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库100题含答案(测验481版).docx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8896492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4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库100题含答案(测验481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库100题含答案(测验481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库100题含答案(测验481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库100题含答案(测验481版).docx(5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库100题含答案1. 题型:单选题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阶段的儿童不再刻板地按固定的规则去判断,在依据规则判断时隐含考虑到同伴的一些具体情况,从关心和同情出发去判断。A前道德B初步自律C自律道德D他律道德 考点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公正阶段”或自律道德阶段(1012岁)的儿童公正观念或正义感得到发展,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儿童不再刻板地按固定的规则去判断,在依据规则判断时开始考虑到同伴的一些具体情况,从关心和同情出发去判断。综上所述,C项正确。A项,前道德阶段(2岁5岁)的

2、儿童按照想象去执行规则,把外在环境看做是自我的延伸,还没有把主体与客体分离,故排除。B项,初步自律道德阶段(7、810岁)的儿童的思维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他们已经不把规则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认为如果所有人都同意的话,规则是可以改变的,故排除。准则对他们来说已具有一种保证他们相互行动、互惠的可逆特征。D项,他律道德阶段(5岁7、8岁)儿童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绝对尊重和顺从,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2. 题型:单选题历史老师毛老师在讲女皇武则天内容之前,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武则天的资料,在正式上课之前让学生自己先对武则天的历史功过进行评判。毛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A谈话法B演示法C

3、发现法D讲授法 考点 教学方法 解析 发现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题目中毛老师选定课题,让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索,运用的教学方法是发现法。综上所述,C项正确。A、B、D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3. 题型:单选题根据科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处于( )水平的儿童是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来判断好坏的。A后习俗B习俗C前习俗D自律 考点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处在前习俗水平的儿童,其道德观念的特点是纯外在的。他们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

4、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综上所述,C项正确。A项,后习俗水平的人,其道德判断已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而是有了更普遍的认识,想到的是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并已将此内化为自己内部的道德准则,包括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和良心定向阶段,故排除。B项,习俗水平的儿童,能够着眼于社会的希望与要求,并以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能够了解社会规范,并遵守和执行社会规范,包括寻求认可定向阶段和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故排除。D项,属于无关干扰选项,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4. 题型:单选题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创设一个有关的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5、,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掌握知识,发展创造力的教学方法是( )。A愉快教学法B情境教学法C尝试教学法D成功教学法 考点 教学方法 解析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有目的地创设一定情境以引起学生情感体验而理解教材、获得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的核心在于通过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情感。综上所述,B项正确。A、C、D项,均为无关干扰选项,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5. 题型:简答题学校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考点 德育的途径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德育的途径。6. 题型:单选题下列人物中,属于形式教育论代表人物的是( )。A斯宾塞B马卡连柯C洛克D赫尔巴特 考点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解析 形式教

6、育论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知识的传授则是无关紧要的。代表人物是洛克、裴斯泰洛齐。综上所述,C项正确。AD项,斯宾塞、赫尔巴特是实质教育论的代表人物,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则无需特别训练。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项,为无关干扰选项,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7. 题型:单选题( )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A遗传B环境C个体主观能动性D学校教育 考点 教育与人的发展 解析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一种内在需要和动力,是一种寻求发展的积极动机和渴望。所以,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

7、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综上所述,C项正确。A项,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项,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与限制性。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项,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中,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8. 题型:单选题在杜威看来,教学过程的实质是( )。A由“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阶段构成B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加的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C一种认识过程D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之上 考点 历史上对教学过程

8、的各种理解 解析 19世纪末,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加的过程。综上所述,B项正确。A项,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教学过程由“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阶段构成。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20世纪40年代,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项,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之上。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9. 题型:单选题( )是指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影响学生,相信自己具有教好学生的能力。A教师控制点B教学反思C教学效能感D教学操作能力 考点 教师心理健康 解析 本题考

