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必修1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3884475 上传时间:2022-07-02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1,0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必修1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湘教版必修1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必修1复习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必修1复习提纲).doc(7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湘教版必修1复习提纲)高考资源网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学案 导学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a)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及图示( c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它位于金星和火星轨道之间。读图要求(必修P8图1-3):识别地球在八大绕日行星中的位置、运动方向、相邻行星的名称。2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b)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适宜

2、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充足的水分。原因:(1)地球处于一个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2)距日远近适宜,有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3)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形成适中的大气层,有以氮、氧为主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4)地球内部水汽的生成及外逸凝结导致了液态水的存在。3太阳辐射与地球太阳辐射的特点(a)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太阳辐射可分为紫外光、可见光和红外光三部分。太阳辐射约50%的能量集中在可见光区。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b) 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的活动和变化,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

3、的主要动力。太阳辐射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用的能量的主要来源,如煤炭、石油、水能等。4太阳活动与地球太阳外部结构及太阳活动的类型(a)太阳外部结构从里到外分别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太阳活动的类型: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和日珥发生在色球层,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b)影响气候:一般来说,太阳活动极大年,地球上反常气候出现的概率明显增大;太阳活动极小年,地球上气候相对比较平稳。如黑子数目变化的周期为11年,黑子数目多少与地球气候的变化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影响短波通讯:耀斑导致地球大气中电离层受破坏从而造成短波通讯受干扰甚至中断。影响地球磁场:当太阳活动强

4、烈时,太阳大气向外抛射大量的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受到干扰,产生“磁暴”现象。极光现象:太阳风导致地球高纬地区大气出现电离,产生极光。5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a)自转基本要素基本内容特征方向自西向东饶地轴转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周期恒星日即23小时56分4秒,真正的自转周期速度线速度1670cos千米/时(为纬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两极点为零角速度150/小时除南北极点为零外,都一样昼夜更替现象(b) 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任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样就形成了昼夜现象。向着太阳的半球叫昼半球,而背着太阳的半球叫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有一

5、个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地球自转运动导致了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个太阳日,即2小时。拓展提示晨昏圈与太阳光线相垂直,平分赤道,自西向东运动。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叫太阳高度。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0。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及经过该点的经线)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及经过该点的经线)为18时。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转(a)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相关相关时间计算(c) 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叫地方时。地方时是东边地点时刻比西边地点时刻要早,表现为时间值要大。经度相差150,时间相差1小时。 国际上规定全球共划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150

6、经度,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做区时,又叫标准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差一个小时。中国统一用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0的地方时),称为北京时间。 区时和地方时的计算: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计算;第三步: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知西(时区)求东(时区)用加,知东(时区)求西(时区)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小时,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日期和国际日期变更线(b)向东经过日界线减去一天,向西经过日界线加一天,时刻保持不变。1800经线与日界线不完全重合。6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轨道、速度、

7、方向、周期及图示(a) 方向:自西向东 轨道(面):公转轨道(面)或黄道(面)。(太阳位于椭圆轨道的其中一个焦点上。) 周期:1年(约365日6时9分)速度:近日点(1月初)较快,远日点(7月初)较慢 读图要求(必修p21图1-14):(1)了解地球公转轨道的特点;(2)识记近日点、远日点位置,并注意冬至日、夏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置的差异;(3)把握公转方向;(4)正确理解公转速度变化的规律。黄赤交角的概念及图示(c)地球自转的平面叫赤道平面,地球公转的平面叫黄道平面。两个面的交角称为黄赤交角,目前黄赤交角约为23.50,地轴垂直于赤道面,所以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66.50。黄赤交角是地球自

8、转、公转运动形式的综合体现,即地球总是倾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读图要求(必修p21图1-15):(1)地轴的空间位置不变,一端始终指向北极星;(2)找出黄道面与赤道面;(3)识记黄赤交角、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大小。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c) 地方时为12点时,太阳光线相对于当地地平面的倾角叫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纬度变化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季节变化夏半年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冬半年较小具体变化春分、秋分日由赤道向两侧递减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南半球达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北半球达最小值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直射,赤道在春分、秋分日达

