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科学课教案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科学课教案汇总.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四年级科学课教案小学四年级科学课教案1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依据学校中各个建筑物的位置,画出自己学校的平面示意图。 2、能在沙盘上摆出自己学校各种设施的位置。 3、会制定简洁的活动安排。 4、依据自己的安排或方案,制作出沙盘模型。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 1、能与小组同学进行有效的分工合作。 2、能与其他小组沟通评价各组的活动结果。并分析成败的缘由。 3、关切校内环境,情愿设计新校内。 科学学问目标: 能用沙盘的形式展示自己设计的将来新校内的规划图,说出自己设计时须要考虑的因素(如环境等)。 课时支配: 1课时 教学过程: 做校内沙盘模型 1、老师介绍沙盘是什么样的,沙盘是如
2、何制作的。 2、学生探讨、摆布模型,在沙盘上建立所视察到的校内。 3、各小组之间进行对比,看哪组做的在最形象、最精确。形象方面侧重沙盘中一些建筑物的比例、形态、大小等,精确方面侧重平面图的精确,设计沙盘中物体间的距离、摆放位置等。 将来校内设计大赛 1、指导学生明确活动目标,设计方案。 2、征求其他同学或家长的看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修改设计方案。 3、依据拟订的方案打算材料,并在沙盘中展示出来。 小学四年级科学课教案2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选择参照物,并能精确地、定性地描述一个给定物体的相对位置(前后、左右、远近、东西、南北等)。 2、会运用平面图,能在图上找到自己要去的位置。
3、 3、能依据从甲地去乙地的语言描述,画出相应的路途图,并按图设法找到相应的地点。 4、能用一些表示方位的术语清楚地描述自己的位置。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 1、情愿把自己描述物体的方法告知其他同学;并且情愿倾听别人是怎样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2、能够与本组其他同学合作共同做好各项活动。 3、对搜集各种各样的地图感爱好,并发觉他们各自的特点。 科学学问目标: 1、能够说出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须要有参照物、方向和距离。 2、能够说出通用地图的主要标识的功用。(东南西北,比例尺,一般标记等。) 其他目标: 1、能简洁描述从甲地去乙地的地图的大体制作过程,能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家或常常去的某一地方的位置。
4、 2、情愿尝试运用所学的学问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方位问题。 3、能够找出现代科学技术如何帮助人们精确确定物体位置的实例。 课时支配:2课时 教学打算:各种小物件(尺子、笔、塑料块、小木块、小球、书等等)。红色小方块。地形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记忆嬉戏。 每组分发一些小物件(用小塑盒装好)。在10秒钟内尽可能地记住桌上的物件的位置。转过身去,由另一同学快速变更桌上物体原来的位置。再转回来,说出桌上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哪些改变。 引导学生了解:一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另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参照物。 二、在图上找位置欢迎你到我家来。 每组分发一张晋州市地图, 1、请每位
5、同学找到自己学校和自己家的详细位置。 2、通过视察地图,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学生会探讨关于方位描述、比例尺、图形符号等方面的问题。) 三、分析我校校内的地图。 (小组活动:弄清东西南北各个方向,北校门和南校门的位置,在200亩的校内范围内,建筑物和绿化带的分布状况。) 其次课时 一、在校内内开展找红色小方块的竞赛。 每组分发一张标有红色小方块位置的校内地图,同学们依据地图的指示在规定时间内分散到校内各个角落找寻红色小方块,老师做计时的工作,看哪个组最快最准。 打算工作: 1、提示同学们留意平安。 2、不要打搅其他班上课。 3、老师依据详细状况在小方块旁边标明距离。学生依据比例尺进行推算
