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能提高能源效率吗——基于中国工业部门的实证检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进步能提高能源效率吗——基于中国工业部门的实证检验.doc(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技术进步能提高能源效率吗? 中国产业发展论坛 技术进步能提高能源效率吗? 基于中国工业部门的实证检验 李廉水 周 勇 摘要 : 由于 技术进步对 能源消费存在 的回报 效应,使 得衡量 技术进步 对能源 效率的影 响 变得复杂。 本文以 个工 业行业为样 本,用非 参数的 生 产率方 法分解广 义 技术进步为 科技进步、纯技术效率和 规模效率 个部分 ,然后采 用面板 技术估算 了这 个 部 分对能源效率的作用。结果表明,技术 效率( 纯技术 效率与规模效率的乘 积)是工业部 门能源 效率提高 的主要 原因,科技进 步的贡 献相 对低些 ,但 随着时 间推 移,科 技进步 的作 用逐渐 增 强
2、,技术效率的作用慢 慢减弱。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能源效 率 曼奎斯特指数 科技进步 技术效率 一、引言 随着能 源问题与环境 问题的日益 突出 , 能源效 率越来 越受到国 际社会 的重视。 ( ) 把能源效率称 为“第五类能源” , 以突出 能源效率在节能中的重 要作用。 和 ( ) 指 出 , 国际性的能源强度比 较近来受到科学及政 治上的注意 , 因为国际 性比较可 以帮助了解 各国能源强度降低的潜力”。一般认为 , 能源效率的 提高源于两类因素 , 一是能源 从低生产率 的产业流向高生产率的产 业 ( 如农业向工业、工业 向服务业、传统工业向新 型工业 等 ) , 简言之 , 即产业
3、结构的调整 ; 二是 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要素 利用效率。产业结构调 整 ( 至少 在部 分时 段 ) 有 利于能 源效 率的提 高已 经为国 内外 诸多研 究 ( , ; , ; , ; , ; , ; 史丹 , ; 周勇 等 , ) 和实 践所证 实。 但是 , 技术 进步对于能源效率的影响却 极少有相关的理论和实 证分析。笔者猜测可能 有两个 原因 : 回报效 应 ( ) 的 存在。 回报效 应最 早是 ( ) 提 出的 , 其含 义为 “技术进步提高 能源效率而节约了能源 , 但 同时技术进步促进经济的 快速增长又对能 源产生 新的需求 , 部分 地抵消了所节约的能源 ”。回报效应 的存在
4、使得衡量技术进 步对能源效率 能源消费和经 济增长的比值 的影响变 得复杂了。狭义理解技术 进步和能源效率的 内涵。 能源效率 可分为物理 效率和经济 效率 , 前者 多用于微观 层面研 究 , 后者 多用于 宏观层 面分析 ( 李嘉 恒 , ) 。能 源经济效率又 可分为能源 强度 ( ) 和能 源生产 率 ( ) , 两 者互为 倒数。另 外 , 技术 进步有 广义和狭 义两类 , 狭义技 术进步 仅指科 技创 新 , 广义技术进 步除了包括科技创新外 , 还包括管理创新、制度创 新等“软”技术进步 。如果仅 限于科 技创新对能源 物理效率的 作用 , 则会 因为结果“显 而易见 ”而失去
5、 经济研 究的价 值 , 反 而“工程技术专 家更加关注技术对能源 效率的积极作用” ( , ) 。本 文尝试实证分析 广义技术进步 对能源经济效率的影响。为行文方便 , 下 文技术进步均指代广义 , 而能源强度和 能源生产率则 根据具体需要分别应用。 研究 ( 施发启 , ) 表明 , 无 论用汇 率方 法还是 法 , 我 国的 能源强 度与 发达国 家相 比还存在较大 的差异 , 甚至低于 世界平 均水平。但 年的宏观经济战略目 标和能源严重短 缺的现实, 要求 我国必须尽快降低能源强 度。 年 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和“十 一五”规划纲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资源约束与自主创新的中国制造业发