9、最大值昼夜长短的变化(c)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相反)夏半年(3.31-9.23)1.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2.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冬半年(9.23-3.21)1.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2.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春分日与秋分日昼夜等长:各12小时赤道全年昼夜等分拓展提示光照图的判断方法:(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的依据为:从地球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

10、道,是春分、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想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50;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50。(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0,时间相差1小时,每隔10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想减,异侧想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

11、算。(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所求地=900-(所求地纬度和直射点纬度之差)。先求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点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点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和,再用900减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四季变化规律和五带的分布特征(b)四季的更替:四季更替表现为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夏季为一年中白昼最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四季更替的原因是:地球公转,直射点的移动造成的。五带的划分: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到的地方); 南北温带(回归线至极圈之间,

12、无极昼极夜无直射) 南北寒带(南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7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各层的特点(a)范围基本特征划分依据地壳地壳至莫霍面(17、6、33km)坚硬、由岩石组成地震波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地幔莫霍面至古登堡面(2900km)分上下地幔地核古登堡面至地心分内、外核,铁镍组成;内:固态;外:熔融状态岩石圈的范围(a)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平均厚度为100-110千米。7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及特点(a)外部圈层概念组成其他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包围地球的复杂系统气体和悬浮物,主要成分是

13、氮、氧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圈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海洋水、陆地水(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岩石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生物圈与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学案 导学1.地壳的物质组成地壳的物质组成(a) 地壳由岩石组成,岩石由矿物组成,矿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矿物与岩石的关系(b) 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矿物有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基本存在形式。 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固态矿物集

14、合体。三大类岩石的成因(b) 岩石可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形成。可分为侵入岩(如花岗岩)和喷出岩(如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沉积岩是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受到风化、沉积和固结作用而形成的;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和存在化石两大特征。主要有砾岩、砂石、页岩、石灰岩等。变质岩是原有岩石存在条件产生变化导致其结构、矿物成分随之变化而形成的; 主要有片麻岩、石英岩、板岩等。2.地壳的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b) 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伴随喷出作用和侵入作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岩、变质岩),在地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15、下,形成沉积岩;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岩、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被高温融化,又成为新的岩浆回到地球内部。岩石的转化过程表明,组成地壳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地壳的物质循环及图示(c) 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就是地壳的物质循环(即地质循环)。推动这种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所释放的热量。 “三类岩石转化示意”图见教材必修1第34页图2-7。读图要求: 1、找到岩浆岩(分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变质岩在图示转化中的所处位置。 2、关注岩石转化中能量的来源:地球内部的放射热和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 3、注意各类岩石之间的内外力作用

16、。3.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a) 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造成地表物质的破坏、搬运和堆积。 地球各种地表形态都是内力和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4.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和六大板块的分布(a)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岩石圈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这些板块处于相对运动状态;板块之间呈现两种基本关系:互相挤压碰撞或彼此分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见教材必修1第37页图2-10。运用板块运动原理解释世界主要地形的成因(

17、c) 在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的地带形成山脉和高原(如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在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的地带形成海沟、山脉和岛弧(太平洋中的深海沟、美洲西岸的山脉、亚洲东部的岛弧)。 在陆地板块内部张裂地带形成裂谷(东非大裂谷)。地质构造的类型(a) 地质构造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主要类型有褶皱和断层。 褶皱由强烈的碰撞和水平挤压使沉积岩发生弯曲而形成;褶皱可分为背斜和向斜这两种形态。 断层是岩层受力发生断裂,两侧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位移而形成的。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及图示(c) 背斜、向斜与断层图见教材必修1第39页图2-14、图2-15和图2-16。读图要求: 1、能够根据图中地层

18、的弯曲方向判断属于何种构造。 2、理解背斜谷和向斜山的形成原因。5.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a) 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及图示(c) 流水侵蚀:地面在内力抬升基础上,经流水的侵蚀切割形成我国横断山地的“山高水深”和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流水沉积:在大河的中下游地区,内力作用使基底缓慢下沉,泥沙沉积形成开阔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风力沉积:在干旱地区,风速变化使沙粒堆积成为沙丘,沙丘移动会带来流沙危害。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图见教材必修1第42页图2-20和图2-21。读图要求: 1、能够判断图中所示的地

