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油田机采系统节能改造项目后评价.pdf

上传人:88****9 文档编号:24139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PDF 页数:55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J油田机采系统节能改造项目后评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J油田机采系统节能改造项目后评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J油田机采系统节能改造项目后评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油田机采系统节能改造项目后评价.pdf(5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J 油田机采系统节能改造项目后评价 Post Project Evaluation on Energy-saving Reform Program of Mechanical Recovery System in J Oil Field 作者姓名:路殿斌 专 业:项目管理 指导教师:李雪灵 教授 学位类别:工程硕士 答辩日期: 2012 年 12 月 5 日 IJ 油田机采系统节能改造项目后评价 摘 要 项目后评价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是项目基本建设程序的最终环节,是对已经完工验收并投产运行的项目的目的、实施过程 、投资效益、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所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评价。通过对投资项目全过

2、程的检查 总结 ,确定投资项目的预定目标是否达到、项目的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 现;通过分析评价找出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 总结 经验教训;通过对建成投产项目各环节实际效 果信息的反馈,对类似项目的管理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石油天然气资源消耗量大幅增加,石油天然气供需矛盾越发突出。我国目前探明的石 油天然气资源相对不足,巨大的石油天然气能源需求一方面为石油企业提供了良好的 市场空间和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方面也让石油企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增加了石油企业保障国家石油天然气安全供应的压力。 J 油田原有的采油系统及采油方式存在着能耗高,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本文总结了 J

3、油田下 X 采油厂和 H 采油厂节能改造项目的成功经验,通过对项目实施前期、实施过程中和投产运行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设性意见,为未来 J油田机采系统节能改造新项目的决策、提高投 资决策管理水平以及项目管理等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同时也为项目投产运营过程 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一些改进意见,从而达到提高投资项目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机采系统,节能改造,项目后评价 IIIPost Project Evaluation on Energy-saving Reform Program of Mechanical Recovery System in J Oil Field Abstra

4、ct Post project evaluation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project management, the project is the basic construction procedure of the final link, is to have completion acceptance and put into production operation of the project objectiv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investment benefit, play the role and imp

5、act of system, objectiv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Through the investment projects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inspection summary, determine the investment project intended target is reached, the project of the main benefit index is realized.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to find success or fai

6、lure of the reason, we sum up experience and lessons. Through the project completed and put into operation each link practical effect of feedback information to the similar project management, that play a reference and use for reference.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in China, the sustained and rapid

7、 development of economy, oil and gas resources consumption greatly increased, oil and ga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At present in China, the proved reserves of oil and gas resources is relatively insufficient, difficult to meet the huge oil and gas e

8、nergy demand. This hand for petroleum enterprises to provide a good market space and rare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on the one hand, also let oil enterprise facing the rigorous test, increased the oil enterprise security national oil and gas safety supply pressure. J oilfield the original produ

9、ction system and oil recovery way has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low efficiency of a series of problem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J oilfield production under X and H the production energy-saving renovation project success experience,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prophase, implementation

10、process and put into production after the operation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puts forward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constructive opinions for the future J oilfield machine mining system energy saving reconstruction of new project decisions, improve investment decision level of management a

11、nd project management provided the necessary reference, but also for the project put into prod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operation of the problems provide some improvement opinions, so as to improve the investment projects the purpose of the performance. Keywords: Machine mining system, Energy saving

12、renovation, Post project evaluation V目 录 第 1 章 绪 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主要研究内容 .11.3 研究方法 .2第 2 章 项目后评价的基本理论及方法 .32.1 项目后评价的作用和地位 .32.1.1 项目后评价的作用 .32.1.2 项目后评价的地位 .32.2 项目后评价的起源和发展 .42.3 项目后评价的主要工作步骤和内容 .42.3.1 项目后评价步骤: .42.3.2 项目后评价内容 .52.4 项目后评价应具备的条件、依据、原则和特点 .52.4.1 项目后评价应具备的条件 .52.4.2 项目后评价应具备的依据

