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语文阅读技巧讲解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初中语文阅读技巧讲解 .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技巧讲解说明文主要考查考生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设题主要围绕准确认读、准确理解、准确筛选来考虑。考题常设置干扰性因素:(1) 增减扩缩,就是对原文的句子加以改动,通过增加某些字或减少某些词语的办法,扩大或缩小说明范围。 (2) 鱼目混珠,就是用似是而非的词语或句子来替代正确的,造成歧意。(3) 颠三倒四,是指设置选项时,有意将原文的句子关系打乱,造成理解的难度,如颠倒因果关系,搅乱先后次序。(4) 无中生有,就是利用考生的思维惯性,诱考生用想当然代替清醒的理性思考。解题的程序,有句顺口溜:“先读原文通大意,再读题干做标记,找出范围对应句,比较选项看差异。”先读原文, 完成
2、 3 个任务: (1) 了解文章大意, 即说明的对象, 各段之间的联系, 作者的见解及相关材料。(2) 给段落标上序号。(3) 给重要句子和关键词语做上记号。其次,读题干很重要,要给重要词语做上标记。如 1999 年卷第 1 题,可做如下标记: “本文第一自然段提出了一种假说,对这种假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标记。第一处是命题点所在的位置,第二处是试题考查的内容,第三处是选择答案的标准。第三,找 出答题的范围和对应句是答题的实质性阶段。一般来说,答案的检索区间应在命题点的附近,如第1 题答案在第1段或第 2 段。找对应句更重要了,可以说找到了对应的句子,就基本上找到了答案。比较选项找出差异是
3、最后一步,即完成答题。如第 1 题 B项说:“比起人类来,冬眠的哺乳动物在更宽的范围里发生了变化。”漏了“调节性”几个字,与文章原意不合。说明文阅读题都是单项选择题,选择正确选项方法有三:直选法、排除法、类推法。直选法,即直接选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适用于一目了然的题目,有的答案自己一下子能够确定。也适用于“选非题”,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 “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排除法,可适用于一切类型的选择题。它通过排除不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将正确的答案显露出来,提高答案准确性。用排除法要找准“第一知识点” ,即首先要排除的选项被排除的依据,须具备2 个特征:一是判断得最准确,二是最有价值,确定这个知识点
4、后可排除较多的选项。类推法,适用于部分选择题。根据合理推断,迅速排除某些选项,或根据已知情况推断未知情况,迅速确定答案。一、分类1、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二、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数: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标准化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 _的说明顺序对 _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
5、“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三、说明的方法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举例子: 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 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分类别: 对事物的特征 / 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作比较: 把_和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 事理。作诠释: 对事物的特征 / 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打比方: 将_比作 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事理。摹状貌: 对事物的特征 / 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下定义: 用简明
6、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 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 事理。列数字: 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 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列图表: 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 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引用说明: 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 (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 (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9 页(引用说明在
7、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四、说明文的语言品析1、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准确; 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A 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B 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规范性的答题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 / 简明平实的特点,如“ , ”一句,就准确/ 生动形象 / 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 , ”的特征/ 事理,像这样的例子文章中还有很多。2、对具体篇 / 句/ 词的评析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
8、词语?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答题。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第三种题型还要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五、说明文写法分析1、结合说明方法谈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 ,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 (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 , (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2、结合修辞手法谈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这是一篇生动地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 (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3、结合表达方式谈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情、议论使说明更有
