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物理说课稿例文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物理说课稿例文6.docx(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物理说课稿关于物理说课稿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苦的人民老师,很有必要细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老师的语言表达实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物理说课稿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物理说课稿 篇1一教材分析功率是一般中学新课程试验教材必修2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第3节内容。功率是反映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而功体现了力的作用在空间上的效果积累,同时功又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功率和功的教学既是延长了前面所学的力的相关学问,又为后面即将学习的能得相关学问做好了铺垫,所以本节课在第七章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中学课程标准中对功率的教学要求为:理解功率的概念,会用功率的公式
2、进行平均功率、瞬时功率的计算,会分析机车的两种启动模式。功率的概念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科技之中,其定义、表达式P=W/t、单位等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教材中首先通过两台起重机做功相同,时间不同引入了功率的概念和定义式,在学生已有的学问基础上,通过对动力机械的分析,探讨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并说明白物体做功、机器做功的功率等说法实质都是力做功的功率如:汽车的功率就是牵引力的功率,起重机起吊重物的功率就是钢绳拉力的功率然后,依据对物体做功的公式和运动学公式导出了功率与速度的关系,既P=FV。再借助“说一说”和“做一做”栏目,提出了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概念。最终教材结合例题探讨了汽车两种启动模式
3、的相关问题。针对上述内容,本节课支配1个学时,并制定了如下的教学三维目标。二教学三维目标学问与技能理解功率概念及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定义会利用P=W/t,P=FV进行相关的计算。过程与方法通过探讨,体会物理学探讨问题的方法,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感知功率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提高学习物理的爱好和意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功率的概念,并敏捷应用功率的计算公式计算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2难点:正确区分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并能够利用相关公式计算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物理说课稿 篇2一、说教材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出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中的第2节二力平衡
4、。主要涉及到的内容有三个方面:即力的平衡概念、二力平衡条件及其应用。二力平衡是物体受两个力作用而保持的平衡状态,是物体受力平衡问题中最简洁的一种状况,在力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既是牛顿第肯定律的持续,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其它力学学问的基础,所以二力平衡学问是联系新旧学问的一个纽带。这部分内容和方法的学习,关系到学生以后会不会进行受力问题的分析问题。因此,学习这部分学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说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2)知道二力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3)会应用二力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简洁的问题。过程与方法:(1)通过试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2)学会分析一
5、个物体受几个力及这几个力的平衡关系。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由于二力平衡条件是从试验中总结出来的,能够培育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看法、树立乐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物理道理的意识。3、说教学的重难点(1)重点:二力平衡条件是学生进行力与运动关系分析的基础,所以二力平衡条件是重点。(2)难点:力的平衡概念的建立是难点;由于初中学生虽然具有肯定的抽象思维实力但还处于萌芽状态,对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的分析、推断实力比较弱,所以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也是本节的难点。区分一对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力也是一个小的难点。4、说教学器材老师演示:(1)自制二力平衡演示器 (2)有关多媒体课件二、说学情(1)学生已有的有关力及运
