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情况汇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情况汇报.doc(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鞍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09 年工作总结和 2010 年工作安排一、2009 年工作完成情况年初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届七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指标,并在一些重点、难点工作上实现新突破;圆满完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任务,机关建设也迈上新台阶,先后获得国家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先进集体等 20 余项荣誉,鞍山市被评为首批国家级创建创业型城市,并在全国介绍经验。(一)省政府绩效评估工作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根据政府绩效评估实施细则,原市人事局与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具体承担的工作任务可分为 4 大项、7 个小项、32 项具
2、体指标,主要包括:1、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截至 11 月底,已实现城镇实名制就业 92368 人,完成年计划的 115.5%;实名制扶持创业带头人 1588 人,带动就业 9488 人,完成年计划的 317.6%和316.3%;累 计消除零就业家庭 16797 户,3269 户棚改回迁零就业家庭全部实现了双就业;全市稳定就业率达 71.8%;城镇登记失业率 3.06%,为近年来最好水平。2、社会保障工作。截至 11 月底,全市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57.5 万人,完成年计划的 100%;企业基本养老2保险缴费率达 90%,完成年计划的 100%;全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 100.3 万
3、人,其中今年新增 3.18 万人,完成年计划的 100.3%;失业保险参保人数 63.3 万人,完成年计划的 101.4%;工伤保险参保人数 49.6 万人,完成年计划的102.2%;生育保险参保人数 30.3 万人,完成年计划的 101%。3、农民工工作。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劳动监察员派驻制度,向全市在建的 125 个建筑工地派驻劳动监察员。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面积达到 4638 平方米;扶持农民工创业带头人43 人,有 24.8 万农民工在我市就业;实现农民工普惠制安全技术培训 11537 人;签定劳动合同率 81%;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 63184 人、参加工伤保险 75090 人,完成省计划
4、的 101.5%;有 2300 名农民工在城市落户,9495 名农民工子女在市内学校入学;补贴农民工职业培训经费 230 万元;追缴拖欠农民工工资 510.14 万元。全年未发生农民工群体性事件和恶性事件。4、引进海外研发团队工作。我市共先后四批向省申报引进海外研发团队项目 76 项,已有辽宁荣信等 14 个项目获省政府批准,名列全省第三。在省政府召开的现场经验交流会上,孙春山常务副市长代表我市介绍经验,受到省领导和与会代表的好评。5、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在全省率先推出 10 项促进就业政策和“四个 100%”服务措施, 举办各类专场招聘会 27 场,提供就业岗位 3 万余个;先后为农村
5、中小学公开招3聘师范类毕业生 114 名,为 23 个高标准示范社区公开招聘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公共卫生师 69 名,为乡镇、街道、社区公开招聘统计员 680 名,为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公开招聘医疗类毕业生 94 名;设立就业见习基地 303 家,提供见习岗位 2716 个,完成年计划的 101%;在全省首家成立“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举办创业及职业技能培训班 14 期,培训毕业生 575 人;启动鞍山市大学生创业园,新孵化创业项目 62 个,经筛选有 9 名毕业生创业项目入园孵化,为 5 名大学生提供创业扶持资金 33 万元;加大对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援助力度,采取一对一帮扶等措施,确保
6、困难家庭毕业生在年底前全部实现就业。截至 11 月底,我市已接收普通高校毕业生档案 9214 份,实际报到毕业生 6581 名,实现就业5972 人,就业率 90.75%,超额完成省、市政府下达的考核指标。6、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大力实施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5520 工程” ),重点推广 “网上在线培训” 新模式,指导各 县(市)、区和行业主管部门完成继续教育公需科目网上培训 5300 人、专业科目培训 4200 人,完成年计划的 115.9%,处于全省前列。7、公共服务行为管理工作。全面推行服务承诺、首问(办)负责、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制度,建立“鞍山市公共服务项目”数据
7、 库,汇总 出涉及 61 个单位的公共行政服务项目327 项;先后深入到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和民政局等单位的4对外办事窗口现场抽查;充分发挥市、区两级公务员监督投诉中心作用,畅通群众监督渠道,促进了全市机关工作作风的转变。(二)市政府任务书主要指标完成情况1、引进包括外国专家、海外留学人员和国内硕士以上研究生在内的各类高层次人才 469 人,完成年计划的 104.2%。获批国家级引智重点项目 3 个,4 名外国专家获“辽宁友谊奖”、3 名外国专家获荣誉奖,获奖人数在全省名列前茅;组织各类出国(境)培训团组 4 个、66 人次,其中两个项目分别获得国家 30和 60%的国(境)外培训经费资助;协助
