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心理辅导技巧ppt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9230815 上传时间:2022-06-05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心理辅导技巧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班主任心理辅导技巧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主任心理辅导技巧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心理辅导技巧ppt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班主任心理辅导技巧一、区分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 有一个学生因为有多动症,上课不遵守纪律,教师错误地判断该生组织纪律观念不强,破坏集体,有意为难教师,于是对他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同时还给予一定惩罚,结果反而强化了该生原来的多动行为。 一个中学生有抑郁症倾向,情绪低落,郁郁寡欢,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感到活着没有意思,但是,这位忧郁症学生并没有明显的思维障碍,可以坚持学习,可以生活自理。由于教师缺乏心理学知识,以为这种学生是闹情绪、对现实不满,思想有问题或者人生观有问题,于是对这位学生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费时费力,却不见一点效果。案例:小干部怎么会变成“小偷” 初一女生小徐在小学时当过班长,当她进入一所重

2、点中学后,班干部没她的份,而她的几个小学同学,有的当了班干部,有的学习成绩超过了她,这使小徐心理上很不平衡。小徐一方面在同学中传播某某同学的坏话,有时还向老师“打小报告”;另一方面,还通过偷窃某某同学的课本、笔记本、作业本的方式,搅得人家没法安心学习。班主任多次批评教育,但都没有奏效。一个曾经优秀的孩子怎么一下子成了另一个人了呢?讨论: 1、小徐的行为是道德问题还是心理问题? 2、心理辅导和思想工作的区别有哪些? 小徐的行为是扭曲的竞争心理。像小徐这样的问题,是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幼稚和不成熟所造成的,不应该属于品德与心理问题,不应进行所谓“道德评价”的。 小徐的心理还滞留在“自我中心”的阶段上,

3、习惯于别人围着她转,习惯于别人“宠”她,一旦条件变了,她没有重新看待环境,积极适应环境,反而用“攻击”别人的机制保护自己,没有走向成熟。心理辅导和思想工作 心理辅导作为一门学科,有着严谨的理论基础和辅导程式,它与思想工作是有本质区别的,思想工作的目的是说服对方服从、遵循社会规范、道德标准及集体意志,而心理辅导则是运用专门的理论和技巧寻找心理障碍的症结,予以诊断治疗,咨询师持客观、中立的态度,而不是对来访者进行批评教育。另外,某些心理障碍同时具有神经生化改变的基础,需要结合药物治疗,这更是思想工作所不能取代的。莫将学生的心理问题“道德”化 误解学生的病态心理表现 朦胧的早恋“妖魔”化 意志品质泛

4、化 说谎的都是坏孩子 离家出走就是“大逆不道” 爱穿着、爱打扮就是“水性扬花” 厌学的孩子都是“无所追求” 爱动的学生就是“捣蛋虫”案例:就不给那个老师“好好学” 初二男生小法,本来学习中上等,但他生性好动,上课坐不住,经常被老师惩罚。一次数学课,小法正与同桌说话,老师的提问他答不上来,让他上黑板演算时,又做错了题,老师就罚他站了半节课。因为恨老师,从此不做数学作业,并说就不给他“好好学”。案例:过分“用功”的可怕后果 初三女生小谢是大家公认的最用功的好学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然而,近来的考试,小谢有一半儿的题目没做完。小谢说,一到考试,自己脑子里就出现杂七杂八的怪念头:我的笔不好用,怎么写的

5、字这么难看?这个题目是否出错了,怎么读了三遍还不懂经心理医生诊断,小谢因睡眠不足,出现神经系统失调现象,导致考试时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需要进行心理治疗。案例 他经历了“道德危机” :马小武的问题主要是什么性质的问题,道德问题还是心理问题?为什么? 年轻的心,沉重的情:心怡的问题为什么是焦虑,不是早恋问题?反社会性品行障碍 ( dissocial conduct disorder ) 特征是反复而持久的反社会性、攻击性或对立性品行。当发展到极端时,这种行为可严重违反相应年龄的社会规范,较之儿童普通的调皮捣蛋或少年的逆反行为更严重。如过分好斗或霸道;残忍地对待动物或他人;严重破坏财物;纵火