19、表形态属于何种类型。 2、根据地表形态判断其主要成因。6.人类活动和地表形态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b)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多种多样,有的是合理、有利的,有的是不合理、有害的。应根据具体情况因时、因地进行分析。7.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垂直分层(a) 大气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三层。 高度 温度 特点对流层地面到12千米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人类活动和云、雨等天气现象大多发生在此层平流层12千米到50千米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气流稳定高层大气50千米以上随着高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b)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选择性吸收、散射和反射。 干洁空

20、气基本上不能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能。 大气中的臭氧能够大量吸收紫外光;空气分子能散射波长较短的蓝色光;水汽、云和浮尘可阻挡、反射和吸收部分可见光;对流层中的二氧化碳、水汽、云和浮尘可直接吸收部分红外光。大气的温室效应(b) 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对流层大气,特别是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能够吸收大部分长波辐射,把地面辐射的大部分热量截留在大气中,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又将热量归还给地面,直接补偿地面的热量损失。这样,对流层大气就可以延缓地面温度下降的趋势,使得地面因昼夜交替而导致的温度波动趋于和缓。这就是大气对地面所起到到的保温作用。影响地

21、面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b) 影响地面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和下垫面因素。 纬度因素:由于不同纬度地区的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太阳辐射经过的路程、太阳光线照射的角度不同,导致太阳辐射强度由低纬向两极高纬度递减,所产生的地面辐射也随之由低纬向两极高纬度递减。 下垫面因素:下垫面的性质不同,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的状况也就不同,导致地面辐射大小不同。 其他因素:气候因素(如某地的年日照时间长短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也就影响该地地面辐射的大小)。8.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c)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使近地面空气也冷热不均,导致近地面空气水平气压出现差异和相应高空水平气压出

22、现差异(等压面呈现弯曲);水平气压差异产生水平气压梯度力,造成空气的水平移动,形成了热力环流。图见教材必修1第4页图2-2。读图要求: 1、比较、三地受热状况的差异。 2、分析近地面和高空气压的分布差异。 3、把握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的分布特点 4、得出热力环流中空气流动的规律。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a) 不同地区水平方向的气压差异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的特点(a) 垂直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图示(c) 1、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和极地高气压带(2个)。 近地面风带:信风带(个)、

23、西风带(个)和极地东风(个)。形成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主要因素有:热力因素和动力因素。由于热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由于动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和分布与太阳直射点密切相关。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有规律地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则相反。图见教材必修第页图“北半球三圈环流和风带示意”及第页图“风带和气压带移动示意”。读图要求:、了解地球上个气压带所分布的大致纬度位置,理解各自的成因。、了解个风带所处的位置,理解各风带风向产生

24、偏向的原因。、了解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中南北移动的规律及其原因。、能分析具体的变式图。9.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b)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季节移动的宏观背景下,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由于大陆增温和降温都比海洋快,因而在大陆上,夏季形成热低压,冬季形成冷高压。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亚洲低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存在高压区域;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尤以亚洲高压最为强大,使得副极地低气压带也仅保留在大洋上。季风是大范围地区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有显著改变的现象。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

25、差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10.常见的天气系统冷暖锋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天气状况(b)锋面的特点:冷气团在锋面的下方,暖气团在锋面的上方。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都有显著的差别,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锋面一般分为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和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冷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大风、降温、降雨、降雪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好。暖锋所产生的降水多发生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暖。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多与锋面活动有联系(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都是冷锋活动形成的)。低气

26、压(气旋)系统与高气压(反气旋)系统的气流运动特点及天气状况(b)低气压系统的气流运动特点: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向外逐渐增高;气流运动方向在北半球呈逆时针旋转(南半球呈顺时针旋转)。从大气垂直运动方向看是辐合上升的,易成云致雨。高气压系统的气流运动特点: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向外逐渐降低;气流运动方向在北半球呈顺时针旋转(南半球呈逆时针旋转)。从大气垂直运动方向看是下沉辐散的,不易成云致雨。地面天气形势图(c)教材必修第页图“锋面气旋系统示意”,读图要求:、了解气旋常常和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系统;理解其成因。、了解锋面气旋系统经常出现在中纬地区;分析锋面气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了

