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材料项目申请报告参考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新材料项目申请报告参考模板.docx(16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咨询/成都新材料项目申请报告目录第一章 项目总论9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9二、 项目承办单位9三、 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10四、 报告编制说明13五、 项目建设选址14六、 项目生产规模14七、 建筑物建设规模14八、 环境影响15九、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15十、 资金筹措方案16十一、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6十二、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16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7第二章 项目投资背景分析19一、 钛合金行业分析19二、 质子交换膜行业分析22三、 培育比较优势突出的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24四、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28第三章 市场分析30一、 轻量化材料行业分析30二、 碳纤维行业分析35
2、第四章 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40一、 公司基本信息40二、 公司简介40三、 公司竞争优势41四、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43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43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43五、 核心人员介绍44六、 经营宗旨45七、 公司发展规划46第五章 选址方案52一、 项目选址原则52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52三、 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55四、 形成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58五、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61第六章 建筑技术分析62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62二、 建设方案63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64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64第七章 运营管理模式66一、 公司经营宗旨66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6
3、6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67四、 财务会计制度70第八章 发展规划76一、 公司发展规划76二、 保障措施82第九章 法人治理84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84二、 董事87三、 高级管理人员91四、 监事93第十章 人力资源分析95一、 人力资源配置95劳动定员一览表95二、 员工技能培训95第十一章 项目环境保护98一、 编制依据98二、 环境影响合理性分析99三、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01四、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102五、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102六、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103七、 建设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04八、 清洁生产105九、 环境管理分析106十、 环境影响结论10
4、7十一、 环境影响建议108第十二章 原辅材料成品管理109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109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109第十三章 节能说明111一、 项目节能概述111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112能耗分析一览表113三、 项目节能措施113四、 节能综合评价115第十四章 劳动安全评价116一、 编制依据116二、 防范措施117三、 预期效果评价120第十五章 投资方案121一、 编制说明121二、 建设投资121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122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123建设投资估算表124三、 建设期利息125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25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26四、 流动资金1