13、.62.4.3 项目后评价应具备的原则 .62.4.4 项目后评价的特点 .62.5 项目后评价的方法 .7第 3 章 项目简介 .83.1 改造前状况及存在问题 .83.2 工程内容 .123.3 项目实施进度 .123.4 节能改造目标及效果 .13 VI 第 4 章 J油田机采系统节能优化项目后评价分析 .154.1 前期工作评价 .154.1.1 立项条件 .154.1.2 编制单位资质 .164.1.3 建设方案和建设规模 .164.1.4 方案优化评价 .184.1.5 工艺技术设计和设备选型 .194.1.6 前评估报告 .244.1.7 实施方案评价 .254.1.8 前期工作

14、评价结论 .264.2 建设实施 .274.2.1 工程建设管理 .274.2.2 建设实施评价结论 .304.3 生产运行评价 .304.3.1 运行前准备 .304.3.2 投产时间及运行状况 .314.3.3 设备运行稳定性及对生产影响 .324.3.4 运行效果 .334.3.5 项目技术水平 .354.3.6 生产运行评价结论 .374.4 投资与效益评价 .374.4.1 投资执行情况 .374.4.2 经济效益 .394.4.3 投资与效益评价结论 .404.5 影响与持续性评价 .40 VII4.5.1 环境影响 .404.5.2 安全生产 .404.5.3 社会影响 .404

15、.5.4 持续性影响 .404.5.5 影响与持续性评价结论 .42第 5 章 结论与建议 .435.1 项目后评价结论 .435.2 主要经验、问题和建议 .43参考文献 .45致谢 .47 1第 1 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压力越来越大。石油化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的地位日益突出,但 石油化工业同时也是能耗极高的产业。目前石油和化工业能源年消耗量约占我国年消耗总量的 15%左右, 而且部分石油企业片面追求油气产量的增长速度,传统增长方式的 观念还没有得到彻底转变,所以石油化工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16、 J 油田机采系统节能优化改造工程属于节能技改项目, 主要针对 X 和 H 两个采油厂五个区块共有 2572 口油井的机械采油系统,开展提高机采系统效率的成型技术应用及相关管理工作,提高 X 采油厂的系统效率,降低 H 采油厂不同区块的能耗.该项目分别由 X 采油厂和 H 采油厂实施并隶属其管理。该项目投资 2750 万元。通过两个采油厂机采系统节能优化改造的示范性工作,为 J 油田公司机采系统整体节能改造提供了参考借鉴成果。 针对 X 采油厂单井产量不足 3 吨、系统效率 13%以下的现状,H 采油厂大北区块能耗高、老区设备老化等问题,通过有针对性的 技术应用、合理的配套仪器、科学精细的管理

17、,有效保障技改节能效果。 1.2 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从项目前期工作、建设实施工作、生产运行工作、投资效益分析、项目的影响与持续性等几个方面着手,对 J 油田机采系统节能改造项目做了后评价研究,总结了 J 油田机采系统节能改造项目取得的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本文主要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结合、前后对比的方式对 J 油田机采系统节能改造项目进行后评价研究。文章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 分:第一部分前言,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项 目后评价的基本理论及方法;第三部分是 J 油田机采系统节能改造项目的项目简介;第四部分是 J 油田机采系统节能改造项目

18、的后评价研究;第五部分是项目后评价结论与建议。 2 1.3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数据统计分析法、前后对比分析法。 对该项目涉及的所有油井数据进行了改造前和改造后的详细搜集整理,并对评价节能改造效果的关键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对比法是投资项目后评价中常用的和基本的重要方法之一, 主要包括三种方式: 1、前后对比;2:横向对比;3:有无对比。 对该节能改造项目建成投产后的实际效果与预测效果进行前后对比,确定该项目原定各项节能指标和效益指标的实现程度,直 接估量和评价项目实施后达到的节能效果和投资效益。 3第 2 章 项目后评价的基本理论及方法 2.1 项目后评价的作用和地位 建设项目后评价是指