27、解表示冷锋和暖锋的图上符号;并能在锋面图上画出。、能分析具体示意图。11.水循环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a) 水循环是指水体的空间位置移动及其运动形态、物理状态的变化。太阳能和地球重力是推动水循环的动力。海陆间水循环是最重要的水循环的类型。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分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b) 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中通过吸收和释放热量,以固、液、气三态的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 水循环的意义:使地表物质得以大规模地运动,塑造了多种地表形态;使能量在地理环境中不断转化和交换。12.洋流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图示(c) 洋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

28、沿一定方向的稳定流动。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见下表:环流中心流向主要洋流副热带环流南、北纬2530海域北顺南逆北赤道洋流、赤道逆流、南赤道洋流、西风漂流副极地环流北逆南无 图见教材必修1第61页图2-40“南北半球洋流模式”。另可以参考第62页图2-41“世界洋流分布”,只要了解世界洋流分布的基本规律(图中大量具体洋流的名称可不必去记)。读图要求: 1、了解南、北半球海域中副热带环流的位置,理解其成因。 2、了解北半球副极地环流的大致位置,理解为何南半球海域不存在副极地环流。 3、关注中纬度地区大陆东岸和西岸附近洋流的冷暖性质,分析其对陆地沿岸地区气候的不同影响。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b) 1、

29、对气候的影响:洋流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的水热输送和全球的热量平衡;对沿岸地区气候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如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如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气候受寒流影响较大。 2、对海洋生物分布和渔业生产的影响:寒暖流交汇为鱼类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形成渔场,如纽芬兰渔场和日本的北海道渔场。 3、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于海洋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可使污染范围扩大。 4、对海洋事业的影响:顺水航行可以节省油料,逆水反之。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案 导学1、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地球生物进化的一般序列(a)地

30、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出现在海洋中的单细胞生物(原核细胞生物)。距今约14亿年前,从原核生物细胞中演化出真核细胞生物,真核细胞生物出现以后,生物的演化进程明显加快。植物依次经历了陆上孢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及被子植物时代;动物依次经历了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鱼类时代、两栖动物时代、爬行动物时代、哺乳动物时代及人类时代。生物进化对地球环境的改造和环境突变对地球生物的生存威胁(b)生物进化对地球环境的改造:(1)具有光合作用功能的生物的出现和发展,使大量的自由氧释放到环境中,改变了大气的性质,促使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对地表环境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2)真核细胞生物出现以后,因为藻类的光合作

31、用效率大大提高,从而加速了自由氧在海洋和大气中的积累,也使太阳紫外线辐射强度大大减弱,扩大了改善了生物的生存环境。(3)从古生代寒武纪开始,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由此揭开了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的序幕。(4)生物促进了自然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联系了无机界和有机界;改变了水的化学组成,改造了水圈;改变了原始大气成分;参与了沉积岩的形成,加速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从而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环境突变对地球生物的生存威胁:地质历史时期环境变迁的重要标志是生物进化和环境灭绝。古生代末期(如三叶虫)和中生代末期(如恐龙),是地质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拓展提

32、示绿色植物对地理环境发挥的独特作用:(1)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保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平衡,净化了大气;(2)绿色植物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善生态条件,保障农牧业高产稳产;(3)城市绿地具有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声、美化环境等作用。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作用(a)人类是地理环境的产物,人类能够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使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并且能够有意识地提高这种适应和改造的能力,这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地理要素的最显著特点。因此,人类又是地理环境中非常特殊的要素。人类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也愈来愈大。

3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b)作为人地关系的主导因素,人类既可以通过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改善环境,开发资源,造福于社会,又能给自然环境带来各种破坏,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人类必须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拓展提示分析全球性环境问题如酸雨、臭氧层空洞、全球变暖等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分析我国沙尘暴天气多发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b)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理

