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银行主任先进事迹材料.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3917647 上传时间:2022-07-0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用社(银行主任先进事迹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信用社(银行主任先进事迹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用社(银行主任先进事迹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用社(银行主任先进事迹材料.doc(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 仅供参考 学习与交流信用社(银行)主任先进事迹材料【精品文档】第 16 页贵有一身正气信用社(银行)主任先进事迹材料 21年,他屡次临危受命,彻底改变了4个基层信用社网点的落后面貌; 21年,他累计审批发放各类贷款1.4亿元,无一笔违规,无一笔因主观原因形成损失; 21年,他所在单位15次、他个人20次荣获县级以上先进荣誉; 21年来,他依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基层信用社主任,却凭着一身正气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尊敬和信任他就是湖南省农村信用社优秀共产党员、全省农信社“百优”信贷客户经理、县信用社主任。 20年,4个“翻身仗”, 他用一腔热血书写人生传奇 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1991年,29岁的

2、招工走进了信用社的大门。此后21年,他先后在县文家乡雅林分社、文家信用社、望城信用社、信用社等地任职。每一次,他都是临危受命;每一次,他都不负众望。21年时间,他怀着对信合事业的无限热爱与忠诚,带领员工扎扎实实打下了4个“翻身仗”。 上世纪90年代初的县雅林信用分社,名字虽雅,其实苦得很。分社4名员工,靠租住在当地农户家里营业,条件艰苦,业务发展举步维艰,分社一度成为全县的负面典型。去了之后,既当负责人又当信贷员,每天早出晚归,脚步走遍了周边的村村落落,和同事一起把真诚和服务送到乡亲们的家门口。短短几年下来,雅林分社在的管理下“摇身一变”成为全县业务量最大、内部管理和服务最规范的先进分社网点。

3、 工作的点点滴滴,领导看在眼里,记在心上。1998年6月,县社领导找到,请他担任文家信用社主任,把文家信用社的“高拆借”帽子摘下来。心里清楚,这个主任不好当当时,文家信用社算得上是全县业务状况最差的乡镇信用社,存款900万元,贷款800万元,拆借460万元。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当地群众对信用社的信任度大幅降低,每天,不少储户拿着未到期的存单堵在信用社要求提前支取。为此,把自己的每一天“掰”成了两半上午守在信用社,给要求提前支取的乡亲们做工作,“钱存在这里一定不会出事,出了事找我!”类似的话,他每天不知重复多少遍;下午就出门四处找存款,亲戚、朋友、熟人,只要有一线希望的他都去找。自己跑存款的同时,

4、把职工也都发动起来,让大家齐心协力,千方百计地找资金,找客户。他把对乡亲们的承诺看得比天还重,“就是磨破了嘴,跑断了腿,我们也决不能让乡亲们取不到钱!”就是靠着这份胆量、毅力和信诺,两年之后,带领全社员工还清了信用社所欠的全部拆借款,信用社还实现减亏100多万元;自从去文家的那天起,文家信用社便再也没有申请过一分钱的拆借! 2003年,文家信用社率先在全县实现扭亏为盈;到2006年末,文家信用社各项存款已达到3600多万元,贷款1500万元,不良贷款占比由9年前的50%下降到10%,业务规模、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均居全县信用社前列,文家信用社由一个名副其实的“乱摊子”变成了全县的先进社! 200

5、7年2月,迎来了他人生的又一次挑战组织决定把他调往望城乡担任信用社主任。望城信用社位于县城郊,属城乡结合部,由于种种原因,该社业务发展滞后,员工人心涣散,综合指标长期在全县后几位徘徊。走马上任之后,从改进服务、转变作风、强化管理入手,整肃劳动纪律,规范信贷管理,严格费用开支,激发员工队伍积极性,改善信用社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在他的努力下,望城信用社各项业务指标和内外部形象迅速刷新。到2007年末,该社已跻身全县先进信用社之列,直到2010年,望城信用社年年都是全县的先进。 刚把望城信用社的基础打好,2010年9月,领导又派去接任信用社主任。信用社由于管理不到位,近几年,该社业务发展严重受挫,员工士