6、展路径研究”()项目资助。 把单位 能耗 ( 能 源强度 ) 指标 列为 国家发 展目 ( , ) 管理世界 ( 月刊 ) 年第 期 应 用 于 生 产 率 变 化 的 测 标 , 充分体现了政府发展 可持续经济的决心 。然而 , 算 , 此后与 等 ( ) 建立 的 理论相结 继续依 靠产 业结 构调 整来 提高 能源 效 率显 然难 以 合 , 在生产 率测算中 的应用 日益广泛 。 目前 的研究 满足当前的要 求 , 产 业结构变 化对能 源效率 的作用 普 遍 采 用 等 ( ) 构 建 的 基 于 非 参 数 的 自 世纪 年代中 期起正在 逐渐消 失 , 甚 至产生 指数 。 负向
7、作用 ( 史丹 , ) 。 技术 进步成 为了降 低能源 技术进 步的内涵 丰富 , 其对能源 系统的 影响不 强度的“ 唯一依靠 ”。这就有必要深入 分析技术进步 仅仅体现在 能源应用 技术方 面 , 而且 体现在 能源作 对能源效率 的影响 。 技术进步 是否如 一般认为 的 , 为生 产要 素投入 经济 系统 到经 济 产出 的全 过 程之 能够提高能源效率 ? 技术进步的各个 部分对能源效 中 。比如 运输技术的改进可以降 低能源运输过程的 率的影响是否一致 ? 这种作用是否动态变化 ? 应对 损耗 、先进设 备的引 进可以减 少生产 过程中的 能源 这些问题 , 笔 者尝试以 年 中
8、国工 业部门 损耗 、管理制 度的优 化可以高 效配置 资源从 而以等 为样本 , 应 用规范的 计量经 济方法进 行实证 检验 。 量投 入获得 更多 的产 出或 者以 更 少的 要素 投 入获 实证 的结 果不 仅仅是 对技 术进 步 与能 源效 率 关系 得等量产出 。 因此 , 技术进 步对能源 需求以 及能源 研究的理论补 缺 , 而 且可以细 致地了 解技术 因素和 效率的影响 是一种 全过程的 影响 , 而 不仅仅 限于某 非技术因素对 能源效 率的作用 , 为决 策部门 确定合 适的节能政策 措施提 供客观 的依据 , 本文的 研究意 义也在于此。 本文基本 安排如 下 : 第
9、二 部分对技 术进步 、能 源效率及两 者关系的 相关文献 作简单 回顾 ; 第 三部 分应用 生 产率 方法把 个 工业 行 业的 技术进步 ( 全要素生产 率 ) 分解 为科技 进步、纯 技术 效率和规模效 率 ; 第 四部分运 用面板 技术估 算了技 术进步 个部 门对能 源生产率 的影响 ; 第五 部分是 结论与启示。 二、相关文献综述 技术进步 的衡量 一直是经 济学界 的难题 , 在没 有更好替代方 法的前 提下 , 经 济学界 普遍使 用全要 素生 产率 ( ) 来代 表 技术 进 步 ( , ; , ) , 包括科 技创 新即 “硬”技术 进步 ( 也叫 狭义 技术 进步 )
10、和 管理 、制 度、 政策等的优化 即“软”技术进 步。近年 来 , 西 方经济 学文献 关于全 要素 生产 率分 解的 研究颇 多 ( , ; , ; , ) , 这类文 献认为 , 生产 率的增长由 部 分 ( 也有研究 将纯技术效率 和规模效率 合并为 技 术 效率 指数 ) 组成 , 一是 科技 进步 ( 如 新技 术的 采 用或新 产品 的发明 ) , 二 是纯 技术 效率 ( 如 管理 效 率的提 高和 生产经 验的 积累 ) , 三 是规 模效 率 ( 组 建和管 理大 企业 的能 力以 及知 识 ) 。 在计 量方 法 上 , 等 ( ) 首 先 将 曼 奎 斯 特 指 数 个
11、或某些环节 ( 图 ) 。 国内 外关 于 技术 进步 影响 能 源效 率的 研 究极 少。 ( ) 以 瑞典 为样本 , 研究 了信 息与 提高能源消费效率的 关系。结论 是增加信息量可以 提高能源消 费效率。 该研究 认为 , 有 两种信 息可以 提高 能源 消费效 率 , 一是 投资 方面 的信 息 , 即 有充 分的信息让消费者选择 最合理的投资方案。二是改 变人们消费习惯和行为的 信息。但 的研究 主要是基于生活部门。美国学者 ( ) 认 为 , 在分析 长期 能源 需求 时 , 必须 要分 析同 一时 期 技术进步和相关政策措 施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技术 进步对能源 效率是外 生性的
