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讲评教案范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讲评教案范例.docx(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七年级地理讲评教案七年级地理讲评教案1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后两个标题内容。本节内容是:体会聚落差异源自环境差异,相识聚落与环境的关系;了解聚落的发展表现,在改变中发觉问题传统聚落在消逝,在探讨传统聚落价值中相识爱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本课教学应当以体验领悟、分析为主,重在培育学生的探究爱好,体验人地关系的和谐与发展,顺应学生心理发展趋势,深化浅出地突破学生学习的畏难心理,了解地理学问的现实和应用价值,在思想上获得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安家立命的精神家园,产生无限的民族骄傲感和凝合力、创建力。为其合作学习、多元化学习、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学问与技
2、能 (1)举例说明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2)懂得爱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理解聚落是环境的产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 (2)通过理解体会传统聚落的内涵与价值,懂得爱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感受聚落与环境的相互适应,进一步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体会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和思想实践上的才智高度,培育民族骄傲感和自信念,增加民族凝合力和创建力。 (3)培育学生的求知欲;培育学生乐于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乐于合作与沟通。 聚落对环境的适应表现,爱护传统聚落的意义。 聚落对环境的适应表现。 整个
3、教学过程运用老师引导启发;学生主动思索,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问题引导法、沟通合作法、自主学习法。 一、推陈出新,创设情境 展示课件中不同聚落的图片,启发学生分析:分出乡村还是城市,人们从事什么样的劳动生产活动,师生互动得出聚落的本质差异在于劳动生产方式。 转承:劳动生产方式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适应环境,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手段,所以必需立足于环境。因而,聚落与环境有着密不行分的关系。(课件演示) 二、水到渠成,新知分布 1.聚落与环境 师:探究事物间的关系必需弄清两个方面:(1)弄清两者之间的作用与影响。(2)理解相互适应表现。 师生共同分析归纳教材中影响聚落分布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设计意图
4、:学生可以依据书上的图,还可以联系生活,活跃了思维并勇于探究发觉和推断,使他们在参加中感受胜利的喜悦,从而更加自信,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师:聚落是环境的产物。(学生认同后接着)是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不仅具有显明的环境特征,还深刻地体现了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才智和改造水平。 展示课件中东南_带雨林区的民居,西_带沙漠区的民居,学生探讨。 转承:民居建筑适应于环境,更适用于生活,它体现了环境更体现了人类的才智。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聚落也在不断的发展改变。可以说:传统聚落记录人类才智的发展进程,它是浓缩了的历史,而现代民居则体现了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并在飞速发展中。 2.聚落的发展
5、与爱护 师: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回望历史,农耕文明的发展,生态退化出现了;如辉煌的巴比伦古国就是在发展农耕中,生态恶化后过早陨落的;工业文明的发展,环境污染随之而来。所以我们在发展与变革中,肯定要顺应自然规律,权衡利弊,以保证进一步的发展。聚落的发展我们应如何面对呢?(课件演示) 学生快速阅读教材总结聚落发展表现及出现的改变。 设计意图:设置问题学生回答,老师赐予确定,引发学生对消逝中的传统聚落的关注,先抑后扬,牵引着学生的心。 生:总结传统聚落的价值。 师:全世界人民都已意识到这一点,并已经把在乡村和城市建设中,如何爱护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发展与爱护的关系,作为全人类共同
6、面临的问题了。 生:依据生活所见回答。 师:总结归纳:(1)立法爱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_。(2)圈建爱护。(3)异地迁建爱护。 转承:有些极其宝贵的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已经不再是某国某地为爱护自身特色和历史的珍宝,而成了全世界人民的文化珍宝了,那就要把它们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加以爱护了。 生:依据课件中图片回答,了解37处世界文化遗产及其中有6处属于传统聚落类的文化遗产。 三、开阔视野,迁移拓展 师:放眼世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传统聚落还有许多,这里是?(课件演示) 生:意大利水城威尼斯! 师:真棒哦!我们了解一下意大利水城威尼斯。那么这里?(课件演示) 生:中国的威尼斯苏州。 师:我们来谈谈