5、27流动资金估算表128五、 项目总投资129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29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30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30第十六章 经济效益分析132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132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32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32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34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36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37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38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40五、 偿债能力分析140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41六、 经济评价结论142第十七章 项目招标及投标分析143一、 项目招标依据143二、 项目招标范围143三、 招标要求143四、 招标组织方式144五、 招标
6、信息发布146第十八章 项目综合评价147第十九章 附表附录149建设投资估算表149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49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50流动资金估算表151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52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53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54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55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56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57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57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58报告说明随着新一轮“宽松周期”开启确认,稳增长预期逐步升温,市场风格急速切换,阶段性价值股占优背景下,成长股受到不同程度压制,叠加海外美联储加快退出货币宽松等负面因素影响,2022年年初以来成长风格股票大幅下挫超10%
7、。疫情阴云尚未消散背景下,地产为代表的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减,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现阶段“稳”字为主之下,短期宏观政策“挤牙膏式”释放,难以有效缓解市场忧虑,观察政策力度,等待政策成效,成为当下潜在共识,因此同期金融、周期等价值股更多表现为防御属性而非进攻属性。随着后续宏观政策“进”一步发力可期,稳增长的逻辑得到印证之后,真成长赛道在市场风格的洗礼过后有望再次绽放。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3298.4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0515.2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07%;建设期利息219.9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5%;流动资金2563.2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
8、.27%。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247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19328.37万元,净利润3930.03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2.39%,财务净现值4191.21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79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该项目工艺技术方案先进合理,原材料国内市场供应充足,生产规模适宜,产品质量可靠,产品价格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该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抗风险能力强,盈利能力强。综上所述,本项目是可行的。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
9、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第一章 项目总论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一)项目名称成都新材料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二、 项目承办单位(一)项目承办单位名称xxx投资管理公司(二)项目联系人曾xx(三)项目建设单位概况公司注重发挥员工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作用,建立了工会组织,并通过明确职工代表大会各项职权、组织制度、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厂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形式,企业民主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围绕公司战略和高质量发展,以提高全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为核心,坚持战略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持续深化教育培训改革,精准实施培训,努力实现员工成长与公司发展的良性互动。
