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教学设计课题两宋的政治和军事教学目标1、唯物史观:通过学习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带来的利弊,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历史事物、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2、时空观念:通过时间轴认识两宋的时空定位,通过疆域图认识两宋的地理位置和政权形式,培养学生时空观念。3、史料实证:通过展示及读取文物图片等资料信息,培养学生史料实证。4、历史解释:学生通过对两宋演变的历史背景分析,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5、家国情怀:通过学习宋朝的士大夫精神,以及两宋文臣武将中的杰出代表:范仲淹、王安石、岳飞、文天祥等的爱国史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教学重点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教学难点
2、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王安石变法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黑板、粉笔、课件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笔记本、教材教学过程一、 热身活动阅读单元导读内容,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预习第九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二、新课导入引入材料:“宋朝内政最腐朽,外患最强烈,成为历史上怯弱可耻的一个朝代。”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华夏民族之文化, 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陈寅恪教师:提出设问宋朝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朝代?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宋朝,了解一下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设计意图:史料引入,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观念;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 新知探究(一)防弊:加强中央集权1
3、、背景教师:五代时期,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中原王朝更迭频繁。960年,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发动兵变夺取帝位,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新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形成长时间的稳定统治。对于靠谋反上位的宋太祖赵匡胤而言,江山易得,皇帝难做。所以新朝建立后,宋太祖非常担心重蹈覆辙,就绞尽脑汁思考如何维护国家统治。图为明朝人绘制的雪夜访普图,就描绘了宋太祖与谋士赵普筹划统一方略的场景。教师展示材料:赵匡胤: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故?赵普: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
4、巧,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教师:根据宋太祖赵匡胤和宰相赵普的对话,你能发现新建立的宋朝面临着什么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学生预期回答:问题: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武将专权。解决方法: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2、措施教师:针对这一些列遗存问题,宋太祖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维护政权稳定的措施。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49-50页内容,找出北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学生预期回答:略(1)方镇太重削弱地方行政上,派文官担任地方知州,节度使转化为虚职财政上,设转运司管地方财政,大部分赋税上交中央 收权军政上,地方精兵编入禁军定期更驻设立平行的四个路级机
5、构合称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 分权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2) 君弱臣强分散相权、加强皇权军事上,设枢密院分割宰相军权,并与“三衙”互相牵制,实现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财政上,设三司分割宰相财政权行政上,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教师:北宋实行的这一套中央权力机制,我们又把它称为二府三司制。而在上一节课我们还学习了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同样也是主张分散相权,加强中央集权。那么唐代三省六部制与宋代二府三司制分散相权的方式有什么区别?学生预期回答:唐:程序分权(草拟、审核、执行)宋:领域分权(行政、财政、军政)(3)武将专权崇文抑武崇文:倡行文治,扩大科举规模,
6、抬高文官士人地位。抑武: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教师:展示相关史料。北宋的崇文抑武方针,主要是为了压制武将,防止武将跋扈,但不是轻视武备乃至军队。事实上,宋朝对军队是极为重视的,每年的军费开支约占财政支出的70%、80%左右。军队最多的时候达到120万。材料: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宋真宗教师:通过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学习与分析,请同学们归纳出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学生预期回答: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分化事权、内外相制重文轻武、文人治国教师:古人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得于斯,毁于斯。宋朝虽然在加强中央集权专制主义方面非常成功,但是这些措施也有非常严重的副作用。请大家根
7、据材料并阅读课本思考宋朝的集权措施有哪些负面影响?材料: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 范祖禹范太史集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散。 朱子语类 夫当仁宗四十二年,号为本朝至平极盛之世也,而财用始大乏,天下之论扰扰,皆以财为虑矣。 叶适应诏条奏财总论学生预期回答:积极:强化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消极:制度僵化,效率低下,助长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重文轻武,守内虚外,造成北宋长期积弱局面;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扩充,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积贫局面。教师:过度集权反而使得宋朝陷入
8、危机。随着政府机构的增多,官僚系统日渐庞杂,官员数量众多,财政负担加重。同时,机构职能交叉,权责不清,遇事推诿,行政效率降低。如此一来,为宋朝积贫积弱埋下了伏笔,致使宋朝外难御辽夏虎狼之师边防压力,内不支朝廷财政之需财政危机。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北宋的财政危机和边防压力有哪些?(二)新弊:危边防财政教师:课件展示辽、北宋、西夏形势图以及澶渊之盟和宋夏合议的内容,并向学生解释这两个事件。并由此带领学生总结北宋面临的统治危机。1、 积弱边防压力(1)北宋与辽北宋两次夺取燕云十六州失利澶渊之盟:兄弟相称;“岁币”(2)北宋与西夏庆历和议:西夏向北宋称臣;但保持帝号;“岁赐”教师:设置问题探究,我们换
