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教案--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教案--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标要求:1.了解明清时期经济、思想、文化、科技领域的重要变化,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理解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形成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史观。2.通过相关史料研读,辩证看待明清时期的社会变化,认识到阻碍社会进步的因素,培养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授课过程:1. 明清社会经济发展出现哪些新变化?以及存在什么社会局限?提示:(1)新变化:农业:明朝后期,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其中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人口、环境等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相继出现。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广泛种植经济作物
2、,农民还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手工业:明朝后期,南方一些地区在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标志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商业: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海外白银大量流入,白银成为普遍使用的货币,促进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商业资本的集聚。商帮出现:即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徽商和晋商。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2) 社会局限:人地矛盾突出,农业技术停滞不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优势,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2. 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提示:(1)农业特点:农作物品
3、种增加; 经营方式多样; 高产作物传入提高粮食总产量; 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2) 手工业特点:民营(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地区性分工更加明确,手工业生产专业化; 私营手工作坊或工场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3) 商业特点:东南沿海地区商业发达,并涌现出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大宗白银交易普遍盛行;对外贸易中出超明显。3.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提示:(1)经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等空前繁荣,生产力不断提高,经济形态已经朝着开放型转变。在苏州等地出现了一些早期资本主义的萌芽。(2)阶级: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提高,导致传统观念变化,很多人弃农从商。(3)思想:
4、传统儒家思想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受到了冲击,开始转型;人们的传统价值理念也悄然变化;文艺作品出现世俗化倾向。4. 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和阻碍因素?提示:优势条件:(1)国际:经济:新航路的开辟加剧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和物种交流;思想:西学东渐之风盛行。(2)国内:经济:宋元海外贸易和商品经济的巨大发展;政治:政府税收政策的改革;思想:“工商皆本”思想的出现。阻碍因素:(1)专制制度与政策:僵化的专制统治,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海禁”、“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影响了国内外市场及资本转化的进程。(2)经济结构因素:以小农经济为核心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
5、、分散性等,不利于市场的发育,加之沉重的赋税,小农经济无法实现量的积累,也无法实现农业经济的商品化。(3)思想观念因素:以“农本”为立国的经济思想,历代统治者始终对工商业采取压制政策,导致民间资本大量流向土地,而非用来经营工商业。拓展: 材料一:“(明朝中后期)机户张机为生, 机工赴织为活,机工听呼机户织,日取分金为生计。蒋以化西台漫记 材料二:明朝后期,江南一带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市民工商业者,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明末统治者日益腐败,朝政混乱,面对日益加剧的社会危机,顾炎武放弃科举,开始探索挽救国家危亡的途径。中国古代史 材料四:徐光启于1606年与意大利传教士利
6、玛窦合译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徐光启热心于农业科学研究与试验,编著农政全书。中国古代史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合作探究:明清时期的思想家反对封建礼教是一时“心血来潮”的产物吗?提示:(1)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2)阶级上:新兴市民阶层日益壮大;(3)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统治腐朽,社会危机加深,阶级矛盾尖锐;封建制度日趋衰落。 政策上: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压制工商业发展;(4)思想上:理学日益僵化,文化专制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西学东渐,近代科技传入中国,开阔人们眼界。5. 陆王心学的背景、代表人物、观点与评价?提示:背景:程朱理学获得官方尊崇后,逐渐失去活力。代表人
7、物:(南宋)陆九渊、(明朝)王守仁观点:陆九渊:世界观:心即理也,吾心即宇宙;方法论:发明本心,进行内心的反省;王阳明:世界观: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方法论:致良知,知行合一评价:标志着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完成重建;陆王心学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拓展:比较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6. 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提示:(1)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根本原因)(2)阶级上:工商业者阶层壮大(3)政治上: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压制工商业发展(4)思想上:文化专
8、制严重,理学心学盛行并僵化,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西学东渐”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思想界注入崭新的时代气息。7. 李贽的观点、代表作品及评价?提示:观点: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蔑视权威教条,否定传统理论道德标准拓展:1)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2)揭露道学家的虚伪,批判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思想,强调人有正当的私欲。 3)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提倡男女平等。作品:焚书、藏书评价:在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代,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强调个性发展,其思
9、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带有民主色彩。8. 黄宗羲的观点、代表作品及评价?提示:观点:政治上: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尖锐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经济上:“工商皆本”,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拓展: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作品:明夷待访录评价: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9. 顾炎武的观点、代表作品?提示:观点:指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后梁启超概括为“天
