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文言文高考真题答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文言文高考真题答案 .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言文高考真题(三)训练拓展(全国卷 1)8. 答案: D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 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动,经常9.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在解答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文句的含义, 再推敲各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文句契合。用排除法,排除表明魏德深管理属下有方,约束官吏;表明魏德深治理有方和他的严厉;10.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 把握人物、事件以及文中人物的观点态度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
2、重视选文细节处的理解。“ 而奸人赵君实与逃窜之徒,只能躲藏流亡” 错误,文中说的是 “ 自德深到县任职以来,君实呆在家中不敢出门。逃犯纷纷来自首。”11. 把第I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译文:与郡丞元宝藏结交很深,前前后后的县令县长,没有不受他指挥的。(2) 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译文:馆陶县整个境内的百姓都悲哭,因此跟随着去安家的有几百户。【答案和解析】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同时考查理解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的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力求做到“ 信、达、雅”
3、。第( 1)句注意 “ 交结” 为古今异义和 “ 令长 ” 、“指麾” 等词的落实;第( 2)句注意 “ 合境” 和“ 从而 ”“ 居住”为古今异义。文言文高考真题(三)课堂检测(全国卷 2)8. 答案: A 禀:生性禀性9. 答案: A 用排除法, B “ 要使微贱,然后取直 ” 不能表明仗义助人,表明他家贫穷或者说他的俭朴;C“ 岂可减溉田之水 ”不能表明仗义助人,只能说是他体恤他人;D “ 原平乃拜而受之 ”不能表明郭原平孝顺父母。“ 己自引船,不假旁力 ” 也不能表明仗义助人。10. 答案: C时间错误, “ 运瓜时 ” 应为“ 每次行船来钱塘 ” 。11、把第 I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
4、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自以为不能广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答案:自认为不能广泛的施舍,致使这人跌倒,于是在种竹处的沟上建起小桥,让人足以通行。(2)若依其贫老邪,耄齿甚多,屡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答案:如果因为我又穷又老的话,老人很多,家家户户经常贫困,不止是我一个人而已。【答案和解析】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同时考查理解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的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力求做到“ 信、达、雅” 。第( 1)句注意 “ 颠沛” 为古今异义和 “ 立” 、“足” 等词的落实;第( 2)句注意“ 其” 和“ 耄齿”“ 比”等词
5、的落实。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文言文高考真题(四)训练拓展(安徽卷) 【答案】 4B 5 C 6 C 【解析】“ 谢” 应该是 “ 认错、道歉” 的意思。本题所考查的四个实词中的“ 谢” 、“ 过”是老大纲规定的 120个词语中的。 ; “ 是游宜有记 ” 的意思是 “ 这次游览可得写篇游记” ,再者一直未能写成,不仅仅是事务繁忙,还因为“ 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 ” 。【答案】 7(1)老人知道了我们的心思,说:“ 我不需要(它们)了。 ” (于是我们)各自揣着书出来了。(2)立恭折断一根
6、竹子,凿出孔吹奏起来,发出洞箫一样的声音。(3)一会儿道士又向立恭拱手行礼说:“ 为什么不给我诗呢? ”今年文言翻译选取三个句子, 应该说难度更低。 第(1) 句中的关键字是 “ 识” 、“ 无用” 和“ 怀” ,分别是 “ 知道、懂得、明白 ” 、“ 不需要 ” (本人认为译为 “ 没有用处 ”也可),“ 怀藏、怀揣” (如“ 怀其璧,从径道亡 ” )。第(2)句关键词为 “ 窍” 、“ 作” ,分别是 “ 凿孔” (本人以为 “ 挖孔、钻孔 ” 更贴切)、 “ 发出” 。第( 3)句的关键词是“ 揖” 、“ 奈何” 、“ 与” ,分别是 “ 拱手行礼 ” 、“ 为什么 ” 、“ 给” 。(
7、本人感觉答案的翻译不够贴切,不如译为“ 先生为什么不肯送我一首诗呢?”文言文高考真题(四)课堂检测(广东卷) 5. 【答案和解析】 B 【解析】 A.奇:意动用法,认为惊奇, C.诛:诛杀, D.弛:松弛。6. 【答案和解析】【参考答案】D 【解析】A.代词,代李迪 / 表祈使,当,可。 B. 代词,代亡卒 /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C.“以何”的倒装,用 / 用来 。D.都是竟然。7. 【答案和解析】 C 【解析】说的是李迪有才情,、与“胆量非凡”无关,删除BD 选项,答案选C。8. 【答案和解析】 D 【解析】A.不是李迪“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 而是他的曾祖。
8、B.不是“立即”,是“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之后。 C.“不畏众怒”错,“怒”的只有皇帝。9. ( 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 ( 从现在看 )大概是你错了!” (仁宗皇帝)下诏不批准,但却觉得他内心很有豪气。【答案和解析】 【考点】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力求做到文从句顺。【解析】第句注意“向”、“ 殆”“ 过”等词的落实,第句注意“许”、“然” “壮”等词的落实。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文言文高考真题(五)训练拓展1