12、 影响 , 对 于长期 能源需 求 , 新技术 的发明的 影响要 大于现有 技术的 扩散。 总体而言 , 技术进步 通过直 接或者间 接作用 于能源 系统 , 能够 有效的提 高能源 使 用效 率。但又 因为技 术进步促进 经济的快 速增长 而消耗 更多的能 源 , 即 所谓回报效 应的存在 , 技术 进步对于 能源效 率的影 响变得复杂了。 技术进步能提高能源效率吗? 中国产业发展论坛 本 文 的 基 本 思 路 是 采 用 非 参 数 的 时 期到 时 期第 个工 业行 业全 要素 生产 率的 指数 方法 , 将 中国工 业部门 的全要 素生 变化 , 需要计算如下 个基 于 的距离 函数
13、 : 产率分解为 科技进 步 、 纯技 术效率和 规模效 率 , 并 以分解得到 的 个部 分的值 作为自变 量 , 应 用面板 数据 ( ) 模型估 算技术 进步不 同部分 对能 源效率的影响 , 从而获得 有价值的结论。 三、技术进步的分解 (一)曼奎 斯特指数方法说明 等 ( ) 和 等 ( ) 详细 介 绍 了 生产率指数的计量 方法。从 时期到 时期 , 度量全要素 生产率增长 的 指数可 以表示为 : 式 ( ) 中 , ( , ) 和 ( , ) 分 别表示 ( ) 时期 时期 技术 为 参 照 , 时期 和 时 期 ( ) 的 距离 函 数。 以 时 期 技 术 为 参 照 ,
14、 基 于 产 出 角 度 的 指数可以表示为 : 类似地 , 以 时 期技术 为参 照 , 基 于产出 角度的 指数可以表示为 : 为避免时 期选择 的随意性 可能导 致的差异 , 仿 照 理 想指数的构造 方法 , 等 ( ) 用 式 ( ) 和式 ( ) 的几何 平均值即 ( ) 式 , 作为衡量 从 时期到 时期 生产率 变化的 指 数。该 指数大于 时 , 表 明从 时期 到 时期全 要素生 产率是增长的。 根据上述处理 得到的 指数具 有良好 性质 , 它可 以分解为 不变规 模报酬假 定下技 术效率 指数 ( ) 和 科技进步指数 ( ) , 其分 解过程如下 : ( ) 其中 ,
15、 技术效率指 数还可进一步 分解为纯 技术 效 率指数 ( ) 和规模效率指 数 ( ) 。 度量 生产率指数 , 需要借助线性规划 方法来计算有关投入和产 出的各种距离函数。对于 利用 指数度量 全要素生产率 增长具 有 个方 面的优 势 : ( ) 无 需要素价 格信息 和经济 均衡假设 , 从而避 免了较强 的理论 假设约束 。这对 实证分析特 别重要 , 因 为 , 一 般情况下 , 相关 投入和 产出的数量 数据比较 容易得 到 , 而要 素价格 等信息 的获取通常比较困难 , 有 时甚至不可能。 ( ) 可以将 全要 素生 产率分 解为 技术 效率 与 科技 进步 变 化两 部分
16、, 其中技 术效率 还可以 进一步分 解为纯 技术效 率和规模效 率 , 从而 提供更 全面的全 要素生 产率信 息。 ( ) 可 以对多个样本跨时期的 研究 , 即适用于面 板数据的样本分析。 (二)变 量及数据说明 本文以工业部门为研究样 本 , 分析 年 个 工 业行 业 的 技 术进 步 与 能 源 生 产率 的 关 系。按照工 业划分 标准 , 二 位码的工 业包括 采掘业 ( 个行 业 ) 、制造 业 ( 个 行 业 ) 、电力 煤气 及 水生 产供应业 ( 个行业 ) , 共计 个行业。受资料限制 , 本文研究对 象为除 了“其他 矿采选业 ”、木 材及竹 材采 运业 ”、其 他
17、制 造业 ”、 自来 水的 生产 和供 应 业”的 个二 位码工 业行 业 , 时 间跨度 为 年。 在投入 和产出变 量的确 定上 , 本 文采用 三要素 ( 、 、 ) ( ) 。 及变量数据如下 : 产出数 据。本文 采用 个 工业行 业总产 值作 为衡量产出 指标。基 础数据 来源于“中国经 济统计 数据查 询与 辅助决 策系 统” , 并 根据中 国统 计年 # 鉴 的“分 行业 工 业品 出 厂价 格 指数 ”折算 为 年不变价。 资本投入数据。 ( ) 、郑 玉歆 ( ) 和李 小平 等 ( ) 的 研究 以 固定 资本 作为 资 本投 入的基础数 据。笔者 认为 , 工业行业