9、查的是教师心理健康。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这种判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和指导,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教师效能感又分为两个部分: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前者指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教育在学生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和判断;后者指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影响学生, 相信自己具有教好学生的能力。综上所述,C项正确。A项,教师控制点是指教师将学生的好或坏的学业表现归为外部原因或内部原因的倾向,故排除。B项,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为认知对象,有意识地对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教育理念、教育思维方式和教育行为方式进行批判性地分析和

10、再认知,从而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过程,故排除。D项,教学操作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策略的水平,其水平高低主要看他们是如何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积极思考、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10. 题型:简答题简述说服教育法的运用基本要求。 考点 德育的方法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方法。11. 题型:单选题以下体现的是循序渐进原则的是( )。A“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B“君子之教,喻也”C“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D“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考点 教学原则 解析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意思为:施教者杂乱无章施教而不按顺

11、序进行,打乱了章法就不可收拾了。这体现的是循序渐进原则。综上所述,D项正确。A项,“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意思为:要引导学生而不要牵着学生走,要鼓励学生而不要压抑他们,要指导学生学习门径,而不是代替学生作出结论。这体现的是启发性原则。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项,“君子之教,喻也”意思为:君子教育学生,应加以诱导,体现的是启发性原则。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意思为:只有先去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知识的缺乏,只有教了别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对知识还理解不清。认识到了自己知识的不足,然后才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了自己对有些知识还理解不

12、通,然后才能自己努力。这体现的是教学相长原则。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12. 题型:单选题现在很多畅销小说被拍成电视剧,有些形象,读者觉得还原度高,有些形象,读者觉得完全是毁了原著,这体现了人们的( )。A幻想B再造想象C创造想象D无意想象 考点 思维 解析 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再造想象有一定程度的创造性,但其创造性的水平较低。题目中读者对原著人物形象的想象就属于再造想象。综上所述,B项正确。A项,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它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

13、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项,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13. 题型:单选题遵义某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全面开设爱国主义教育课程。这种课程属于( )。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生本课程 考点 课程的类型 解析 地方课程是由地方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计划,在关注学生共同发展的同时,结合本地的优势和传统,充分利用本地的课程资源,直接反映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自主开发并实施和管理的课程。综上所述,B项正确。A项,国家课程是国家根据课程标准统一制定的课程,体现了国家对

14、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共同的质量标准。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校本课程包括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与再创造,也包括学校自行设计的新课程。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项,为无关干扰选项,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14. 题型:单选题儿童计算3+4=7,不是对抽象数字的分析、综合,而是在头脑中用三个手指加上四个手指,或三个苹果加上四个苹果等实物表象相加而计算出来的。这种思维属于( )。A具体形象思维B直观动作思维C分析思维D创造性思维 考点 思维 解析 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借助于表象而进行的思维。儿童不能直接运算出结果,而是要通过实物表象相加计算出结果,这属于具体形象思维。综上所述,

15、A项正确。B项,直观动作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要以具体、实际的动作作为支柱而进行的思维。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分析思维,也就是逻辑思维,它是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做出合理的结论。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项,创造性思维是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15. 题型:单选题旨在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形成和发展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发展型课程 考点 课程的类型 解析 根据课程任务,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其中,基础型课程强调促进学

16、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其由各学习领域体现共同基础要求的学科课程组成,是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综上所述,A项正确。B项,拓展型课程以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能力为宗旨,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种体现不同基础要求、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研究型课程是学生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与创新精神、研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发展意识的课程,是全体学生限定选择修习的课程。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项,为无关干

17、扰选项,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16. 题型:单选题“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以美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心”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肄,久而自臭也。”从德育方法来讲,这里强调的是一种( )A说服教育法B情感陶冶法C实践锻炼法D品德评价法 考点 德育的方法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方法。情感陶冶法是指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题目中认为少年时候容易受他人、环境的影响,是情感陶冶法的体现,综上所述,B项正确。A项,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

18、方法,说服教育法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故排除。C项,实践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践活动,以培养他们良好品德的方法。实践锻炼法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方式,故排除。D项,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德育方法。品德评价法包括表扬与奖励、批评与惩罚、操行评定等方式,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17. 题型:单选题要素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B布拉梅尔德C巴格莱D克伯屈 考点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解析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是一种主张把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列入学校课程的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大学教授巴格莱。该