7、你们对苏州的印象。 生:水乡,园林,人间天堂,苏州工业园区。 师:苏州是我们中国首批的历史文化名城,小桥流水、民居老街、大小园林,真可谓是移步易景啊! 四、晒晒收成,展我风采 师:展示课件中关于苏州的组图。 生:依据课件所展示的图片分组探讨。 设计意图:通过对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与环境的适应,和对苏州发展的建议,让学生把本节所得的思想加以应用,实现内化。 五、归纳总结,收获累累 学生总结,老师点拨,强化重点难点。 六、爱好盎然,走进生活 师:苏州在发展,我们家乡也在发展,请分析一下我们的家乡,有哪些与环境相适应的表现,它的发展应留意哪些问题?到网上查找具体资料,写成小论文,相互沟通。 七年级地理
8、讲评教案2 一、教学目标 共同完成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任务,让学生驾驭各类基础地理学问,提升学生的视察实力、发展学生学习潜能,增加对世界各地地理学问的相识,让学生们养成互助、合作、共同进步的良好精神状态。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相识大洲 本章主要内容是了解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学习并驾驭其地形、气候、河流、人口等学问。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七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难点是比较七大洲的气候以及影响七大洲气候的因素。 其次章了解地区 本章主要内容是学习并驾驭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及南北两极的有关的地理学问。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文、经济等。本章的
9、重点内容是驾驭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的地形与气候,以及南北两极的地理概况。难点是以上各地的地理位置与气候差异对农业的影响。 第三章走近国家 本章主要是学习并驾驭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国家,如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资源气候、经济文化等。本章的重点是驾驭以上各国的地形特点和典型的气候特点,驾驭各国重要的自然资源。难点是美国的农业带的分布。 三、重点、难点: 1、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几个大国的人文特征,能简洁分析人地内在关系; 3、初步学会国家和地区的分析方法; 四、教学措施 1、
10、仔细钻研教材,理清学问结构和教学思路,把握教材重点、难点。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等,创设教学情境,设置多种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爱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2、强化学生基础学问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巩固学生读图、填图和绘图的实力。利用地图、地理填充图增加学生的感性相识,强化理性相识。同时做到教学过程中做到穿插回忆前面所学学问,增加学问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比较系统的学问结构,为今后的接着学习作好铺垫。 3、培育学生运用地理学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组织好课堂教学,面对全体学生。留意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并刚好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情
11、感,创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和融洽的师生情感,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主动主动的学习。 4、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设施,多方位不断拓宽学生的学问面,为课堂教学注入簇新的血液。 五、教学进度 教学内容课时支配周次 第六章第一节自然环境21 其次节人文环境22 第七章第一节日本23 其次节东南亚34-5 第三节印度36 第四节俄罗斯37-8 第八章第一节中东28-9 其次节欧洲西部29-10 期中考试11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312 第四节澳大利亚213 第九章第一节美国314-15 其次节巴西215-16 第十章极地地区217 期末复习418-19 期末考试20 七年级地理讲
12、评教案3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讲解并描述: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许多同学曾经或现在都会提到这些问题:地球是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人们怎么相识这个地球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去探究地球。 板书: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态的吗? 学生回答:圆形、椭圆形 补充说明: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怎么知道的呢?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无法看到地球的整风光貌,在古代,人们对地球的形态和大小是一个难解之谜。 一、相识地球的形态和大小 活动:将课本上四幅图用挂图根据依次展示出来,学生探讨完后,请代表上台边指示图片边讲解并描述。 图1:“天圆地方” 图2:“盖天说
