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重点马海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重点马海涛.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财政学重点 马海涛.精品文档.财政学重点第五章、第十章不考第一章、市场、政府与财政1、市场失灵的六个表现(P2P6)(市场失灵是指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产生的、市场无法自行纠正的缺陷)公共物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外部效应(正、负效应)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自然垄断收入分配不公(效率是公平的前提,公平是效率的基础经济不稳定(主要看前三个;前五个对应微观层面、后一个对应宏观层面)搞懂图1-1、1-2; 2、财政的概念(P9)所为财政,就是国家和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凭借其公共权力对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活动。即本质
2、就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关系。3、财政的职能(P13P14)(第四个职能不考;知道前三个职能分别对应市场失灵的哪几个表现)资源配置职能 (公共物品、外部效应、信息不对称、自然垄断)收入分配职能 (收入分配不公) 措施: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和财政补贴等转移性支出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经济波动)监督职能第二章、公共选择理论1、了解公共选择的含义和经济人假设(P18P19)公共选择理论就是用经济研究的一系列方法,分析和研究政府的政策制定过程,研究在既定的社会公众偏好和政治程序下,政府政策是怎样制定出来的,以及如何改革政治程序,以改进决策的效率。即公共选择理论就是对非市场政策的经济研究,或者说是经济
3、学在政治决策中的应用。经济人假设:理性的自理主义者,就是公共选择理论中假设的经济人。自利的两大特征一是在行动选择上,人是理性的,能够充分地利用他所得到的、关于所处环境的信息,诸如价格、品质等来最大化自身利益,人的理性行为可以使他以追求最大利益为动机。二是指无论消费者或是生产者还是政治团体的领袖,他们的行为都是自利的,时刻关心的是他个人的利益。2、了解一致同意原则(P21)、多数票通过原则(P22)、互商投票制(p26)。了解一致同意原则:即全票通过原则,是指一项集体行动方案,只有在所有参与者都同意或者至少没有一个人反对的前提下,才能通过的一种表决方式。 (帕累托改进、偏好、搭便车、效率低)多数
4、票通过原则:简单多数(1/2)2/3多数 (减低成本,但不能表达偏好)互商投票制:由于不能表达偏好,所以就会诱使投票人之间做选票交易,互投赞成票,实现各自意愿。第三章、财政支出理论1、财政支出的概念(p37)财政支出是指一国各级政府在一个预算年内为履行其职能所支付的资金总量。2、公平与效率的含义(关系?)(同时弄清公平与均等的区别)(p38)公平,主要指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包括社会成员参与分配的机会公平、要达到分配结果的公平化。效率,指劳动生产率,即通过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组合与经济运行方式,把有限的社会资源进行最优的配置,借以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平不等同均等
5、,均等不意味着公平。公平是提高的效率的前提,效率是公平的基础。3、财政支出的分类(p40、p41)(二)按政府的级次分类中央政府财政支出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四)按是否具有直接补偿性分类购买性支出 国防支出、行政管理费用支出、文教科研事业支出转移性支出 社会保障、财政补贴支出、捐赠、利息支出4、财政支出原则(p44)(一量入为出原则不看)(二)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原则(要全面考虑政府履行各项职能对资金的需求,合理安排财政支出结构)(三)厉行节约、讲求效益原则(尽可能少的财政资金办尽可能多的事,最大限度使用财政资金)5、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p47)(主要看相对量指标,会算财政支出增长率、财政支出弹
6、性、边际财政支出倾向)财政支出总额 (绝对)财政支出比率 (相对) 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变化率的指标财政支出增长率 ( 本年当期增长比上年同期)财政支出弹性 (财政支出弹性为财政收入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的比值,当弹性大于1,说明公共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分子比分母上升得快)(与下面不一样,数字)6、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增长的理论解释(p47p49)(前三个理论)公共支出不断增长法(82年,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GDP上升,财政支出增长)置换理论(英国经济学家皮考克和威斯曼)加大财政支出是为了应付危机或者混乱,比如战争、饥荒)经济发展阶段(美国经济学家马斯格雷夫和罗斯)发展前期基础
7、设施、中期市场失灵,后期转移支出上升7、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特点(p52)(一)衡量效益的彼岸准不同(二)计算“所得”和“所费”的范围不同(三)择优的标准不同8、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第一种成本-效益分析法(p53)(不考计算,会算三种算法,第二种(收益-成本比率标准)老师上课说好像有问题,尚未弄清楚)净现值标准受益成本比率标准内部收益率标准第四章、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只看第四节转移性支出的内容)1、社会保障支出的概念(p75)社会保障支出市政府用于向因各种原因失去生活来源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支出。2、社会保障支出的筹集方式(p76)(三种,并搞懂哪些保障属于什么方式)现收现付式 当