6、;偷窃;反复说谎;逃学或离家出走;过分频繁地大发雷霆;对抗性挑衅行为;长期的严重违拗。 明确存在上述任何一项表现,均可作出诊断,但单纯的反社会性或犯罪行为本身不能作为诊断依据,因为本诊断所指的是某种持久的行为模式。品行障碍具有以下特征 反复持续出现; 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超过儿童所允许的变化范围; 适应社会环境困难; 并非由于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所引起; 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中小学生典型的心理问题 在人际交往上处处防备别人,易被激惹,时时处于攻击状态,别的同学笑,就觉得是在笑自己,于是就冲那个同学吵; 在性格上有些不良倾向,或自卑、或冷漠,苛求完美; 在认知上看问题偏激,情绪不稳

7、定,教师批评几句就想跳楼,当不上班干部就想自杀; 在学习上容易焦虑,一到考试,脑子里就出现杂七杂八的怪念头,像“我的笔不好用,怎么写的字这么难看?”“这个题目是否出错了,怎么读了三遍还不懂”等。中小学生典型的品德问题 有意破坏班级纪律,借打闹故意伤害同学,损人利己,倚强凌弱。如将自己的鼻涕涂于前桌同学的头发上,当监考教师发现他看周围同学的答案后,用很难听的话谩骂教师等。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的交织 心理问题引起的品德问题。如:有一个学生,从小连续受过伤害,对周围人极不信任,觉得世界很黑暗,形成了消极的、敌视的、歪曲的世界认知图式。上学后她学习很好,也很有能力,还是个班干部。她会主动帮别的同学打水,

8、但是同时她又会偷偷往水里吐口水。 品德问题引起的心理问题。如:有个女生经常偷同学的东西,后来又发展为偷别人的手机,然后再卖掉。久而久之她的偷窃行为成了一种习惯,发展到不偷手机不舒服,恋上偷手机的行为了。学生的发展阶段性问题 必须把中小学生的正常心理的阶段发展问题和心理障碍所引发的问题加以区分,不要将学生的一切问题都归为品德问题或“心理问题”。 认识偏差问题 好奇等因素引起的问题 成长变化中的自然现象或暂时状态 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幼稚和不成熟表现也不应该属于品德与心理问题。例如上述中的小徐。如何区分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 品德不良行为求取实际利益 心理问题行为具有强迫性 价值判断的差异 心理问题有时

9、有生理原因思考:如何区分网络成瘾(依赖综合征)与不良网络道德问题? 使用网络的次数越来越多,可以从中获得某种程度的满足; 不用时就会出现戒断症状,如抑郁、易激惹、情绪烦躁; 实际使用网络时间比要打算使用网络的时间要长; 曾企图停止或减少使用网络次数,但未成功; 在与网络有关的活动中耗时过多; 为了达到应用网络之目的,可以减少重要的社交、工作和娱乐活动; 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仍然不能放弃使用网络; 从人格上讲,网络成瘾者多具有显示个人优势的人格特点,不管在网络技术方面还是人际交往方面,都想显示自己。 二、班主任心理辅导技巧班主任是学生的“心理保健师” 第一,倾听,让学生愿意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您

10、。 第二,判断,学生目前存在什么问题,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第三,商量,及时与学生商量,他面临的问题应该怎么办?学生自己可以怎样行动以改变现状,而不是首先在道德品质上“扣帽子”,这样才不致使学生对老师反感。 如果老师在引导学生方面有困难,可以求助心理咨询部门。(一)运用心理辅导中的谈话技巧 【案例【案例】 “自从喜欢上一个好心的女孩后,我渐渐成熟,她让我学习好了。可是,我们两个人的感情越来越好”“那么,后来呢?”(倾听技术)“后来,就发生了”他似乎显得局促不安。“嗯?”(倾听技术)“性关系。”男孩子把头低下去了。“哦!那你现在有什么想法?”(探问技术)“我不知道,女孩子所谓的安全期

