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教案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教案范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教案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教案1 教学目标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所代表的地区、距今年头、运用的工具、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制造陶器和建立的房屋、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大汶口原始居民所代表的氏族公社发展阶段、距今年头、制造陶器、氏族公社瓦解过程中出现的贫富分化现象;黄帝其人以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作的贡献;尧舜禹时期的禅让。 通过讲授半坡、河姆渡、大汶口原始居民生产生活进步的特征,培育学生的比较实力、相识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相识我们的祖先在氏族公社时期就在生产技术和文化方面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如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激励学生的爱国之情。通过学习,使学
2、生相识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由于生产的发展。大汶口原始居民后期出现了私有制和贫富分化,这是阶级和阶级压迫产生的根源。 教学建议 学问分析 距今七千年到五千年,祖国境内的氏族公社达到旺盛时期,其中以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和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所为代表,他们普遍运用磨制的工具,属于新石器时期。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和粟,他们会制造陶器和建立的房屋,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距今四五千年的大汶口原始居民所代表的是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制造出陶器,由于生产的发展,出现的贫富分化现象。 重点突破 首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我国氏族公社时期重要遗址分布图”,使学生相识到半坡、河姆渡和大汶口遗址的分布状况。教给学生如何从图
3、中找寻具有探讨价值的信息,并依据供应的信息作出正确的说明。 通过指导学生分析“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社会生产、生活方面有哪些进步”,教会学生比较问题的方法。 阶级的产生是难点 因为学生很难理解为什么有了私有财产,有了贫富分化现象,就产生了阶级,此外学生对于阶级的含义未必都能理解。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因为它是我们了解母系氏族社会旺盛阶段的一个典型代表,也是原始社会的一个重要历史发展阶段.重点讲解有助于学生对这一时期历史特征的理解,同时,还可以使学生了解我们的祖先为人类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教学设计示例
4、 教学重点: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教学难点:阶级的产生 课型设计:新授课 教法设计:老师讲授,学生分析、探讨结合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上节课讲到山顶洞人生活的时候,人类社会已经处在氏族公社时期。那么,继山顶洞人之后,又有哪些居民生活在祖国的土地上?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什么时候起先种植粮食?什么时候会建立房屋?什么时候有了贫富的差别?什么时候产生了阶级?这些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讲授的内容。 一、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1、年头和地域 2、生活状况 普遍运用磨制石器。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弓箭的运用。 指导学生观看氏族公社重要遗址示意图,了解这两个氏族公社所处的地理位置。并结合上
5、节课讲到山顶洞人的内容,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并供应一些有关图片资料,使学生相识到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已经普遍运用磨制石器,制造出弓箭、鱼钩、鱼叉等工具。建议老师结合政治课的有关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生产工具、生产力的关系即由于生产工具的改进,标记着生产力的提高,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在讲解并描述原始农业的同时应强调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河姆渡)和粟(半坡)的国家。以增加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制陶业 老师出示彩图2以及补充的一些图片,介绍半坡和河姆渡居民制作的陶器,并简洁加以区分陶、瓷的不同。重点介绍一下半坡的人面网纹盆,(这件彩陶盆上绘有人的头像,圆圆的头,粗粗的
6、眉,两眼眯成一条线,耳部各有一条小鱼紧连着,形象生动好玩,可以说是一件宝贵的原始工艺美术品。)建议老师多供应一些精致的图片给学生一方面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让学生看到祖国博大精深的艺术。 建立房屋,过定居的生活,会挖水井 指导学生观看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顶井架复原图、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子复原图并向学生介绍半坡人建立的房屋式样有方、圆两种,通常为半地穴式,即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是由穴居发展而来的一种土木合筑的建筑。它以坑壁作墙基,在居住面和墙上涂抹草筋泥,抹平后烘烤使其变硬。墙壁依次安竖木柱,以支撑房顶。房顶用草木搭成,并且抹一层草筋泥,以便抵挡风雨。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多为长方形,是由巢居发
7、展而来的干栏式木结构建筑,它以直立的木桩为底架,在木桩上铺梁搭木板,在木板上建长脊短檐房屋,房顶覆盖茅草,木构技术已相当成熟,梁柱间用榫卯接合。有了房屋,可以避风雨寒暑,防备虫蛇猛兽,定居比自然洞窟条件好多了。老师在介绍完状况后再结合图片试着指导学生制作一个半坡或河姆渡居民复原的房屋。 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老师指导学生看书,指出氏族公社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然后提问:半坡和河姆渡居民处于什么阶段?在得到正确答案后,接着提问:他们有什么特征?(妇女在生产、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没有阶级区分,人们过着同等的生活。) 二、大汶口原始居民 1、年头 距今约四五千年 2、生活状况 进入
8、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引导学生依据半坡、河姆渡居民被成为母系氏族公社的缘由,分析为什么说大汶口居民已经进入到了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男子与妇女在劳动中所处的地位的变更) 农业成为主要生产部门以及黑陶和白陶的制造 农业从遗址的墓葬中,发觉了很多陶杯、陶瓶等酒器随葬品,这些东西间接地证明当时粮食有了剩余。因为只有在满意了基本食用的前提下,人们才有可能把剩余的一部分粮食用于酿酒。由于粮食有了剩余,一部分人脱离农业生产,特地从事手工业生产,手工业因此也有了发展。 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产生阶级 老师引导学生从:生产发展出现私有财产私有制出现,产生贫富分化的现象贫富分化的加剧,逐步产生了阶级这一过程去理解。