13、” 图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途图 图4:地球卫星照片 请学生讲解并描述第一幅图:“天圆地方” 补充小结:在古代,人们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就像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总结:同学们都特别聪慧,不像古代人一样完全凭借直观的相识世界.简洁地相识天空是圆的,大地是平的。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渐渐发觉大地并不是那样平坦。比如: 海边远方驶过来的航船,先望见船桅,后见船身;月食时,地球的影子边缘总是弧形的。 请学生讲解并描述其次幅图:“盖天说” 引导提问:对于这样的说法,同学们能否提出质疑? (学生活动) 总结:从海边看帆船到发生月食看到地球影子,人们对
14、地球形态产生了极大的爱好,并提出了地球可能是球体的假想。为了证明这样的假想,人类须要到地球的另一端去看看,为此,许多探险家进行了多次全球性的航行。你能说出历都有哪些的环球航行? (学生回答) 讲解并描述并引导:最的就是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进行的环球探险航行。下面请同学讲解并描述麦哲伦航海的故事。 总结: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的巨大意义就是充分的证明白地球的形态是个球体。那么现在我们对地球形态的相识状况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上来为我们讲解并描述。 (学生回答 ) 讲解并描述:现在我们进入了太空可以在空中看到完整的地球并为地球拍了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 提问:刚才,我们同学把我们人类相识
15、地球探究地球的过程给演示了一遍,从“天圆地方”到“盖天说”,再从麦哲伦环球航行到地球卫星照片,人们对地球形态的相识经验了由简洁相识到猜想到实践,由错误的现象到真理的漫长岁月,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人类探究地球形态的过程中,同学们都有哪些感想?我们从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学生回答) 总结:我们要学习先辈,对待任何事物要科学,要坚持严谨、仔细的看法和为探究真理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还要细心视察、勤于思索、擅长总结、勇于实践,这样才能发觉真理,取得胜利。 承转:我们相识了地球是球型的,那么她是不是真的是一个标准的球体呢?(可加入学生探讨)我们现在不仅相识了地球的形态,而且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
16、的大小。一般来说,人们往往用表面积、周长、半径等数据来说明球体的大小。大家看到课本第6页图c,说明地球原委有多大? 展示挂图:课本图p 5C图地球的大小 让学生读出:地球的平均半球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讲解并描述:精确的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因此,精确地说,地球应当是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当然,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还是微乎其微的。例如:赤道半径只比北极半径长21千米,假如把地球缩小成地球仪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板书:1
17、.地球的形态: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启下;下面我们一起形象地看看地球 板书: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活动:出示地球仪并展示给同学们看。 学生活动:细致视察地球仪并动脑筋思索,地球仪与真实的地球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学生回答) 补充说明: 1.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2.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不存在的,比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3.地球仪是有地轴的,而现实中并没有地轴。 提问:依据自己对地球仪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试着给地球仪下个定义。 (学生回答) 归纳:地球仪是人们根
18、据地球的形态,并且以肯定的比例把它缩小而制成的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态、大小和名称。地球仪可以让我们更直观的了解整个地球的全貌,还能帮助我们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今后,我们常常要借助地球仪来学习地理学问,所以,同学们应当学习有关地球仪的学问。 总结:今日,我们学习了有关地球和地球仪的基本学问,了解了人们相识地球形态的过程,初步地相识了地球仪。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地球仪的一个重要图示-纬线和经线。 布置作业:参照课本的活动,回家制作一个小地球仪,课余比比看谁做的。 板书设计: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19、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态: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七年级地理讲评教案4 教学目标 学问 与技能 让学生知道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地球与赤道的平均半径以及赤道周长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计探讨地球形态的滑动和相关事例,用简洁的方法证明地球的形态 情感看法 价 值 观 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奇妙的新奇心和学习地理的爱好,体验到科学探究的方法,严谨的科学看法和科学精神,受到科学史和辨证唯物主义的教化。 教学重点 地球的大小 教学难点 地球形态的相识 教学具器材 地图 导学过程 批注 (一)新