8、引进项目博士后 5 名,培育博士后科研基地重点单位 10 家,上报省 3 家。2、完成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省第五批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选拔推荐工作,我市有 5 人被评为百类层次人选,9 人被评为千类层次人选,向省选拔推荐“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 人选 31 人。市人才市场举办招聘会 104场,入场招聘单位 3017 家次,接待应聘求职人员 131,200 多人次,实现就业 1.2 万人次;市劳动力市场举办各类招聘会145 场,企业和求职者成功对接 35968 人;发展 1100 家联盟企业,完成年计划的 100%。 3、开展“农业专 家对 口包扶” 活动,深入海、台、岫和千山区部分
9、乡镇开展技术咨询服务 150 人次,完成年计划的 125%;新组建农村实用人才协会 15 个,新增农村实用人才 8120 人;5积极引进外国专家参与我市种养殖基地的工程建设和业务指导,扶植建立农业引智示范村 2 个。4、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公开招聘制度,上半年首批为市直 9 个系统的 41 个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287 名工作人员,第二批公开招聘岗位征集工作已结束,上报市政府待批。加强规范管理,办理聘用合同鉴证手续5904 份;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完成了相关文件的酝酿和起草工作,在政策层面上做好了前期准备。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等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联合市财政、教育等
10、部门认真研究制定我市的实施方案,指导各单位加强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基础管理工作,妥善解决矛盾问题,为确保此项改革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5、按照省统一部署,圆满完成 2009 年度公务员考录工作任务,全市有 191 名考生经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进入录用阶段;分类试点探索公务员平时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有效办法,把公务员考核制度落到实处;起草鞍山市公务员奖励暂行办法等文件,规范公务员和公务员集体奖励工作;创新公务员培训内容及方式,采取网络在线培训和新录用公务员集体宣誓等形式,初任培训率和任职培训率达到 100%;与市相关单位联合成功举办公务员法律知识大赛和电子政务大赛。严格参公登记标准,对省陆续批
11、复的市直 110 家参公单位的人员及时进行档案审核、登记和工资套改及津贴补贴兑现工作;同时,指导完成了县(市)区 106 个单位的档案审核6和登记工作。6、完成军转干部安置和稳定工作任务。接收军转干部155 名,其中计划分配 142 名,全部得到妥善安置,接收安置率达 100%;认真落实相关政策,完善接访领访制度,实现了鞍山地区(包括中直企业)军转干部等方面人员无一人进京上访、无一人参与全省性群访。健全人事信访矛盾排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排查解决信访积案 7 件,累计接待上访 50多案次、1000 余人次,成功解决了影响全市的转企单位退休人员和县处级离休干部上访等问题,圆满完成了国庆、全国两会
12、等重要时期信访稳定工作任务,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7、积极推进政务公开,以新改版的鞍山人事编制网为主要载体,以加强信息宣传工作为重要手段,政务公开率和工作动态公开率达到 100%;认真做好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共及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 38 件,办复率、见面率、满意率均达到 100%。(二)其他亮点工作1、开展创建活动,创建创业型城市成为全国试点。完善组织领导体制,将创建工作纳入各级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筹建创业实践基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活动,树立创业典型,营造创业氛围。全市实名制扶持创业带头人 1588 人,带动就业 9488 人,完成年计划的 317.6
13、%和316.3%。鞍山市入选首批国家级创建创业型城市,并作为全7国十个城市之首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创建创业型城市座谈会上介绍经验。2、创新管理模式,自主开发就业培训“一卡通”省内先行。该系统实现了从申请办卡、培训报名、开班申请、班期管理到补贴申请的全程持卡操作,并以结业考试及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双合格作为核拨就业培训补贴的重要依据,堵塞了虚假培训骗取资金的漏洞,在全省介绍经验, 中国劳动保障报对我市这一做法进行了宣传报道。截至目前,全市开展实名制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农民 51895 人,完成年计划的 115.3%。3、狠抓责任落实,社保扩面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市政府先后 8 次召开专题会议作出部署
