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欢迎的十首经典唐诗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受欢迎的十首经典唐诗赏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最受欢迎的十首经典唐诗赏析最受欢迎的十首经典唐诗赏析1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简析】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的开始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全诗无华美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净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
2、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孟郊(游子吟)全诗翻译赏析http:/gudianwenxue/article/3206.html2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简析】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固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丽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甚至时有“疾风甚雨.但这日的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这也正是春雨的特色。这“雨纷纷,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的;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罢了,它
3、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杜牧(清明)诗歌深度赏析http:/gudianwenxue/tangshi/dumu/76484.html3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土。【简析】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讲,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土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
4、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画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李白(静夜思)全诗翻译赏析http:/gudianwenxue/article/239.html4王之涣(登鹳雀楼)白天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简析】鹳雀楼,故址在当时的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建在高阜上,共有三层,站在这座楼台上,前望可看到莽莽的中条山,下瞰可观滚滚东流的黄河水,是唐代的游览胜地。诗的前两句着力渲染登楼
5、所见的山水壮观,绘下了极其壮阔的境界。但是诗人兴犹未尽,他接着用如椽大笔,饱含激情,写下了千古佳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若要穷极千里之遥,让全部的山河之美尽入襟怀,就需要不断前进。这固然写的是当前实感,却已隐约地表现了诗人的胸襟抱负。由于前两句作了很好的铺垫,后两句既是诗人深邃思想经过感情浓缩后的结晶,又与前面的景物衔接自然,浑然一体,进而就使全诗的境界大大拓宽,构成一幅表兮独立、逸乎凡响的登楼远眺图。王之涣(登鹳雀楼)全诗翻译赏析http:/gudianwenxue/tangshi/wangzhihuan/806.html5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
6、昏。【简析】自古诗人词客,善感多思,而每当登高望远,送目临风,更易引动无穷的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所怅万千,殆难名状。陈子昂一经登上幽州古台,便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慨,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如若罗列,那真是好像陆士衡所讲若中原之有菽了吧。至于玉谿,又何莫不然。可是,这次他驱车登古原,却不是为了去寻求感慨,而是为了排遣他此际的向晚意不适的情怀。知此前提,则可知夕阳两句乃是他出游而得到的知足,至少是一种慰藉这就和历来的纵目感怀之作是有所不同的了。所以他接着讲的是:你看,这无边无际、灿烂辉煌、把大地照射得好像黄金世界的斜阳,才是真的伟大的美,而这种美,是以
7、将近黄昏这一时刻尤为令人惊叹和沉醉!李商隐(登乐游原)全诗翻译赏析http:/gudianwenxue/article/76261.html6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简析】(春晓)是一首惜春诗,看似极为白话化,却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跌宕起伏。作者以“不知知;知不知的句式,将春天的景物展现给读者。不知清晨,但是却知道报晓的鸟儿鸣叫;知道春风春雨的光临,却不知道落英多少。诗人就是这样在反复周折的句式中来描写大好春光的。全诗以清新活泼、明朗畅晓的语言来描写春天的秀丽景色,抒发诗人内心萌发的深厚春意,墨淡而意浓,景美而情切,并且给人留下鸟啼无意,而落花有情的不
8、尽韵味。孟浩然(春晓)全诗翻译赏析http:/gudianwenxue/article/76163.html7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简析】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呵。“王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泛指行者。“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讲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那真是:“离恨恰
9、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结尾啊!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极浑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全诗翻译赏析http:/gudianwenxue/article/76174.html8李绅(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简析】(悯农二首)不是通过对个别的人物、事件的描写体现它的主题,而是把整个的农民生活、命运,以及那些不合理的现实作为抒写的对象。这对于两首小诗来讲,是很容易走向概念化、一般化的,然而诗篇却没有给人这种感觉,这是由于作者选择了比拟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地刻画了那个畸形社会
10、的矛盾,讲出了人们想要讲的话。所以,它亲切感人,概括而不抽象。李绅(悯农)全诗翻译赏析http:/gudianwenxue/tangshi/lishen/66487.html9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简析】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然而只看这首诗的气势的豪爽,笔姿的骏利,还不能完备地理解全诗。全诗弥漫的是诗人经过困难岁月之后忽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所以在雄峻和迅疾中,又有豪情和欢悦。快船快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为了表达畅快的心情,诗人还特意用上平“删韵的“间、“还、“山来作韵脚,使全诗显得格外悠扬、轻快,回味悠长。李白
11、(早发白帝城)全诗翻译赏析http:/gudianwenxue/article/5694.html10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简析】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土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安静冷静僻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cu催,疏落之意顶承上句,详细写出本人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土,故土可还认得我吗之意,进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本人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贺知章(回乡偶书)全诗翻译赏析http:/gudianwenxue/article/76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