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解题指津 .pdf

上传人:Che****ry 文档编号:25004079 上传时间:2022-07-0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7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解题指津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解题指津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解题指津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解题指津 .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心整理欢迎下载中考文言文阅读解题指津江苏省如皋初级中学陈田青文言文阅读是近年来各地中考语文必考的内容。从考查角度看, 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情感态度等。考察近三年的中考试题,中考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呈现这样的趋势:(1)主观题型增多,单纯选择题减少;(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增多;(3)所选文言文语段逐步走向课外,或课内外结合;(4)题目分量增大,出现了少量的开放型试题。下面,笔者就中考文言文阅读的解题方法作浅显地分析。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基中要

2、注意两点: 一是“常见文言实词” , 二是“在文中的含义”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在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表示哪一个义项,是复习的重点,也是复习的难点。对文言实词考查的重点仍在词语的理解和积累上,在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实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和偏义复词。其中考查的重点是实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近年来中考题中的文言文阅读的实词考查一般采用两种考查方式:1、 直接解释词语。 2、单项选择。考查的词语大部分是具有多义性的“常见文言实词”。这里所说的“常见文言实词”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在文中”是限制性的条件,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

3、含义。1、直接解释词语。例如20XX 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论语为政 、 韩诗外传 )的第 7 题就是这种题型:解释下面加点的字。(1)知之为知之 ()( 2)是知也()(3)思而不学则殆()(4)满则覆()本题的答案是:(1)为:是。(2)是:这。(3)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4)覆:翻倒。第一句中的“为”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显然作动词,可译为“是”。第二句中的“是”用在句首,指前文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代词,译为“这” 。第三句中的“殆”与上一句“学而不思则罔”的“罔”都是形容词,且处于对应的位置上,可参照理解,根据上下文意, “罔”可译为“迷惑无所得”, “殆”可译为“精神

4、疲倦而无所得”。第四句中的“覆”是一个动词,从上文“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可知,“覆”的对象是“水” ,所谓“满则覆”就是说,“宥座器”中装满了水就会翻倒,所以“覆”作翻到解释。2、单项选择。 例如 20XX 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 孙权劝学 、 北史傅永列传 )的第 7 题就是这种题型: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不辞而别 B自以为大有所益精益求精 C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寻根问底 D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品学兼优本题的答案是:选D项。 A项中的第一个“辞”是动词,可译为“推辞,拒绝”, “蒙辞以军中多务”意思就是说吕蒙用军中事务多为借口拒绝学习;第二个“辞”是动

5、词,可译为“告辞,告别” 。B项中的第一个“益”是动词,可译为“裨益,补益”;第二个“益”是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词,可译为“更加” 。C项中的第一个“寻”是副词,可译为“不久”;第二个“寻”是动词,可译为“探究” 。D项中的两个“兼”都是动词,可译为“同时具有或得到”。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不仅要靠积累,还必须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词义推断的具体方法。一、准确把握词语义项做好文言实词题首先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把握住词语的常用义项,忌以今训古

6、, 如“恨”字在文言文中是“遗憾”的意思,不能根据现代汉语理解为“怨恨”。例: 20XX 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陈涉世家)的第 7 题:下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哪一项相同?()A旦日,卒中往往语B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醉翁亭记 )C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D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曹刿论战 )本题的答案是:选B 项。 A 项中的“往往”是“到处”的意思,而今义是“常常”的意思; B 项中的“喧哗”古今词义相同,都是“声音大而杂乱”的意思;C 项中的“开张”是“扩大”的意思,而今义是“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的意思。D 项中的“牺牲”是“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而今义是“为了