9、个视角看问题,北宋这种“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是否可取?为什么?结合下面的材料谈谈你的看法材料:有一种想当然的看法,以为宋代给辽、夏、金岁币,使得它变穷,不得不拼命搜刮,全面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政权的垮台。事实上,岁币数量很有限,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只占很小的比例,而且,它可以在彼此的贸易中得到补偿,以宋对金的茶叶贸易为例,金方每年要掏出30万两银子(一作70万两),仅此一项就比绍兴和议中宋方付的岁币25万两还要多。 李裕民宋代“积贫积弱”说商榷学生预期回答:观点一:不可取:屈辱求和、财政受损,加重人民负担,激化社会矛盾,导致北宋衰亡。观点二:有可取之处:受损有限社会安定;榷场贸易;民族交融;生
10、产发展。教师点拨:我们要从多个视角去分析历史实物,不能只看到事物的一面。2、 积贫财政危机教师:北宋的财政危机主要来源于军队。北宋在边疆战事中频吃败仗,却供养了一支空前庞大的军队。这支军队是通过招募组建的,多而不精,管理混乱,训练废弛,素质低下。军队不断扩编,导致军费直线上升,占到国家财政开支的大半。另外,北宋政府机构设置重叠,官僚子弟入仕过滥,致使官僚队伍也不断膨胀。养兵和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因此财政状况日益恶化。(三)解弊:王安石变法教师过渡:面临这样内忧外患的局面,宋朝又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应对呢?下面一起让我们来看下一个内容王安石变法。首先,请同学们结合教材51页最后一段,概括了解
11、王安石变法的背景。1、背景:(1)“三冗两积”的社会局面,使北宋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2)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3)“庆历新政”失败,社会危机加深。教师:庆历新政的失败给了后人很多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160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王安石变法涉及农业、商业、军事、科技、教育等诸多领域,基本原则是加强国家对这些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王安石是通过哪些方法来富国强兵的。教师课件展示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带领学生梳理分析。2、基本概况时间: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原则:加强国家对经济、军事等的管理与控制目的:富国强兵内容:富国:官府通
12、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款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强兵: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借以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教师:那么王安石的变法有没有解决宋朝当时社会的积弊呢?其效果具体怎样呢?请同学们结合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根据材料及课本内容概括分析王安石变法的影响。材料:熙宁、元丰之间,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岁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 宋史元丰四年、五年 , 宋夏之间两次大战, 宋军中义勇、保甲约占一半, 这两场战争都以宋军败北 、死伤数十万人而告结束吴巨洪浅谈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启示学生预期回答:积极:达到了富国的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消极:强兵效
13、果并不明显;在执行中加重人民负担;引起争议,导致统治集团内部分裂,北宋逐渐走向衰亡。教师:总结升华: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再加上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哲宗初年,高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为宰相,新法几乎全被废掉,史称“元祐更化”。最终王安石变法以失败而告终,北宋也逐渐走向衰亡。教师:范、王二人展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企图力挽狂澜,变法过程中一度也成效显著,然而结局是失败的。那么请大家思考二人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启示有哪些?学生预期回答: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阻挠与破坏;变法过程中用人不当
14、,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利益的现象;改革涉及面广,头绪过多,且推行操之过急。教师: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变法措施触犯了官僚体系的既得利益。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历史上的改革阻力是非常大的,对原有的利益格局进行重新分配,势必会伤害某些群体的既得利益,从而招致反对,改革者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毅力,方才可能成功。教师过渡:北宋两次挽救统治危机的改革相继宣告失败,北宋的结局如何?对的,北宋走上了大多数封建王朝的老路:灭亡。1127年,北宋被东北的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灭,北宋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称皇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南宋最终是否完成了收复北方的壮举?我们一起来进入本课第四部分的学习。(四
15、)循弊:南宋的偏安教师:出示课件南宋的偏安,讲解南宋建立的过程和宋金和战等相关史实1、1、北宋灭亡、南宋建立 1127年,北宋被东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灭,徽、钦二帝被俘北去,史称“靖康之变”。 北宋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称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赵构即为宋高宗。2、南宋的偏安(1)南宋抗金 岳飞指挥的岳家军战绩卓著,但岳飞被南宋朝廷逮捕杀害。(2)宋金和议 绍兴和议:划界;南宋对金称臣;“岁贡”。(3)南北对峙 此后,几次宋金战争,继续维持南北对峙局面教师: 靖康之变后,宋王室失去淮河以北的土地,赵构定都临安,主和派得势,故不思收复北方土地,仅保有江南一隅,史称“偏安江南”,虽然出现了岳飞等名将,
16、但由于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没有收复北方,绍兴和议后形成对峙局面。南宋最终为蒙古所灭。四、巩固拓展如何看待岳飞之死?材料:高宗当然不可能将岳飞释放,因为第一,他怕和议没法坚持下去;第二,释放岳飞意味着当初的兴狱即为有意制造的冤狱第三,他怕岳飞怀恨在心,留下后患。 龚延明岳飞从深层的政治文化角度来看,岳飞是死于宋代文官集团的集体迫害。 付月宋朝的崇文抑武政策和岳飞之死教师观点:岳飞之死,象征着宋朝建国以来确立的“崇文抑武”政策的回归五、课堂小结 宋初的政治、军事制度建设出现了与前代不同的一些新变化。一方面对宋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混战不休的局面,对此后元明清三代大一统局面的实现和巩固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另一方面,也对宋代中期以后的社会发展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这种影响贯穿整个两宋的发展过程,包括此后变法的失败和边疆危机的加深都与之有着深刻的联系。板书设计第9课 两宋的政治与军事一、 防弊:强中央集权二、 新弊:危边防财政三、 解弊:王安石变法四、 循弊:南宋的偏安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的问题探究和学习拓展。2、构建本课知识框架3、预习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学反思本课内容含量较多,课时较紧,要把握好知识讲述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度,在知识传递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注意把握重难点。 10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