9、0. 【答案和解析】 D (庶几:希望、企图的意思)11. 【答案和解析】 C (A.叙述了孟德的内心思乡状况;B.前者是孟德的生活状况艰难,后者是孟德介绍猛兽情况; D.前者介绍孟德的后来境况, 后者是作者的评论感想。)12. 【答案和解析】 B (宋孝孙并没有派人向上级报告)13. 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3分)【答案和解析】 翻译:( 孟德) 用他的衣服换了一把刀和十个饼,携带( 这些东西 )进入山中。(2)张安道适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3分)【答案和解析】翻译:张安道正好执掌秦州,孟德托言有病,得以脱离
10、军籍成为老百姓。(3)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4分)【答案和解析】翻译:推测虎 ( 要) 吃人,先用威风压倒对方,但 ( 对于)不害怕它的人,虎威就无处施展了吧? 文言文高考真题(五)课堂检测5. 【答案和解析】 D 【解析】属(托付)、引却(后退)、魁垒(高大)均正确,错误设置在D.“率倜傥非常之人”“率”为“率领”,实同“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之“率”(都,全)。6. 【答案和解析】 A 【解析】抓住表现沈通明“有情”“有义”即可。7. 【答案和解析】 C 【解析】C 项“彭子篯注意到沈通明在邓州的异常行为,前去察看, 但两人一见如故,相处很好, 于是彭子篯免除了
11、他的罪责,将他释放”中后半部分的分析明显不合文意。8. 【答案和解析】紧急悬赏捉拿田仰的妻子儿女,追踪觅迹直到沈通明家。刚刚不做巡抚待在家里,唯独他( 彭子篯 )听到这件事而感到惊奇。然而最终对明朝的灭亡没有起到补救作用,为什么( 什么原因 ) 呢? 【解析】第句“购仰妻子急, 踪迹至通明家”,重点落实在“购”(悬赏缉捕)、“妻子”(妻子儿女)和“踪迹”(追踪行迹)上;第句“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主要点在“家居”(在家居住)、“异之”(认为他是奇特的);第句“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 何与?”分别落在“然而” (虽然这样,那么)、“卒”(最后)和“与”(通“欤”)上。文言文材料面孔似乎陌生,
12、但实际阅读难度并未增大,与前两年持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5 页文言文高考真题(六)训练拓展9. 【答案和解析】答案: D解析:此处“立”应为“立即”的意思。10. 【答案和解析】答案: D 解析: A“为”:疑问句句末,表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呼应。译作“呢”。 B“所”:“所”字结构,“所的人”、“所的事物”、 “所的情况”等。 C“之”:代词,这样。D“乃”: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前一个译作“才”,后一个译作“就”。11. 【答案和解析】 C(2)不
13、是卖酒者的行为。( 4)是客人抱怨的话。12. 【答案和解析】 B“为甲、乙二人的借货官司所牵连”错了。应该是有前提“如果被起诉”。13.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3分)【答案和解析】译文:天冷非常寒冷,不以博弈为名,客人(您)必然不肯大吃大喝。(2)卖酒者大会戚友,沐棺更衣待死。(4分)【答案和解析】译文:卖酒者聚集众多亲戚朋友,整治棺材,更换服装等待死亡(3)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3分)【答案和解析】译文:卖酒者不仅是有德行的人,而且是有智慧的人啊文言文高考真题(六)课堂检测9. 【答案和解析】【答案】D
14、 (过:错误)10. 【答案和解析】【答案】 D均为副词,将要。( A 第一个表提顿语气,不译;第二个“的人”。 B 第一个“而”表顺承;第二个“而”表转折,却。C 第一个“以”,表目的,来;第二个“以”,因为)11. 【答案和解析】【答案】 B(并非直接体现诚信)12. 【答案和解析】【答案】 D(“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有误) 13. 【答案和解析】【答案】(1)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 2)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啊。”(3)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
15、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文言文高考真题(七)训练拓展(北京卷) 6. 【答案】 C 【解析】C项,据第三段“若真鄙儒也”之前的内容“鲁有两生不肯行,曰: 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和叔孙通笑着说: “你等真是的儒生”及下一段众儒生被征召的情况来看, 叔孙通此处断不会认为他们“品德低下”,应当译为“见识浅陋”。课文曹刿论战有“肉食者鄙”,出师表中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句子。7. 【答案】 A 【解析】A项均为介词“趁机”。 B项:到(动词)/ 的(助词)。C项:按照(介词)/ 在(介词)。 D项:所
16、字结构,助词,可译为“的”或不译/ 被(介词),被动句固定句式“为所”8. 【答案】 C 【解析】 C项:“车骑”翻译成“战车骑兵”错9. 【答案】 B 【解析】写的是高帝的做法,据此可排除A、C两项;写的是叔孙通帮助恢复古礼后的效果,不能说明其“识时务,有眼光”,据此可排除D项。10. 【答案】 D 【解析】据第二段可知,是高帝“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后,群臣才没有了尊卑礼法。文言文高考真题(七)课堂检测(全国卷 2)8. 答案: A 禀:生性禀性9. 答案: A 用排除法, B “要使微贱,然后取直”不能表明仗义助人,表明他家贫穷或者说他的俭朴; C “岂可减溉田之水” 不能表明仗义助
17、人,只能说是他体恤他人;D “原平乃拜而受之” 不能表明郭原平孝顺父母。 “己自引船,不假旁力”也不能表明仗义助人。10. 答案: C时间错误,“运瓜时”应为“每次行船来钱塘”。11、把第 I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自以为不能广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答案:自认为不能广泛的施舍,致使这人跌倒,于是在种竹处的沟上建起小桥,让人足以通行。(2)若依其贫老邪,耄齿甚多,屡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答案:如果因为我又穷又老的话,老人很多,家家户户经常贫困,不止是我一个人而已。【答案和解析】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同时考查理解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的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 力求做到“信、达、雅”。第(1)句注意“颠沛”为古今异义和“立”、“ 足”等词的落实; 第(2)句注意“其”和“耄齿”“ 比” 等词的落实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