19、课程理论认为,只有将社会文化、种族遗产一代代传递下去,人类文明才能绵延不绝。综上所述,C项正确。A、D项,杜威及其学生克伯屈是活动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项,布拉梅尔德是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18. 题型:单选题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基本需要和成长需要两大类,下列不属于基本需要的是( )。A生理需要B安全的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考点 学习动机理论 解析 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从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把五种需要

20、分为基本需要和成长需要两类。其中,前四种需要属于基本需要,它们因身心的缺失而产生,因此也称缺失性需要;而自我实现的需要属于成长需要。综上所述,D项正确。A、B、C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19. 题型:单选题裴斯泰洛齐很重视“知识与知识的应用”,这实际上是重视教学中( )。A因材施教原则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C巩固性原则D直观性原则 考点 教学原则 解析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并注重学以致用,发展动手能力,领悟知识的价值。题干中裴斯泰洛齐重视“知识与知识的应用”,体现了这一原则。综上所述,B项正确。A项,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

21、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与个性特点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获得最佳发展。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以便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卓有成效地运用。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项,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图像,聆听教师用语言对所学对象进行形象的描述,形成有关事物具体而清晰的表象,以便理解所学知识。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20. 题型:单选题当外部的纪律控制被个体内化之后成为个体自觉的行为准则时,此时处于( )。A教师促成的纪律B集体

22、促成的纪律C自我促成的纪律D任务促成的纪律 考点 课堂纪律的类型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课堂纪律的类型。自我促成的纪律,简单说就是自律,是在个体自觉努力下由外部纪律内化而成的个体内部约束力。自我促成的纪律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标。综上所述,C项正确。A项,教师促成的纪律,主要指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形成的班级行为规范。这类纪律在不同年龄阶段所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年龄越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越强,教师促成的纪律所发挥的作用也越大,故排除。B项,集体促成的纪律主要是指在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群体行为规范,故排除。D项,任务促成的纪律,主要指某一具体任务对学生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这类纪律在学生的学习

23、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21. 题型:单选题最早提出学习过程是“学思行”的过程的教育家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 考点 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的各种理解 解析 公元前6世纪,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综上所述,A项正确。B、C、D项,均为无关干扰选项,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22. 题型: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学记中的教学原则的是( )。A及时施教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长善救失 考点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解析 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论述教育教学的论著。其中的教学原则包括:预防性原则、及时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长善救失原则等。选项中,ABD

24、项,均属于学记中的教学原则,故排除。C项,因材施教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当选。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23. 题型:单选题下列关于教学直观性原则表述不正确的是( )。A.教学直观包括语言直观、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B教学中较多选用现代化教学手段C直观教学主要由学生年龄决定D直观教学不应该与讲解配合 考点 教学原则 解析 直观性原则指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图像,聆听教师用语言对所学对象进行形象的描述,形成有关事物具体而清晰的表象,以便理解所学知识。直观手段的分类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语言直观。直观性原则的要求包括: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防止直观的不当与滥用

25、,重视运用语言直观。选项中ABC项关于直观性原则的说法均正确,故排除。D项,说法错误,直观性原则要求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当选。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24. 题型:单选题刚刚上课,张老师就组织了一个抢答活动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是为了让学生形成( )。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不随意注意 考点 注意 解析 上课之初教师通过组织教学活动把学生的注意转移到课堂上来,是为了让学生形成有意注意。综上所述,B项正确。A、D项,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与题意

26、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25. 题型:单选题对于维持纪律所能发挥作用的是儿童和权威人物之间的权利不平衡。当教师或者父母向儿童展示出强力的控制时,儿童的不良行为可以很有效地得到约束;反之,他们就可能不断表现出不良行为,这是哪个阶段的课堂纪律体现?( )A自我约束阶段B人际纪律阶段C自我服务行为阶段D反抗行为阶段 考点 课堂纪律的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课堂纪律发展。处于反抗行为阶段的儿童,对于维持纪律所能发挥作用的是儿童和权威人物之间的权利不平衡。当教师或者父母向儿童展示出强力的控制时,儿童的不良行为可以很有效地得到约束;反之,他们就可能不断表现出不良行为,综上所述,D项正确。A项

