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教案.pdf

上传人:yanj****uan 文档编号:25227671 上传时间:2022-07-1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33.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十二章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语十二章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十二章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十二章教案.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论语十二章教案孔子简介孔子(前 551-前 479) ,名丘,字仲尼,鲁国人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先世系宋国贵族。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定避鲁国陬邑。 父叔梁纥为鲁国武士,以勇力闻于诸侯。孔子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孔子幼年,“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少时家境贫寒,岁立志于学。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 。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岁时, 已博学多才, 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 并在阙里收徒授业, 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孔子岁时,因鲁国内乱而奔齐。为

2、了接近齐景公,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次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 “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景公极为赞赏, 欲起用孔子, 因齐相晏婴从中阻挠, 于是作罢。 欲起用不久返鲁, 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岁时,任鲁国中都宰(今汶上西地方官)。由于为政有方, “一年,四方皆则之” 岁时由中都宰提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公元前年(鲁定公十年),鲁、齐夹谷之会,孔子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齐景公欲威胁鲁君就范,孔子以礼斥责景公, 保全了国格, 使齐侯不得不答应定盟和好, 并将郓、 龟阴三地归还鲁国。孔子岁时,受季桓子委托,摄行相事。他为了提高国君的权威,提

3、出“堕三都” 、抑三桓(鲁三家大夫)的主张,结果遭到三家大夫的反对,未能成功。岁时,鲁国君臣接受了齐国所赠的文马美女, 终日迷恋声色。 孔子则大失所望, 遂弃官离鲁, 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另寻施展才能的机会,此间“干七十余君” ,终无所遇。前年(鲁哀公十一年),鲁国季康子听了孔子弟子冉有的劝说,才派人把他从卫国迎接回来。孔子回到鲁国,虽被尊为“国老” ,但仍不得重用。他也不再求仕,乃集中精力继续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的教

4、学精神, 及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和 “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他先后删诗 、 书 ,订礼 、 乐 ,修春秋 ,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老而喜易 ,曾达到“韦编三绝”的程度。岁时,独子孔鲤去世。岁时,得意门生颜回病卒。 孔子悲痛至极, 哀叹道: “天丧予!天丧予! ”这一年,有人在鲁国西部捕获了一只叫麟的怪兽,不久死去。他认为象征仁慈祥瑞的麒麟出现又死去,是天下大乱的不祥之兆,便停止了春秋一书的编撰。岁时,突然得知子仲由在卫死于国难,哀痛不已。次年(前年)夏历二月,孔子寝疾日,赍志而殁。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 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5、。孔子的思想:其思想核心是“仁” , “仁”即“爱人” 。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教学目标:1、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归纳学习文言文知识,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能熟练背诵、默写全文。2、理解、运用其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3、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开阔胸怀,加强成熟处事的思想修养;能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重点难点:重点: 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

6、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难点: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吧所学知识、道理付诸于实践。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2、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能熟练背诵、默写全文。3、理解、运用其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学情诊断1、导入有人说, 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 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 知道了孔子, 而不知道 论语 ,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 “半部论语治天下” ,它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

7、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2、初读课文,扫除语言障碍。特别注意加点字的音、形、义。人不知而不愠(yn)学而不思则罔(wng)思而不学则殆(di)不亦说(yu)乎传(chun)不习乎知之者不如好(ho)之者第二阶段:自主探究1、教师泛读课文,然后学生自主朗读。2、根据课下注释,翻译课文。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译文:学习了,然后时常复习它,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 不也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学而 )译文: 我每天多次

8、反省自己,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 为政 )译文: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 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 为政 )译文:温习学过的知识就会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当老师了。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 为政 )译文: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

9、所适从,只思考却不读书就会有害。子曰: “贤哉回也, 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 ( 雍也 )译文:孔子说: “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竹篮饭,一瓜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 其乐。多么有贤德啊,颜回!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 雍也 )译文:孔子说: “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述而 )译文:孔子说: “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

10、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 述而 )译文: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短处就要改正。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 子罕 )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 “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 子罕 )译文:孔子说: “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 ”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 子张 )译文:子

11、夏说: “广泛地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 恳切地提问并且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第三阶段:合作探究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小组内合作研讨,概括每一章所讲的内容。第一章:第一句讲学习方法。第二句将学习乐趣。第三句讲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不断温习, (知识)方能牢固,学习之乐;志同道合的人远道而来,切磋促进,人生之乐;自求长进,不怨他人,提高修养。第二章:讨论思想品德修养。朱熹认为,重在为学。 “传”指受之于师, “习”则熟之于己,而“忠” “信”为“传习”之本。由此可见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视思德修养。第三章:讲的是不同年龄阶段修身做人的一些做法。第四章:讨论学习方法,说明了温

12、习旧知识的重要性。第五章: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学习与思考想结合,方能所得。第六章:讨论思想道德修养,颜回清平乐道的高尚品质。第七章:讲正确的学习态度。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弥补不足。第八章:讲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应乐在其中,不羡慕、不贫图不义之财。第九章:讲的是要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借鉴别人不好的地方,修正自己的缺点。第十章:告诉我们时光飞快流逝,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第十一章:用国家的帅将与一个人的志向做对比,说明立下大的志向,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

13、的意义。第十二章:一个人,要有大志,还要善于思考,才能有较大的收获。第四阶段:小结试背全文,比比看谁背得最准确。背诵过程中要注意停顿,不抢不拖,不加字,不吞字。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2、掌握关于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名言警句。3、领悟十二章的深刻含义,体会孔子所倡导的“为学之道”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学情诊断1、导入:上节课我们从十二章学到了很多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方面的知识。这十二章的语言都很简练,但却蕴含着非常深刻的道理, 学习后,每个人都会受益匪浅。此外, 论语是处成语最多的文化典籍,我们就更不能小视对这篇课文的挖掘。接下来,我们就继续学习它。2、准

14、确翻译句子。(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4)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3、检查课文的背诵情况。第二阶段:自主探究试按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品德修养将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分类。1、学习方法:(1)学而时习之。(2)温故而知新。(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2、学习态度:(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品德修养:(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吾日三省乎吾身。(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

15、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第三阶段:合作探究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能救本篇课文的写作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吗?1、写作特点:(1)语言简洁、含蓄隽永。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 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但意思的表达却不乏一定的深度,值得推敲斟酌学习。(2) 论语的文学色彩在于表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寥寥数语中,蕴含着一个为人师者的胸襟、风范,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一个师者的拳拳育人之心。2、影响:论语这种在对话中说理的形式, 直接影响了先秦说理文的体制;言近旨远、词约义丰的说理,形象隽永的语言,使它成为先秦说理文主要的形态。第四阶段:检测小结检查课文的背诵和全文的翻译、注释等,要求做到掌握干净、牢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