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库100题含答案(第1490版).docx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8894940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4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库100题含答案(第1490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库100题含答案(第1490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库100题含答案(第1490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库100题含答案(第1490版).docx(5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库100题含答案1. 题型:单选题“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是( )提出的。A墨子B孟子C孔子D荀子 考点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解析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孔子提倡“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即不分贵贱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综上所述,C项正确。A项,墨翟以“兼爱”“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另外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项,孟子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倡“性善论”,这是其教育理论的基础。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项,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与题意不符,故

2、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2. 题型:单选题名侦探柯南在断案时,总是会进行细致的观察和严密的推理,最终得到结论。柯南的思维属于( )。A直观动作思维B直觉思维C常规思维D分析思维 考点 思维 解析 分析思维,也就是逻辑思维,它是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做出合理的结论。柯南能够进行细致的观察和严密的推理,他的思维属于分析思维。综上所述, D项正确。A项,直观动作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要以具体、实际的动作作为支柱而进行的思维。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项,直觉思维是人们在面临新的问题、新的事物和现象时,能够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活动。这是一种直接的领悟性的思维活动

3、。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常规思维,也称再造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用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3. 题型:单选题在流浪儿童和违法者的改造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的教育家为( )。A加里宁B杨贤江C凯洛夫D马卡连柯 考点 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解析 马卡连柯著有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他在流浪儿童和违法者的改造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核心是集体主义教育思想。综上所述,D项正确。A项,加里宁编著论共产主义教育,他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出发,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重视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对教师的作用进行了深

4、刻的分析。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项,中国的杨贤江以李浩吾为化名,编写了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凯洛夫主编了教育学 (1939年出版),该书被公认为世界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4. 题型:单选题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终身教育”的文件是( )。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C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D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考点 我国学制的沿革 解析 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

5、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终身教育”,不仅要求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教育网络,逐步完善终身学习体系,而且还要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考试等方面进行改革。综上所述,B项正确。A项,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来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加强基础教育,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等。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确立了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简称“两基”“两全”“两重”

6、。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项,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5. 题型:单选题班级授课制特征可以用哪几个字概括?( )A班、课、时B师、生、课C班、课、室D师、生、时 考点 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解析 班级授课制用三个字简单概括:“班”“课”“时”。即以班为单位集体授课,学生人数固定。按时授课:“课”时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一般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按时授课:把每一“课”规定在固定的单位时间内进行,这个单位时间称为“课时”,课与

7、课之间有一定的间歇和休息。综上所述,A项正确。B、C、D项,均为无关干扰选项,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6. 题型:分析论述题请说明教师了解学生气质类型在教育教学中的意义。 考点 考点:气质 解析 本题考查人格中气质类型的相关知识。 7. 题型:单选题心智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是( )。A原型操作B原型定向C原型内化D原型模仿 考点 心智技能的形成 解析 原型内化阶段是心智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原型内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学生开始摆脱实践模式,并将实践模式内化为种熟练的思维活动方式,外显的言语活动明显减少。综上所述,C项正确。A项,原型操作是依据智力技能的实践模式,把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

8、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以获得完备的动觉映象。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项,原型指心智活动的原样,即外化了的实践模式、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项,为无关干扰选项,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8. 题型:单选题学校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雕塑、地面、建筑物等媒介,旨在体现教育理念,实现育人功能。在课程分类中,这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显性课程D隐性课程 考点 课程的类型 解析 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未明文规定但却显然是学校教育经验中经常的、有效的实践和结果,包括物质性(校园自然环境等)、制度性(人际

9、关系准则)和心理性(师生价值观念等)隐蔽课程。利用各种媒介实现育人功能,这属于隐性课程。综上所述,D项正确。A项,学科课程亦称分科课程,它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其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项,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它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显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教育系统和教育机构中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并通过考核,达到明确规