10、公司按照“布局合理、产业协同、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加强规划引导,推动智慧集群建设,带动形成一批产业集聚度高、创新能力强、信息化基础好、引导带动作用大的重点产业集群。加强产业集群对外合作交流,发挥产业集群在对外产能合作中的载体作用。通过建立企业跨区域交流合作机制,承担社会责任,营造和谐发展环境。展望未来,公司将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在“梦想、责任、忠诚、一流”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围绕业务体系、管控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重塑,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管理及业务模式的创新,加强团队能力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供应链管理平台。公司依据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的有
11、关规定,制定并由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董事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对董事会的职权、召集、提案、出席、议事、表决、决议及会议记录等进行了规范。 三、 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随着新一轮“宽松周期”开启确认,稳增长预期逐步升温,市场风格急速切换,阶段性价值股占优背景下,成长股受到不同程度压制,叠加海外美联储加快退出货币宽松等负面因素影响,2022年年初以来成长风格股票大幅下挫超10%。疫情阴云尚未消散背景下,地产为代表的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减,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现阶段“稳”字为主之下,短期宏观政策“挤牙膏式”释放,难以有效缓解市场忧虑,观察政策力度,等待政策成效,成为当下潜在共识,因此
12、同期金融、周期等价值股更多表现为防御属性而非进攻属性。随着后续宏观政策“进”一步发力可期,稳增长的逻辑得到印证之后,真成长赛道在市场风格的洗礼过后有望再次绽放。长期以来,我国高端新材料发展滞后、创新能力弱,导致下游高端应用领域长久以来得不到国产材料充分自主保证。近年来在国家层面强调内循环经济为主体的背景下,有望加快较为依赖进口的关键新材料国产替代化进程。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政治格局面临深度调整和深刻变化。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人民对美好生活充满新期待。成都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新征程,迎来多重叠加的战略机遇,“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
13、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交汇实施,推动成都由内陆腹地转变为开放前沿,引领开放格局系统性重塑;构建新发展格局、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密集部署,推动成都由国家中心城市向现代化国际都市稳步迈进,引领能级层次全方位跃升。面临多方汇聚的现实挑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推动全球城市体系加快重构,对城市创新驱动提出更高要求;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对城市间协调发展提出更高要求;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攻坚阶段,协同推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更加紧迫,对城市绿色转型提出更高要求;经济全球化遭遇更多逆风和回头
14、浪,国际经贸规则重塑,对城市全面开放提出更高要求;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各类矛盾风险进入高发易发阶段,对城市共建共治共享提出更高要求。存在多元交织的瓶颈制约,城市经济地理与高质量发展存在结构性矛盾,人口和经济规模逼近城市空间承载上限,综合承载力亟需提高;城市功能体系与高水平营城存在结构性矛盾,功能分布不均衡、结构不合理,高端资源要素集聚转化存在瓶颈;城市内在动力与高能级极核引领存在结构性矛盾,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不畅,改革活力有待进一步释放;城市空间布局与高品质生活存在结构性矛盾,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不够,人口结构优化进程缓慢;城市治理体系与高效能治理存在结构性矛盾,治理能
15、力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经济规模和人口需要,城市安全有序运转存在隐患。面向未来,全市上下要把握趋势规律、发扬斗争精神,在透过复杂现象看清问题本质中谋定发展战略,在把握短期波动和长期趋势中调整发展战术,在增创竞争优势和有效化解风险挑战中赢得战略主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更大成都力量。四、 报告编制说明(一)报告编制依据1、本期工程的项目建议书。2、相关部门对本期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3、项目建设地相关产业发展规划。4、项目承办单位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5、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二)报告编制原则1、坚持科学发展观,采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一次设计,分期实施的建设原则。2、根据
16、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合理制定生产纲领和技术方案。3、坚持市场导向原则,根据行业的现有格局和未来发展方向,优化设备选型和工艺方案,使企业的建设与未来的市场需求相吻合。4、贯彻技术进步原则,产品及工艺设备选型达到目前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合理使用项目资金,将先进性与实用性有机结合,做到投入少、产出多,效益最大化。5、严格遵守“三同时”设计原则,对项目可能产生的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二) 报告主要内容按照项目建设公司的发展规划,依据有关规定,就本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市场供需状况与销售方案、建设方案、环境影响、项目组织与管理、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分析、社会