14、,进一步细化“三级包保” 责任制,选择 260 户企业作为首批包保单位,其中市政府副秘书长以上领导包保 27 户、市直有关部门包保 44 户、劳动保障系统包保 189 户;召开联动部门工作会议,把企业参保情况作为享受政府优惠扶持政策和评优奖先的重要依据,有效约束了企业和个人的参保缴费,实现了扩面、征收同步增长,全面超额完成年初预定的各项指标。4、解决突出问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制定出台相关文件,将国有破产企业、集体困难企业和鞍钢附企的近 10 万名退休职工全部纳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范畴,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将我市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年最高支付限额由 2.8 万元提高到 3.2 万元
15、,商业补充医疗保险8金年最高支付限额由 15 万元提高到 18 万元,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报销病种由 6 种扩大到 15 种,医疗保险基本实现了“ 全覆盖” 。5、完善保障体系,积极拓展农村社会保障新领域。在全国率先出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办法,建立完善失地有新房、失地有保险、失地有工作、失地有补偿的“ 四位一体” 社会保障新机制;积极开展新农保试点工作,确定岫岩县作为我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县,并着手开展前期准备工作。6、加强基地建设,职业教育工作向着全国一流目标迈进。鞍山技师学院正式入驻职教城,与德国、新加坡、荷兰等国家职业技术学校建立国际合作关系,并挂牌成为全国唯一的退役士兵学校和
16、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全面建成后的鞍山职教城将成为容纳 28 所学校、342 个专业、11 万人同时就读的职教中心,并将努力成为全国一流的蓝领人才培养基地。7、建立长效机制,劳动维权保障工作扎实推进。在全国率先实行劳动监察员派驻制 度 ,向全市在建的 125 个建筑工地派驻劳动监察员 60 人;落实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与 3220 户企业签订了工资集体协商合同;完善劳动争议仲裁重大案件报告制度,开通 12333 劳动保障咨询热线,使拖欠农民工工资等侵权案件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我市荣获全国拖欠农民工工资先进单位荣誉称号。98、勇于承担重担,推动实施企业家工程。这是市领导交办给我局的一
17、项重要任务。我们选派专题调研组,先后深入基层邀请企业及主管部门代表召开 5 个座谈会,发放企业家调查问卷和全民创业调查问卷 1000 余份,并向工商、税务等部门了解相关政策,广泛征求意见。经过反复研究论证,起草了专题调研报告和鞍山市培育企业家资源壮大企业家队伍的实施意见,为培育壮大我市企业家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9、分解落实责任,政府绩效评估工作争创“全省一流”。进一步调整完善了今年的绩效评估考核实施办法,把 31 项考核指标在横向上分解为 222 个采分点,细化指标内容,按采分点将工作职责落实到市政府各部门、各(市)区乃至乡镇(街道),直至到人,并把所承担指标完成情况作为表彰奖励、干部政绩考核
18、、行政问责以及编制和安排财政预算的重要依据;加强工作协调,对需要多部门配合完成的指标内容,积极牵头抓总,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加强督查检验,以两个月为一周期组织成员单位先后三轮到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县(市)区及有关单位进行考核检查,了解工作底数,对指标完成情况按月汇总分析、下发通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及时协调召开政府调度会,有力地推进了全市各项指标的进展。10、突出业绩能力,确保职称评审的科学性、公正性。我们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规定的标准和条件,向省评委会审核推荐高、中、初级职称评审和考试人员 1454 人。同时,加强市10级评委会建设,指导市教育局、师范学院、技师学院和市委党校专业技术资格评委会评审高
19、、中、初级职称人员 701 人;坚持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强调一定比例的淘汰率,组织市机电专业高级、工程系列中初级、农业系列中初级、建筑系列中初级、医药制药专业中初级职称评委会评审 574 人,通过评审 494 人。11、坚持从严管理,圆满完成全年各项考试工作任务。我们紧紧抓住“考风 考纪” 这条考试工作生命 线,坚持实行异区、异校监考制度,并采取了手机信号屏蔽、视频监控及无线电监测等高科技防范措施,重点打击通讯作弊现象,提高了人事考试的社会公信力。截至目前,已完成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级及执业资格考试网上报名 55 项、26357 人,完成各类职称考试 14 项,参考人数 20681 人;完成退役士兵转业安置考试、基层统计员考试等各类社会化考试 5 项,参考人数13018 人。各项考试均赢得了广大考生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12、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干部队伍建设实现新跨越。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和要求,圆满完成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和整改落实三个阶段 12 个环节的各项任务。通过强化理论学习和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通过参加“ 党 员干部走 进千家万 户” 和“三保”下基 层、 “千名干部驻村调研” 等活 动,进一步增 进了与基层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通过开展“解 难题促和 谐” 实践活动,提高了妥善 处理热点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