20、课引入 课前:欢迎画面自制欢迎画面:世界地图和一个小姑娘探究头像及欢迎词:欢迎你进入地理学问殿堂!(制造一个探讨地理学科的学术氛围,利用文字和女孩头像使气氛肃穆而不失亲切。这对刚刚进入地理学习的学生来说很重要,他们有了被敬重的感觉,也激发他们酷爱地理科学,情愿学习地理学科的愿望。) (二)新课讲授 上课:欢迎大家进入我们的地理学问殿堂!作为一个地球人,你合格吗?(老师亲切地说,协作黑板文字进行。) 合格地球人的考察:(依据课堂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设计15个有关问题,在考察学生的同事引入教学,下划线处是连接内容。) 1、你视察到的太阳、月亮、星星是什么形态的? 2、小时候你是否想过“地球是什么形
21、态”的问题? 3、现在你认为地球是什么形态的?你能举出相关事实进行说明吗? 4、你怎样用数据描述篮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呢?这些问题可以指定学生回答,也可以大家探讨回答,回答的过程就是谈话过程,是师生沟通过程,学生探讨过程,也是从生活升华到科学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地理学问来源于生活,地理学科探讨的是生活中的地理。 问题1:太阳是圆的,稍加引申,可以得出太阳是球形的结论;月亮看起来不同时间形态不一样,事实上也是球体,至于为什么不一样,有的学生或许能够说出来,说不出来也没关系,告知学生以后我们会探讨;星星是点状的,其实也是球形的,只是因为离我们太远,就缩小成点了 问题2:实话实说,激励学生多思索,多
22、视察。 问题3:球体,这点学生已经知道,为什么呢?不同学生获得这一概念的来源不同,可以任由他们叙说,重在激发爱好,提高学生参加意识。 追问:假如只是依据你视察的现象,你认为地球是什么样的?平的古人也和你们有同样的想法,围绕地球的形态问题,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学者曾经提出过不同的主见。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人们对地球形态的探究过程。 引申总结:哪些证据可以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1、海上帆船大地不是平的,登高望远大地不是平的。2、月食地球也是圆的。 3、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学生朗读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依据人们对地球形态的探究过程请同学们谈感受,各抒己见,引导学生明白下列道理: 科学是经过
23、人们的不断探究,不断积累而来的,今日认为正确的真理,明天或许就会所以我们要信任科学但不迷信书本,要敢于质疑并勇于证明之。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供应了进一步接近自然的工具,使我们对地球的相识更设更正确。 追求真理许多时候要以付诞生命为代价,让我们向为真理献身的勇士们致敬! 4、地球卫星照片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问题4、用手可以比画出篮球的大小,可要用数据说明,就要用到数学学问,依据学生已有的数学学问,应当能够回答出用半径就可以求出篮球体积的方法。地球大小的计算方法同理。 分组活动,完成书中第11页要求填写的内容。 老师给出精确的地球周长和地球赤道的平均半径等数据,并
24、通过以下形象的说法让学生体会到地球的“巨大”;假如我们乘坐每小时飞行800千米的飞机,沿着赤道绕地球飞行一周,得用50个小时。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这个面积相当于53个我国领土(960万平方千米)那么大。 二、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问,有什么收获?先有学生来说,老师最终总结。 板书设计 地球的形态和大小 (一)地球的形态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二)地球的大小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赤道半径:6378千米 极半径:6357千米 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作业设计 复习 小结 七年级地理讲评教案5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日我说课的课
25、题是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分三个课时,我讲的是第一课时。课型是新授课。我将按说教材分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说反馈练习设计这四个环节去说课。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教材分析(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学习地理学问的第一节课,是学生学习自然地理学问的入门,对学生形成学习地理的方法和了解地理课学习的地理内容有很大作用。本节富含智能培育因素,是开发学生智力、培育学生实力的好素材,本节也着力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2、教化教学目标 依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
26、1)学问目标:知道地球的形态和大小;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2)实力目标:通过学生了解人类探究地球形态的艰难历程,培育学生的科学思维实力及培育勇于探究、深化钻研的精神;通过动手制作地球仪,培育学生的动手实践实力。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学生眼、手、脑、口的调动,让学生学会地理思维方法,体验学习地理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热忱,培育爱国情操。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利用相关地理现象和数据说明地球的形态和大小。(通过“海岸观船”视频、“月食”图片、相关诗句;以及老师的设问,师生互动,学生探讨来突出重点
