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苏教版《圆柱与圆锥》说课标说教材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苏教版《圆柱与圆锥》说课标说教材 .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潜能大家好!今天我以“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潜能”为题,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为例,和大家进行交流:这是我的说课流程,课件展示数学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分为四个方面: 知识技能、 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这些目标的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就数学课程目标的四个维度而言,来看看本学段的课程目标:课件展示知识技能: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 大小和位置关系, 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数学思考:感受几何图形的直观;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进一步发展
2、合情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问题解决: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情感态度: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在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认识数学的价值。我们知道“图形与几何”是 数学课程标准 中四大学习领域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9 页一,而圆柱和圆锥是小学阶段学习的最后一部分几何形体知识,也是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 那么,本单元的内容标准又是如何要求的呢?课件展示1、图形的认识:经历观察生活中典型的圆柱形与圆锥形实物的
3、过程,认识圆柱与圆锥;通过操作认识圆柱的展开图。2、测量通过操作, 探索并掌握圆柱外表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图形的运动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作为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资源,教材起到了不可无视的作用。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的编写特点”:课件展示特点一: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实物直观展开探索活动圆柱和圆锥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几何体,学生此前对这两种几何体的接触, 为顺利开展学习活动奠定了基础。教学圆柱和圆锥基本特征时,教材首先安排的活动就是让学生观察并列举常见的圆柱形和圆锥形物体, 充分发挥了实物模型的直观作用。教学圆柱外表积
4、的计算方法时,教材先让学生围绕求圆柱形罐头盒侧面商标纸面积的问题进行探索, 再要求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圆柱的展开图,自主发现圆柱外表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时, 都让学生利用具体实物进行观察、操作和实验,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必要的支撑。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9 页特点二:重视猜想估计,凸显探索过程,感悟思想方法教材在编排教学内容时, 十分重视让学生经历探索并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探索圆柱的体积公式时, 教材首先呈现了底面积和高分别相等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类比,提出有关圆柱体积计算方
5、法的猜想。 再启发学生把以前探索圆面积公式的经验和方法迁移到探索圆柱体积公式的过程中来,进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验证自己的猜想。探索圆锥体积公式时,教材呈现了底面积和高分别是圆柱的几分之几, 再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估计, 从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 这样联系长方体体积公式猜想圆柱的体积公式,联系圆柱的体积公式估计圆锥的体积,并通过操作和实验进行验证, 有利于学生获得对有关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和体验,提升数学思维水平,发展数学能力。特点三:强调内在联系,注重灵活应用,发展数学思考注重沟通相关知识的联系。 例如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时,引导学生思考并想象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圆柱和圆锥所看到的图形,体会其间
6、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使学生加深对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教学圆柱的侧面积和外表积时,引导学生通过填表和计算,整理侧面积、底面积和外表积的计算方法,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有关知识的理解。 教学圆锥体积时, 呈现了一个圆锥和四个圆柱相比较的直观图, 引导学生根据底和高的数据,判断圆锥与哪个圆柱的体积相等,帮助学生进一步稳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圆柱体积与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9 页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这些都可以让学生积累非常好的经验,发展学生数学思考和空间观念。教材在编排上也有自身比较明显的体例格式
7、。圆柱和圆锥 由五个课例三个练习组成, 教材呈现是由圆柱到圆锥,这样的安排既符合知识呈现的一般规律,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每个课例从知识选材到呈现的形式上都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从教材中可以看出四个课例均采用了情境教学的方式。从找一找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例1 ,看看商标纸是什么形状等,让学生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接着, 让学生充分利用例2 学习所获得的经验,通过自主活动,探索圆柱外表积的计算方法,同时让学生经历“提出猜想-实验验证 - 获得结论”的过程,使学生自己发现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这些情境的创设都是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激发了学生无穷的解答兴趣。为了配合各课例的学习
8、, 教材按课例给出了随堂练习, 像“做一做”环节,都是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练习,学生可独立完成。练一练”环节习题的编排均采用的由易到难的呈现方式。刚刚谈到了教材的编写特点和体例安排,那么“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的内容结构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来说说:内容结构和知识整合课件展示内容结构:本单元包括以下内容:圆柱、圆锥的认识,圆柱的侧面积、外表积、体积,圆锥的体积,解决问题这些内容。其中探索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9 页掌握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是重点, 掌握圆柱的侧面积和外表积的计算方法,探索并发现圆柱、圆