6、气不振,资产质量和社会形象岌岌可危,是全县突出的高风险社。接下这个“烫手山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夜不能寐,他为信用社的局面痛心和担忧,也为领导对他的信任左右为难。开弓没有回头箭,1年多过去了,信用社在的带领下又是一个大“翻身”员工从不适应到适应,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接受到接受,用1年时间让“合规”二字在扎下了根。当地很多群众对他交口称赞:“这个新来的张主任,真心为咱老百姓着想,以前要靠关系才能贷到款,现在却是服务送上门信用社作风硬得很,烟也不抽咱的,饭也不吃咱的,怕给咱添麻烦哩”员工们打趣说,“以前大家都想着法儿要从调出去,现在谁想来,还不一定有机会!”“跟着张主任干,老实人不吃亏,狡猾人占不

7、到便宜,咱该拿的绩效工资都拿满了,谁不乐意!” 应该说,每一次奇迹的诞生都绝非偶然,人们在看到这些奇迹的同时,也目睹了殚精竭虑的艰辛。21年来,只要是上班的日子,总会在早晨七点半之前准时到社,从早忙到晚,一心扑在工作上。凡是他担任信用社主任的地方,员工们都养成了提前到社的好习惯。在文家期间,为了利于工作,他甚至把在县城做生意的老婆也“骗”去了乡下,给她在乡邮政所谋了个临时工的职位,夫妻二人以社为家,几乎没有休假的概念。邮政所工资低,任务重,为组织资金,还让老婆给他当“间谍”利用在邮政所工作的便利,说服前来取汇款的群众把钱存入信用社。为这些,他老婆既服他,又怨他。调到望城之后,每天乘公交车上下班

8、;到了,从家里到社里有近10公里路,他还是坚持每天坐公交,偶尔搭一次别人的便车,“奢侈”一回。如今,他仍是全县惟一一个没有私家车的信用社主任。2010年,的母亲不幸患了癌症,发现时已是晚期。在老人最后的日子里,白天请保姆照顾,晚上再赶到医院陪母亲。老母亲既心疼他这样没日没夜,又希望他能多些时间陪在自己身边。可是,作为母亲,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她知道他放不下工作,放不下肩上的责任 1.4亿元,无一笔违规 他凭一身正气树起一面旗帜 “做人做事,都要守规矩,不能存私心杂念,不能让别人指背。”这是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用这句朴实的话来约束自己,告诫员工。作为基层信用社主任,手中随时掌握着几百、上千万元的

9、信贷资源,然而,担任信用社主任17年来,他无时不是谨小慎微,生怕因为自己的疏漏给集体资产带来损失。无论在哪个信用社,他对自己审批发放的每一笔贷款都要亲自调查,大到上百万元,小到几千元,他都亲自把关。“能放的争取两三个工作日办好,不能放的坚决不放。”为了掌握辖内客户资源底数,他每到一社,都会把辖内的每个村每个组跑上好几遍,提前掌握客户信息;每次贷前调查,他通过“旁敲侧击”,尽可能地从外围了解信息,力争把贷款放稳、放准;一个基层信用社每年要发放上千万的贷款,每一份贷款资料他都要仔细审查,只要认为有疑点的,他都会亲自复查。 无论是谁“打招呼”的贷款,始终循着自己的“套路”能放的快放,不能放的坚决不放

10、。为此,他得罪了不少人。有人说他“不讲情面”,有人说他“不懂潜规则”,甚至还有人拿他和家人的性命相威胁。他也想过,怕因为自己的坚持真的给亲人带来灾祸,可是他更相信“邪不压正”,尽管得罪了不少人,他依然守着自己的“规矩”从未退却。21年来,累计经手审批发放各类贷款1.4亿元,无一笔违规,无一笔因主观原因形成损失,贷款综合到期收回率达到95%以上! 对自己审批发放的贷款,即使调换了工作单位,也会负责到底。2010年,在望城工作的得知3年前他任文家社主任时审批发放的一笔贷款的借款人意外服毒自尽,他迅速把这个信息告诉文家社的管贷责任人,还主动和这位责任人一起去找借款人的家属和保证人催收,几经周折,最终