11、有多安全?”“你有担心?”(回馈技术)男孩子点点头:“我现在睡觉、学习都不行了!晚上,还有噩梦”“我能想象到你心里的压力,这对你来说的确是一件很不托底的事情。可是事情已经走到这一步,光是着急、甚至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能解决问题吗?”(面质技术) “我现在就是想知道到底会不会出问题?”“这很难说,据我所知有两种可能:一般情况下8090%的可能是安全的,1020%的可能是不安全的。这里面的情况比较复杂,因人而异。”(提供信息技术)男孩子很紧张,我又和他探讨了他所知道的“安全期”常识,发现他有很多一知半解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使他在一种侥幸心理的支配下做出了冲动的事情。沉默了一段时间后,男孩子很无助地看

12、了我一眼,说:“我很后悔,虽然现在不知道她有没有怀孕,可是我不知道万一她怀孕了该怎么办?”“如果真的出现了这种情况,我觉得你们也只好直接面对。但千万不要私自处理,那样的后果也许更加严重,因为非正规的人流手术可能导致各种后遗症,对女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损害。建议你们还是向本市计生局青少年援助中心打个电话,到正规的医院里去求助,尽可能在对外保密的情况下及早进行人流手术。”(忠告与提供信息技术)男孩子眼里露出一丝希望:“他们能帮我们吗?”“是的,这个机构刚刚建立,是专门向青少年提供有关援助的,电话号码是”(提供信息技术)(二)运用心理辅导中的沉默技巧 【案例片段【案例片段】 “我自杀过,你看!”

13、 她把手腕上的刀痕给我看,着实让我一惊:这位初三的瘦弱女孩,肯定积累着太多的心事。如果我能帮助她,也许我就是救了一条生命。“坐下来,别着急!”我递给她纸巾,小艾接过纸巾,低着头,只是哭。这种情况持续了15分钟,我始终没有打扰她,只是静静地等着,我希望她把这种伤心情绪发泄出来。 小艾终于抬起头来。“能和我说说怎么了吗?”我问。【案例【案例】 “你好像有要紧的事找我?”我主动问。“我笑起来是不是很难看?”他突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令我毫无准备,他不时地看着我,等待我的回答。我开始仔细打量起眼前的这位男孩。他大约1.75米的身高,皮肤微黑,眼睛、鼻子、嘴巴匀称地分布在一张圆脸上,很端正。特别是他的嘴

14、,嘴角轮廓分明,微微向上翘,相信他笑起来一定很好看。理了一个学生发型,整洁、大方,实在看不出有什么不舒服。“你长得不错,挺顺眼的,笑起来可能会更好看。”我如实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情感反映技术)“真的?”他急迫地问。“当然。”我肯定地说。(情感反映技术) 从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兴奋,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意。“你怎么会想到问我这样一个问题?难道有人说你笑起来难看吗?”我不解地问。(探问技术)“没人说。”他的声音很轻,低着头,双手捧着自己的面颊。“那你是怎样感觉到别人认为你笑起来难看的?”(追问技术)“他们的目光,他们惊讶的表情,他们尖叫的声音和他们逃离时的神情。”他越说越激动,双手开始颤抖,不时闭起双

15、眼。反应之强烈,让我十分吃惊。“他们是谁?能告诉我吗?”我轻轻地问。(追问技术)“我班的同学。”“是男生还是女生?”(追问技术)“都是!”望着他肯定的眼神,我不解了。“你能告诉我第一次感到同学对你有异样表情的经过吗?”我恳切地要求着。(具体化技术)他双手还是捧着自己的脸,眼睛微闭,不吭声,似乎在痛苦地回忆。辅导室里安静极了,只有墙上的时钟滴答滴答地在走,我默默地等待他的回应。忽然我发现他双手捧着脸是为了使颤抖的脸保持平静,仔细观察他的每一丝头发都在颤抖,整个身体呈僵硬状。(沉默技术)“你能说说,谁认为你笑起来不好看吗?”我终于再一次温和地打破沉默。(引导技术)他慢慢抬起头来看着我,从我的目光中