17、效益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研究结论。五、 项目建设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积约26.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六、 项目生产规模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xx吨新材料的生产能力。七、 建筑物建设规模本期项目建筑面积30777.32,其中:生产工程18807.28,仓储工程7628.32,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3459.40,公共工程882.32。八、 环境影响本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各项污染物如能按本报告提出的污染治理措施进行治理,保证治理资金落实到位,保证污染治理工程与主体工程实行“三同
18、时”,且加强污染治理措施和设备的运行管理,实施排污总量控制,则本项目建成后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项目是可行的。九、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3298.4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0515.2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07%;建设期利息219.9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5%;流动资金2563.2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27%。(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0515.23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8784.70万元,工程建
19、设其他费用1425.64万元,预备费304.89万元。十、 资金筹措方案本期项目总投资13298.43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4488.54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十一、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一)经济效益目标值(正常经营年份)1、营业收入(SP):24700.00万元。2、综合总成本费用(TC):19328.37万元。3、净利润(NP):3930.03万元。(二)经济效益评价目标1、全部投资回收期(Pt):5.79年。2、财务内部收益率:22.39%。3、财务净现值:4191.21万元。十二、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本期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本期项目建设
20、期限规划24个月。十四、项目综合评价由上可见,无论是从产品还是市场来看,本项目设备较先进,其产品技术含量较高、企业利润率高、市场销售良好、盈利能力强,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及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因而项目是可行的。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17333.00约26.00亩1.1总建筑面积30777.321.2基底面积9706.481.3投资强度万元/亩383.582总投资万元13298.432.1建设投资万元10515.232.1.1工程费用万元8784.702.1.2其他费用万元1425.642.1.3预备费万元304.892.2建设期利息万元219.932.3流动资金万元256
21、3.273资金筹措万元13298.433.1自筹资金万元8809.893.2银行贷款万元4488.544营业收入万元247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19328.376利润总额万元5240.047净利润万元3930.038所得税万元1310.019增值税万元1096.5610税金及附加万元131.5911纳税总额万元2538.1612工业增加值万元8432.9113盈亏平衡点万元9421.17产值14回收期年5.7915内部收益率22.39%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4191.21所得税后第二章 项目投资背景分析一、 钛合金行业分析(一)钛合金-战略性新材料钛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导
22、热系数低、耐高温低温性能好、耐腐蚀能力强等特点,其中最为突出的两大优点是比强度高和耐腐蚀性强,这决定了钛在海陆空和外层空间都有广泛的用途,具体包括航空航天、常规兵器、舰艇及海洋工程、核电及火力发电、化工与石化、冶金、建筑、交通、体育与生活用品等。根据形态大致可分为板材、棒材、管材、锻件、丝材、铸件及其他种类,其中,板材、棒材、管材三者产量共占我国钛材产量约85%。钛及钛合金从熔炼到最终产品一般需要海绵钛制备、钛材制备和钛材应用三步,其中前两步技术复杂、制备难度大,是钛应用的难点和关键环节,海绵钛和钛材的质量直接决定钛制品的质量。(二)钛合金-高端供给竞争环境良好2020年国内32家钛材生产企业
23、共生产钛加工材9.7万吨,同比增长28.9%,2016年以来钛材产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2020年行业CR3/5/10分别为46%/59%/79%,区域分布来看,钛及钛合金棒材、板材等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陕西,其中陕西主要7家钛及钛合金棒材生产企业产量占全国74.6%,四家主要钛板材生产企业产量占全国22.7%;管材生产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区域,主要四家生产企业产量占全国34.4%;华中地区则有湖南湘投金天钛金属有限公司。近年来,随着钛材产品下游使用领域的拓展,钛材生产企业的地域分布有逐渐分散的迹象。材料开发和生产工艺技术研发是本行业企业发展的根本,新产品从开始研发至最终实现销售需要经过论证、研制、定