7、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二、联系课本推断词义试卷上出现的一些文言实词,课文曾出现过,可借助有关语句中的用法,相互对照,辨其异同,确定含义。如20XX 年日照市中考语文试题中“去之南都入学舍”中的“去”字在课文岳阳楼记中“去国怀乡”句中出现过。例: 20XX 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语文试卷的(文言文阅读锅巴救命)第 23 题: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母好食铛底焦饭()(2)恒装一囊()(3)战于沪渎()(4)逃走山泽()本题的答案是:(1)喜欢、爱好; ( 2)经常、 常常; (3)在; (4)跑。第一小题中的 “好”字和第四小题中的“走”字在扁鹊见蔡桓公中的“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

8、鹊见桓侯而还走” 两句中都出现过,而且意思相同;第二小题中的 “恒” 字跟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的“人恒过,然后能改”一句中的“恒”字意义也完全相同。解题时遇到这种情况,只要联系课内所学的词语,比较异同,确定词义,问题往往就能迎刃而解。三、巧妙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中90%以上是具有多义性的,因此在理解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把各个解释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应是正确的。例: 20XX 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隆中对)的第 10 题: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此诚不可与争锋争锋: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资: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殷: 总揽英雄揽:本题的答案是: (

9、1)争强、争胜; (2)资助、给予;(3)兴旺富裕; (4)招致、罗致;本题考查的是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应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解词的意义,切忌孤立的就词解词。四、根据词性确定词义根据词语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知它的实词词义。例: 20XX 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记承天寺夜游)的第 7 题: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月色入户(窗户 ) B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 ) C怀民亦未寝(睡觉 ) D相与步于中

10、庭 (一起 ) 本题的答案是:选A 项。 A 项中的“户”是动词“入”的宾语,确定是名词,古文中的“户”和“牖”两个名词分别指“门”和“窗”。 “户”作“门”可联想到成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户枢” 就是指“门轴”。 “牖” 作“窗” 可联想到课文中的句子“瓮牖绳枢之子” ,“瓮牖”就是“用破瓮作窗户”。所以,将“户”解作“窗户”,其实是将“户”与“牖”混为一谈了。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其中应注意两点:一是“常见文言虚词”,它主要指“之” 、 “其” 、 “者” 、 “而”、 “则” 、 “乃” 、 “且”、 “然”、 “以”、 “

11、于” 、 “为” 、 “也 ” 、“乎” 、 “夫” 、 “焉”等15 个文言虚词。对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考查,是指能在阅读材料中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具有懂得并能加以解释的能力。二是“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主要表现为在一定语境中常见的意义和用法。准确掌握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十分重要。古汉语虚词和现代汉语虚词在用法上很不一样,主要是古汉语虚词的词性兼类是相当普遍的。因而它是中考考查的重点之一,也是难点之一。其题型主要是主观题(具体释义)和客观题型(辨析选择)两大类。从考核要求与命题特点来看,解答此类试题可采用对比辨别的方式。一、语意关系对比同文言实词一样,特定的语言环境,决定着虚

12、词的不同用法。推断虚词的用法,必须跟对文意的理解结合起来。例: 20XX 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隆中对)的第 9题: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弱为强者贤能为之用B.曹操比于袁绍信义著于四海C.此用武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D.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本题的答案是:选项。 本题考查的是对多义的文言虚词的理解,属于选择题,可用排除法去做。 A 项中的第一个“为”是动词,根据上下文可译为“战胜”;第二个“为”是介词,表示被动, 可译为 “被” 。B项中的第一个 “于” 是介词, 可译为 “与, 跟” ;第二个 “于”是

13、介词,可译为“在” 。C项中的第一个“之”是助词,可译为“的”;第二个“之”是代词,可译为“它(代益州) ” 。D项中的两个“以”都是连词,可译为“来”。二、位置对比这是一种最直观的方式,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常常能说明它的词性、在句子中的意义等。虚词所处的位置不同,表示了它不同的语法功能。例: 20XX 年广西百色市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醉翁亭记)第 7 题:下面加点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B已而夕阳在山游人去而禽鸟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C负者歌