16、寻找信任。他终于说出了原因。“有一天,我和几个女同学在教室里聊天,我无意间一笑时,发现对面一个女同学脸上露出了惊恐的表情,然后转身跑了出去,我想一定是我的笑吓着她了。从那以后我常常照镜子,对着镜子笑,看自己的笑是不是很可怕。我发现班上的同学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我。渐渐地我不会笑了,我也不敢看别人了。”说着露出了非常痛苦的表情。沉默的原因 当事人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之中,被痛苦所困乃至于无以言表; 当事人所面对的问题涉及个人隐私,处境难堪,进退两难,因而三缄其口; 当事人对辅导教师尚未建立起足够的信任,惟恐过于坦直的表白会遭致辅导教师的批评甚至耻笑; 当事人正在考虑如何从一大堆乱麻之中理出一点

17、头绪,以便形之于文辞或表达其情感; 当事人系被动地应其他人的要求前来进行辅导,来此之前已经积累了诸如烦躁、气恼、敌意等不良情绪,在内心深处存有明显的抗拒心理,但又迫于压力不敢公开流露出来,于是以沉默来表示对抗; 辅导教师在提问或谈话过程中存在某种技术上的失误,因此引起当事人的不满。运用沉默技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把握时机。辅导初期要避免使用沉默技术,只有在咨访关系已经基本形成、辅导有了一定进展之后方可采用。 对当事人出现的沉默要有耐心,不可显现出焦躁或不耐烦的样子。 仔细观察,注意氛围。 沉默的时间不能太长。当事人在沉默多久之后,辅导教师才能介入,这要视当时的具体氛围而定。(三)运用心理辅导中的

18、指示技巧 指导直截了当地影响学生行为的改变 。教师在会谈过程中,根据来访学生求助的问题予以直接的指示,直截了当地告诉当事人应该怎么说或者怎么做。 建议帮助来访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并作出必要的决定。 暗示传递对当事人有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信心。 自我表露让当事人产生更多的温暖、共情与信任。指辅导教师公开地暴露自己的某些经历、经验、思想、情感,包括自己曾经有过的负性体验或经历,来与来访学生分享。三、班主任心理辅导技巧举例 厌学问题 一说上学肚子就痛。上初中的女儿娇声娇气地央求妈妈去开一张看牙的病假条。妈妈关心地问:“牙疼?厉害吗?”女儿说:“什么牙疼啊,就是找一个借口不去上学!”原来,刚刚结束了一个假期

19、的女儿总提不起精神,想在家里“再调整调整”。【案例故事】 每天7点10分我就来到班上组织学生打扫卫生,而学校规定早读的时间是7点30分。所以,当学生把所管辖区域的卫生搞好以后,我便让学生把自己的作业打开,并按类别放在讲台上,然后回座位按要求早读。离学校规定的早读时间还差五分钟,但我们教室却已书声琅琅,其他同学也陆陆续续来到,并安静地把作业放在讲台,然后开始早读。 但一把柔弱的声音,把我从陶醉之中惊醒过来。“老师,我忘记了带语文练习卷回来”他可怜巴巴地说。我低头一看,原来是我们班上一位一直学习成绩差、习惯不好、上课时又爱开小差的小晖(化名)。当我看着他,问他具体如何忘了,是不是把卷丢在家时,他却

20、有意不看我的眼睛,低下头站在我的旁边。 这是一个比较贪玩的学生,下课时能玩得忘记时间,但一上课就怎样也提不起精神,总是心不在焉,闷闷不乐的样子。每次堂听,他不是东找找,西寻寻,半天也拿不出本子,就是只会拿着桌上的橡皮、尺子当玩具,不停地摆弄着。每次识字测验,他的卷也常常成了“花脸猫”(我要求同桌之间相互检测,把对方不会读的字用铅笔圈起来)。而在最近两次批改他的作业登记本时,我却发现他总会“漏”记一两项作业,而且漏登记的这些作业往往是家听,或者是认读当天所学的生字,是每天作业中的主要部分,是学生消化巩固当天所学知识,以及为第二天学习做好准备的关键。登记本上没这些作业内容,家长检查作业签名时自然也