6、。 二、小结,公布竞赛结果,对全部同学予以激励。 三、布置课外活动: 1、收集各种地图。 2、给同学画一张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路途图 小学四年级科学课教案3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在合作中设计验证昼夜成因的模拟试验方案。 2.能主动找寻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 1.敢于对别人的结论提出质疑。 2.相识到科学发展是漫长的,许多事物的运动规律须要从更广泛的范围进行探讨,才能真正弄清晰事物的本质。 科学学问目标: 1.能说出地球在不停地转动,自转一周为一天,需24小时。 2.能概述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与哥白尼的贡献。 背景资料 地球自转是一种绕轴旋转运动,在北极上空视察呈
7、反时针方向,南极上空视察则呈顺时针方向,习惯上称为自西向东旋转。自转周期为一日,因参考点不同而有恒星日(以恒星为参考点所度量的地球自转周期)、太阳日(以太阳为参考点所度量的地球自转周期)和太阴日(以月球为参考点所度量的地球自转周期)之别,时间分别为23时56分、24时和24时50分。自转角速度为每小时15,线速度则因纬度和海拔不同而异。 地球自转确定了地球上昼夜更替,并使地表一些自然地理过程具有昼夜节奏,还使运动物体如气团、洋流和流水发生偏转。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地球的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还使潮汐转变为与自转方向相反的潮汐波。 新奇点 模拟昼夜的形成可能是学生的新奇点。 学科关联 语
8、文:阅读探讨资料,与同学沟通自己的观点。 课时支配 建议本课支配2课时。两个活动各用1课时。 活动1开个学术探讨会 活动目标: 1.能承认地球在不停地自转,敢于对别人的结论提出质疑。 2.能概述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与哥白尼的贡献。 3.能说出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需24小时。 4.意识到科学发展是漫长的过程,许多事物的运动规律须要从更广泛的范围进行探讨,才能真正弄清晰事物的本质。 活动建议: 1.建议本活动在小组探讨基础上全班共同进行。 2.活动可干脆从教材的引入起先。布置学生在小组内用56分钟的时间为探讨会作打算。假如学生对地球围绕太阳转没有任何疑问,可请一部分小组为“太阳围着地球转”的观点找
9、寻证据;另一部分小组为“地球围绕太阳转”的观点找寻证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体会古人对昼夜成因的说明。 3.在学生探讨过程中,老师可适时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给学生。让学生阅读教材中包括“科学在线”的资料后,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科学相识的艰难过程。并体会哥白尼日心说的巨大贡献。 4.“科学在线”之后的一段文字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晰、更完整地说明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老师依据学生实际状况,在探讨和分析活动中做适当引导。 活动2模拟昼夜的形成 活动目标: 1.能够在合作的基础上提出模拟试验的方案,并能正确操作。 2.能够较清楚地向其他同学说明自己的模拟试验的结果。 3.能主动找寻证据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 实施建
10、议: 1.本活动是在学生已经知道昼夜形成缘由的基础上进行的。试验前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探讨:如何利用老师供应的材料来模拟昼夜的成因,如何分工合作等。 2.要留意引导学生沟通试验安排,在明的确验目的和方法,打算好所需材料后,再起先试验。试验时用遮光窗帘将教室变暗,以保证明验效果。学校如没有地球仪,可用学生自制的地球模型代替。 以下详细试验步骤供参考: 将地球仪的北极对着北方,在桌面中间放好; 面对地球仪,使它自西向东旋转(逆时针方向),在中国北京或其他省会城市的位置贴上小纸人; 在正对地球仪1米左右的地方打开手电筒,调整电筒的远近,以地球仪上清楚地出现明暗两部分为宜;确定地球仪上的白天部分和黑夜
11、部分; 将小纸人所在的位置旋转到黑夜部分,渐渐转动地球仪,视察小纸人投向地球仪表面影子的位置和改变过程与一天中我们实际视察到的现象是否一样,从而确定地球旋转的方向。这一教学过程重点是让学生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老师要激励学生应用平常视察到的地球上的物体在一天中影子自西向北再向东的改变过程来解决这一问题。 两人一组,轮番演示同一位置的昼夜改变。 3.为了帮助学生强化探究中的相识,老师还可以在地球仪旁边放一块钟表,告知学生地球仪旋转的方向要和表针转动的方向相反。 4.试验结束后各组分别向全班介绍模拟试验的结果。 5.教材最终的探讨是对学问的运用。肯定要让学生先依据两地的位置推断,再用试验演示。同一天