27、,处于自我约束阶段的学生很少陷入什么麻烦,因为他们能够明辨是非,理解遵守纪律的意义,也能够自我约束,故排除。B项,大多数中学生处于人际纪律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其行为取向是要建立一种相互的人际关系,他们做出的行为往往与“我怎样才能取悦你”联系在一起,故排除。C项,57岁的儿童,多处于自我服务行为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但在课堂上比较容易管理,因为他们关心的是行为的后果“对我意味着什么”,是奖励还是惩罚,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26. 题型:辨析题教育影响就是教学手段。 考点 教育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解析 此题属于概念易混型。该类型主要是对具体知识点概念、特点以及相关概念之间

28、关系的考查。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考生需要重点说清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27. 题型:单选题( )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A课程编制B课程开发C课程评价D课程实施 考点 课程实施 解析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综上所述,D项正确。A、B、C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28. 题型:单选题“学不躐等”反映了()教学原则。A巩固性B启发性C因材施教D循序渐进 考点 教学原则 解析 循序渐进原则又称为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

29、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不躐等”意为学习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能超越次第,反映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综上所述,D项正确。A项,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以便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卓有成效地运用。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项,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经过积极思考与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学会分析问题,树立求真意识和人文情怀。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与个性特点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获得最佳发展。与题

30、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29. 题型:单选题( )旨在培养学生适应信息时代所需要的信息素养的学习领域。A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B研究性学习C劳动与技术教育D信息技术教育 考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 解析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其中信息技术教育是旨在培养学生适应信息时代所需要的信息素养的学习领域。综上所述,D项正确。A项,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培养社会服务意识、增强公民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项,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

31、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指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30. 题型:单选题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在1975年出版的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中提出的课程编制模式是( )。A目标模式B环境模式C实践模式D过程模式 考点 课程开发 解析 基于对“目标模式”的批判,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在1975年出版的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中提出了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综上所述,D项

32、正确。A项,1949 年美国课程论专家拉尔夫泰勒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段论”,形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即“目标模式”的课程编制原理。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项,环境模式又称情境模式或文化分析模式,其代表人物是英国课程专家丹尼斯劳顿和斯基尔贝克。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为无关干扰选项,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31. 题型:分析论述题教学的基本环节除了备课,还有哪些环节? 考点 考点: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32. 题型:单选题学校群体对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健全人格和社会所需求的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属于哪种学校群体功能

33、?( )A归属功能B认同功能C支持功能D塑造功能 考点 学校群体的心理功能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校群体的心理功能。塑造功能是指学校群体对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健全人格和社会所需求的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D项正确。A项,归属功能是指学校群体能使成员(学生或教师)产生一种成为团体中的一员并得到相互关心和照顾的体验,故排除。B项,认同功能是指学校群体能使学生或教师对一些重要的、原则的事情或问题,同学校群体保持共同的看法和评价,故排除。C项,支持功能是指学校群体中学生或教师的思想、观点、情感、行为方式以及个体所取得的成就等得到学校群体的肯定与鼓励,使其获得一种支持的力量,增强其信心,推动个体

34、进步,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33. 题型:单选题一个儿童在学习数学时,养成对待数学学习的某种态度(如喜欢不喜欢),这属于( ) 。A融合课程B相关课程C显性课程D连带学习 考点 课程的类型 解析 杜威将与具体知识内容的学习相伴随的,对所学内容及学习本身养成的某种情感、态度的学习称为“附带学习(连带学习)”。题目中儿童学习数学时产生的某种态度,就属于连带学习。综上所述,D项正确。A、B项,“融合课程”“相关课程”都是综合课程的形式,隶属于综合课程。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显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教育系统和教育机构中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并通过考核,达到明确规定

35、的教育目标,以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课程。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34. 题型:单选题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以下哪种不属于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A个人活动B小组活动C群众性活动D社会性活动 考点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人活动、小组活动、群众性活动。综上所述,D项当选。A、B、C项,都属于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题目中要求选择不属于的,故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35. 题型:单选题小珊得知自己获得了航模大赛的一等奖这个消息时激动地流下眼泪,这是受人的下列哪种情绪影响所致?