9、 三、黄帝和尧舜禹的传闻 1、黄帝大战蚩尤。老师简洁讲解并描述黄帝和炎帝的故事。使学生理解为什么我们中国人,都喜爱炎黄子孙这个称呼。 2、尧舜禹及禅让 让学生查找材料,讲解并描述有关尧舜禹的故事,从而理解什么叫做禅让;为什么要实行禅让制度。 思索题:将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相比较,想想为什么半坡、河姆渡、大汶口居民生活的时期是氏族公社的旺盛时期?老师知道学生回顾本节课所讲的学问,并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本课。 板书设计 氏族公社旺盛时期的居民 一、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1、年头和地域 2、生活状况 普遍运用磨制石器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弓箭的运用 水稻(河姆渡)、粟(半坡),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
10、的国家 制陶业 建立房屋,过定居的生活,会挖水井 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二、大汶口原始居民 1、年头 距今约四五千年 2、生活状况 进入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农业成为主要生产部门以及黑陶和白陶的制造 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产生阶级 三、黄帝和尧舜禹的传闻 1、黄帝大战蚩尤 2、禅让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教案2 开元盛世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包括“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旺盛等主要史实。 通过思索和概括开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育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实力;利用实物模型、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协助教学,培育学生视察、想象实力。 通过本
11、课的学习,使学生相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骄傲感;通过对这一时期精致的丝织品和陶瓷工艺的教学,培育学生的鉴赏实力和审美情趣。 本课以“开元盛世”为主题,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叙述:首先介绍的是唐玄宗前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唐朝开元年间出现了“开元之治”。其次,主要介绍了盛世经济的旺盛,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的成就。 “盛世经济的旺盛”一目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本课的难点: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但是它们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学生不易理解,难以形成精确的概念。而且,现在的学生对于农具的了解又极少,因此
12、农业工具的改进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导入:回顾唐太宗和武则天的统治。 一、开元之治 出示材料: 后人评论唐玄宗说:“玄宗少历民间,身经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后来他是怎样做的呢? 这句话的意思是:唐玄宗年少的时候在民间,亲身经验了一些不得志的事和苦难,所以即位之初,深知人民的疾苦,能勤于政事。 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 (1)任用贤才(由学生讲“唐玄宗走马任姚崇”的故事) (2)重视吏治 (3)崇尚节俭 二、盛世经济的旺盛 1、农业(通过图片说明唐朝农业生产状况) (1)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 (2)茶叶生产的发展 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
13、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重点讲解) 出示“汉代牛耕图”和“唐代曲辕犁图”,提问:比较一下直辕犁和曲辕犁的不同、曲辕犁比直辕犁有了什么改进? (引导学生通过视察、比较,分析出曲辕犁的特点) 出示筒车图片,分析出筒车比以往浇灌工具先进的地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化解学习上的困难) 2、手工业 (1)丝织业 (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出示一些当时的丝织品和陶瓷的图片,使学生在观赏的过程中,体会劳动创建了美,培育他们的历史情趣) 3、商业 (1)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2)长安城 出示唐朝长安城的平面图,让学生总结其城市布局特点: 城
14、市布局: 宫殿、衙署、坊、市分置,宫殿区位于全城北部中心;全城呈东西对称分布;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 人口:百万人 边疆各族和各国人士云集,商业繁盛。 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小结: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旺盛,仓库充溢,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称为“开元盛世”。 作业:课后作业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教案3 两汉经营西域和丝绸之路 学问与实力 驾驭教材中出现的基本人物、事务、时间;相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实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实力
15、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育; 3、口头表达实力的熬炼。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缘由。 重点两汉经营西域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建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以探讨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授课过程 一、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二、导入新课:今日我们一块学习第17课两汉经营西域和丝绸之路 三、讲授新课: (1)张骞出访西域: 1、西汉时期,人们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方,称为西域。 2、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访西域。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
16、正式归属中心政府的起先。 (2)丝绸之路: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 (3)班超经营西域: 1、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访西域。 2、班超派甘英出访大秦; 3、166年,大秦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干脆友好往来的起先。 四、小结。展示课件学问点汇萃 五、作业 附:板书设计 一、张骞出访西域: 1、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称为西域。 2、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张骞出访西域。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心政府的起先。 二、丝绸之路: 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