24、型等系列过程。因此,存在着较高的技术壁垒,需要时间和资金的不断投入。新进入者要面临产品成材率低的问题,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探索经验,进行技术工艺改良,以提升产品成材率。因此在研发投入方面,相关公司均维持持续性高投入;军工航空新材料的开发都是通过参与军工配套项目的形式进行,只有预先进行大量的研发投入,才有可能通过项目招标进入项目研制阶段,再先后通过工艺评审、材料评审等一系列程序后方能成为相关材料的合格供应商。一旦通过最终评审,双方就会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行业内公司通过与国内主要发动机生产企业和锻造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市场拓展方面占据独特的先发优势,为产品销售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家对武器装备科研
25、生产活动实行许可管理,从事军品相关生产活动必须通过严格审查并取得军工资质。另外,在民用航空发动机、舰船等领域,也各自存在相应的资质认证管理体系,生产厂家需要通过获得相关行业准入资质和认证,方能进入这些市场。这些准入资质要求严格,且考察周期较长,需要企业具备较强的研发、管理和质量控制能力。在高端领域例如航空航天等,技术研发壁垒、市场先入壁垒、行业准入壁垒等,将有助于钛合金行业供给端保持较好的竞争环境,利好如西部超导这样成熟的军品占比较高企业。后续即便有新的竞争对手试图进入,除了3年左右的硬件设施建设期外,还要经历技术研发-认证-批量销售,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在成本端对成熟企业构成直接竞争威胁。因此
26、整体来看,行业供给端格局未来2-3年内不会有明显变化,未来行业内头部企业通过募投项目的建设落地,将进一步扩大航空航天领域的领先优势。(三)钛合金-航空钛材市场空间宽广据2020年中国钛工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钛加工材销售量为9.36万吨,同比增长36%,其中净出口量为9107万吨,同比减少28.9%,外贸受疫情影响较大,国内销售量为8.45万吨,同比增长50.7%。2020年化工、航空航天、海洋工程、体育休闲和船舶五大领域钛材需求量同比分别增长34.6%、36.7%、129.0%、64.2%、和56.3%,近几年航空航天、高端化工、海洋工程等领域钛材需求增长趋势较为明显。我国钛材消
27、费已由中低端的化工、冶金等领域,逐步向航空航天、高端化工(PTA装备)、医疗、海洋工程等行业发展,但化工行业依然贡献了近半数需求,航空航天为18.4%,海洋工程为7.7%。据2020年中国钛工业发展报告,全球范围内航空用钛材占据钛材总需求比例接近50%,美俄两大军事强国航空钛材在整个钛合金应用市场占比超过了70%,而我国这一比例尚不足20%。国内航空用钛材市场存在较大的成长潜力,我国航空航天行业钛材消耗量自2017年开始呈现逐年快速上升趋势,2020年消耗量达1.73万吨(+36.7%)。二、 质子交换膜行业分析(一)质子交换膜-氢能上下游关键材料质子交换膜按照含氟量分为全氟磺酸膜、部分氟化聚
28、合物膜、新型非氟聚合物膜、复合膜等。目前全氟质子交换膜是主流的技术,产业化程度较高,主要应用在下游燃料电池、上游电解水制氢、储能电池等领域。全氟质子交换膜的制备需要以带有磺酸基的全氟乙烯基醚单体、四氟乙烯为原材料,通过共聚获得全氟磺酸树脂,然后进一步制备生成全氟质子交换膜。(二)质子交换膜-成本下降是必经之路通过比对海内外企业质子交换膜的售价,发现质子交换膜的价格有较大的下降空间,如果实现国产化替代,预计质子交换膜的价格将降低30%-40%。近年来随着技术突破,国产质子交换膜的寿命逐年递增,单位时间的质子交换膜的成本也随之下降。(三)质子交换膜-PEM制氢经济性凸显从目前来看,部分地区弃风、弃
29、光现象依然严重,新能源装机规模的快速提升加大了电网消纳压力,而配置储能可以有效减少弃光、弃风率,避免弃电损失。PEM电解制氢的优点是响应速度快、在电力输出极端条件下(低于20%负载或150%最大负载以内)仍可正常使用。考虑到可再生能源的输出功率变化较大、处于低负载和高负载区间的时间较长的特点,因此在实际使用中使用PEM作为可再生能源电解储氢的经济性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反而可以超过碱性电解法制氢。质子交换膜在PEM制氢法中发挥核心作用,PEM制氢法的渗透率提高可以有效带动质子交换膜在制氢领域的需求。(四)质子交换膜-景气度向好,头部企业迎发展机遇根据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报告预测,燃料电池汽车2020年销
30、量1,177辆,2025年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10万辆,2035年100万辆,2050年3000万辆,到2025年,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的国内总市场空间将达到9亿元,到2035年国内市场空间将达到67亿元。根据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报告预测,到2025年中国电解制氢装机量将达到10GW,到2050年将达到500GW。其中PEM电解氢在市场中占比将于2050年达到40%,届时PEM制氢的总装机量将超过200GW,到2025年,PEM制氢用质子交换膜的国内市场空间将达到2亿元。我国2020年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规模在120MW左右,在建规模110MW左右。此外,根据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加快推
31、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的发展新型储能电池的目标,预计2025年新型电池装机量将突破1GW,其中全钒液流电池装机量超过700MW,2020年对应质子交换膜的国内市场空间0.48亿元,到2025年,全钒液流电池用质子交换膜的国内市场空间将达到1亿元;到2025年,我国的质子交换膜总需求将达到240万平米,潜在市场空间12亿元,CAGR高达61%。质子交换膜由于其优良的特性,成为了氢能上下游环节的关键材料,而由于其制备过程具有较高的门槛导致供给有限,行业竞争格局良好。随着其成本伴随国产化替代和规模化效应不断下降,下游需求增量市场下,行业内有相关技术储备和产能规划的龙头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32、三、 培育比较优势突出的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坚持以高能级产业生态圈建设为牵引,以产业功能区高质量发展为支撑,深化经济组织方式创新,加快建设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的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提高经济发展质效。(一)建设高能级产业生态圈坚持高效协同、开放共享,持续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供应链、金融链交互增值,加快形成以要素资源集约集成、产业配套合作紧密、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全球市场供应供销便捷为竞争优势的区域经济新形态。健全生态圈供应链体系,强化供应链安全管理,完善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售后服务的全链条供应体系,提高全球供应链协同和配置资源能力。创新生态圈招商模式,围绕重大产业强链补链,策划布局一批功