36、( )A激情B心境C热情D应激 考点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情绪和情感的分类。激情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人们在生活中的狂喜、狂怒、深重的悲痛和异常的恐惧等都是激情的表现。和心境相比,激情在强度上更大,但维持的时间一般较短暂。小珊激动流泪是一种强烈而短暂的情绪表现。综上所述,A项正确。B项,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没有特定的指向性,不指某一特定对象,而是使人们的整个生活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故排除。C项,不属于情绪情感分类,属于无关干扰选项,故排除。D项,应激是人们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36. 题型:

37、简答题简述活动中心课程理论的主要观点。 考点 活动中心课程理论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活动中心课程的基本理论。此题属于人物理论类简答题。回答时可采用“三段式”方法。第一段,简述该理论背景或理论的大致架构;第二段,简述该理论的主要观点;第三段,简述该理论的理论影响或应用(可没有)。37. 题型:单选题课程、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等属于教育构成要素中的(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影响D教育媒体 考点 教育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解析 教育影响是指建构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所以课程、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等都属于教育影响。综上所述,

38、C项正确。A、B、D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38. 题型:单选题采用座右铭激励学生属于( )。A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践锻炼法D情感陶冶法 考点 德育的方法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德育的方法。自我教育包括学习、座右铭、立志、自我批评、“慎独”等方式。综上所述,A项正确。B项,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和学生中的好榜样,故排除。C项,实践锻炼法是有目的的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践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月活动、主题团队活动、艺术活动等都是实践锻炼的方法。D项,情感陶冶法是

39、指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情感陶冶法的具体实施途径包括教师的师爱、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个方面,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39. 题型:单选题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这项工作是( )。A建立学生档案B班主任工作总结C班主任工作计划D操行评定 考点 班主任工作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班主任工作。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综上所述,D项正确。A项,属于无关干扰

40、选项,故排除。B 、C项,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是指班主任工作涉及面广,连续性强,时空领域大,极为复杂。为了能够较自觉地做好这项工作,一要加强计划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二要注意总结工作经验,以便不断改进和提高。两者应紧密联系,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40. 题型:单选题为了实现目的而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地克服各种困难的意志品质是( )。A自觉性B果断性C自制性D坚韧性 考点 意志概述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意志概述。意志的坚韧性(坚持性)是指在意志行动中能否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方面的意志品质。综上所述,D项正确。A项,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一个人清晰地认识到自己

41、行动的目的和意义,并且能够主动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既定目的的意志品质,故排除。B项,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一个人是否善于明辨是非、抓住时机,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意志品质,故排除。C项,意志自制性是指一个人能否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方面的意志品质,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41. 题型:简答题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考点 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 解析 本题属于影响因素类简答题,此类题目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作答。一般而言,解答此类题目的技巧性不强,答案都比较固定。考生取得高分的关键在于答案的清晰性和全面性。42. 题型:单选题王晶和他的同事在一些重要的、原则的事情上能够同学校群体

42、保持共同的看法和评价,这体现了学校群体的哪种功能?( )A归属功能B认同功能C支持功能D塑造功能 考点 学校群体的心理功能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校群体的心理功能。认同功能是指学校群体能使学生或教师对一些重要的、原则的事情或问题,同学校群体保持共同的看法和评价。综上所述,B项正确。A项,归属功能是指学校群体能使成员(学生或教师)产生一种成为团体中的一员并得到相互关心和照顾的体验,故排除。C项,支持功能是指学校群体中学生或教师的思想、观点、情感、行为方式以及个体所取得的成就等得到学校群体的肯定与鼓励,使其获得一种支持的力量,增强其信心,推动个体进步,故排除。D项,塑造功能是指学校群体对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健全人格和社会所需求的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