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标准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标准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农民素质与经济状况调查分析基于 * 省农民素质调查问卷分析报告一调研背景农业、 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关系社会稳定的大问题。* 年* 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2006 年,中共中央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假设干意见的“一号文件” 中,明确指出 “十一五” 时期2006-2010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把“三农问题” 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农村的小康和农业的现代化,这是
2、整个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步骤,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是推进农村生产力发展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没有农民群众自觉、主动地参与,新农村建设难以成功。所以,提高农民素质,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激发农民的创业潜能,是确保新农村建设成功的最基本因素。然而,从目前的情况看,各级政府虽然决心大,投资多,但往往过分偏重政府的作用,而无视农民的主体作用;重视硬件建设, 无视软件建设; 在当前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对农民素质认识和重视不够的突出问题。因此, 研究解决农民素质问题,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工作,意义深远。(二) 调
3、研目的* 省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但* 、 * 和* 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我们认为,农民素质的高低与收入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农民素质的不同是直接导致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为准确地把握各地区农民素质的现状,探索出相应的对策方案,以便于省政府能有效提高全省农民素质,改善地区不平衡的局面,全面推进 * 省的新农村建设工作,课题组开展了这次调查。二、调查说明一调研方法本次调查活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文献检索法、问卷调查法、横向比照法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其中,文献检索法是通过* 省统计局、市县统计局等有关部门取得具体的数据和有关的政策措施;问卷调查主要有自填式问卷和访谈式问卷两种,问
4、卷采取结构问卷形式层层深入,以封闭式题目为主,个别开放式题目为辅,问卷调查由课题组成员和学生利用假期展开广泛调查。(二) 调查对象我们调查的对象是* 、* 和* 地区村委和农户家庭。* 、* 和* 地区是根据 * 省统计局划分方法来定的:* 地区主要包括地处长江三角洲核心地带的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 地区是指以丘陵地区为主、东北部为广阔平原、东濒黄河、南靠长江的扬州、泰州、南通三市;* 地区指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的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五市。(三) 调查问卷回收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850 份,有效回收807 份,有效回收率为95%,其中 * 、* 和* 分别回收 268 份、 2
5、70 份和 269 份。三、调查结果及分析一三地区农民素质的基本情况1. 文化程度分析。 我们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省农村现有劳动力* 、* 和* 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8.5、7.8 和 7.63 年,详见图 1;2007 年,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分别占比69.3%、72.4%和 85.9%,高中及以上的分别只占30.7%、27.6%和 14.1%,详见图2。* 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时间最长,* 次之, * 地区虽然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文化素质偏低。2. 知识来源分析。由图 3 可知, * 地区农民接收信息的渠道相对较多,但是,* 和 * 则主要是通过电视和书籍接收,然而,对于现代
6、农村信息化影响较大的网络渠道利用明显不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2 3.培训情况调查分析。新农村建设需要“有文化”、 “懂技术”、 “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而,进行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培训农民放到突出位置来抓。为能科学安排培训计划,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必须明确培训对象及其培训要求和方式,从而制定合理培训目标和任务。为此,我们展开了一系列调查。(1)是否培训过?对农民是否接受过培训以及培训次数的调查,可以了解到上级主管部门对农民素质问题的重视程度和 农 民 提 高 自 身 素 质 的 主 动
7、 性 、 积 极 性 。 * 、 * 、 * 三 个 地 区 的 村 民 接 受 培 训 及 比 照 的 情 况 见 表1 。从调查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农民没有接受过培训,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这几个方面:1主管部门方面:没有认识到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主体作用,没有意识到农民素质的重要性性,对提高农民素质途径的重视程度不够; 2农民自身方面:目光短浅,存在短期行为;小农意识浓厚,小富即安,缺乏忧患意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等; 3农民素质教育工作方面:缺乏总体部署,教育培训零散无序,教育培训内容缺乏实效,或培训方式存在问题。目前农村组织培训,大多都在集镇上,农民参加一次培训要跑很远的路,很不
8、方便,有的农民就不愿意去。(2)希望获得何种培训?为能有的放矢地展开培训,并能有效整合教育资源、统筹安排培训工作,我们设计了:法律政策;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其他技术请说明四个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见图4。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3 3希望以何种方式培训?从调查数据发现,大部分农民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有主动求知上进的要求和学习的积极性。总体来看,* 、* 和 * 不同地区的农民希望培训的方式要求有共性的一点,即都比较喜欢短期集中培训;但也有不同,如* 地区的农民更希望以媒体培训方式进行培训,* 一般, * 则更
9、希望以个别培训方式进行培训。具体情况见表2。(4)对培训的要求和建议。为深入了解各地区农民对培训的要求和建议,我们特设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 地区的农民58.85%没有填写具体要求,38.46%希望培训,并要求培训应力求细致耐心等,只有7.69%的农民希望培训内容以种植、养殖知识为主。* 地区的农民对培训的要求和建议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希望政府免费进行种植、养殖等相关技术方面的培训,以有效增加收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希望能够切实为农民着想,多为农民工办一些培训,包括法律法规、相应政策、劳动保障知识以及数控等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希望政府能加大农村信息设施方面的投入,以便于能
