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9505589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设计 老师论坛征文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摘要 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设计偏重于学问的讲授和学科实力的培育,但是忽视了学生终身学习实力的培育,忽视了情感、看法和价值观的培育。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之后,重视对学生终身发展实力的培育,这就须要老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重视课堂教学的系统性和发展性,目的是培育学生的终身发展实力。 正文 课程实施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实施、教学评价三个阶段,教学设计虽然对教学不起确定性的作用,但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起始阶段,对教学过程起着宏观调控的作用。老师在教学之前须要进行教学设计,但在教学过程中又不行拘泥于

2、教学设计,被教学设计束缚了手脚,一切应以学生为重,以教促学,应学生动而动、应情境变而变,对课堂教学各种改变进行综合把握,刚好做出正确的推断,实行有效的措施。教学设计(即备课)是老师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支配的一种构想,即为达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怎样教,达到什么结果所进行的策划。教学设计要在分析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分析学生实际、分析教学环境与资源的基础上,完成确定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包括教学程序的支配、教学方法的组合、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媒体的选用等)、实施教学评价、编写教学安排等一系列的详细工作。 在新课程标准中,很重要的一个

3、目标是变更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意书本学问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爱好和阅历,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学问和技能;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注意与学生的阅历结合在一起,使新学问、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 一、传统教学设计理论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课程观中,课程内容规定着“教什么”,而教学则负责“怎样教”,课程与教学的界线泾渭分明。课程内容由政府和学者专家制定,老师的职责是踏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内容,是课程的实施者,很少有机会发挥教学自主性,只能跟在课程安排的后面亦步

4、亦趋,扮演着“执行者”和“传声筒”的角色。在这种课程观的影响下,传统的教学设计存在肯定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主要表现在: 第 一、重视教材中的学问内容,忽视学生学习实力的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教学的一个最大的特色是“教教科书”,教科书是依据教学大纲编写的,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肯定的“权威性”,而且考试主要测试的是教科书上的学问,这导致驾驭教科书的程度成了评价学生的惟一尺度。因此,老师进行教学设计主要依据教材与教参,力图将教科书上的每一个学问点都纳入自己的预想中。随后,老师的教学过程便成了对“教案”的照本宣科,一堂课基本上是按老师的预想进行,当教学设计的环节完成后,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至

5、于学生驾驭到什么样的程度,要到考试时看学生“复制”学问的效果如何才知 道。但是,教材里叙述的学问是相对静止的结论式学问,它省略了视察、归纳、探究、猜想的生动过程,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总是缺少活力。 第 二、重视学问的最终结论,忽视学问的形成过程。 传统的教学设计特殊关注结论的记取,却忽视了学生对学问的体验过程。从教学的角度来讲,教学的结论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须要获得的结果;教学的过程是指达到教学目标或获得所须要结论而必需经验的必要程序。传统的教学设计受应试教化的影响,试图走一条捷径,将前人的学问阅历以最高的效率传递给学生,于是,老师习惯于将学问重构后输送给学生,老师教给学生的是现成的结论、现

6、成的论证、现成的说明,一切都是现成的,无需学生动手实践就可以将学问快速地储存于自己的大脑。其实,学科学问在教材中只是作为一种重要载体,教学中应当重视的是载体之上的内容,却不是学问本身。这种教学设计剥夺了学生思索的权利,导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而缺少质疑的实力、创新的实力,这事实上是对学生才智的扼杀与特性的摧残。 第三、教学效果的检验方式单一,忽视学生表达、沟通、沟通实力的培育。 传统教学模式中对教学效果的检验大多是通过课后练习和测验进行的,同时,学问学习的目的是应用、沟通,假如不能够把驾驭得学问正确、清晰得表述出来,那么这样的学问学习并没有达到既定的目标。传统的检验方式形式单 一、时效性差、对学