9、感情。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答题的规范性格式如下: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 (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 (具体举例) ,就是, (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充满感情。六、说明语段的作用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三:(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 前文。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 说明事理的作用。(2)结合说明方法谈。通过,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 (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 , (作用)。中考语文阅读技巧议论文阅读一、注意题目 1 、是文章的论点 2 、是本文的论题 3 、概括议论的主要事件二、
10、如果议论文开头出现事例(包括具体事情、生活中的现象),其主要作用 1 、引出言论的论题 2、引出文章的论点答题的格式一般为:文章开头通过叙述(填所叙事例),引出了本文的(填论点或论题)这一论点或论题。五、论据及其作用事实论据(真实、典型的事例和确凿的统计数字)道理论据作用:远近观点都证明(特别注意证明近观点)答题的一般格式为:举例论证:通过列举(填概括的事例)具体、准确地论证了(近观点),进而论证了(远观点)比喻论证:文章以为喻,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填被证明的观点),使道理通俗,易懂。道理论证:文章通过引用,证明了(填被证明的观点),使论证确凿可信,更具说明力。,对比论证:文章通过与对比,突出证
11、明了(填被证明的观点),给读者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说明文阅读1、说明文的分类从说明对象与目的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9 页从语言的角度可分为:平实说明文、生动说明文2、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举例子:在事理说明文中,把深奥的事理变得浅显,通俗生动。在事物说明文中,具体说明某个特征。列数字:使说明具体、准确,具有科学性。例 1: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有135.46 亿吨氯化纳;有63.7 亿吨 Cacl2 ;有 20 亿吨 Kcl ,另外还有Br、Si 等,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
12、全部海水质量23% 25% 。答:通过列举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海水咸度高的特点,使说明更具科学性。作比较: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点例 1: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把发水时两岸的河堤与赵州桥作比较,突出说明了赵州桥结构坚固的特点。 分类别:使条理清楚,说明全面如:游击战,阵地战例:通过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全面地说明了风沙和沙丘的危害性。打比方:使说明对象变得具体、生动、形象例 1:石拱桥的桥洞成了弧形,就象虹。通过打比方,生动、形象、具体地说明了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 下定义:科学、严密地提示事物的本质。例 2: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
13、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作用:通过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科学、严密地说明了统筹方法是一种数学方法的特点。答题格式: 通过(填具体的说明方法) , (填相应说明方法的关键词)地说明了 (填被说明的对象或被说明对象的特点)(注:关键词是指上面各说明方法后面加粗的词)3、说明顺序:时间顺序:适应于介绍事物的发展和演变,一般有明显的表示时间的词语。空间顺序: 适宜于说明建筑物和艺术品的说明文,或介绍景点的文章,在行文时, 一般有表示方位的词语,如“东南西北”“前后左右”“上、中、下”等词语。逻辑顺序:适应于介绍事理的说明文,如果不是时间顺序,又不是空间顺序,就可以归类于逻辑顺序(概括- 具体 主次因果现象本质
14、特点用途)记叙文(或小说)阅读一、基本的文体知识2、记叙的顺序: 顺叙(好处:使行文脉络清晰)、倒叙(注意:倒叙并不一定是把结果放在最前面写。其作用是: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引人入胜、使行文有波澜。)插叙(识别的方法:把你认为是插叙的内容从文中抽出后,前后之间的内容应该是连贯的、顺着叙述的。作用:交代事情发生的背景、补充交代人物的性格及其他相关的人物,使文章的内容更为丰富。)3、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4、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与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三、写作方法1 象征 :如白杨礼赞 、 荔枝蜜 2 、借
15、物喻人 :如白杨礼赞、 荔枝蜜 3 、对比 :如白杨礼赞、爱莲说、 我的叔叔于勒 4 、作铺垫 :如背影 5、卒章显旨(志):在文章结尾处把中心点出来。 6 、托物喻意或托物言志 :如陋室铭、 爱莲说四、抒情、议论句在文中的主要作用1、点明文章的中心(文末) 2、深化文章的主题(文末) 3 、点明人物的品质或事件的意义(写人叙事之后)五、环境描写的作用1、衬托(正、反)人物的心情或品质,突出人物的情感。如我的叔叔于勒2、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季节。如故乡 3 、渲染气氛。 如故乡4、暗示社会环境。如变色龙5、推动情节的发展。如在烈日和暴雨下 6、深化文章的主题六、线索1、以人物为线索 2 、以特
16、殊意义的实物为线索 3 、以感情的变化为线索 4 、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 5、以空间地点行踪的变化为线索八、某些问题的答题策略1、归纳事件(1)用简洁的语言高度概括:一般用“谁(指主要人物)干什么结果如何”的模式概括。(2)如果是一般性的概括事件,则用“谁(指主要人物)在何时(注意大时间与小时间相结合)在何地(注意大地点与小地点相结合)干什么结果如何”的模式概括,即要把六要素都概括进来。 2 、详写和略写详写的作用:更好地突出人物的品质或突出文章的中心。答题格式:“文章通过详写(填详写的事件),突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17、页,共 9 页了(填文章的中心)这一中心”或“文章通过对(填详写的人物)这一人物的仔细刻画,突出了其(填性格特点或品质)的性格特点或品质”。略写的作用:对中心和主要人物起烘托或铺垫的作用。3、归纳人物形象解题思路从塑造人物的方法入手从品析文章中的抒情议论句入手联系文章的中心思考联系题目思考联系作品的背景及情节把握答题格式 (对简述题而言) “本文通过对 (填人物)的细致刻画,表现了其(填具体的性格或思想)的性格特点 (或思想性格) ”或“本文通过填记叙或描写的事情,塑造了一位(填具体的思想、性格或品质)的(填具体的身份)形象”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形象归纳本书通过叙述保尔一生传奇的经历