6、动方面的学问为本节内容的学习供应了学问基础。(2)学生经过一年多的物理学习已经基本驾驭了探究这种方法,这为本节课的学习供应了有利的方法保证。(3)学生还存在着肯定的思维障碍。例如:电梯停止在三楼,要使它匀速上升到四楼,所用的拉力必定大于电梯静止时受到的力;当我们推讲桌而推不动的时候,学生往往会认为这是推力小于阻力的缘由等。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对一个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对平衡力的理解和应用产生思维障碍。三、说教法依据本节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纳以下几种教法:先演示;支配学生“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试验活动,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对试验进行试验设计、操作、视察、
7、思索;学生相互沟通探讨自己得出结论,老师再适时地进行点拨,体现出“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四、说学法新课程要求学生“会学”而不仅仅是“学会”,因此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通过探究试验,充分发挥试验的直观作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这是其它任何学习手段都不能代替的。在试验中,指导学生学会“试验探究思索深化归纳总结”的试验探究问题的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另外,为了让学生能够达到学以致用,真正驾驭二力平衡学问,支配了几个随堂练习。五、说教学过程复习提问:第一步:导入为了顺当实施目标做好学问上的铺垫,提出已学问题:牛顿第肯定律的内容是什么?能不能反过来说: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
8、状态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学生明确回答后,列举常见的例子。(一)创设情境引入:(1)找一个成果相对较差的学生上台即可,能够激起学生的留意力和学习爱好。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索:这位同学站在这里静止不动,虽然只受两个力的作用为什么会保持静止呢?(2)老师边手拿粉笔盒上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边问学生粉笔盒所处的状态、受到几个力的作用?(上述两个问题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能把当前的问题同牛顿第肯定律联系起来: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处于这两种状态下的物体是不是就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呢?实际生活生产中,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这时物体所受的力就是平衡力,当物体虽然受力但是保持静止状态
9、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此时称为力的平衡。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二力平衡内容。用多媒体投影:“力的平衡”,进一步激起学生的学习爱好。)(二)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由于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是最基本、最简洁的二力平衡,我们就从这起先。有的同学会从日常生活中体会到物体的其它状态:例如,火车刚出站或将要进站的时候处于平衡状态吗?明显不是!那么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应当具备什么条件呢?(设置这样的过度语能够为学生探究新知留下悬念,激发其解决问题的。)1、老师首先演示一下课本中的试验。(在这里老师做演示,目的是能给学生一个示范;有许多的问题是看起来简洁做起来难,我们也知道学生的探究活动大多是已知结论的探究,并不是科学家们
10、的那种未知结论的探讨。所以演示还是有必要的,也可以改成边演示边探究试验。)试验步骤:硬纸板受到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反、在同始终线上的力,运动状态如何;硬纸板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在同始终线上的力,运动状态如何;硬纸板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在同始终线上的力,运动状态如何;硬纸板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始终线上的力,运动状态如何;起先第五步前,提出问题:是不是硬纸板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始终线上的力,就肯定位于平衡状态。将两钩码系在硬纸板上使两小车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始终线上的力,用剪刀将硬纸板剪断,视察硬纸板的运动状态。根据探究试验的常规分几步进行,重点放在学生试验方案的设
11、计上,等到学生完成后,先找几个成果好一点的同学向全班同学展示一下(探讨沟通),然后我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我的设计方案以及空的记录表格,再由学生进行详细地试验(老师巡回指导,发觉问题刚好解决)。针对投影上提出的视察问题,请学习成果中等的同学来回答。同时启发学生思索二力平衡的条件。最终归纳、总结并投影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在整个学生的探究试验中,老师的刚好引导再加上前面演示,体现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学生的设计、操作、视察、思索和总结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每个学生都主动参加到试验中来了,也反映了面对全体的素养教化的基本要求。(3)在得到二力平衡条件的基础上,老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对结论进行提炼