18、的共同 特征是 固定资本投 入较高 , 但 ( 同等 规模条件 下 ) 各 行业的 ! 管理世界 ( 月刊 ) 年第 期 绝对值差异较 大 , 而 且对流动 资本的 需求也各 自不 食 品 工 业 : 食 品 加 工 业 ( ) 、 食 品制 造 业 同 , 这与行 业特征有 关。如果 仅以固 定资本 作为资 本投入变量 , 可能造 成固定资 本依赖 性强的 行业产 出率偏低的 结果。因 此 , 本文 以固定 资本年 均余额 和流动资本年均余额作 为资本投入基础数据。具体 处理方 式是 , 分 别以 两个 年份 的 中间 值为 当年 数 据 , 并按照各行业工业品出 厂价格指数 折算成 年不变
19、价格 。基础数 据来源于“中国 经济统 计数据 查询与辅助决策系统”。 劳动投 入数据。由于缺乏既能体 现劳动者劳动 时 间又能体现 劳动效 率的统计 指标 , 考虑数据 的可 得性和可比 性 , 本文 以职工 年均人数 表示。 数据来 源同上。 能源 投入数据。以当年各工业行 业消耗的能源 为基础数据 , 按照发 电煤耗计 算法折 算的一次 能源 消费总量。基础数据取自中 国统计年鉴 、中 国能源 统计年 鉴 、 中国 工业 交通 能源 年统计资 料汇编以及国家 发改委宏观经 济研究 院 能源经济数据库。 另外 , 考 虑到工 业异质性 , 若假 设 个工 业行 业的科技进 步、纯技 术效率
20、和 规模效 率对能源 效率 的影响具有相 同的系 数 , 很可 能造成 模型的 设定误 差。因 此 , 本 文参考 李小 平等 ( ) 的 方法 , 将 个工业行业 分为 大 类 , 分别 估算各 类产业 技术进 步对能源效率 的影响 , 以获得 更具针 对性的 研究结 果。具体分类方法如下 ( 括号 里为行业编号 ) 。 煤 炭工业 : 煤炭 采选业 ( ) 和非金属 矿采选业 ( ) ; 石油工 业 : 石油 和天 然气 开采 业 ( ) 、石 油加 工及 炼焦 业 ( ) 和煤 气 生产 和 供应 业 ( ) 、电 力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 ( ) ; 冶金工 业 : 黑色 金属 矿采 选业
21、 ( ) 、有色 金属 矿 采 选 业 ( ) 、 黑 色 金 属 冶 炼 及 压 延 加 工 业 ( ) 、有色金属 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 ; 机 械工业 : 金属 制品业 ( ) 、普通机 械制造业 ( ) 、专 用设备 制造业 ( ) 、交 通运 输设备 制造 业 ( ) 、电气机 械及器 材制造 业 ( ) 、电子 及通 讯设备制造业 ( ) 、仪器仪表 及文化、办公 用机械 制 造业 ( ) ; 森 林 工 业 : 木 材 加 工 及 竹 、藤 、棕 、草 制 品 业 ( ) 和家具 制造业 ( ) ; ( ) 、饮料制造 业 ( ) 、烟草加 工业 ( ) ; 纺织工业 : 纺
22、织 业 ( ) 、服装及其纤 维制品制 造业 ( ) 、皮 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 ( ) ; 造纸 工业 : 造纸 及纸 制品 业 ( ) 、印 刷业 、记 录媒介的复制 ( ) ; 文教体育用品制 造业 ( ) ; 化学工业 : 化学 原料及化学 制品制造业 ( ) 、 医药制 造业 ( ) 、化学 纤维制 造业 ( ) 、橡 胶制 品业 ( ) 、塑料 制品业 ( ) 、非 金属 矿物制 品业 ( ) 。 (三)分 解结果及基本分析 本文 采用 ( ) 的 软 件包 , 对 个 工 业 行 业 的 全 要 素 进 行 估 算 , 并 分 解 为 生 产率指 数 ( ) 、技术 效率 指数