10、更多地了解社会政策和市场信息等,同时还可以丰富业余生活;建议培训的方式能有所突破,尽量入村或就近培训,既节约成本,又有利于培训的方便和快捷,等等。* 地区的农民对于培训的要求和建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农民工要求在较短时间获得高效率的培训,对外出就业能有帮助;另一方面是以种植为主的农民则希望多接受种植技术方面的培训,便于通过种植实现增收。(二)三地区农民收入情况调查分析1. 人均纯收入分析。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三大区域农民人均纯收入情况见表3 和图 5。从图 5 可以更清楚地看出2006年2007 年全省各地区农民收入的比照情况。2006 年2007 年* 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3
11、.04%, * 地区年均递增13.24%,* 地区年均递增13.08%,其中, * 地区年均递增率要高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增长水平13.1% ,可见* 近年来农村的发展形势较好。另外,从调查数据中我们发现,* 中北农民纯收入之比以* 1,两年间南中北地区农民收入差距保持不变。三个地区农民收入由南及北呈现明显的梯次分布,严重制约全省农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在* 地区农民收入中,农业收入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06 年* 农民家庭经营一产收入在纯收入中的份额为50.9%, 2007 年这一比例为48.4%,也就是说,农业收入仍是* 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民收
12、入的增长仍然受到农业发展的强烈约束,农业内部发展形势良好,则区域农民收入差距缩小,反之则加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5 页4 2.种植业、养殖业等收入结构分析。表 3 显示: 2006 年2007 年南中北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之比以*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 1由 2006 年的 1 2.39,且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分别是26%、9%、59%。我们发现,我省第一产业产值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来源结构变动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地区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最少,其次是 * ,但绝对数和增长趋势看,* 和* 日趋接近,而* 的第
13、一产业却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四、 结论与建议一结论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比照、分析发现,* 省农民的素质和收入水平存在地区差异,并呈现正相关关系,农民素质的差异是导致 * 中北经济差距的重要因素。人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活跃、起主导作用的因素,马克思将劳动者称为“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列宁称劳动者为全人类的首要生产力。因此, 提高农民的素质是解放生产力和提高生产率的可靠保证,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二)对策建议1. 重视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从调查数据中我们发现,南中北农民纯收入之比以* 1,三个地区农民收入由南及北呈现明显的梯次分布,严重制约全省农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另外,在* 地区农民收
14、入中,农业收入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06 年 * 农民家庭经营一产收入在纯收入中的份额为50.9%,2007 年这一比例为48.4%,也就是说,农业收入仍是* 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民收入的增长仍然受到农业发展的强烈约束,农业内部发展形势良好,则区域农民收入差距缩小,反之则加大。农民素质的差异是导致* 中北经济差距的内在重要因素,提高农民素质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长效机制。假设劳动者文化素质偏低,就无法掌握较高的劳动技能,就不能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现代化的产业化手段,去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因此,必须重视农民素质,提高农民的素质,才能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长。2
15、.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加大农村教育投资,缩小区域投入差距。提高农民的素质,教育是根本。世界银行研究报告指出,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每增加一年,GDP 就增加 9%,即受三年教育与不受三年教育相比较能使GDP 提高 27%。所以政府应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加大农村教育投资,缩小区域投入差距,各地区政府应采取坚定的措施执行国家“九年义务教育” ,严格控制失学率,同时积极引导农村居民家庭增加对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和文化教育消费,从小抓起,从整体和长远上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唯此,才能有效提高农民素质,为解决农民问题打下坚实基础。3.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在经济增长中,除了土
16、地、资本、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的奉献外,还在于人力资本的不断积累。而且通过教育和培训所获得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特殊的知识是保持经济长期增长的根本动力。1加强农村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一方面转变现有的职业中专的办学方向,加大涉农专业的比重。另一方面,扩大现有农业中专和农业学院的招生规模,降低农村学生进入这类学校的门槛,特别是学习费用。2加大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未来学家托夫勒指出,摆在现代社会面前的任务是:培训、培训、再培训。新农村建设需要“有文化” 、 “懂技术”、 “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民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但是目前与国外相比,我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7、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5 国农民的素质普遍不高,* 省也不例外。发达国家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高,荷兰90%的农民受过高中教育,10%毕业于高等农业职业院校。美国的农场主大多是各州立大学农学院的毕业生。日本农民中大学毕业生占6%,高中生占75%。因此,政府一定要积极提供农业科技推广保障措施和支撑条件,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能否更好地发挥作用,除了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外,还需要政府、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也需要相应的政策措施、资金支持等外部环境和条件作为坚强的后盾。通过培训提高他们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程度和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的能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