12、处理,使学生易记、易用。老师最终总结成八个字:同体、等大、反向、共线。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对条件的记忆和理解,也能培育学生的概括思维实力。(三)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对所学学问作小结后,出示实例:吊着的电灯保持静止,灯受重力20牛,则此灯受拉力大小为多少?先由灯处于静止得到它受平衡力;然后分析灯受哪两个力,即重力和拉力,最终依据二力平衡条件,已知重力20牛,确定出灯受拉力20牛。最终再以提问的方式向学生强调一下一对平衡力与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分。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正确地应用二力平衡学问来解决实际问题。趁热打铁,用多媒体向学生出示随堂练习(能够起到紧扣重点、越过难点的作用),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培育
13、解决问题的实力。六、说小结和作业作业要尽量少而精,以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学习指导与联系的基础梳理。七、说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重点是二力平衡的条件,为了能使学生对这个重要的内容深刻理解,一方面要仔细做好演示试验,起到主动引导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做好探究试验,主动地探求二力平衡条件,这是关键之所在!还要留意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分析物体的受力状况。物理说课稿 篇3一、目的要求:教学内容的地位:本节学问是中学物理教材第七章第五节,即第七章动量的最终一节。学问的结构相对简洁,但内容是对本章学问的总结和复习,尤其是对动量守恒定律学问的复习。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学习了详细的学问动量及动量守恒定律,并能够对
14、一些物理模型进行简洁的解题,但一旦涉及到详细的问题,难免会手足无措。所以本节学问的地位是特别重要的。此外,本节学问还涉及到了一些详细的生活中的问题以及一些高科技学问;加之目前高考正面对实力测试,更多的接近生活接近科技前沿的问题考题的出现,使得本节学问显得尤为的重要了。虽然教学大纲规定为A档,即了解知道;而且从前物理老师总是把本课作为学生自学或占用少量时间讲解的内容,但随着素养教化的发展,本节的学问必成为教学的重点。综上缘由,我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深化的探讨和细致的设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要了解生活中的反冲运动,更要学会利用动量学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是本课的根本目的。二、教学内容1
15、、教学的重点:(1)巩固和深化动量守恒定律(2)知道反冲运动和火箭原理(3)了解反冲运动的应用(4)了解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2、教学难点:(1)巩固和深化动量守恒定律(2)知道反冲运动和火箭原理3、重点难点确定分析:在目的要求部分我已经说明,本节的学问关键在于对前面学问的总结和应用,而动量守恒定律学问更是重要的重要,而且学生在这部分学问的应用才刚刚接触,熟识程度不够。所以巩固和深化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反冲运动和火箭则是对反冲运动的详细应用,所以他的地位也是极为重要的。了解反冲运动的应用和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一方面使学生把详细的生活学问和学习的内容紧密结合
16、,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处理实际问题实力,并通过我国的航天技术发展教学提高学生的爱国热忱,因此,二者的地位同样特别重要。4、教材分析及设计:教材中,对于反冲运动的原理仅仅进行了简洁的介绍,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运用的动量守恒定律并没有进行数学上的推理,针对这方面,我在教学中加入了这部分学问,并由学生进行推理、说明。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的理解了反冲运动的原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在反冲运动中的应用,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反冲运动的事例除了书上的之外,还引入了其他学生感爱好的事例。对于火箭部分的学问,除了书上的学问之外还通过书籍加入了一些常识性学问和图片,使学问更加系统、形象,利于学生对学问的理解。对于例题
17、的设计,主要针对动量守恒定律在反冲现象中的应用,首先是两道较为简洁的选择题,简单理解。作为后面难题的铺垫。接下来是有关火箭和大炮的放射原理的两道计算题,这两道题主要注意思路上的理解,数据较为简洁,简单计算,能够大量的提高课堂的容量。最终利用段时间解决一个详细的问题,由学生进行探讨,并讲解。进一步理解动量守恒定率在反冲运动中的应用。试验设计动身于学生对学问的理解有限,对现实生活视察不细致,所以设计了三个好玩的试验,并在课堂起先就进行,这样从课堂刚刚起先学生就充溢了爱好,带着解决详细问题的想法走进课堂,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爱好,促进了学生对学问的探求和理解。物理说课稿 篇4近几年以来,各省以及全
18、国举办的说课竞赛越来越多,通过说课来反映老师口头表达,更加能显示出老师对课本内容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反映老师对课堂的驾驭实力。做为一名中学物理老师,我将与大家来探讨一下如何说好一堂物理课。首先,什么是说课%说课就是老师口头表述详细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从说课的内容和性质来看,它同备课、上课有很多共同之处,也有其不同特色。备课,可以从教案看出“怎样教”;上课,可以从课堂教学看出“怎样教”;而说课不仅要说出“怎样教”,还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要让听者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是说课区分于备课、上课,形成独有特征的主要方面。说课要求老师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分别阐述,而且特殊
19、强调说出每一部分内容的为什么,即运用教化学、心理学等教化理论学问去阐明道理。对于一堂物理说课来说也是一样的。如何去说好一堂物理课%我以全日制一般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物理第一册(必修)第三章第一节牛顿第肯定律为例子来浅谈一下如何说好一堂物理课。一、 说教材教者要说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因为对教材理解透彻,才能制定出较完满的教学方案。我认为它包括三个方面内容:1. 教材简析在仔细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说明教材的地位、作用。比如对于牛顿第肯定律这节课来说:它的地位具有双重性。其一,它属初中学学问的结合点:学生在初中学习中,已经了解了牛顿第肯定律的基本内容,我们应当以初中学问为生长点、以教材内容为线