11、将这笔贷款本息全部收回。 前些年,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信用社信贷管理比较粗放,个别信贷员利用发放贷款的便利,向贷户索拿卡要,以贷谋私,破坏了信用社形象,同时给贷款按期收回埋下了隐患。每到一社,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规范管理。尤其信贷方面,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影响身边的员工。对少数社会反响较大的员工,他与他们个别谈心,严肃批评,谆谆教诲,以心换心。“近朱者赤”,在日复一日的潜移默化中,在独有的人格魅力影响下,他身边的员工由反省到仿效,到自觉地形成习惯他把身上的正气播洒到了他所能触及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人。 随着信用社绩效考核力度的加大,很多信贷员把贷款展期或转据作为应对“到期收回率”考核的重要法

12、宝。有的贷款转来转去,原有的担保没有了,贷户的信用观念也没有了,有的贷户由于长期外出,手续也规范不了,贷款风险越来越大。对此,毫不含糊,对每一笔展期或转据的资料他都要严格审查,甚至连借款人或担保人签字的笔迹都要前后比对,他坚持“无论展期还是转据,都必须以降低贷款风险为前提,如果不能降低风险,就不要展,不要转。”对他的这一规定,有的信贷员不理解,“不让展也不让转,不是让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工资被扣么?”告诉他们,无论如何,不能因为少拿了一点工资就把制度当儿戏,该坚持的一定要坚持,不能因小失大,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弄虚作假! 为了完成上级每年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总是把最重的担子往自己身上揽。不良贷款清收是

13、农村信用社的“老大难”,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好,亲自带头,让信贷员把难度最大的户交给他处理。对信贷员责任内的贷款,他也经常过问,盯得很紧,一有时间就带着信贷员一起上门催收。在办公室的电脑里,有一份电子文档,里面装着全社的贷款明细,他交待会计及时给他更新,哪笔贷款即将逾期,哪笔贷款没有按时结息,他都了如指掌。他总是及时提示信贷员尽职履责,防范风险。有他这样的主任,信贷员都感到工作起来很轻松,“张主任会盘算,很多事都会提前谋划,虑事周全,我们只要踏踏实实干事就成!” 15次“先进单位”,20次“先进个人” 他以一片丹心收获人生真谛 了解的人都知道,聪明,尤会算账。他算员工的工资账,算社里的任务账,算单

14、位的费用账,算得又细又准,可他就是不算自己的得失账。每年伊始,把社里的工作安排得妥妥贴贴,要营销多少贷款,组织多少资金,清收多少不良,他都早早地布置下去,合理落实到每一位员工身上。上级的任务下来,总和他部署的相差无几。对此,员工们既心服口服,又百思不得其解。 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身上惟一的名牌就是单位发给他的工作服。按说,信用社主任每年的弹性费用开支权还是有一些的,但他从不乱花一分钱,所有的开支都是公开透明,能俭则俭。早年,信用社下乡收贷都会租车,一来方便,二来省时省力。但不这样做,除非十万火急,他从不租车,要么走路,要么坐公共汽车或者搭乘别人的摩托车。为了节约费用,他把营业厅的空调启动时间精

15、确到时分,夏天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段时间才能开空调,否则若被他发现,当班人员一准挨批。今年年初,分社报来电路整修费用3000元请他审批,他一面打电话向内行咨询,一面找来当地的电工,自己陪着去分社一米一米地测量、计算,最后仅花了1500元就被他搞定 很“抠”,但该花的钱,他一点也不吝啬,他把节省下来的钱补贴到守库值班和节假日加班的员工身上,补贴到员工食堂改善生活,让员工安心工作。当了17年信用社主任,没有向单位报销过一笔他独自经手的费用。每年年尾,乡政府发给他的“压岁钱”、“先进单位奖金”他都拿给单位食堂做补贴,自己不落半分。社里超额完成任务得到的奖金,他每回都是全数兑现给员工。调到之后,他看

16、到信贷员每天下乡没有摩托车不方便,工作效率也低,他想尽办法从联社核定的费用总额中“挤”出1万多元给每位信贷员配了一辆摩托车,和车钥匙一起交给信贷员的还有一份摩托车管理细则,细则中详细规定了有关摩托车使用、管理、维修、处罚等内容,细致得让人惊叹。 都说男人是大老粗,却很细心。营业室的水壶坏了,总是漏水,发现后,赶紧让会计去买个新的,他怕员工不小心触了电;员工或家属生病了,他及时组织大家一起去探望;员工家里有红白喜事,他只要没特殊情况一定到场;逢年过节,他把社里退休的老同志聚到一起,发个小红包,暖暖大家的心 无论对哪个员工,一视同仁,谁贡献大,谁付出得多,谁做事踏实,他都记在心里,不会因为谁“嘴巴