33、能性项目,引进培育一批领军型企业,深化产业链垂直整合和产业协同联动。优化生态圈管理运营,推动产业生态圈联盟建设,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实现自由流动,全面增强产业生态圈产业和要素承载能力。(二)建设高水平产业功能区坚持集约节约、职住平衡,持续增强功能区发展动力、专业水平、集聚效应,构筑城市动能转换、产业集群发展、服务创新提能的空间载体。加快打造高品质科创空间,聚焦产业细分领域强化产业基础能力建设,完善生产配套、生活服务和政务服务体系,打造产业资源集聚平台与价值创造平台。推动现代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培育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万亿级产业集群,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科技、金融、流
34、通、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北斗星链、合成生物、空天技术等未来产业集群,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提升专业化运营水平,开展法定机构试点,因地制宜赋予土地开发、规划建设、项目促建等方面自主权,建立优胜劣汰、以产出水平论英雄的管理考核机制。(三)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加快推动消费场景营造、生态构建、政策创新、能力建设和产业升级,打造国际消费创新创造中心、服务中心、文化中心、资源配置中心和品质中心。创新消费供给,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智慧消费、数字消费等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积极发展绿色消费、夜间消费等特色消费。持续提升春熙路
35、商圈发展能级,加快建设交子公园商圈、西部国际博览城商圈、天府空港新城商圈,试点商圈和特色商业街负面清单管理,推动消费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营造绿色健康、开放包容消费环境,构建供需匹配、多方互利、多元互助的消费制度体系。培育与国际接轨的高端商品消费链和商业集群,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消费资源、布局市场网络,擦亮“成都消费”城市品牌。(四)提高西部金融中心服务能力以增强金融核心功能为支撑,全面提升金融区域辐射带动力和国际影响力,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功能总部集聚中心、要素资源配置中心、金融科技创新中心,打造特色金融先行区、金融开放合作引领区和金融生态示范区。设立一批金融功能性平台和新型持牌金融机
36、构,培育壮大法人金融机构。增强境内外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综合服务功能。深化法定数字货币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申创全国科创金融试验区、全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试验区。推动成德眉资金融同城化。加快建设“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中心。完善地方金融生态体系,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机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五)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聚焦形成以新经济为主动能的新优势,加快建设网络强市、数字成都,创新“人工智能+”“大数据+”“5G+”“清洁能源+”“供应链+”为重点的新经济新形态新场景,巩固工业无人机、卫星互联网、大健康、数字文创等优势行业,布局区块链、量子通信、氢能等新兴行业,打造成
37、都新经济特色新赛道。完善“城市机会清单+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创新应用实验室”机制,持续举办“场景营城产品赋能双千发布会”,打造“场景汇”线上线下平台,持续以新场景吸引新产业。培育新经济“城市合伙人”,深化“双百工程”和梯度培育计划,健全新经济企业服务专员制。推动成都新经济活力区、白鹭湾新经济总部功能区等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经济创新策源地和活力区。优化新经济发展生态,创新核心要素供给,高质量举办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新经济发展论坛、新经济企业海外行等活动,提升“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品牌影响力。四、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一)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
38、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二)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