19、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并正常运行一段时间以后,对建设项目前期评价或可行性研究、立项决策、实施建设直 到投产运营全过程的投资活动和成果进行系统的总结评价,并对项目未来的经营环境 、产品市场需求前景、经济效益进行预测论证。 2.1.1 项目后评价的作用 1、建设项目后评价是总结和推广投资项目管理经验的要求,对投资项目本身也具有监督和改进作用。投资项目后评价通过对已 建成项目的分析研究评价,较全面地总结投资项目管理各个环节的经验教训,指导未来投资项目 的管理工作。 通过投资项目后评价,针对项目实际效果反映出来的建设 全过程(从项目决策、设计、实施到生产经营)各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 改进措施和建议

20、,促使项目营运状态趋于最佳方案,使项目尽快实现预期目标,更好地发挥效益。 2、有利于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对项目决策有示范和参考作用。一方面可以使决策者和执行者预测投资行为的后果,增 强其责任感,有利于投资项目管理责任制的贯彻执行,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另一方面 可以及时纠正投资项目决策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未来项目的决策水平。 3、有利于建立完善投资项目管理工作责任制,明确项目管理各阶段的工作责任,检查项目管理各阶段的工作实绩和工作质量。 4、通过对设计、咨询、施工等项目承担单位和设备供应商的质量的评审、备案可以进一步筛选设计、咨询、施工单位及设备供 应商,对评审不合格的设计、咨询、施工单位和设

21、备供应商实行市场禁入制度(黑名 单制度)可以进一步保障投资项目的质量。 5、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要求,充分发挥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需要。 2.1.2 项目后评价的地位 1、建设项目后评价是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后环节。 4 2、建设项目后评价与前评价共同构成建设项目评价、总结。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整个建设项目评价过程来看,前评价的结果是后评价的重要依据和评价目标,后评价主要是对前评价工作的总结、分析和对项目未来的预测。 2.2 项目后评价的起源和发展 项目后评价起源于 20 世纪 30 年代的美国国会和公众对经济大萧条期间政府“新政”政策性投

22、资效果的审视与关注。 投资项目后评价理念经过近 80 年的发展和实践,目前已得到世界各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和大型企业集团的广泛重视与采纳。中国正式引入后评价理念已超过 25 年,经历反复实践与推广,逐步进入了平稳发展轨道。 国家计委在 80 年代末组织开展了后评价工作,下达了第一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后评价目录和关于重点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有关规定,标志着后评价工作在国内正式开始。 中石油在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先后组织了许多单位对后评价的方法、规定进行了三次研究: 1、规划总院为主,西安石油学院参与,中国国际咨询公司专家咨询的研究。 2、四川、新疆为主,玉门、长庆、吐哈、塔里木、青海等单位参与的研究,并

23、形成了“ 油气田企业投资项目后评价实施方法研究”的非正式文件。 3、规划总院为主,股份公司及各油气田专家参与研究,形成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规定 。 中国石油开展了“八五”期间及“九五”期间多个投资项目的验收及后评价工作,例如独山子乙烯工程、泽普三项工程、新疆彩 南油田、辽河沈阳油田、塔指东河溏、胜利临南油田、四川磨溪凝析油气田等项目的 后评价,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项目也按照世行的规定开展了后评价工作。这些后评价 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于提高油田投资项目的决策水平、提高设计施工水平、 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油田采收率和经济效益,发挥了作用。 2.3 项目后评价的主要工