12、中位置靠东侧的地方先被太阳照到,上海在乌鲁木齐的东侧,所以先被太阳照到。 小学四年级科学课教案4 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1.两人合作,画出自己及其它物体的影子,视察影子。 2.自制日影仪并会用它测量影子。 3.视察记录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和视察时刻。 4.模拟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以及影长的改变。 学问技能: 1.相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改变而改变。 2.相识太阳在天空中的(视)运动模式。 3.知道太阳的(视)运动与影子改变的关系。 情感看法价值观: 1.能够长久而细心地连续进行一天的观测。 2.体会到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着亲密的联系。 3.建立起对宇宙探究的爱好。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3、1.师说谜语:人人有个好挚友, 乌黑身子乌黑头, 太阳光下伴你走, 一到黑处就分手。(谜底:影子) 2.学生猜谜。 3.探讨:你怎么知道谜底是影子的? 关于影子你还知道哪些? 4.学生沟通对影子的了解。 评析:猜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学生从下课到上课有个思维转换的过程,谜语可使学生快速集中思维,很快地进入课堂角色中来。同时,这个谜语中还暗含了很多科学学问,如影子是什么颜色,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影子的产生须要光线等) 二、画影子 (一)画自己的影子。 谈话:你们画过影子吗?有人画过自己的影子吗? 探讨:你们准备怎样画自己的影子?你的影子可能是什么样的? 带学生到操场上画自己的影子。 这么多的
14、学生一齐来到操场上画影子,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场面。学生在探讨中就已经盼望着画出自己的影子来看个原委。影子虽然是极为一般的,但他们就是对这些极为一般的影子没有太多的关注,更谈不上关注自己的影子了。 这一活动中,学生在画影子的过程中会有许多发觉: 1.影子与太阳分别在人(物体)的两侧。 2.影子的底端是与人(物体)相连的。 3.影子是灰黑色的(即使穿着彩色的衣服也一样)。 4.影子比人长(注:早上9点钟) 在获得这些发觉的同时,他们学会了合作,懂得:有时候,一个人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只有相互合作,才能画出自己的影子。 过程: 1.动身之前,告知学生将干什么。 2.发给学生每人一支粉笔,和学生一起到操场
15、上画影子。 3.画影子的同时把脚印也要画出来,并且把名字写在影子里。 4.记住自己站的姿态。 5.让学生视察此时太阳在哪边,影子和太阳的方向。现场的视察更具有劝服力,也为下面的研讨打下基础。 6.画好之后,领取新任务。 评析:还有什么比画下自己的影子更吸引孩子们呢。画影子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目的是要让学生留下影子的痕迹,为再一次视察影子埋下伏笔,便于比较。学生在画的过程中有了感受,经验了一次趣味性地动手做的活动,有所发觉。留意:这是他自己的发觉。 (二)画其它物体的影子 此时,学生还沉醉在画影子的乐趣之中,再让学生画其它物体的影子,让他们找一找,操场上还有哪些物体有影子,把他们的影子画出来。如
16、有难画的,只要求画出一部分,哪怕是影子最外缘的一条线也行。 学生在画其它物体影子的同时,他们会: 1.找寻:哪些物体有影子?相识到,并不是有了物体就有影子,在没有光线的地方,或是在其它物体影子里的物体就没有影子。 2.视察:这些影子是什么样的,和物体本身的形态有没有什么联系。 3.比较:这些影子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 哪个亮一些?(或是哪些部分亮一些)哪个暗一些?(或是哪些部分暗一些) 4.沟通:你画的是什么影子?有哪些发觉?哪些比较有意思或是比较特别? (三)制作简易日影仪,画影子 老师讲解并描述示范制作的方法:在卡纸的中间画一个“”或“”记号,把橡皮泥捏成底盘放在中心,在橡皮泥上插一支塑
17、料小棒,在卡纸上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 老师示范画影子的方法:按东南西北的方位把日影仪平放好,精确的方位要用指南针测定,在影子末端用“”或“”作出记号,同时登记测定影子的时间。 过程: 1.分发学生材料。 2.学生制作简易日影仪。 3.操作记录杆影。 (说明:在这一过程中,肯定要详尽地说明操作的方法,因为这是教会学生科学地学习方法,要求摆放日影仪时,肯定要用指南针测准方位,确保科学性) 三、猜想影子的改变 组织学生围坐一圈,老师参加其中。 猜想:过一段时间,影子还会是原来的样子吗? 学生最先想到的是影子会动。然而仅仅到这是远远不够的,老师要接着让学生猜想影子会怎么动?朝哪个方向动?为什么要