17、亚转运到欧洲。 三、班超经营西域: 1、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访西域。 2、班超派甘英出访大秦; 3、166年,大秦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干脆友好往来的起先。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教案4 三国鼎立 学问与实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务、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驾驭学问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实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实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育; 3、口头表达实力的熬炼。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批判地继承曹操、诸葛亮的道德、精神;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
18、的缘由。 重点 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 难点 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建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 以探讨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官渡、赤壁之战相关多媒体、三国鼎立图 授课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 今日我们学习第21课三国鼎立,就是那像一个圆鼎的三条腿分立似的分布在中国大地上的三国。今日我们共同探讨这课的内容。 3、讲解并描述新课: 三国鼎立是哪三国?同学们是知道的,但未必清晰,请翻翻课本找到关于三国建立的那一段,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讲讲。 220年曹丕建魏,都:洛阳;221年刘备建立蜀国,都:成都;222年孙权建立吴国,都:
19、建业。 播放多媒体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照旧在,几度夕阳红。是非成败转头空,转头之间或得或失,这个道理突出的表现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两大战役中。 这两大战役都有曹操这个主角,也许同学们对曹操也很有爱好,先从课文中找出这两个战役的年头。(官渡之战在200年,赤壁之战在208年)相距仅八年的两战,曹操呢?前者以少胜多,后者以多败于少,这是为什么?请大家评论,我们先说说官渡之战。 (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打算,后由学生发言,讲解并描述故事。) 208年,孙刘联军在长江边的赤壁与曹操对垒。请大家先谈一下在这一战中居于优势的曹操,弱点在哪里?赤壁之战经过、结果又如何
20、? (先观看多媒体诗词大江东去,后由学生发言) 接下来我们一块了解魏蜀吴三国经济的发展状况。 4、小结。展示课件学问点汇萃 5、课堂探讨:戏曲中的曹操与历史中的曹操区分。播放多媒体资料,戏曲资料并绽开探讨。 最终由老师小结,指出如何评价曹操。 (对于曹操的一生的评价是一个1000多年来争辩不休的问题,曹操的人生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他疼惜人才,他从下层选拔,从敌方争取;他还重视文化,他本身也是一位大诗人,他统一北方,功劳是不行低估的。有人把他说成乱臣贼子,是不对的,谁有本领谁就应当称帝,罗贯中以汉朝为正统,在三国演义影响下,曹操就成了舞台上的白脸奸臣,这是不公允的。) 6、作
21、业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教案5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知道元谋人的生存年头、发觉地点和发觉的历史意义。 (2)知道北京人的生存年头、发觉地点、体质特征、发觉的意义以及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 (3)知道化石是探讨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和了解我国境内其他古人类遗址。 2.过程与方法 (1)识读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等图,驾驭识图的基本方法,培育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实力。 (2)思索“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探讨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培育查阅历史资料分析历史问题的实力。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相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
22、学生的历史爱好,培育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北京人。 难点:理解北京人生产、生活状况。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块内容,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北京人的发觉、北京人的特征。第一部分内容与其次、三部分内容是包含关系,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包括了北京人;其次和第三部分递进关系,先介绍北京人的发觉,再阐述北京人的特征和发觉北京人的意义。 我国目前已发觉旧石器古人类遗迹三四百处,遍布全国大多数省市。事实证明,我国是世界上发觉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左右。我国早期人类遗址中最的就是北京人遗址。北京人的
23、发觉内容丰富,大量的遗骨、石器和用火遗迹,证明远古确有直立人存在,为“从猿到人”的宏大学说供应了有力证据。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识图分析法、探讨归纳法、联系对比法。 教学打算1 老师: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图片等。 学生:自学教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s老师活动E学生活动6设计意图b 导入新课H展示女娲抟土造人、亚当与上帝、古猿人的图片,问题: 1.人类是怎么产生的? 2.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谁?x依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回答问题。r通过设问,引发学生思索,激发求知欲,熬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实力。 探究新知 (授新课)g1.我国最早的人类g 展示元
24、谋人复原图元谋人运用石器图元谋人劳动复原图”,提出问题。 (1)元谋人生活在哪里? (2)元谋人的体质有哪些特征? (3)元谋人懂得哪些技术? (4)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分是什么? 视察并抢答: (1)云南元谋县。 (2)牙齿硕大、粗大,唇面比较平坦,舌面的模式特别困难。 (3)制造工具和运用火。 (4)会不会制造工具。 培育学生从史料中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实力。 2.北京人 (1)北京人的发觉 活动与探究 假如你是导游,你将如何向游客介绍北京人的发觉? 动脑筋 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探讨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展示化石的图片) (2)北京人的特征 展示北京人复原头像北京人运用的石器图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分组并让学生探讨回答问题: 同学们相互视察一下,你们和北京人头部复原像有什么不同? 展示北京人运用的石器图,提出问题:北京人制造的石器有什么用途? 依据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讲解并描述北京人劳动的情景。 探讨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缘由。 火与人类生活亲密相关,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火对北京人生活有什么作用? 北京人的发觉有什么历史意义? 3.动动手:今日我们学习元谋人、北京人的基础学问,现在我们把元谋人、北京人的生活地方、生活的年头标识在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播放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的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