21、会疏忽,以为老师没有这些作业。所以,直觉告诉我他在有意不登记这些作业。而且今天从他的眼神中,再一次让我确定了自己的直觉。 开始我真的非常生气,认为他真是“朽木不可雕”,但当我静下心来细心想一想时,还是决定先与家长作沟通,把事情了解清楚再下论断。当天放学时,我找来该名学生的家长了解一下其在家的情况。通过沟通了解到,事情并非我想象的那样坏。其实小晖(化名)每天一回到家,他妈妈就监督他进行复习、听写,但由于基础差,他做作业的进度非常慢,而且由于握笔姿势不规范,写出来的字总是歪歪斜斜,他妈妈又要求他重做。同时,家长还向我透露:在一次无意中,他跟妈妈说到班上有个同学取笑他笨,写的字又丑。事情终于被弄清楚

22、:小晖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学都学不好,于是自尊心作祟,他开始厌学,故意不登记好作业,编各种各样的理由,逃避学习。 弄清情况后,我再次陷入了沉思:他成绩上不去,使他产生自卑感。但他成绩不如意的原因,除了一些客观因素外,还与他学习方法不对,上课不认真,缺乏克服困难的恒心和毅力有关。经过这一轮分析,我知道这位学生是可以学好的,并决定不把他有意漏记作业和丢失试卷的事情戳穿,好象当这件事从来都没发生一样,不伤害他的自尊心。并鼓励家长多表扬孩子,不要过多的责骂。 自此以后,我要求学生每天放学前都要进行同桌互检作业登记,检查无误无漏后,要在对方作业登记本上签名,让他没有“漏记”的理由,逐渐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23、。而且我每天都会在课堂上选一些简单的问题提问他,如果他答对了,就在班上大力表扬他。课后,我常常带他到办公室“开小灶”辅导他,还给他讲一些关于做事要有恒心的故事。渐渐地,他学习的态度认真了,写出来的字虽说不算很漂亮,但也看得出他是一笔一画认真书写的。 一个月过去了,在这段时间里,他再也没有一次漏记作业,欠交作业,丢失作业的情况出现。而且让老师和家长都非常欣慰的是,他在期中考试取得了76分。由原来每次考试测验都只能拿30-40分,现在一下子进步了几十分。我让他拿着试卷来办公室和我谈心,我跟他分析这张试卷中他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并告诉每一道题所取得的高分与他平日专心听课,课后认真复习做作业,不耻下问,

24、努力克服每一个学习上的困难是分不开的。他听着我给他的分析,眼睛一下子红了,他说:“老师,谢谢你上一次没有把我说谎的事情说出来!”“你是怎么知道的?”我有意惊讶地问。“不告诉你!”他冲我做了一个鬼脸,然后转身就跑了。望着他远离的背影,我的心甜得像蜜糖一样。厌学、学校恐怖症与拒绝上学 厌学是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厌倦学习的一种心理反映,它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学生厌学的原因很多,如课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作业困难多、成绩跟不上、父母期望高、人际关系差、成功体验少、求知兴趣低以及自尊心受损、自信心受挫、好胜心减弱、上进心失落等等。 1941年Johnson提出 ,由儿童分离焦虑引发的拒

25、绝上学实际上是恐惧心理的作用,并首先提出学校恐怖症,特指那些对学校特定环境产生异常恐惧并强烈拒绝上学的儿童,认为其属于儿童情绪障碍的一种类型。 20世纪50年代,有一些教育界学者提出拒绝上学的概念,定义那些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不上学行为,其基本背景仍是儿童与母亲的分离焦虑和对学校的恐惧。因此,这类拒绝上学与逃学有了本质的区别,后者指伴有品性问题和反社会特征的不上学行为,而拒绝上学并无明显反社会行为。但在美国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 版)(DSM-,1994)上并未将其列为独立的疾病单元。 拒绝上学症发病年龄有3个高峰 ,且与发生原因密切相关:37岁为第1高峰,大都与入托、入学时与父母分离而