20、索,绽开科学方法教化与思维实力培育;其二,它属运动学和力学的结合点:阐明白运动学和动力学各自探讨内容的不同,扼要地说明白动力学学问在生产劳动和科学探讨中的重要性,最终指出牛顿在总结了前人关于力学学问的基础上,进行了创建探讨而提出的三条定律是动力学的基础。2. 明确提出本课时的详细教学目标课时目标越明确、越详细,反映教者的备课相识越充分,教法的设计支配越合理。说课中要避开一模一样的套话,要从识记、理解、驾驭、应用四个层次上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要从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加以说明。比如对于牛顿第肯定律这课来说:3.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特点以及重点、难点、关键比如对
21、于牛顿第肯定律这课来说:牛顿第肯定律这节教材首先对人类相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作了历史的回顾,着重介绍了伽利略探讨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思想方法及卓越贡献,从而讲解并描述牛顿第肯定律的内容和物质惯性的概念。这样的依次充分体现了以学问本身为动身点,从而培育人的实际实力,最终升华出学问的价值德育目标。二、 说教法、学法教学,是老师和学生的双边关系。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说法,准确地道出了教学系统中这两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的发挥,表现在教学活动的探究中是否具有主动性和创建性。主体作用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学生是否独立思索;老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最优化地使学生从现有的水平向更高一级水平发展,有效
22、地对学生探究尝试活动进行诱导和评价。为此,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首先应着眼于学生怎样学。不应以教为中心,而应以学为主体进行设计。既把学为主体作为实施教学的基本点,又使教为主导成为学生主体的根本保证。从教学任务来看,感知新学问,以演示法、尝试法、试验法为主;理解新学问,以谈话法、讲解法为主;形成技能时,以练习法为主;从教学内容来看,物理教学,以演示法、试验法、推理法为主;教学起始概念,一般用试验法、探究研讨法。从学法指导来看,现代教化对受教化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说课活动中虽然没有学生,看不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但老师必需说明如何依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
23、目标指导学生学习,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培育学生哪些实力,如何调动学生主动思维,怎样激发学困生学习爱好等。从老师的说课过程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三、 说教学过程它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因为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教学支配,它反映着老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特性与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其教学支配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艺术性。通常,教学过程要说清晰下面几个问题:1. 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支配。说课者要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针对学生实际,借助哪些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的基本教学思想说明白;说教学程序要把教学过程所设计的基本环节说清晰
24、。但详细内容只须概括介绍,只要听讲人能听清晰“教的是什么”、“怎样教的”就行了,不能按教案像给学生上课那样讲;另外留意一点是,在介绍教学过程时不仅要讲教学内容的支配,还要讲清“为什么这样教”的理论依据(包括课程标准依据、教学法依据、教化学和心理学依据等)。2.说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支配。这里说明怎样运用现代教学思想指导教学,怎样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活动和谐统一,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学问传授与智能开发的和谐统一,德育与智育的和谐统一。3.说明重点与难点的处理。要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怎样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解决难点运用什么方法。4.说明采纳哪些教学手段协助教学。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这样做的
25、道理是什么*5.说明板书设计。说教学程序,还要留意运用概括和转述的语言,不必干脆照搬教案,要尽可能少用课堂内师生的原话,以便压缩实录篇幅。还是从牛顿第肯定律这节课来谈谈教学过程(列表附后):这样的教学过程明显体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物理说课稿 篇5说教材:质点和位移是司南版必修1其次章“运动的描述”第2节的内容,是本章的基础。本章从机械运动入手,讲解并描述运动学的基础学问,是中学物理的基础,所以本章的教学 关系到中学物理教学的好坏。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有:质点,什么状况下可看成质点,位移,位移与路程的区分,位移-时间图像,矢量与标量。质点是中学物理的入门学问,位移是物体位