14、于途,行者休于树 D颓然乎其间者在乎山水之间也本题的答案:选B 项。 A 中的两个“之”都是用在定语(山林、人)和中心语(乐)之间,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B 中第一个“而”与副词“已”构成复音虚词“已而”,可译为“不久,过了一会儿”;第二个“而”用在“游人去”和“禽鸟乐”两个主谓短语之间,是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可不译。C 中两个“于”所处位置相同,都在谓语动词和补语之间,都是介词,可译为“在”;D 中两个“乎”也都是处于句中介词的位置上,其意义和用法相当于介词“于” 。三、词性对比同一个虚词,在不同的句子中因所起的作用不同,其词性也会不同。例: 20XX 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

15、阅读隆中对)的第 9题: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之:山川之美甚矣,汝之不惠 B是:实是欲界之仙都问今是何世 C与:念无与为乐者未复有能与其奇者D寻:寻张怀民寻病终本题的答案:选B 项。A 项中的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第二个“之”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 项中的两个“是”都是动词,表示判断。C 项中的第一个 “与” 是介词 (后面省略了介词宾语“我” ) ,可译为 “和, 同” ;第二个 “与”是动词, 可译为“参与, 置身” 。D 项中的第一个 “寻”是动词, 可译为 “寻找”;第二个“寻”是副词,可译为“不久”。四、在语句中的作用对比在不同的语句

16、中,即使同一词性的虚词也有着不同的作用。如“之”字,同样是结构助词,在“石之铿然有声者”中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在“宋何罪之有”中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在“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中是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三、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翻译文言句子, 实际上主要是翻译句子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准确把握文言句式,再注意句子是否通顺、 连贯。实词的一词多义及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和虚词的用法仍是本专题的重点之一, 也是难点之一。对文言句式的考查,各地中考一般不独立命题,而是贯穿在翻译当中,因此在翻译中准确把握文言句式是本专题的又一个重点和难点。文言文翻译有两种形式:一是直译, 即用现代汉语对原文进行机械地

17、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一是意译, 即不采取实词虚词字字都落实的办法,仅是根据文章的意思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的意思。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但无论是采取直译还是意译都应注意以下几点: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主要有留、换、补、略、调、贯。一、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其中专有名

18、词包括人名、地名、官名、年号、帝号以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都可照抄不译。例: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出师表)本题的答案是: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思虑都忠诚纯正。这句中的“侍中”“侍郎”是官名, “郭攸之”“费祎”“董允”是人名,“等”古今意义相同,因此,都可照抄不译。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8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二、换就是用现代汉语词汇替代文言词汇。将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将词类活用换成活用后的词。例: 20XX 年湖州市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

19、读廉颇蔺相如列传)第 22 题:翻译句子。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译文:本题的答案是: 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把国家的急务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怨放在后头啊。这一句关键词有“为”, “先” , “后”。 “为”是动词,可译为“做”。 “先”“后”都是词类的活用, 属于名词的意动用法,可译为 “把(国家的急务) 放在前面, 把(个人的私怨)放在后头”。三、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份或隐含成份。如句子中省略的主语、谓语、 宾语以及介词“于”等。例: 20XX 年内江市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小石潭记)第 9 题: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本题的答

20、案是: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身 )像北斗星那样曲折, (水流)像长蛇爬行那样弯曲, 有的地方露出来, 有的地方淹没了, 隐隐约约可以看得出。句中关键词有 “斗”和“蛇”两个词, “斗”本指北斗七星,是名词,“蛇”本来也是名词,但在这里都是词类活用,属于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像北斗星那样(曲折)” , “像长蛇爬行那样(弯曲)” 。特别要注意的是,句子的主语“溪水”省略了,翻译是必须要将它补出来。四、略就是略去文言文中的某些虚词。有些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在翻译时可省略不译;有的助词只是表示停顿,也无需译; 有的字在句中没有意义,只是为凑足音节, 可略去不译;有的字只是起某种连接作用,也