34、环境的整体性。具体表现为:(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3)某一要素的变化,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a)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这些地理要素并非简单地汇集在一起,或偶然地在空间上结合起来,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大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如海洋与陆地之间的关系。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岩石圈、土壤圈等通过

35、水循环、大气循环和生物循环联系在一起。小尺度范围而言,某一要素的变更容易对其他要素产生连锁反应,导致整个环境的变化。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形成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系统。系统内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可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如决定我国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主导因素是水,西北地区的植被、地貌、土壤以及河流特征都与干旱的气候相一致。在各地区内环境要素之间有一种协调或平衡关系。如果某个要素的变化超过了其限度,就会导致彼此间的不协调或不平衡,有时甚至带来环境灾害,因此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环境过程中应充分

36、重视这一问题。 4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a) 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人类活动,其中成土母质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气候和生物则是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 不同自然因素对土壤性状的作用(b)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气候还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生物: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 地形:主

37、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如在山区,由于温度、降水和湿度随地势升高的垂直变化或因坡度、坡向的变化,导致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分化。 人类活动:主要通过改变成土因素作用于土壤的形成与演化,其中以改变地表生物状况的影响最为突出,如农业生产活动。拓展提示人类对土壤形成的影响表现为:积极影响是培育一些肥沃、高产的土壤,如水稻土;消极影响主要是导致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 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资源利用对环境整体性的影响(b) 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从而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资源开

38、发利用改变了某一种自然资源或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某种成分,这必然影响到周围的其他环境要素。如采伐森林,不仅改变植被状况,还会引起土壤和径流变化,破坏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对小气候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6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现象(b) 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存在差异性,既有大尺度的,也存在小尺度的差异。例如: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区(100N-100S),埃塞俄比亚高原为热带草原区(100-200N),撒哈拉沙漠为热带荒漠区。 7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地球表面地域分异的四种基本规律(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地区逐渐减少,导致热量从低纬向高纬地区减少,形成大体沿纬线

39、方向延伸(东西延伸),沿纬度变化方向更替(南北更替)的自然带分布规律。以低纬、高纬地区最为典型。这种地域分异的基础是热量条件。拓展提示探究以下案例中的主导因素:(1)我国海南岛到黑龙江漠河的自然带变化: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针叶混交林带;(2)赤道到两极地区自然带变化(非洲中部亚洲北部):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同一纬度地带内,由于降水量从沿海到内陆逐步降低,形成大致沿经线方向延伸(南北延伸),沿经度变化方向更替(东西更替)的“经度地带分异”规律。以亚洲大陆中纬地区最为

40、典型。这种地域分异的基础是水分条件。拓展提示欧洲西海岸沿400N向东的自然带分布: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垂直分异规律:在一定高度的山区,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干湿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形成了相应的由气候、植被、土壤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带,表现为随等高线延伸(水平延伸),从山麓到山顶更替(垂直更替)的现象。这种地域分异的基础是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拓展提示珠峰南坡自然带谱较北坡复杂的成因:南坡朝向印度洋,夏季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且南坡为阳坡,热量条件较好。南坡的相对高度大,带谱较北坡复杂。地方性分异规律:在地形起伏、海陆分布、洋流、岩性、土质、地貌部位等不同的条

41、件下,自然带发生一定变化的规律,它具有重复性、有序性的规律,是属于一种小尺度的地域分异。拓展提示天山南坡山麓的绿洲(高山冰雪融水灌溉,有利于棉花种植)、南半球缺失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海陆分布)等。产生地表不同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主导因素热量;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水分;垂直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水热条件的组合;地方性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水热情况。8主要陆地自然带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及其特征(a)陆地自然带基本类型分 布特 征森林自然带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等湿润、半湿润地区(1)生产量较大;(2)赤道到两极热量差异草原自然带热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1)降水量差异;(2)以草本植物为主荒漠自然带热带荒漠带、温带荒漠带干旱地区(1)降水量少;(2)植物少,消费者的种类和数量少,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寒带自然带冰原、苔原带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北部等全年严寒,植被很少,被冰雪覆盖拓展提示探究为了建设“绿色奥运”,北京能否大量种植常绿阔叶林树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