27、) 难点:地球形态的相识(通过“海岸观船”视频、“月食”图片来突破难点) 老师过渡:那么在一个课时中运用哪些方法和手段才能够更好的解决教学重难点内容呢?接下来我说说教法选择及学法指导 教学策略(说教法及学法)教学冲突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托夫勒有句名言:“将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在这样的时代下,须要我们老师在教学中树立“学教并重,以学为本”的育人观,不仅教学问,更重要的是教方法,培育学生独立获得学问的实力。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说教法及选择依据 重要的是在授课时采纳多媒体教学,插入相关的图片及视频资料,直观的展示相关学问,帮助学生理
28、解。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原则,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纳学生参加程度高的学导式探讨教学法。在学生看书,探讨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探讨法。在采纳问答法时,特殊注意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对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育其自信念,激发其学习热忱。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学问回到社会实践。供应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四周世界亲密相关的数学学问,学习基础性的学问和技能,在教学中主动培育学生学习爱好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
29、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学情分析( 说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驾驭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殊重视学法的指导。 学生特点分析:初中生好动,上课精力一分散,要抓住学生特点,主动采纳形象生动的事实、多媒体教学方法及学生广泛的主动主动参加的学习方式,定能激起学生的爱好,有效地培育学生实力,促进学生特性发展。学问障碍上:学生应多关切实事及擅长积累一些生活细微环节;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学问障碍, 学问点学生不难理解,难在举例证明地球是球体。动机和爱好上: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
30、的最有力的动力老师过渡:那么怎么把教法选择和学法指导详细得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呢?接下去我将重点说说详细的教学程序支配 三、教学程序 设问:同学们都过地球的图片及从电视上看到相关视频,已经知道了地球的形态,但你从太空中亲眼看到过吗? 插入视频资料:2003年杨利伟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画面 设计意图:联系时事热点,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感及对科学学问探究的热忱,由时事引出新课。 1、地球的形态 展示相关图片及视频资料,老师设置相关问题: 1.你视察到的太阳、月亮、星星是什么形态的? 2.小时侯你是否想过“地球是什么形态”的问题? 3.现在你认为地球是什么形态的?你能举出相关事实进行说明吗? 4、人类对地球
31、形态的相识经验了那几个阶段? 5、思索并举证:还有那些现象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登高望远,海岸观船,月食等)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演示化难为易,突破难点,通过问题探究,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参加进课堂中来 2、地球的大小 设问:你怎样用数据描述篮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呢?(展示图片) 记忆技巧: 周长=赤道周长 3、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老师 出示教学地球仪 学生 视察地球仪(学生自备地球仪) 老师 (提问)1.地球仪与地球的真实面貌有什么区分? 2.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途? 学生 回答,并有其他同学作补充。(培育学生的视察、比较和表达实力,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所学学问要点) 老师 我们生活
32、中还见过哪些类型的地球仪?(可布置学生课前调查) 老师 通过视察可以看出,地球仪具有如下共同特点: 1.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2.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态及名称等。 3.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等。(为下节课学习经纬线作学问铺垫) 4.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详见多媒体课件 今日,我们学习了有关地球和地球仪的基本学问,了解了人们相识地球形态的过程,初步地相识了地球仪。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地球仪的一个重要图示-纬线和经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