21、可不译。例: 20XX 年盐城市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孟子齐东野语 )第 11 题: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译文:本题的答案是: 只知道向有火光的地方跑,而不能够安守自己的窝,它们的死亡是自然而然的了。这一句中的文言虚词“也”是句中语气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思,所以翻译时可以省略不译。五、调就是调整语序。把宾语前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定语后置句等语序调整过来。例: 20XX 年湛江市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出师表)第 11 题:请将文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译文:本题的答案: 我在战事失败 (或兵败 )的时候接受了任

22、命,在危机患难期间受到委任(或奉命出使东吴 )。这一句中的“于” 、 “际”是关键词,译成“在的时候”;主语“臣(我) ”已省略,翻译时要补出来;两句中的“于之际”、 “于之间”为特殊的文言句式状语后置,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提到动词前面来。六、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8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就是前后贯通。文言句中带修辞色彩的说法,用典的地方,要根据上下文灵活、流畅地翻译出来。例: 20XX 年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岳阳楼记)第 18 题: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本题

23、的答案是: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这两句中的关键词是虚词“以” ,根据上下文,应译为“因为”。这两句还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所以应将两句贯通起来翻译。另外, 还应注意的是,译文要保持原文的语气,是陈述的应译成陈述语气,是感叹的应译成感叹语气,是疑问的应译成疑问语气。四、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情感态度“理解文章内容”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在基本读懂原文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准确把握文中所写的人、时、地、言、事、理、情等信息,明确文章的具体内容或文字背后隐含的信息。其中整体感知文章的中心内容和由把握文章引伸出的现实教育意义是这一专题的一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分析情感态度” ,也是

24、对阅读材料内容的分析概括,与“理解文章内容”不同的是,它要求学生能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或是就某事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单纯分析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这类题目开放性强,难度较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理解文章内容”这一考点呈献方式一般为主观题型,也有少量的选择题。考查内容上有对一个词语的理解,也有对一个句子的理解和对某段内容甚至整篇文章的理解。解题时主要运用以下方法:一、确立全局观念把握主要内容考生只有从总体上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材料,才能做到有效的归纳概括。例: 20XX 年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隆中对片段)最后一题:3、诺葛亮在隆

25、中对策中是如何“三分天下”的?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答:本题的答案是:对曹操“不可与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劝刘备先取荆、益二州,等待机会,然后进取中原。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能力,解题时可总览全段,从分析层次入手进行概括。这段文字共有三个层次,从开头至 “此诚不可与争锋”是第一层,写对曹操的政策;从“孙权据有江东”至“将军岂有意乎”是第二层,写对孙权的政策;从“益州险塞”至结束是第三层,写如何利用益州的有利资源来成就霸业。理清了文段层次,再对每一层内容进行疏通,在理解每层大意的基础上概括层意,其实就是题目所要回答的内容。二、明确题旨要求领悟隐含信息文言文中有许多寓言、典故,需

26、要考生把握、领悟其中的寓意。例: 2004 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第二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 “ 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 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 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 大宗意乃解。又谓房玄龄曰:“ 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选自贞观政要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8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皇后谏言中讲到

27、晏子历数养马人的罪状,晏子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答:本题的答案是: 劝谏齐景公不要杀养马宫人。本题考查的是对故事寓意的理解。要求考生有较高的理解领悟能力,晏子历数的养马人的三条罪状,其实都算不上是“罪”,但晏子却故意夸大其词, 目的就在于让齐景公警醒:不要以“莫须有” 的罪名而滥杀无辜。这种“语表”与“语义”相背离的现象在古代大臣的谏言中时有所见,阅读时要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真正领悟文中的隐含信息。三、立足全文内容明辨具体材料从全文内容出发,抓住有标志性词语的句子,如全文的中心句、段落的起始句、段末的总结句、作者评述性的文字等。例:例: 20XX年日照市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岳阳楼记