23、( ) 、 科技进步指数 ( ) 、纯 技术效率指数 ( ) 和规模效 率指数 ( ) , 其 中 , , 。 表 是 年 个工业总 体全要 素生 产率的 生产率指 数及其分解结 果。可以 看出 : 年中 国工业 全要 素生产 率的 平均 增长率为 , 主要原因 在于科技 进步表 现为负 增长 , 平均增 长率为 ; 而同期 技术效率 的平均 增长率 为 , 其中 , 纯技 术效率 平均 增长 率为 。规模效率平均增 长率为 。从最终结果来 看 , 科技进步 增长率 的下降 完全抵消 了技术 效率的 提高 , 由此导 致 年中国工 业全要 素生产 率的平均增长率为负增 长。这与 等 ( ) 、
24、李 京文 等 ( ) 、李 小 平等 ( ) 的研 究 结论 类 似 , 即改革开 放以来 , 对中 国工业 增长 的作用 非常 有限 , 对于 大部分行 业而言 , 仍然以 要素投入 为主 , 并不是产出增长 的主要来源。 技术进步能提高能源效率吗? 中国产业发展论坛 其 中值得引起注意 的是 , 年之前 , 全要素 合理 、管理水 平低下 、制度安排 不完善 、科学技 术落 生产率和科 技进步的增 长率多 为负值 ( 科技进 步增 后的基 础之 上 , 因此 在经 济发 展初 期 , 技术 效率 提 长率为负并非 指科技退 步 , 而 是科技术 进步速 度减 升的空间 较大 ( 这 与 世
25、纪 年代末 年 代初 缓之意 ), 此 后明 显上 升 , 持续 为正 ; 而 技术 效率 变 期农村 经济 体制 改革 对劳 动生 产率 产 生显 著正 向 化指数 、纯技 术效率变 化指数 和规模 效率指数 的增 影 响类似 ), 但 随着经 济体制改 革向纵 深发展 , 市场 长率则恰恰相反 , 年之前 多为正增长 , 此后以 逐渐完善 , 技术效率改进的 空间减小 。相对而言 , 正 负增长为主 。笔 者认为 , 出现这种现象 的原因是 : 中 是经济 发展 初期 较高 的 技 术效 率“ 掩盖 ”了 科技 进 国的经济建立 在一个市 场规范 度较低 、产业结 构不 步 的贡 献 ;
26、随着 技术 效率 的逐 渐下 降 , 工业 增长 逐 渐转向以 科技进 步为主的 发展道 路 , 科技 进步 指数逐年上升 。据此 , 笔者猜测 : 随着市场化程 度 的进一 步深入 , 科技进 步对工业 增长的 作用 继续加大 , 而技术效率的贡 献相对降低 。 分 别对 类工业 进行 的 分解结 果 ( 表 ) 表 明 : 各类工 业全 要素 生产 率增 长存 在 显著差 异 , 且影 响全要 素生产 率增长的 原因 也不相同。具体而言 : ( ) 全要素 生产 率增长 为负 的工业 类型 有 : 煤 炭 工业 ( ) 、石 油 工业 ( ) 、食 品工业 ( ) 、纺织 工业 ( ) 、
27、造纸 工业 ( ) 和化学工业 ( ) 。其中平均变化率 下降最多的是纺织工业 , 最小的是食品工业。全 要素生产率增长为正的工业 类型有 : 冶金工业 ( ) 、森林工业 ( ) 和机械工业( ) 。 ( ) 全要素 生产 率增长 为负 的工业 行业 中 , 科技 进步为 负而技术 效率变 化也为负 的行 业包括 : 非 金 属矿 采选 业 、石 油加 工业 及 炼焦 业、电 力 蒸汽 热水 的生 产 和供 应业 、烟 草 加工 业、印 刷 业记 录媒 介的 复 制、非金 属矿 物 制品 业。这些行业 年的 全要素生产率增 长 为 负的 主要 原 因是 科技 进步 和 技术 效率 的 同步下
28、降。 ( ) 全要素 生产 率增长 为负 的工业 行业 中 , 科技 进步变 化为负而 技术效 率变化为 正的 行业包括 : 煤炭采 选业、石油和天 然气开 采业、 食品加工 业、饮料 制造业 、纺织业 、服装 及其他 纤维制 品制造业 、皮革毛 皮羽绒及 其制品 业、 造纸 及纸 制品 业、文教 体 育用 品制 造业 、化学 原料 及化 学制 品制 造 业、医药 制造 业 、橡 胶制 品业、塑 料制品 业、专业 设备制 造业、交 通运输 设备制造业。这些行业 年技术效率 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 但科技进步 变化下降的幅 度超过技术效率增长的幅度 , 最终表现 为全要素生 在分类讨 论之前 ,