39、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第三章 市场分析一、 轻量化材料行业分析(一)轻量化材料-镁合金发展前景可期围绕未来新型汽车发展需求,结合自身发展环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编制的汽车轻量化技术路线图提出近期以完善高强钢应用体系为重点,中期以形成铝、镁合金应用体系为方向,远期形成多材料混合应用体系为目标。镁相比于铝和钢,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比刚度高、减震性强、电磁屏蔽性好、切削加工性等诸多优点。从重量来看,镁合金是常用金属结构材料中最轻的一种,密度约为铝的2/3,钢的1/4;比刚度和比强度高,机械性能好;在所有金属结构材料中具有最高的阻尼系数,
40、对应优良的减震性能,相比其他轻量化材料更适用于制造承受冲击载荷和振动的汽车零部件;熔化潜热低,具备良好的加工性能,易于进行铸造和热加工,生产复杂的零部件,且熔炼能耗成本低,易于回收;具备良好的电磁波屏蔽性和再生性,可省去电磁波屏蔽膜的电镀工序和成本。同时,我国拥有丰富的镁资源,据亚洲金属网统计,2018年我国已探明可开采白云石镁矿超过200亿吨,菱镁矿超过30亿吨,盐湖氯化镁储量40亿余吨,占世界镁矿资源的70%以上。(二)轻量化材料-国内汽车轻量化进程缓慢镁合金通过压铸等深加工工艺制备的零部件,65-70%应用于汽车行业,20%应用于3C产品,航空航天等其他消费领域占比10-15%,目前镁合
41、金的需求驱动主要来自汽车行业。综合性能优秀,资源优势突出,理论上来说都有利于推进镁合金在国内市场尤其是汽车场景当中的应用,但实际进展大幅低于预期。2015年国内单辆汽车用镁量约为1.5kg,虽然2019年单车用镁量上升至4kg左右,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近年来并没有明显收窄,也远低于2016年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当中提到的2020/2025/2030年镁合金单车用镁量要达到15kg/25kg/45kg的目标。2020年发布的评估报告2019中提到,受耐腐蚀性能弱、力学性能低、成本高等因素影响,镁合金大批量产业化应用受限,目前仅用于方向盘骨架、仪表盘支架等部件,在中大型零部件如支架类普及
42、度仍低,单车用量不超过5kg。从原镁消费角度来看,虽然我国原镁需求量占全球比例40%+,但考虑到单位用镁量基数较低,2018年之前原镁消费量增速却低于全球其它地区,这点与国内汽车轻量化进程偏慢相对应。(三)轻量化材料-多因素抑制镁合金应用推广我国拥有丰富的镁资源和低成本优势,所生产镁产品除了满足自身需求,出口量占到全球需求近一半(2021年我国镁产品出口量47.8万吨)。但从出口结构来看,初级产品(镁锭、镁合金、镁粉/粒、废镁)占比高达98%,而在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方面,镁加工材(主要是型材、板材、锻件)和镁制品占比过低。整体来看,我国镁合金深加工规模和高端制造水平还很低,镁产业仍以生产和出
43、口低附加值产品为主,且对出口依赖程度很大,并未有效将战略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核心竞争力,从硬件层面尚未准备好迎接汽车轻量化大趋势下的镁制品需求增长。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20年我国原镁产能为162万吨,产能利用率仅为59.3%,其中行业龙头云海金属原镁产能10万吨(不考虑青阳在建项目),市占率仅为6.2%,原镁端行业集中度较低,除了云海金属之外,其他厂商生产规模普遍较小,并且多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产业端难以形成技术和资源的集聚效应,更难以独立推动镁作为新材料的替代和建立新的材料开发应用体系。虽然镁合金具有重量轻、减震性能好等优秀综合性能,但同时存在耐热性和耐腐蚀性较差等缺陷,相比钢、
44、铝合金等材料来说稳定性一直是被质疑的点。而对于主要下游市场汽车制造行业来说,在综合成本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优先会考虑材料的成熟性,毕竟如果要规模化应用某种新材料,就需要进行材料认证、设备更新、聘请新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人等,这都是额外的成本增加。因此理论上来说,工业应用都会滞后于实验研究几年甚至更长时间,而镁合金成为轻量化材料研究热点并没有很长时间,未来要实现大规模应用仍需不断实践和产业内外推动力。我国镁合金深加工水平仍低、行业集聚效应不足、汽车厂商主观应用意愿偏弱、综合成本优势不明显等因素,导致近年来镁合金轻量化替代进程低于预期,这几点不利因素正迎来转变契机。(四)轻量化材料-不利因素迎转变
45、契机全球各国都在持续关注机动车辆所产生的尾气排放,并通过政府法规推动汽车制造厂商大幅减少二氧化碳等尾气排放量。使用镁合金实现汽车轻量化正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案,目前镁合金在汽车上的应用零部件主要可以归纳成壳体类和支架类,在实际应用中,针对不同零部件所产生的减重效果从30%-80%不等(具体见下页)。除了减重效果外,由于具备极为良好的减震性能,采用镁合金不仅提高了汽车零部件使用寿命,还能够提升乘坐舒适性。从轻量化需求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厂商意愿更为强烈,蔚来ES8的仪表盘支架及前端模块框架皆由镁合金所制,相比于传统的钢结构减重50%以上,单车用镁量突破7kg;2020年特斯拉ModelY座椅骨
46、架(靠背+座框)全部使用镁合金。主流汽车厂商在部分零部件批量替代使用镁合金,能够起到很好的产业示范和引领作用,有利于推动镁合金在汽车行业中的拓展应用。近年来制约镁合金轻量化推广进程的多个因素,正迎来转变契机,随着汽车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进程的推进,将有效促进镁合金下游需求释放。(五)轻量化材料-镁合金消费将保持可观增速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汽车场景内的镁合金使用量仍处于偏低位置,单车用量仅为4kg,与海外相比我国还有3-4倍的提升空间。理性来看,现阶段镁合金更适用于对抗腐蚀性要求不高且对减震性要求比较高的车内部件,仪表盘支架、中控支架和座椅骨架等是最可能普及的镁合金部件,考虑到这些部件的重量,预计到2025年我国单车用镁量有望提高至10kg,未来随着材料及铸造技术升级,镁合金的应用范围有扩大的可能性。按照中汽协的判断,“十四五”期间我国汽车行业将经历一轮转型升级的爬坡过坎期,2025年汽车销量有望达到3000万辆。综合压铸件成材率的假设,2025年我国汽车行业镁合金需求将达到37.6万吨,相比2020年CAGR为23%。3C产品是镁合金下游第二大需求领域,在3C产品中主要用作壳体材料,由于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