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讲义--高考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讲义--高考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讲义【知识梳理】一、阿拉伯国家建立统一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权。其去世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形成7世纪中期起,大规模向外扩张,到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统治政治哈里发为最高统治者,下设各部大臣经济阿拉伯商人在广大地区从事陆海贸易。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文化沟通、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典型例题】1.9世纪初,在阿拉伯帝国哈里发的组织下,柏拉图、托勒密、盖伦、希波克拉底等大批希腊人、印度人和波斯人的哲学、科学和医学名著的译本经整理、注释之后,相继问世。可见,阿拉伯帝国( )A.推动了人文精神的复兴
2、B.成为东西方文学交流桥梁C.积极吸收全世界的文化D.奉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2.中古时期,西欧社会一度权力分散,王权软弱,基督教会地位举足轻重,一些城市获得自治;而俄罗斯则成为横跨欧亚两洲的中央集权国家;阿拉伯帝国是政教合一的国家;而亚洲的日本从中央集权走向幕府统治。这反映出欧亚大陆( )A.宗教信仰的多元化B.区域文明的多元性C.民族冲突的常态化D.经济基础的统一性【知识梳理】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兴起兴起13世纪在小亚细亚发展起来。1453年,攻占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定为首都扩张16世纪后期,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统治政治最高统治者是苏丹,宗教上层和封建主是统治阶级,工商业者和农民
3、承担各种捐税经济15-16世纪,帝国一度经济繁荣,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受到一定影响【典型例题】3.全球通史中写道:“奥斯曼帝国辽阔的边地提供了巨大的自由贸易区,所有这些货物都可以在那里畅通无阻地买进卖出。帝国地处陆,海会合处。”奥斯曼帝国这一状况()A.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C.为帝国长期繁荣奠定基础D.导致东西贸易通道被垄断【知识梳理】三、南亚与东亚的国家1.印度国家笈多帝国德里苏丹国兴起4世纪初,兴起于恒河中游,几乎征服了北印度11世纪,突厥人人侵印度。13世纪初,建立德里苏丹国统治
4、帝国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但政令不够统一最高统治者称苏丹;地方划分为行省;重要职位由穆斯林担任宗教印度教为主要宗教以伊斯兰教为国教2.日本经济交流秦汉之际,中国移民把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带到日本,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政治大化改新646年,日本进行大化改新,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幕府统治建立:12世纪末,源赖朝在镰仓建立幕府,日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锁国:17世纪建立的德川幕府面对世界变局,意图以锁国加强统治,抵制外来影响3.朝鲜半岛政局演变新罗7世纪末,新罗初步统一了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高丽建立:10世纪初,新罗人王建建立高丽王朝统治:仿效唐制,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将地方划分为十道;推
5、行土地国有;引人科举考试;推崇儒学朝鲜建立:14世纪末,李成桂称王,改国号为朝鲜抗击侵略:16世纪末,中朝军民取得抗击日本侵略的胜利【典型例题】4.公元630-894年的二百多年间,日本十九次派出遣唐使团。使团规模很大,少则百余人,多则六百余人。来唐主要学习中国礼仪、佛学、书法、语言文学和音乐等,并将其带回国。日本贵族写汉诗文、编写史书等。这反映了( )A.中日民间交往日益频繁B.海上丝绸之路非常繁盛C.隋唐制度并未传入日本D.日本深受中华文化吸引5.至德里苏丹后期,穆斯林人数在农民人口中有所增加。农耕者无论是印度教徒还是穆斯林,他们的生活模式在本质上几乎完全相同随伊斯兰同来的新礼仪被视为是吉
6、祥的而悄然进入了印度教的仪式。这反映了德里苏丹国的统治特点是( )A.穆斯林在人数上占优势B.印度教徒在社会上占主导C.伊斯兰教与印度教融合D.采取宗教压迫与歧视政策6.印度历史上被较大的外来民族征服的经历有十多次,部分是由于他们不大在意什么人来统治剥削他们,他们更看重的是宗教而非政治,是灵魂而非躯体,是无数的来生而非暂住的今生。这反映了( )A.印度宗教超越等级强调隐忍B.频繁的外来入侵强化了种姓制度C.宗教使民众丧失了反抗意识D.宗教对印度的历史发展影响深远答案1.答案:D解析: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帝国作为穆斯林国家,政府组织学者翻译希腊古典哲学、科学和医学,成就显著,这说明当时的
7、阿拉伯帝国实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D项正确;西方人文精神的复兴是在意大利,排除A项;桥梁作用主要在沟通东西方交流方面,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B项;阿拉伯帝国并未吸收全世界的文化,排除C项。故选D项。2.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西欧社会一度权力分散,王权软弱”、“俄罗斯则成为横跨欧亚两洲的中央集权国家”、“亚洲的日本从中央集权走向幕府统治”,可见在中古时期,亚洲文明的多元特征,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西欧、阿拉伯地区宗教,未涉及其他地区,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民族冲突,排除C项;“统一性”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3.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奥斯曼帝国地处陆、海会合处,辽阔边地可充作自由贸易
8、区等自然地理状况,体现出其客观上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B项正确;奥斯曼帝国在东西方交流和贸易中的重要位置,并不能直接促进资本主义萌芽产生,A项;优越的地理位置未能使奥斯曼帝国长期繁荣,排除C项;导致东西贸易通道被垄断与“货物都可以在那里畅通无阻地买进卖出”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4.答案:D解析:日本派遣遣唐使学习唐朝的礼仪典章制度以及文化音乐等,而且日本贵族写汉诗文、编写史书等,说明日本深受中华文化的吸引,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到中国民间和日本的交流,排除A项;B项与题无关,排除B项;隋唐制度传到了日本,排除C项。故选D项。5.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德里苏丹统治后期,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在生活以及宗教仪式方面逐渐趋同,这说明德里苏丹国的统治特点是伊斯兰教和印度教融合,C项正确;材料和两大教派人数上的优势无关,排除A、B项;宗教融合现象的出现说明当时宗教政策相对开明,排除D项。故选C项。6.答案:D解析:根据“他们更看重的是宗教而非政治,是灵魂而非躯体,是无数的来生而非暂住的今生。”可得出印度人更注重宗教对他们生活的影响,说明宗教对印度的历史发展影响深远,D项正确;印度教等级观念很强,排除A项;材料与种姓无关,排除B项;宗教不会使民众丧失反抗意识,排除C项。故选D项。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