10、下兴亡,匹夫有责”。批判君主专制,主张“众治” 。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反对不切实际学风,提倡实践和真知。拓展:“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 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庙丘墟。 代表作品: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拓展经世致用: 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究与
11、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又称经世致用之学。其特点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10. 王夫之的观点、代表作品?提示:观点:批判君主专制;重视工商业拓展:(1)政治思想: “循天下之公”,反对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2)土地不能为帝王私有,提出“耕者有其田”(3)哲学思想: 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其发展有规律 认识论:主观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 辩证法: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代表作品:周易外传思问录读通鉴论11. 明清时期思想领域变化的特点?提示:(1)反传统、反教条。李贽以异端自居
12、,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认为儒家经典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2)反对封建专制。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崭新命题,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3)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黄宗羲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李贽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而空谈仁义道德。(5)提倡学以致用的经世之学。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思想,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12.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影响?提示:政治: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具有民主色彩,为近代反专制的民主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经济:工商皆本的思想是商品经济
13、发展、市民工商阶层兴起在思想层面的反映,冲击了重农抑商思想。思想:经世致用思想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对理学的反思批判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没有成为主流思想,没有提出未来社会的构想,实质上要求实行开明君主制,仍属于封建思想。13.为什么中国的民主批判思想没能实现社会的转型?提示: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脆弱,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有力的物质基础。政治:专制集权制度压抑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缺乏政治基础。思想文化:礼教纲常,文化专制,阻碍早期民主想的传播,缺乏思想文化基础。国人风貌:人们深受礼教毒害,迷信愚昧,难以
14、接受新思想,缺乏群众基础。14. 明清之际的文艺成就?提示:15. 明清小说与戏曲繁荣的原因?提示:(1)商品经济和城市的发展,使市民阶层的队伍壮大,需要更多大众化的通俗文学。(2)唐代传奇、宋元话本、元代戏曲等都为小说的成熟提供了文学素材和文学形式。(3)明清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总结和衰弱期,对传统社会文化的反思使这一时期的小说蕴含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反封建观念) (4)明清时期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及文人渐趋世俗化。(5)印刷术的成熟和出版业的发展。(6)明清时期激烈的民族冲突和社会矛盾为小说的兴起提供了广泛的素材和社会心理。(7)众多小说家的努力。16.明清小说的发展趋势、新内容与特点?提示:趋势
15、:平民化、大众化、通俗化。新内容:注重对商人的描绘(第一次歌颂商人);反封建、反礼教,追求个性自由解放。特点:更加平民化、世俗化反传统、批判君主专制提倡个性解放讽刺社会现实数量繁多、体裁多样17. 昆曲的代表、发展进程及特点? 18. 明清时期的科技成就?19. 本草纲目的地位?提示: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反映了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思想,推进了世界生物学的发展,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20. 对比天工开物与农政全书?21. 明清时期科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提示:(1)原因经济:资本主义萌芽
16、产生。政治:国家统一,社会相对稳定。思想文化: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外部因素:继承传统科技;西学东渐;吸收西方科技。个人因素:科学家个人的努力。(2)特点注意运用数理方法,开始显露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多为总结性巨著、集大成之作。无突破、创新,但仍处在世界领先地位。体现出西方文化的传入,如农政全书和天工开物。22. 全面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及长期发达的原因?提示:特点重经验:中国古代科技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应用科学,是经验的总结,缺乏理论探索,还处于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描述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性认识(西方重实验)重综合:中国古代科技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西方重分
17、析)重实用: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强,却很少能用逻辑方法对这些经验进行整理,作出理论概括和分析。(西方重理论)重农业: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业。(西方重工业)原因:(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中央集权国家的强大组织力为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2)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为古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3)中国古代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外的广泛交往推动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4)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代文明,这为科技成果的继承创造了条件。(5)科学家的个人努力与不懈的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观因素。23.16世纪以后中国古代科技走向衰落的原因?提示:(1
18、)经济因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少足够的动力。(2)政治因素:君主专制不断强化,阻碍了科技的进步。(3)文化因素:中国古代以儒学为主的教育与越来越严酷的文化专制统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创新意识。归根到底,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是导致古代中国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根源)。23. 明清时期西学东渐的概况与意义?提示:概况:(1)明朝后期起,以意大利人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的同时,在一定范围内也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2)清朝前期,传教士运用欧洲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意义:引人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将一种新颖的异质文化导入中国传统的文化系统,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揭开了新的一幕,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积极意义。开国了中国人的眼界,使当时的国人见了一个原先全然无知的西方世界。一些明智之土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开始对中国的传统和现状进行反思。24. 明清之际西学东渐的成果?第 7 页 共 7 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