24、作步骤和内容 2.3.1 项目后评价步骤: 1、提出问题。 根据项目后评价的管理权限,有主管部门提出开展后评价工作的具体要求。 52、筹划准备。 后评价实施单位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组建项目后评价工作机构,明确人员及分工,明确工作进度、工作范围和工作深度等方面的具体标准。 3、深入调查,收集资料。 按照已明确的分工及职责,深入调查项目的各方面情况,搜集项目的前期阶段、实施阶段、收尾阶段及运行阶段的各方面资料及数据,确保搜集到的资料及数据全面、准确和真实。 4、组织各方面专家分析研究,总结成功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5、按照分工及职责,编制项目后评价报告。 2.3.2 项目后评价内容

25、1、前言,说明后评价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后评价报告编制的单位,后评价工作的开始和完成时间,评价资料的来源和依据,后评价工作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2、项目概况:说明项目名称、建设地点、项目工作时间、项目性质、项目规模、项目投资情况。 3、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后评价:进行立项条件评价、决策程序评价、初步设计评价。 4、项目建设实施评价:进行施工图设计评价、项目管理评价、工程质量和工程验收评价。 5、生产运行评价:进行生产准备评价、联合试运与试生产评价、生产运行评价。 6、项目效益评价:投资和执行情况评价、项目财务效益评价。 7、影响评价与持续性评价:影响评价、持续性评价。 8、总体评价结论:从项目的前期

26、工作、建设实施、生产运行、经济效益、影响及持续性等方面提出综合结论。 2.4 项目后评价应具备的条件、依据、原则和特点 2.4.1 项目后评价应具备的条件 1、项目全部建成并进行了审计; 2、已组织竣工验收并经过一定时期(一般一年以上)的正常营运; 3、具有较完善的立项决策、前期工作、建设实施、工程效益等有关文件和资料。 6 2.4.2 项目后评价应具备的依据 1、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法律法规; 2、行业有关投资管理的制度和办法; 3、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批复文件; 4、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报告; 5、建设项目投资决(结)算报告; 6、建设项目审计报告; 7、建设项目统计报表及有关资料;

27、 8、建设项目投产营运统计、财务、业务等报表及资料。 2.4.3 项目后评价应具备的原则 客观性原则: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后评价提出的问题,不脱离当时的环境和条件,进行客观、全面、深入的分析,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意见。 公正性原则:即不以个人的主观愿望为依据,而应按具体问题的具体标准或规范,对投资项目作出正确的判断。 科学性原则:即对投资项目后评价要采取科学严谨的态度,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真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或失 误的教训,使总结出的经验教训真正能对今后投资决策工作起借鉴作用,后评价的结论真实可信,经得起实践检验。 2.4.4 项目后评价的特点 1、现实性 后评价研究的是投资

28、项目的实际情况,收集项目实际发生的真实数据,分析项目建设存在的经验教训,采取实际的对策措施。 2、全面性 即对项目投资的全过程和其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3、预测性 即对项目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和分析为业务计划的编制提供依据。 4、反馈性 投资后评价的目的就是为有关领导和管理部门反馈信息,提供决策依据。 72.5 项目后评价的方法 1、程序评价 程序评价就是根据项目从立项、决策、实施、生产各个环节的批复文件与建设项目规定的程序进行比较,考察项目是否符合有关程序规定。 按照建设项目进度的时间顺序,程序评价包含如下内容:项目前期工作,项目实施过程(设计和施工准备过程;建设实施和竣工验收) ,项

29、目生产运营。 2、前后对比评价法 对比评价是指将项目从勘测、设计、建设施工、生产运营各环节的情况与决策阶段的预测、设计目标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全过 程分析评价,找出主观意愿与客观实际的差异,发现导致项目成败的主要环节的原因 ,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有关的建议和措施。主要内容有设计对比评价、项目施工对比 评价、项目生产对比评价和经济对比评价。 3、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是指在程序评价和对比评价的基础上对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在完成上述评价后,建设项目在总体上的成功程度进行一 个全面概括的定性总结评价,包括整个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实现预期目标的 程度,全面系统地总结开发项目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建议