18、,塑造了一位具有坚强的意志、具有坚定信念的革命者的形象。归纳人物形象时要注意的问题:性格特点的归纳要尽量全面。多个性格特点排列时要有主次。 4 、语言的品析解题思路品析生动、形象、准确的动词、形容词。品析运用了修辞或特殊句式的句子品析含义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品析在结构中具有一定作用的句子品析运用了表现手法的句子,如对比、烘托、象征具体作法:分两步走,即结合具体语境指出特定的作用。联系作者的情感和中心作答。5、如何赏析诗文中所喜欢的句子从修辞手法上分析; (修辞的作用)从该句在文中的作用; (点明中心、深化主题、前后照应、画龙点睛, )从语言风格上(豪放、婉约 , ); 从用语、遣词准确传神巧妙
19、;从蕴含的哲理,给你的启示。从作者描写的角度(听、视、嗅、味、触觉) 。6、开放性题应注意的问题现代文阅读的后面一般都设有一个开放性题,很多同学在回答这类题目时,往往抛开文章随便乱答。这样做其实是错误的。对这类题仍然需要结合所给文章回答。具体要求是:、仔细读题,一般开放性题,包含着几个点,要特别留意“和”“并” “及” “、 ”这些词语及标点,它往往把看似一个题目变成了二个或三个题目,在具体回答时,一定要把这几个点都答道。、回答这类题时:a、要表明自己的观点。b、从所阅读的文章中找内容来证明观点。C、从自己的生活实际中找事实来证明。总结起来说,开放性题大致相当于一个小的议论段的写作,用“观点论
20、据(或引用文章中的语句、或引用课外阅读的内容、或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或联系社会生活)”的格式回答。7、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比喻:形象生动;拟人:赋于某物以人的性格感情(喜怒哀乐等)排比:加强语气,增强语势;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语势,激发读者的感情;夸张:突出所描绘的事物或情境的特点(程度); 设问:自问自答,以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反复:加强语气,增强气势;对比:起突出强调的作用中考阅读致胜30 招( 一) 整体解读 15 招1理解主旨5 招(1) 细观眉目 ( 通过研究文章标题或副标题理解文章主旨) (2) 段意概括 ( 通过概括、综合各段段意理解文章主旨) (3) 线索探究 ( 通过分析
21、文章线索、文路理解文章主旨) (4) 点睛品味 ( 通过品味文章的点睛句段理解文章主旨) (5) 知人论世 ( 通过了解作者、了解时代背景理解文章主旨) 2理清思路5 招(6) 抓纲理目 ( 通过分析文眼理清文章思路) (7) 分段析层 ( 通过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关系理清文章思路) (8) 注意标志 ( 通过具有标志性的语句、时间、小标题等理清文章思路) (9) 关注承启 ( 通过分析文章的承上启下句段理清文章思路) (10) 推究呼应 ( 通过分析文章的首尾呼应、前后照应等理清文章思路) 3. 解读写法 5 招(11) 探究构思 ( 通过探究文章的构思解读文章的写法) (12) 研究笔法 (
22、 通过研究文章的语言表达解读文章的写法) (13) 分析手段 ( 通过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段解读文章的写法) (14) 关注文体 ( 通过对不同文体特点的把握解读文章的写法) (15) 比较求索 ( 通过同材同旨不同写法的文章比较解读文章的写法) ( 二) 局部咀嚼 15 招1品尝词语5 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9 页(16) 引申推断 ( 通过词语本义和引申意义的推断品尝词语在文章中的意义和作用) (17) 瞻前顾后 ( 通过对上下文的分析品尝词语在文章中的意义和作用) (18) 剥茧抽丝 ( 通过分析语境的显性
23、、隐性意义品尝词语在文章中的意义和作用) (19) 列句比较 ( 通过列出相关句子比较品尝词语在文章中的意义和作用) (20) 换词推敲 ( 通过更换词语进行分析品尝词语在文章中的意义和作用) 2品尝句子5 招(21) 看段析句 ( 通过分析段落意思分析句子的意义和作用) (22) 注意关联 ( 通过分析句子本身和前后文句子的关联分析句子意义和作用) (23) 体察感情 ( 通过体味、观察句子的情感色彩分析句子的意义和作用) (24) 考究风格 ( 通过考察研究文章的语言风格分析句子的意义和作用) (25) 换句品味 ( 通过更换句子进行比较品味句子的意义和作用) 3品尝文段5 招(26) 抓
24、住核心 ( 通过抓文段的中心句、精华句分析文段的意义和作用) (27) 通观上下 ( 通过观察上下文段的关系分析文段的意义和作用) (28) 考察组合 ( 通过考察句与句之间的各种组合关系分析文段的意义和作用) (29) 观豹窥斑 ( 通过把握全文意思分析文段的意义和作用) (30) 品味写法 ( 通过品味段落的写作方法、结构方式分析文段的意义、关系和作用) 破解语文阅读之秘笈总破篇八式一、能一句话概括文章大意,归纳中心。二、认真审题,仔细阅读题中每一个字,尤其注意否定词与数量词。三、找到题目在原文的位置,从位置前后找答案。四、能用原文的尽力用原文。五、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
25、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六、题目做完之后,要检查一遍,看与中心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就应改正。七、要求概括的,可用以下概括方法: 1 、原文句子简明化。 2 、综合原文的重要词语。 3 、结合原文的词语,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八、认真书写:工整规范,一目了然;清晰美观,百看不厌。破三类文体共同题目二十五式一、中心句(中心论点及说明对象或特征)的找法:1、文章开头2、文章结尾3、中间 4、题目 5、概括二、文章开头的作用: 1 、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记叙文) 2、开篇点题,提出中心(中心论点) 3、用故事或典故引出论点或论题(说明对象),激起读者阅读兴趣三、文章结尾的作用:1、深化
26、中心,升华感情 2、篇末点题,提出中心或中心论点 3、总结上文,提出倡议,发出号召四、一句话或一段话的作用:1、结构上的作用是: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充当事实论据,证明前(后)一句话,进而证明中心论点;充当道理论据,证明前(后)一句话,进而证明中心论点;说明了前(后)一话(说明事物的特征)五、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欲扬先抑、先抑后扬、以小见大、
27、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物抒情、借古喻今、运用典故、直接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六、 “这” 、 “它们”等指代什么: 1、一般是往前找,不会超出前三句; 2、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9 页七、仿句:1、话题。首先,仿句在话题上要与例句保持一致,做到材料紧扣中心,事例典型合理。如例,画线句列举的是“春光里的花”“秋风里的叶” ,再依据句末的“永远伴随着你”,可以判定仿句应扣住夏、冬两