29、管理世界 ( 月刊 ) 年第 期 笔者出 于兴趣 尝试将 个 产率增长为负。 ( ) 全 要素 生 产率 增长 为正 的 工业 行业 中 , 科 技进步变化 和技术效率 均为正 的行业 包括 : 煤 气的 生产和 供应 业、黑色 金属 矿采 选业 、有 色金 属矿 采 选 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 品业、家具制造业。这 些 行业 的全 要素 生产 率的 增长 来自 科技 进 步和 技 术效 率共同的推动。 ( ) 全 要素 生 产率 增长 为正 的 工业 行业 中 , 科 技进步变化 为负而技术 效率为 正的行 业包括 : 有色 金属矿采选业 、食品制 造业、金 属制品业 、普通 机械 制造业
30、 、电 气机 械及 器材 制造 业、电子 及通 信设 备 制 造业、仪器 仪表文化 办公机 械制造 业。这些 行业 全 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 来自技术效率的提高。 四、技术进步影响能源 效率的计 量分析 指数 把各行 业的技 术进步 分解 为科 技进步 率 、纯技 术效 率和 规模 效率 个 部分 , 为 深 入分 析技术进步对能源 效率的影响提供了可能。我 们 将 个 行业各年 的科技 进步、纯技 术效率 和规 模效率值作为 解释变 量 , 以各 行业的能 源生产 率为 被解释变量 , 估算技 术进步与 能源生 产率的关 系。 尝试解决如下 问题 : 技 术进步 是否促 进能源效 率提 高
31、? 个部分分别 的作用如何 ? 是否动态变 化 ? 根 据 指数方法原 理 , 科技进步 、纯技 术 效率和规 模效率均 是指与上 年比较 的相对值 , 因 此被 解释 变量也 采用 当年 能源 生产 率 与上 一年 能 源 生产率的比值 , 即能源生 产率指数来表示。另外 , 由于只 有 年共 年 的 时间 序列 数据 , 单个行 业的 回归 分析 可能 会因 为自 由 度过 低而 导 致回归结果不够显著。此处仍然按 大 类工业分别 进行面板回归。 行业一起进行面板回归 。由于各种面板 模型和计量 方 法都有其特 定的适 用条件 , 只能根 据计量结 果的 具体情况和 检验指 标加以选 择
32、, 表 给出了 几种主 要模型和计 量方法的 回归结 果。从中 可以看 出 , 聚 合回归 ( ) 、固 定效应 回归 ( ) 、随 机效 应回 归 ( ) 和 可行 的 广义 最小 二 乘回 归 ( ) 的结 果非 常相似 , 系数 符号 完全相 同 , 所有 系数符合均 为正且通过 了 的显著 性检验 。据此 可以判断 : 年期间 , 中国工业整 体而言 , 技术进步对 能源效率 具有显 著促进作 用 , 但 技术进 步各 部分 的作用 并不 一致 , 科 技进 步率 、纯 技术 效 率和规模效率 每上升 一个百分 点 , 分 别会带 动能源 生产率 上 升 、 、 , “软 ”技 术进步
33、的作用要大于“硬 ”技术进步的贡献。 分别对 类工业进 行面板 数据的回 报 , 回 归结 果见表 。对 类工业回归模型的选择 上 , 本文根据 系数的 符号 、系 数的 显著 性检 验、模型 的检 验值 综 合 确定。煤炭工业 系数和食品工业的 系数均 为负值 , 且不 能通过 的显 著性检验 , 因此 剔除。 纺织工业和化 学工业的 系数均在 的显著性 水平上通 过检验 。造纸工 业 的 系 数、 系数和 系数 的系数检验均不显著 ( 显著性 ) 。 根据 表 , 可以得到 如下基本结论 : ( ) 总 体上 看 , 所 有类 型工 业 的科 技进 步 对提 高能源效率 均有显著 贡献 , 但 贡献程 度要明显 小于 纯技术 效率 的贡 献 , 接近 或略 小 于规 模效 率 的贡 献。如果合并 纯技术 效率和规 模效率 为技术 效率 , 则科技进步的贡献低于技术 效率的贡献。这一点与 把 个工 业行业共 同进行 分析的结 果一致 。这个 结果给 予的启 示 是 : 首先 , 年 期间 , 中国 工业部 门 的技术 进步 能够 有效 地促 进 能源 效率 的 提 高 ; 其次 , 技 术进 步对 能源 效率 提升 的贡 献更 多 的 来自技术效 率的贡 献 , 科技 进步的 贡献要 低于技 术效率 的贡 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