28、 宋名臣言行录 )最后一题:从乙文看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一伟大抱负的思想基础是什么?答:本题的答案是: 从家世贫苦了解人民的疾苦,从小立志苦读大通六经之旨奠定了儒家“仁爱”思想等方面回答。本题分析“思想基础”应该结合他小时候的经历来理解。这就要立足乙文( 宋名臣言行录 )的全部内容分析概括。乙文讲述了这样的故事: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死了父亲,成了孤儿,他的母亲生活上没有依靠,就改嫁到长山姓朱的人家。范仲淹长大之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就感慨很多,哭泣着告别了母亲,离开长山到南都进了学校。他(在学校里) 不分昼夜地勤苦学习,五年之中睡觉都没有脱过衣服。有时夜间读书昏沉困倦

29、了,就常常用水冲头洗脸。(生活非常艰苦)常常连一碗稠粥都喝不上,还要等到太阳偏西了才吃。于是就非常精通儒家“六经”的要旨,激昂慷慨,立志要在天下干一番大事。他常常自言自语地说: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就担忧,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从这段记叙中可以看出, 范仲淹这一抱负的思想基础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特殊的家世让他较早地了解了民生的疾苦,促使他离家入学,发奋苦读; 二是他深入地学习和研究了“六经” 的要义,受到了儒家“仁义”思想的熏陶和影响。“分析情感态度”这一考点基本上是主观题型,也有少量的选择题。既有分析文中人物的情感态度, 也有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还有读者阐明自己观点态度。解题时主要运用以

30、下方法:一、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直接在文章中表现出来,表现作者观点态度的句子往往出现在一段材料或整段文章的结尾,考生可抓住这些关键句子来判断解题。例: 20XX 年内江市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小石潭记 )最后一题:选文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在表现情感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本题的答案是:乐、悲(由乐到悲 ),寓情于景 (或情景交融 )。这是一道分析选文情感和表现手法的题目。上一段写游鱼 “似与游者相乐” ,突出了 “乐” 字,下一段写潭上环境“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则表达了作者遭到贬谪的悲哀痛苦。文中并没有直接抒情,而是借助景物描写和环境气氛的渲染间接地表现了作者

31、的感情。解题时应抓住文中最能表现作者感情的句子进行分析概括。二、从相关的材料中概括有时作者的观点态度表现得含蓄而曲折,从材料中不能直接找到相关的句子,这就需要考生在领悟、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去概括评价。例:例: 20XX 年内江市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第8、 9 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8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甲】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天大寒, 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 走送之, 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

32、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元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8、甲乙两文有写作内容和表达感情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内容:感情:本题的答案是:都

33、写到 “求师” 这一内容。都体现出求师的诚恳和对老师的尊重。这是一道通过比较阅读概括两文“内容”和“感情”上相同点的题目,应在通读两则材料的基础上,分析、综合,然后概括成答案。9、甲乙两都写了天气的寒冷,其写作目的是否相同?为什么 ? 答:本题的答案是: 不相同。 甲文写天气寒冷意在突出自己学习的刻苦,其目的是为了鼓励马生刻苦学习; 乙文从侧面写天气寒冷,意在突出杨时对老师虔诚、恭敬(或尊重) 的态度,表达“尊师重道”的思想。与上一题相同的是,都要用到比较阅读的方法;与上一题不同的是,本题运用的是求异思维,重点是分析写作目的不同的原因,同样需要经过分析综合后再作概括评价。三、从多个角度去考虑考

34、题多是开放性的题目,很多题目需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考虑,但不论从哪一个角度,思维都要缜密,能够自圆其说。例:例: 20XX 年湖州市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 )最后一题:蔺相如和廉颇,你欣赏哪一位?结合这段文字,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答:本题的答案是:欣赏蔺相如,他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或:欣赏廉颇,他知错能改。本题是中考中的拔高题,也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涉及到对传记中人物的评价,也就是要表明作为读者的考生对于文中人物的观点态度。同学们可能会因为各人的喜好不同或所站的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欣赏对象,这其实很正常,也没有对与错、高与下的分别, 只要能言之成理, “理由”充分就应视为正确。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