26、产生的焦虑有关;912岁为第2高峰,主要与学习压力过大、人际关系冲突、更换学校或班级等因素有关;13岁以后更倾向违拗性抵触上学,主要原因包括学习困难、在校遭受欺负羞辱、学绩挫败、家庭问题、心身症、友谊危机、师生冲突、厌学、情绪障碍等。分析 案例中的小晖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厌学学生,他学习成绩差、习惯不好、上课时又爱开小差,比较贪玩,一上课就提不起精神。他对学习无兴趣,视学习为负担;经常有意不登记作业、有时也以忘记带练习卷回来为理由,企图逃避或少做作业;被动地应付学习,缺乏学习责任感。班主任做法中值得借鉴之处 (一)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小晖学习成绩差、习惯不好,还经常故意少登记作业内容,以达到少做

27、作业的目的。对于这样的学生,一味地批评教育可能很难奏效,甚至还会导致师生冲突对立,因为他完全可能否认自己是故意的,自己确实不知道还有这些作业或自己确实忘记把作业带来,他来个死不认帐,老师也没有办法,结果只会是加剧师生之间的冲突对立。 针对小晖是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学都学不好,出于保护自尊心,故意不登记好作业,编各种各样的理由来逃避学习,于是余老师采取了要求学生每天放学前都要进行同桌互检作业登记,检查无误无漏后,要在对方作业登记本上签名,这样就让小晖没有“漏记”的理由,更重要的是逐渐使他养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针对小晖学习成绩差、习惯不好,下课时能玩得忘记时间,但一上课就怎样也提不起精神,爱开小

28、差的情况,余老师每天都会在课堂上选一些简单的问题提问他,如果他答对了,就在班上大力表扬他;课后常常带他到办公室“开小灶”辅导他,还给他讲一些关于做事要有恒心的故事。 (二)抓住关键、“标”“本”兼治。余老师始终抓住自尊心的保护和培养这个导致小晖厌学的关键元素。小晖由于基础差,做作业的进度非常慢,写出来的字总是歪歪斜斜,妈妈又要求他重做;班上同学取笑他笨,写的字又丑。余老师不仅不把他有意漏记作业和丢失试卷的事情戳穿,保护了他的自尊心,而且每天都会在课堂上选一些简单的问题提问他,如果他答对了,就在班上大力表扬他;当小晖考试取得成功后,老师告诉他这与他平日专心听课,课后认真复习做作业,不耻下问,努力

29、克服每一个学习上的困难是分不开的,以此来培养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师爱永驻、从不言弃。对待厌学的学生,作为教师关键是要有爱心和耐心。当学生有厌学的行为表现时,教师一定不能有情绪化的冲动。有许多教师处理厌学问题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就是教师遭遇学生厌学行为时的情绪化处理,一旦教师情绪化处理,不仅对解决厌学于事不补,而且只会为学生厌学再增加一条原因:师生冲突。 许多研究认为,师生冲突是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学生认为自己与老师吵了一架,老师肯定不喜欢自己,从此也就不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这门课程,开始出现厌学或厌学更加严重化。 余老师很成功地处理了小晖“忘记带语文练习卷回来”的问题,在我看来不

30、仅是出于他的智慧,也是出于他的师爱。如果只是一种智慧性的解决问题,就不会有后来发生在小晖身上的精彩故事。余老师对小晖的爱,具体地化作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培养他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他看到并鼓励他学习上的进步、帮助他克服学习中的具体困难、鼓励家长多表扬孩子不要过多的责骂等,这种不抛弃、不放弃从不言弃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还值得进一步考虑的方面 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是影响学生厌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案例中也提示“在一次无意中,他跟妈妈说到班上有个同学取笑他笨,写的字又丑。”出于自尊心,他选择了回避,开始厌学,故意不登记好作业,编各种各样的理由,逃避学习。既然人际关系与小晖的厌学有关,不知余老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本案例没有做交代。 作业问题。教育不是适应全体学生的发展,而是应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案例从帮助小晖达到全班学生的要求方面做了许多的努力,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案例中的小晖学习成绩是比较差的,是使他符合全班的作业要求还是布置适合他发展的作业,可能是一个还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心理学研究认为,对学习困难的孩子再提出时间要求,只会加剧他的学习困难程度,所以,对他们而言,降低作业要求是有效的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