8、代人支付保险费来养活养老基金收益人 灵活,社会共济性强完全基金式 未来预见,进行储备积累 住房公积金部分基金式 (一般基金式,一般现收现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3、税收支出的概念(p80)(税收优惠视同支出)税收支出是指政府通过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给予特定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而形成的财政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4、税收支出的形式(p80p81)七点税收豁免、税收扣除、税收抵免、优惠税率、延期纳税、加速折旧、优惠退税第六章、税收原理(了解术语和框架)1、税收的概念(p119)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成员的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无偿地向人们征收实物或货币,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工具。2、税收的三性(p12
9、1p122)固定性(只要获得应纳税的收入,就要依法纳税,政府按标准纳税,不能随意更改)强制性 (任何企业不得反抗)无偿性(国家征税后,不许想纳税人支付任何费用)3、征税主体的概念(p123)国家4、纳税人的概念(p125)(注意区分纳税人和负税人)纳税人有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负税人是指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不一定是税负人,不发生转移时是相等的。5、课税对象的概念(p126)即征税的客体,对什么征税。(商品或劳务、收益率、财产、资源、人身)6、与课税对象相关的几个概念(税源、税目等)(p126)税源 税收收入的经济来源和最终出处税目和计税依据,征税的具体项目和税基7、税率(p127
10、129)(可能考计算,都得看,区分概念、会算)(个人所得税为例)定额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全率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8、起征点和免征额(p130p131)税收特别措施税收课重和税收优惠税收优惠措施 1起征点 对课税对象征税的起点2、免征额 对课税对象总额免于征税的税额9、税收分类按课税对象的不同性质进行划分(p133p134)五大类(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行为税)10、税收的其他分类(p134p135)(会前四种,5、6、7、8看看就好,价内税与价外税会算)税负能否转嫁直接税和间接税税收管理权限和使用权限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税收的计征标准从价税
11、、从量税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价内税(价格组成)、价外税(价格外附加)价外税(不含税价格) 17% 价内税(含税价格) 14% 消费税消费税销售额消费税税率已知某产品在进口环节既需缴纳增值税,也需要缴纳消费税和关税。假设在进口环节的增值税税率是17%,消费税税率是30%,关税税率是10%。又已知该产品需要缴纳的消费税是30元/件。1.请计算缴纳上述三税之后的含税价应为多少?2.请计算关税完税价格是多少?3.增值税是多少? 第1问:30/30%(1+17%)=117元 第2问: 30/30%70%/(1+10%)=63.64元 第3问: 30/30%17%=17元11、拉弗曲线(p145)(概念及图6
12、-3看懂)(供给学派的课税原则)拉弗曲线是口朝下的二元方程曲线,有一个峰值税收负担是有一定限度的(峰值),超过此限度,税收收入随着税率的增大而下降,即拉弗禁区。 1、高边际税率会降低人们工作的积极性,而低边际税率会提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2、高边际税率会阻碍投资,减少资本存量,而低边际税率会鼓励投资 3、边际税率的高低和税收收入的多少不一定朝统一方向变化12、超额负担(p150)(概念、原因及图6-6看懂)税收的超额负担又称税收的福利成本或者无谓损失,是指征税引起市场相对价格的改变,干扰了私人部门的选择,进而导致市场机制扭曲,而产生的经济福利损失。税收额外负担在多数情况下是不可避免的。税收福利成
13、本产生的原因,纳税人除了向政府纳税,还会改变自身行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纳税。为减少纳税而发生的额外的成本,即损失。第七章、税收的经济影响1、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含义(p158)税负转嫁是纳税人在缴纳税款后,通过经济交易过程,将所缴税款部分或者全部转移给他人负担,自己不负担或少负担税收的一种经济现象。税收归宿是税负的最终归着点。2、税负转嫁的形式(p159)四种前转 也称顺转,是指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通过提高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方法,向前转移给消费者的一种形式。后转 也称逆转,即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通过压低生产要素进价或者降低工资等方法,向后转嫁给生产要素的供给者的一种形式。消转 是指纳税人对其所纳
14、税款既不向前转嫁,也不向后转嫁,而是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或改进生产技术等方法。税收资本化 也称资本还原,即生产要素购买者将所购买的生产要素未来应纳的税款,通过从购入价中预先扣除的方法,向后转嫁给生产要素出售者的一种形式。3、税负转嫁与供求弹性(p160p161)(主要看(一)、(二)点和图7-1、7-2)4、影响税负转嫁的其他因素(p162)税种属性课税范围反映期间市场结构5、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p164p165,看图7-3、7-4,参考PPT的例子)第八章、税收制度1、税制结构及变迁(p181p182)(变迁主要看前三点)简单的直接税制从简单的直接税制发展到间接税制从间接税制发展到现代直接