28、季的特征来写。2、句式。仿句句式要与例句相同。句式包括 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主动句、被动句,长句、短句,散句、整句,单句、复句,等等。3、修辞。 仿句时应当运用与例句相同的修辞方法,所以应仔细研读例句所用的辞格,如比喻、排比、对比、拟人、反复、设问、反问、引用等。4、结构。 仿句的成分组合方式、修饰限制语 的构成方式,均应与例句保持一致。5、表达 。仿写的句子应做到语言通顺、用词得当、简洁明确,不能出现不合逻辑、牵强附会、浅薄幼稚的说法。6、色彩 。这里“色彩”包括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比如例中洋溢着欢快、喜悦的感情,仿句时就不能违背这一点。7、字数 。对于某些仿句题,仿写时还应注意
29、,字数上应与例句完全相当。八、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九、限字题的解答:、根据题目要求作完全准确的表述(此时不要过多地考虑字数的多少);、对照字数要求进行简缩:去除无关紧要的修饰语,多音节词改为单音节词,用简称(尤其是地名)。、将符合题意和字数要求的句子连起来读一遍,是否有语病,有,必须修改。要做到句子简明、完整、通顺、明确。十、拟写标语题:、语句必须简短、精炼;、可采用以下句式:祈使句、比喻句、排比句、对偶句、对称句,也可巧妙地应用
30、诗文名句、谚语、歇后语等稍作改动以切合语境。十一、语句作用、含义分析、语句赏析题:、句中用了关联词“虽然 , 但是, ”,这组关联词表转折关系;用了关联词“不但, 而且, ”之类,这类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两者用意都在于强调后者。、倒装句的作用:往往是强调前置(即调到前面)的部分,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就是为了强调“汝之不惠”的程度是“甚矣” 。又如“并不见佳,我以为”一句是为旗帜鲜明地强调作者对“雷峰夕照”这一胜景的评价是“并不见佳”。、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或用了动词、形容词,再评思想内涵
31、, 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 启迪、教育,、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
32、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十二、句子比较分析题:常见题意:原句换成改句行不行?或原句与改句哪个好?删词句。答题方法及步骤:、表明观点(行不行,哪个好);、分析原句优点;、分析改句缺点。十三、给文段拟题:、看开头、看结尾、看中心句、看过渡句、看反复出现的句子。、语言要求简练,一般在个字左右。十四、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用第一人称;、采用或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
33、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十五、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必须用第一人称;、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十六、根据短文提出的观点补充举例:、可举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说服力,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识面,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也可举凡人事例,可以编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实感,切忌过于夸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造的。、格式:人物事例简短评价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9 页十七、文段中事例的概括:、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
34、义,也应概括在内。十八、引号的作用:、表引用(引用人物对话、诗文句等); 、表特定称谓(特殊含义) ; 、表否定、反语、讽刺等意味;4、表强调。十九、根据文意给相关名词下定义:以给“转基因作物”下定义为例。、格式:转基因作物是一种,的作物。格式:一种 ,的作物叫做转基因作物。、注意点:下定义必须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如“作物”就是“转基因作物”的本质属性;“数学方法”就是“统筹方法”的本质属性。二十、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
35、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二十一、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你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翻译句子法,适用于文言文语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二十二、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必须用第一人称;、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二十三、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
36、要注意理清文章的线索,借助文章中的过渡性的段落、句子和词语,表时间变化的语句,表地点转换的语句,还要注意人物出场的先后顺序。二十四、提炼中心、主题:要注意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蕴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词语,如概括主要内容,一般用: 本文记叙了 , ,描写了 , ,介绍了, ,通过, ,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 表达, 、抒发, 、赞美, 、歌颂, 、揭露, 、鞭挞, 、讽刺, 、说明, 、揭示, 、反映, 等。二十五、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解答:这类试题实际就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要求学生把阅读与生活、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学习方法、阅
37、读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要求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受和启示;、结合实际阐述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根据生活、学习经验,判断优劣,对选文材料谈自己独到的见解;、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设想;、调动知识的积累,考查选文材料由内向外的延伸和课本外与内的联系(如理解选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作品中的文学典型、名句等);、发挥联想、想像补写有关内容;、对文中的艺术手法或美点进行赏析。破记叙文十式一、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二、描写方法的分类:、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38、;、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描写三、环境描写的作用: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四、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