17、甜”就偏袒谁。对曾经犯过错误的员工,从不另眼相看,而是积极帮助员工处理违规问题,克服消极心理,既要挽回损失,更要挽救人。这些年,受他之恩的员工不在少数,有的还成了社里的先进! 都说“谁人背后无人说”,就是一个特例。在背后谈论的人,没一句说的不是他的好。和他一起合作过的信用社会计只要提起他就无比敬佩“张主任过得硬,没有私心,处处要求我们节约,他自己也以身作则,每笔费用都是精打细算,尽可能地用在刀刃上,用在员工和单位发展上,没有一分钱是为了他自己。”“张主任特别注意形象,一年四季跟我们一起吃食堂,单位来客也尽量安排在食堂就餐,他还调侃说食堂的油也放心,菜也放心,不要让客户指背心,员工们见他这样,都

18、打心底里佩服他,愿意听他的。” 对员工的关心是真诚的,他把每一位员工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般看待。2000年11月,正是一年之中最忙的时候,社里的老郭却因为儿子参军的事终日担心,拉下了工作进度。知道后,立即找来老郭了解情况,不仅没有指责他,还劝他安心工作,孩子参军的事由他俩利用晚上的时间一起去跑。这样跑了半个多月,孩子参军的事终于成了,老郭心里一颗石头落了地,心底却从此多了一份深沉的感动与感恩。 对员工是这样,对素不相识的客户也是一样。文家乡贾文乐,原本家里很穷,看到别人跑出租赚钱,他也想买辆车试试。经人介绍找到之后,先是找很多人了解小贾的情况,又让小贾带着一起去车主那里看车,看到车之后,放了心,

19、给小贾贷了1万元买回那辆二手吉普。后来,小贾的出租果然红火,几年后又贷款把吉普换成了桑塔纳。脱了贫的小贾心存感激,买了两条烟送给张主任,却被退了回来,“只要你踏踏实实做事、赚钱,我要你的烟做什么?”有了钱之后,小贾和社会上一些不务正业的人混在一起,渐渐迷上赌博,辛苦赚来的10多万元钱很快便输光了。知道后,隔三岔五去找小贾,苦口婆心劝他戒赌,还“逼”着他借钱还贷。在的劝说下,小贾最终告别了赌博,借钱在镇上开了个小餐馆,生意越做越火。这么多年过去了,如今,还是会经常打电话给小贾,担心他有没有再赌。小贾心里知道,张主任这是把他当兄弟看,为此,他心里一直充满感激。 很多人说,张主任这人特厉害,会“读人

20、”,客户是优是劣他一眼就能看穿。乡有一位从事农产品加工的贷户,早几年在信用社借款40万元,因厂子效益不佳,贷款到期未还,利息欠了不少。去年上半年,到他的加工厂考察后,仔细分析,认为厂子效益差的主要原因是流资不足,增加了经营成本。他不仅没逼着贷户变卖抵押资产还贷,还主动提出给他追加贷款40万元充实流资。结果,一年内这个客户就翻了身,净赚100多万元,所欠旧贷全部结清,加工厂完全走入了正轨,一个不良客户一下子变成了信用社的黄金客户!这些年来,经他“慧眼”培养出来的优质客户数不胜数,他用真诚的服务,赢得了乡亲们发自内心的尊敬和信赖! 作家余秋雨说过:奉献与回报无关,就像慈善与金钱无关,毫无利益的付出,才是真正的奉献。20多年来,累计15次被评为县级先进个人,3次被评为市级先进个人,2次被评为省级先进个人;他所工作过的信用社12次被评为县级先进单位,3次被评为市级先进单位。荣誉带给的不仅是安慰和鼓励,组织给他的荣誉越多,他心中的压力就越大。他说:我只想踏踏实实做事,过简单的生活,把自己分内的事做好,比名次和荣誉更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