15、税制税制结构发展的新趋势2、所得税体系(PPT)3、流转税体系(PPT)4、税收管辖权的冲突与协调(p217p218)(税收管辖权,属地原则、属人原则;国际税收协定,产生的原因)5、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处理(p218p219)第九章、公债原理和公债制度(公债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1、公债概念及分类(p222p225)公债是债的一种,是政府及政府所属机构以债务人的身份,按照国家法律的规定或合同的约定,同有关各方发生的特定的债权债务关系。公债产生的基本条件有两个,一是财政支出需要,而是社会闲置资金的存在。债务人性质不同公债与私债公债包括国债公债 准公债 私债2、公债的特征(p227)(对比税收的三
16、性p121)有偿性 (发行公债筹集的财政资金,债务偿还,认购者支付利息) 无偿性 自愿性 (公债发行和认购时认购者资源的,国家不具体指派) 强制性 灵活性 (发行是否以及发行多少,完全由政府根据国家财政资金的丰裕度确定,不通过法律形式加以确定) 固定性3、公债的职能(p228)弥补财政赤字公开市场业务的工具筹集建设资金调节经济运行4、公债规模指标体系(p235p236)(主要看1、2、4,很重要)公债依存度 国家15%20% 中央 25%30% 数值越高,说明国家财政收入越脆弱公债负担率 最高60%公债偿还率 8%10%第十一章、国家预算1、 国家预算的概念(p262)国家预算是指国家各级政府
17、编制的年度财政收入计划。(立法文件,具有法律效力) 形式上,国家预算是在预算表格中分门别类的编制财政收支; 内容上,国家预算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和规模; 性质上,国家预算必须经过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审批才能生效,因此,它是国家的立法文件,具有法律效力。2、 国家预算的体系(p264)按照编制形式,分为单式预算与复试预算按照收支指标的确定方法,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按照预算级次,分为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按照收支平衡状况,分为平衡预算与差额预算按照预算执行时间,分为年度预算和中长期预算3、 国家预算的组成(p265)(PPT上似乎更全,个人观点)第十二章 政府间的财政关系1. 财政分权财政分权是指
18、,中央政府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和支出责任范围,允许地方政府自主决定其预算支出规模和结构。核心是,地方政府有一定的自主权。2. 蒂布特(1956)模型1、假设具有消费者和投票者双重身份的居民能够充分流动,将流向那些能够最好满足其公共产品偏好的地区;2、居民对各地公共产品收入-支出模式具有完全信息;3、有许多地区可以供居民选择;4、不考虑各地对就业机会的限制,所有的人都靠股息来维持生活;5、各地区的公共产品不存在外部性;6、每一种社区服务模式都是由城市管理者根据该社区原有住户的偏好来设定的;7、为降低平均成本,没有达到最优规模的社区将会试图吸引新的居民,超过了最优规模的社区将反之,处于最优规模的
19、社区则力图保持其人口数量不变。根据上述假设,居民以选择居住地的方式表达了对地方公共产品的需求,类似于在市场上的选择行为,能够实现各地区公共产品的供求均衡,并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3.转移支付(横向、纵向)的目标 P294 弥补纵向财政缺口 纵向财政均衡。 弥补横向财政缺口 这种功能也称实现横向财政均衡。 弥补地区间公共产品辖区间的外部效应 支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第十四章 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1. 财政政策的类型经济周期的作用划分自动稳定(本身具有内在调节功能)相机决策(不具有内在的调节功能)调节国民经济总量的不同功能扩张性政策 通过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
20、,缩小供求差距到平衡中性政策 (对社会总需求保持中性)紧缩性政策 通过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动来减少和抑制的总需求,需求过旺紧缩消除通货膨胀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货币政策简介 所谓货币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调整货币供应的基本方针及其相应的措施。 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手段 中央银行对各商业银行(专业银行)发放的贷款 存款准备金制度 利率 公开市场操作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 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 财政政策:财政是国家集中一部分GDP用于满足公共需要,因而,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并可以从收入和支出两个方向影响社会需求的形成。 货币政策:不直接参与
21、国民收入的分配,通过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利率,从而影响宏观经济。 两者的作用方向不同: 财政政策:财政支出的调节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同时,还可以调节结构。 货币政策:主要作用于全局,作用时滞与一国金融体系和制度有关系。 两者在扩张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 财政政策:财政不能直接创造货币。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可以直接创造货币 不同的政策组合 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有通胀风险 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 遏止需求膨胀和通货膨胀,有通货紧缩和经济停滞后果 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保持经济增长;货币政策过松,有通胀风险 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保持经济增长同时,控制通胀,长期使用有剧额赤字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