是丝毫不可侵犯。晏子以针尖对麦芒 的方式,维持了国格,也维
34、护了个人尊严。这个寓言故事, 表现了晏子的机智敏捷、 能言善辩的才干, 同时也表现了他热爱祖国、维护祖国尊严的可贵品质。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应该懂得: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10、 揠苗助长孟子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芒芒然归,谓其人曰:“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 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 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译文:有个宋国人嫌自己的庄稼长得慢, 就将禾苗一棵棵拔高。 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 “ 今天累坏了,我帮助庄稼长高啦!” 他儿子赶忙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已枯萎了。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
35、的。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 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11、 为学彭端淑 (16991779),清代四川人。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 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 “ 子何恃而往? ”曰:“ 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 “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
36、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译文: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容易了;如果不做 ,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学习,那么困难的也容易了 ;不学习 ,那么容易的也困难了 . 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的一个贫穷 ,其中的一个富有 .穷和尚对富和尚说 :我想去南海 ,怎么样 富和尚说 :您靠什么去呢? 穷和尚说 :我靠着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 :我几年来想雇船而往下游走,还没有能够去成 .您靠什么能去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7 页到了第二
37、年 ,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 ,告诉富和尚 .富和尚显出了惭愧的神色. 四川距离南海 ,不知道有几千里路 ,富和尚不能到达, 可是穷和尚到达了 .一个人立志求学 ,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12、 女娲补天 淮南子 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燚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断鳌足以立四极, 杀黑龙以济冀州, 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译文】在很早很早以前, 但又在盘古时期的开天辟地之后, 天的四周塌下来了,与地连在了一起。 包括九州在内的中国版图并不完整,它们并非完全相连接的一
38、个整块。天,不是完整的天。地,不是完整的地。尚有天地未分,互相粘连的地方。有时,冲天烈火熊熊燃烧,森林大火蔓延不息。有时,滂沱大雨倾盆而下,很多地面被水覆盖,到处是一片汪洋。 (在这种情况下),凶禽猛兽,经常伤害百姓。在这样的情况下,女娲带领人民,采用焚烧木材“ 炼五色石 ” 的方法,来修补出现漏洞的苍天。通过 “ 砍断大海龟脚 ” 的方法,使天的四周不会塌下,不再与大地互相粘连。通过 “ 杀死黑色的龙 ” ,来解救中原大地的黎民百姓。通过堆积草木灰,来吸干并阻止泛滥横流的大水。苍天的漏洞被补上了, 天的四周不再与地相连了, 在地面泛滥横流的大水被吸干、被阻止住了,天上的黑龙被杀死了,中原地区
39、安定了,百姓得以生存繁衍了。14、 拔苗助长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芒芒然归,谓其人曰:“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 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 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译文:有个宋国人嫌自己的庄稼长得慢, 就将禾苗一棵棵拔高。 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 “ 今天累坏了,我帮助庄稼长高啦!” 他儿子赶忙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已枯萎了。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 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15、
40、 掩耳盗铃吕氏春秋 自知范氏之亡也, 百姓有得钟者。 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 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译文: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 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 想要把它背走。 只是钟太大,没法背。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 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 以为自己听不见, 别人也就听不见了。16、 凤凰 选自山海经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41、-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17 页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译文】再往东走 500 里,有一个丹穴山,山上盛产金子和玉石。丹水就从那里流出来,一直向南流入渤海。丹穴山上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鸡,羽毛有五彩的花纹,名字叫凤凰。凤凰头上的花纹叫德纹, 翅膀上的花纹叫义纹, 脊背上的花纹叫礼纹,胸部的花纹叫仁纹,腹部的花纹叫信纹。这种鸟,饮食自然,自唱自舞,它只要在人间出现就会天下太平。(一)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 ,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
42、愈益精妙。【译文】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 ,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 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 越发精致美好。(二)薛谭学讴【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
43、也不敢再说要回家。(三)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 “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译文】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 经常连饭也吃不上, 就吃粥坚持读书。 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 奋不顾身。 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 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 吃东西不多吃肉, 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
44、自保养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 “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四)司马光好学三朝名臣言行录【原文】司马温公幼时, 患记问不若人, 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 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 “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译文】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
45、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 在骑马走路的时候, 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五)欧阳修苦读欧阳公事迹【原文】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17 页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译文】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 教给他写字。 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
46、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 家里没有书可读, 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六)张无垢勤学鹤林玉露【原文】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译文】张九成被贬官到横浦,住在城西的界寺。他住的房间一扇短窗,每天天将亮时, 他总是拿着书本站在窗下, 就着微弱的晨光读书。 这样一直坚持了十四年这久。等到他回到北方了, 在窗下的石头上,双脚踏出的痕迹还隐约可见。(七)王冕僧寺夜读宋学士文集【原文】王冕者
47、,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 ;冕小儿,恬若不知。【译文】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由是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 他就暗暗地走出来, 坐在佛像的膝盖上, 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
48、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 佛像多是泥塑的, 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八)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原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发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授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译文】我幼年时候
49、,就喜好读书,因为家里贫寒,没有办法买到书看,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阅,亲手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到时归还。遇到天寒,砚台里结成坚冰,手指头不能屈伸, (仍然坚持抄写)一点也不敢偷懒。抄写完,立刻送人家, 从不敢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别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所以能够读了许多书。到了成年,更羡慕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又恐怕没有大师、名人来开导自己,曾经跑到百里以外, 拿着经书向地方上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先辈是德高望重的人,学生挤满屋子,他说话态度从没有流露一点客气。我(毕恭毕敬地)站着侍候在先辈的左右, 向他提出问题, 询问道理,弯着腰,侧着耳朵专心地请教;有时遭到了斥责,态度越发恭敬,礼节越发周
50、到,不敢回答一句话;等待他高兴了,就向他请教问题。所以我虽然很愚笨,还是得了知识,增长了见闻。(九)师旷论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17 页【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 “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 “善哉! ”【译文】晋平公问师旷,说: “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主,但是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