26、置的改变,是运动学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是后续学习速度、加速度、功等概念的基础。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有利于为后面的学习做打算。结合本节的内容和特点,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从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育学生。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标提出以下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理解质点的概念,能推断一个物体在特定的状况下能否看成质点2.通过质点的相识,了解物理模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的作用3.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是矢量,知道位移与路程的区分和联系4.初步相识位移-时间图像,并依据位移与时间关系作S-T图像5.知道矢量和标量过程与方法在探讨物体运动时,能否把物体当作“质点”来处理,初步
27、驾驭科学抽象的探讨方法。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培育学生抓住主要因素,忽视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假如能抓住质点的概念和位移和路程的区分,也就把握了本节的要领。高一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性,定势性,并从感性相识向理性相识的转变,他们简单接受相对形象的位移概念,而对相对抽象的质点、和能否把运动中的物体看成质点普遍感到困惑。所以本节教学的重点是质点,推断一个物体在特定的状况下能否看成质点,位移和路程的区分;教学的难点是: 推断一个物体在特定的状况下能否看成质点。说教法物理教学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知道质点、位移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分析推断一个物体在特定的状况下能否看成质点。体验位移和路程的区分
28、,使学生全面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难点;因此,本节课综合运用直观演示教学法、讲授法、探讨法并结合多媒体手段。教学中,加强师生双向活动,引导学生的主动思维。说学法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现代教化以“学生为中心”,更加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学问。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要留意以初中路程的学问为基础,引导学生简要复习位置的概念后,为了描述物体位置的改变引入新的物理量(位移),再理解位移的概念,指导学生如何探讨一个有大小、有形态、有质量的实际物体来理解质点的概念,相识在哪些状况下,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体验抓住主要因素,忽视次要因素的物理探讨方法。通过巧用提问,评价;激活学生的主动
29、性,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自主、探讨的课堂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学生主动接受新学问,加上例题的巩固,再回到物理概念的理解。说教学过程从以上分析,教学中驾驭学问为中心,培育实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先进行位移的教学后进行质点的教学,把位置的概念作为位移的基础,再把位移中探讨的实际物体引入到质点的概念,符合简洁到困难的认知过程。设计如下教学程序:1.导入新课:(大约须要5分钟的时间)复习位置的概念之后指出,如何描述物体位置的改变,为了简洁起见,先探讨如何描述一个点的位置改变。再复习初中的路程概念后,通过实例探讨说明路程不能描述物体位置的改变。为了描述物体的位置改变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量位移。
30、2.新课教学:(大约须要35分钟的时间)(1)位移的教学:给出位移的概念,引导学生对位移的理解,并在位移的大小,方向进行举例分析,让学生知道如何求位移,及当物体在始终线上运动时,它的位移公式为S=X1-X2 。 老师举例:例:有一点(物体)P在水平面上沿直线先向东后向西运动,在该直线上建有由西向东的一维坐标系,测得的数据有如表t/s0123456x/m-171014128-3你能求出P点在3s内、第3s内;6s内、第6s内的位移和路程吗? 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思索、分析。利用在坐标系中画出P的全过程的示意图,进而强调位移和路程的区分和联系。通过简洁介绍标量与矢量,说明位移S的计算结果的“正”、“负
31、”号的物理意义,加深对位移的理解。在利用图像法表述P点的位移随时间的改变,这样更加形象直观。(2)质点的教学:通过位移概念的教学,知道如何描述一个点的位置改变,而怎样去描述有大小、形态、质量的实际物体的运动问题?给出问题,(如:以投篮为例,要探究篮球的运动,该怎样着手?)让学生去思索,了解质点的优越性后,再引入质点的概念,同时有意识的向学生介绍什么是志向物理模型,及其作用,(质点)实际并不存在,只是为了使探讨的问题简化。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质点的概念。对于物体在什么时候可以看成质点?老师通过实例(地球的公转、自转等),实行沟通与探讨的方式,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把物体看成质点后的优越性;和抓住主要因素
32、,忽视次要因素的物理思想。通过沟通,老师总结:能否把物体视为质点,要看所探讨的问题而定。在进行例题的讲解与巩固,使学生学习的学问具有稳定性。最终布置作业。(在板书方面:教学中将黑板一半写概念,另一半用来作图分析。)结束语 : 在以上设计中,我力求“以学生为中心”,以物理概念为基础,主动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还要依据学生的须要和课堂的实际状况,调整教学,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在此,还请各位老师,领导指责指正,感谢大家。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4页 共24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