7、生的评价不够客观、公允,也忽视了学生今后发展所必需的沟通实力的培育。 二、新课程下教学设计的要求。 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获得学问、发展实力的活动过程,成为科学学问内化为学生精神财宝的过程。学问的获得与内化必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借助学生已有的阅历对学问进行自主性地构建。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须要运用肯定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打开学问之窗,重现学问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体验学问,感受学问的存在;指导学生应用学问,增加对学问的记忆与理解;帮助学生回来学问,促使教材学问活化。在现代课程观中,认为好的课堂教学设计须要留意以下的几个问题: 第一、教学设计要留意完备性和系统性,

8、教学不再是老师一个人的舞台。 后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是一个生态系统,是老师、学生、教学媒介以及环境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这四个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必需全面地考虑四因素在系统中的作用。因此,教学设计其实就是对这个生态系统的设计,老师要用系统的观点谛视整个教学过程。由于教学设计要同时考虑到这四个因素,从而导致了教学设计更趋困难。老师要从单纯设计教学媒介(主要是教科书)转向多维的立体设计,将设计的中心转移到人的身上来。老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是相互作用的主体,于是在课程这个“生态系统”中“充溢了意义、理解和交互主体性”。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生生“交往互动”的过程,以交往

9、互动为特征的教学,要求老师与学生能有更多的沟通,在沟通中,老师与学生各自凭借自己的阅历,用各自独特的精神表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灵的对接、看法的沟通、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来实现学问的共同拥有与 特性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设计系统观的理念中,教学不再是老师唱“独角戏”,老师与学生共同参加到教学中,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第 二、要把学问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宝,须要通过内化与外化的过程,须要把所学的学问通过操作和言语呈现出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老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为学生的学问建构供应支持条件,就要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应用学问的过程中加深对学问的理解,增加对

10、学问的记忆与保持。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学生沟通与操作训练等方式,使教材的学问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宝。在教学设计中一方面要留意创设沟通机会,在沟通中内化学问。言语表达实力在肯定程度上体现了思维水平,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迁移实力,促使学问内化。老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机会,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相互沟通。如老师可以指导或要求学生细致描述所视察的内容;可以有目的、有安排地设计对话教学环节,激励学生相互问答和相互争论;激励学生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对学问的理解。如老师可支配学生视察地理教材中的各种图表并进行沟通等。另一方面要加强实际操作训练,在训练中内化学问。学问的驾驭、实力的提高离不开

11、训练。只有放手让学生在概括定义、发觉结论、证明原理、解答习题等训练中不断地订正自己的思维偏差,刚好地修正错误,才能使他人的学问阅历变为学生自己的学问阅历;只有开启学生的思维才能使得学习落到实处。 第三、教学设计的目标要由单纯的学问与实力目标转而变为学问、实力与情感看法价值观并重。 新课程强调学问技能、过程方法、情感看法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基础教化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要“变更课程过于注意学问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主动主动的学习看法,使获得基础学问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传统教化中,学问的驾驭往往成为评价学生的惟

12、一尺度,而学生情感看法价值观的培育与发展由于没有统一的评价尺度,不易操作,致使老师、学校以及家长对学生情感看法的发展重视不够,老师也未将学生这方面的发展纳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情感看法价值观隶属于人的内心世界,而人是内心世界是极其困难的,是难以揣度的,因而无法通过老师的传授而干脆获得,必需通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亲身实践才能不断地潜滋暗长。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依托于教材,即“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科书”,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为学生情感看法价值观的发展创设相宜的土壤,把学问技能的学习与情感、看法价值观的培育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

13、学设计是一项困难的工作,因为教学设计的对象是人,其设计的主体也是人,而人是最为困难的、最难以把握的,同时影响教学设计的因素也是困难的。因此,老师须要有统揽全局的实力,将教学过程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设计,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最高宗旨。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标准下的化学教学设计 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识字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写字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拼音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作业设计之我见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地理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之我见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