30、等。 4、其它方法 在后评价方法的选用上根据项目的生产经营特点和对后评价的客观需要,对不适合的方法进行了必要的筛选。 通常认 为还有“有无对比法” 、 “逻辑框架法” 、 “层次分析法” 、 “因果分析法”等后评价的方法。在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 规定中没有采用。主要因为对无项目状态的效益难以认定,还有就是项目的逻辑层次、因果关系难以确定等等。 8 第 3 章 项目简介 3.1 改造前状况及存在问题 X 采油厂 1990 年投产,孔隙度 15.2%、渗透率 5.410-32、丰度 50.6104t/km2,单井产能低;H 采油厂老区 1975 年投产,孔隙度 23%、渗透率 13210-32;

31、红 75 区块 2004 年投产,孔隙度 9.74%、渗透率 0.2810-32;大北区块1996 年投产,孔隙度 12.7%、渗透率 0.3510-32;大 45 区块 2006 年投产,孔隙度 9.1%、渗透率 0.1810-32。通过两个采油厂五个区块改造前三年的现状分析,在井数增加的情况下,单井日产油逐年递减(见表 3.1) ,同时由于设备老化及故障率,维修保养费用逐年增高(见表 3.2) ,导致开发成本增加,单井系统效率也呈下降趋势。在实施节能技术改造之前,两个采油厂没有技改投入。 表 3.1 各区块各个区块节能优化改造前三年现状表 采油厂 区块 年度 井数(口)单井日产油(吨)设备

32、使用及维护 2006 1104 1.50 2007 1230 1.20 X 采油厂 X 采油厂 2008 1264 1.01 抽油机部分利旧,电机是普通异步电机,普通电控箱。 2006 562 1.72 2007 630 1.72 老区 2008 628 1.47 抽油机为普通四连杆,电机是普通异步,普通配电箱。 2006 113 2.81 2007 111 2.40 H75 区块 2008 119 1.83 抽油机为普通四连杆,电机为高转差,普通配电箱。 2006 16 0.38 2007 63 1.25 D45 区块 2008 67 1.48 抽油机为普通四连杆,电机为高转差,普通配电箱。

33、 2006 281 1.20 2007 308 1.05 H 采油厂 大北区块 2008 308 1.20 抽油机为普通四连杆,电机为普通异步及高转差,普通配电箱。 9表 3.2 设备维护维修保养状况表 电机修理 抽油机修理 合计费用 数量 修理费 数量 修理费 (万元) 单位 年度 (台) (万元) (台) (万元) 2006 年 136 37.4 0 0 37.4 2007 年 163 52.3 0 0 52.3 2008 年 159 50.7 100 14.1 64.8 合计 458 140.4 100 14.1 154.5 X采油厂 平均 153 46.8 33 4.7 51.5 20

34、06 年 20 5.6 423 59.6 65.2 2007 年 0 1047 147.6 147.6 2008 年 56 17.9 852 120.1 138.0 合计 76 23.5 2322 327.3 350.8 H采油厂 平均 25 7.8 774 109.1 117 区块系统效率低的原因分析透彻:见表 3.3,节能优化改造前,五个区块系统效率低,最低的只有 3.54%。实施改造前三年由于工作制度下调,单井日耗电有所减少,但是 X 采油厂、H75 区块及 H 采油厂老区由于产油量递减幅度较大,吨油耗电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表 3.3 节能优化改造前各区块系统效率及相关能耗参数 区块 时间 (年) 单井日耗电 (kw.h) 系统效率 (%) 吨油日耗电 (kw.h/t) 日产油 (T) 2006 105.6 13.4 91.4 1.5 2007 96.7 12.9 92.6 1.2 X 采油厂 2008 95 12.7 94.1 1.01 2006 152.63 33.27 88.7 1.72 2007 149.2 34.84 86.6 1.72 老区 2008 141.52 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