39、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9 页 2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 、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5 、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
40、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6 、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8、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 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10、借代:用相关的
41、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 11、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这些修辞中,考查的最多的是比喻。不要把有“像”、 “好像”的句子都看成比喻句。多数情况下,像“、 “好象”、 “仿佛”表示比喻,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不是比喻:(1)表示比较的 。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2)表示推测、揣度的。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3)表示例举。 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4)表示想象。 如: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五、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
42、叙(追叙)六、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七、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八、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九、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十、评价作家作品:、应以对作家、作品的进步性作肯定性评价为主;、对作家、作品的局限性应点到为止,重点在于历史局限性。破说明文七式一、说明文分类:、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从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
43、等。三、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资料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四、说明文语言特征:生动(趣味性) 、准确(科学性)五、判断文段的说明中心(说明内容):答题方式:、实物说明文:说明对象对象的特征、事理说明文:关于 , 的道理(原因、方法、原理等)、程序说明文: , 的操作或实验或制作的过程六、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的常用答题格式:本句用了 _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深入浅出(科学准确)地说明了_(说明内容) ,使读者 _ 七、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主要有两种题型:、 “”词好在哪里?答题方式: 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
44、明了, 事物的, 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词能不能删掉?答题方式: 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 ,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 ,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 ,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9 页破议论文九式一、议论文分类:立论、驳论二、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解决“怎样来证明”三、议论文结构、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
45、、结论:解决问题四、论据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五、常见论证方法:、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如引用故事则属于举例论证,如引用名言则属于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常有“同样”“诸如此类”等词语)六、识别或提炼中心论点、分论点:、论点出现的形式和位置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较完整的句子。位置: 标题、开头、篇末、论述过程中(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当碰到文中没有现成的表达论点的句子时,尽管有一定难度,但也有方法可循:需要在准确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抽取文章核心,依据论题和论
46、据,参考作者要解决的问题,准确判断和提炼作者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要注意的是,有些文章中表达中心论点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需要加以比较,找出最简洁、最明确的句子。七、分析论据与论点的关系:答题方式: 本文(段)的论点是-,这里所列举的 , 属(事实或道理)论据,是为了从(反面或正面)证明这个论点,,八、辨识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回答这类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常见的几种论证方法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别,然后结合语境,具体内容具体分析。、答题方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论证方法,论证了 , (论点),显得, (好处)。九、仿照原文中表述论点(分论点)的句式,提出自己的一个观点:、回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再根据阅读文章的启示获取独特体验,最后用规定的句式表述出来,并构成一个论点(分论点) 。、这种题目既考查联想能力,又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还考查把握分论点与中心论点关系的能力。评价文段的观点(需阐述理由):回答这样的问题,需要弄清楚原文的结构、材料、观点之间的关系。回答时一定要有所分析、概括,切忌一抄了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