18、朝那个方向动?除了方向改变,还有什么改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请他们说说为什么这样揣测意在向学生渗透:揣测也应是有依据的。以此培育学生根本已有阅历对将来事物做出较精确预料的实力。 评析:揣测是由问题到实践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这种揣测,对于科学发觉,科学概括往往是特别起作用的。它是“搞科学”道路上的第一步,往往指明着科学探究的方向,为了这个方向而去收集事实,分析整理事实,去验证它,修正它。学生作出猜想后,无需老师布置任务,信任他们确定会再次视察那些在地上的影子。 四、学生再次视察影子,沟通探讨 1.老师提问:影子真的会像你们所说的那样改变吗? 2.学生再次视察影子。 他们会惊异地发觉,站
19、在自己的脚印上,影子和原先画的不一样了,特殊是那些固定的物体的影子,改变很明显。 3.沟通探讨: (1)有什么发觉?说明什么? (2)这些发觉和你刚才猜想的一样吗? (3)再过一段时间,这些影子又会有什么改变? 五、观测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以及记录日影仪上的影子。 1.猜想:到了下午,这些影子又会怎样呢?是什么缘由造成这种改变的? 2.探讨:怎样证明你的猜想是对的呢? 3.观测记录: 在视察记录之前,让学生探讨须要留意些什么: 日影仪要严格按着方位放。 画图或记录时,肯定要登记时间。 看太阳时,要隔着一层东西看,防止灼伤眼睛。 (1)记录一天中整点时刻的日影仪上的影子。 (2)视察记录一天
20、中整点时刻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可以采纳选参照物视察画图的方式,也可以在一张大纸上剪上一排排的圆,然后侧立在面前看太阳,把太阳所在的圆记录下来,最终拓印在纸上,就是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图) 老师指导学生要选好视察的参照物体。 六、分析整理日影仪上的影长记录以及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观测记录 1.整理日影仪上的数据 (1)量出杆影的长度 (2)沟通发觉 比较杆影,有什么发觉? (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早晨和傍晚的有什么不一样?) 2.分析沟通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 (1)选择学生的记录图展示,视察太阳的运动模式。 (2)探讨:太阳在天空中是怎样运动的?(方向、高度) 3.探讨:太阳高度和影
21、长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七、模拟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以及影子的改变 (课前学生从家里带来手电) 老师提问:你能用试验模拟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以及影子的改变吗? 学生探讨,设计试验。(可以用手电模拟太阳,限制太阳的运动,视察手电下物体的影子) 八、总结 学习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 小学四年级科学课教案5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在“做科学”中培育科学情感和看法。 2、相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实力目标 1、学会制作地球仪,培育学生的动手、想象、推理实力。 2、培育学生查找、分析和整理资料的实力。 学问目标: 1、初步了解人类相识地球的历史。 2、通过制作地球仪初步了解地
22、球的学问。 教学重点: 通过制作地球仪,视察体验地球的基本学问。 教学难点: 视察和发觉地球仪的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视频:地球各种自然现象 谈话:关于地球,你想了解哪些事情? 讲解并描述:这节课,我们来探讨我们的地球 二、提出探究问题 1、讲解并描述: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许多有关地球的问题,那现在我们就来了解地球是什么样的? 2、学生揣测地球的模样。 3、讲解并描述:古代人对地球是怎样相识的呢? (CAI:人类相识地球的历史) 4、探讨:人类相识地球的过程中,科学技术如何发挥作用的? 5、老师小结:科学技术对人类相识地球的作用 三、制作地球仪,发觉地球的基本特点。 1、谈话:要更清晰直观的了解地球的学问,你觉得有哪些方法? 2、视察地球仪,说出自己的发觉。(经线、纬线、赤道、地轴) 3、学生制作地球仪 4、比较自制地球模型与地球仪。 5、自评,说出要做什么改进。 四、拓展: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 1、谈话:你还有哪些途径获得地球的学问? 2、把收集到地球资料整理制作成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