9、锥的体积公式是难点。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课件展示一知识与技能的横向整合; 本单元教材首先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外表积的计算方法,经历探索圆柱、圆锥体积公式的过程;在学生掌握了圆柱、圆锥的相关知识基础上迁移过渡到认识圆锥,掌握圆锥体积计算方法,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单元知识由对图形特征认识到侧面积、外表积、体积计算, 始终注意引导学生把握圆柱与圆锥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更加明晰相关概念,灵活运用计算公式。二知识与技能的纵向整合圆柱与圆锥是立体图形内容。认识立体图形知识的开始, 通过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是在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认识物体,主要从“形状”
10、这一角度初步认识圆柱、球、长方体、正方体。会直观的识别、区别,只考虑“形状”这一属性。这一阶段的“直观”认识,为六年级学习做好了铺垫。 第二阶段是在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系统认识立体图形特征的开始。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 也是学生形成体积的概念, 掌握体积的计量单位和计算各种几何形体体积的基础。这一次学习是第一阶段的学习延伸,更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在第三阶段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圆柱、圆锥”是小学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
11、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9 页段学习立体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这一阶段立体图形特征突出了面的特点是“曲面图形”,学习圆柱,圆锥知识扩大了学生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知识,促进空间观念进一步发展,是上一次学习的拓展与深入。也是为初中学习“柱体、椎体、台体、多面体、旋转体”打下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纵观“立体图形知识, 由 “形”的直观识别到掌握形的特征, 再到形的大小的计算, 前面知识是基础,后面是前面的延伸与拓展。内容循序渐进,能力螺旋上升。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我对教学的建议:课件展示1注重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如,在认识圆柱和圆锥之前,可以让学生收集、整理
12、生活中应用圆柱、圆锥的实例和信息资料,以便在课堂中交流。认识圆柱、圆锥后,还可以让学生根据需要制作一个圆柱或圆锥形物品,让大家欣赏或使用。在举生活中圆锥形的实物时,学生举的例子可能有限,教师可以通过录像或图片呈现更多的例子。如,圆锥形铅锤、粮堆、帐篷、帽子,削过的铅笔头等。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提高学生运用数学为生活服务的意识和能力。2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知识的过程本单元加强了对图形特征、计算方法的探索。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在观察、操作、推理、想象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空间观念。如圆柱、圆锥体积的教学,应让学生在充分观察后,进行大胆合理的猜想,实验验证时,教师应大胆放手
13、让学生探究,注意提供应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参与探索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这一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9 页计表达了数学思考目标: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3、比照练习,加强认知。在学习本单元知识后, 可以将圆锥和圆柱从组成和特征的角度进行比照,加强圆柱的外表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的比照练习,使学生加深对这两种图形的认识,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4、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出现的错误要耐心的引导他们分析原因并改正;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
14、生,可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如在设计练习的时候,除了基础练习和变式练习,可设计一些拓展性的思考练习,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评价是师生交流的一个平台,利用好这个平台,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潜能;能促使师生彼此走进心灵、情感互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评价: 课件展示1、评价形式多样化。评价时,可采用笔试、口试等多种形式进行。例如要评价学生是否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能否运用公式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可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设计一些类似教科书第 23 页第 7 题和第 11 题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解答, 并通过个别交流, 了解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考过
15、程和结果,对学生的学习水平作出客观而公正的评价。2、评价主体要多元化。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方面,主要看学生在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探索圆柱外表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9 页圆锥体积公式的过程中,能否主动进行观察、操作、比较,是否善于作合乎逻辑和合理的归纳, 思维水平和空间观念是否有所发展;在应用圆柱外表积计算方法和圆柱、圆锥体积公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否主动寻求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愿望,并通过努力成功地解决问题,能否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3、评价方式要多样化。通过课堂观察、
16、个别访谈等形式,了解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探索活动;是否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倾听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否有克服困难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学习数学的信心是否有所增强。最后,就“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言,我想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1、尊重课本资源。教材是主要的教学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凭借。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做到深入浅出。2、挖掘生活资源。教学圆柱,圆锥的认识时,布置学生寻找生活中有圆柱、圆锥形物体。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更应用于生活。3、利用网络资源。在教学圆柱、圆锥体积公式推导过程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借助于网络,多媒体课件,以更有效地手段提高课堂
17、教学效率。4、善用学生资源。学生之间蕴藏着的巨大的学习资源,我们在互动的课堂中要善于引用即时生成的学生资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9 页5、补充教师资源。教师本身也是一种课程资源,是学生直接接触的对象,教师的知识和一言一行都可以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影响学生的学习。最后,我想说:作为一名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更要立足于课标,认真钻研教材,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终身受益,这也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所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