10、定的教育目标,以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课程。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9. 题型:单选题“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恨不休”属于( )。A形象记忆B逻辑记忆C情绪记忆D运动记忆 考点 记忆 解析 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忆。题目中“三冬暖”“恨不休”体现了语言对情绪的影响,所以属于情绪记忆。综上所述,C项正确。A项,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项,逻辑记忆是以语词、概念、原理为内容的记忆。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项,运动记忆是以过去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10. 题型:

11、单选题“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是()。A杜威B昆体良C柏拉图D卢梭 考点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解析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他认为教育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以培养未来的统治者为宗旨的教育乃是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这种理想的正义国家的工具。他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综上所述,C项正确。A项,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其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他提出了“儿童中心(学生中心)” “活动中心” “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其代表作为民主主义与教育。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项,在西方教育史上,昆体良是第一位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家。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学著作,

12、也被誉为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教学法论著。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项,法国思想家卢梭是坚定的“性善论”者,其代表作是爱弥儿。他倡导自然教育观,认为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倡导儿童本位的教育观,要求高度尊重儿童。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11. 题型:单选题甲同学打扫卫生时打碎了一盘玻璃杯,乙同学偷吃时打碎了一个玻璃杯,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会以为( )。A甲同学错误大B乙同学错误大C两者都没错D两者错误一样大 考点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绝对尊重和顺从,把权威确定规则看作是绝对的、不可更改

13、的,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时完全以权威的态度为依据,在道德判断上的主要表现是单纯以数量判断错误的大小。综上所述,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的品德发展特点,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12. 题型:单选题下列人物中,不属于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是( ) 。A杜威B布鲁纳C赫钦斯D巴格莱 考点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解析 学科中心理论的主要流派包括要素主义课程理论、永恒主义课程理论和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巴格莱是要素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赫钦斯是永恒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布鲁纳是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选项中BCD三项,均是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

14、人物。故排除。A项,杜威是活动中心课程理论的人物,当选。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13. 题型:简答题简述课程内容的组成部分。 考点 课程目标 解析 一般而言,解答此类题目的技巧性不强,答案都比较固定。考生取得高分的关键在于答案的清晰性和全面性。14. 题型:单选题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出于品德形成的哪个阶段?( )A从众B内化C服从D认同 考点 品德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品德的形成及影响因素。品德的形成过程一般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

15、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综上所述,C项正确。A项,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而跟随他人行为的现象,故排除。B项,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故排除。D项,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15. 题型:单选题对人或对事作出符合自己认识水平的道德评价,这属于哪种品德的心理结构( )?A道

16、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考点 品德的内涵及心理结构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品德的内涵及心理结构。道德认识也可称为道德观念,即是一种对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概念与道德信念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念去分析道德行为,对人或对事作出符合自己认识水平的道德评价。综上所述,A项正确。B项,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包括爱国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等,故排除。C项,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的目的,积极调节自己的活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故排除。D项,道德行为是指一个人遵照道德

17、规范所采取的言论和行动,它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16. 题型:分析论述题教师和家长应该怎样帮助他? 考点 考点:中学生主要的情绪问题与良好情绪的培养 解析 本题考查指导中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17. 题型:辨析题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知识,无需特别训练学生的能力。 考点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解析 此题属于曲意理解型辨析题。该类型主要是对知识点理解的考查。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考生需要对考点有着较为全面的把握,明确考点的正确理解方式,然后逐条列出即可。18. 题型:简答题简述中学生情绪的特点。 考点 中学生的情绪特点 解析 本题

18、考查中学生情绪的特点的知识。19. 题型:单选题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从他律阶段进入到自律阶段的年龄是( )。A3岁左右B5岁左右C7岁左右D10岁左右 考点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认为,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10岁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也就是他律道德,10岁以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大多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也就是自律道德。综上所述,D项正确。A、B、C项,都不符合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20. 题型:单选题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不包括( ) 。A对

19、学生的研究B对社会的研究C对学科的研究D对教师的研究 考点 课程目标 解析 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包括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以及对学科的研究。选项中A、B、C三项均属于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故排除。D项,并不属于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之一,当选。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21. 题型:单选题课程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根据课程的任务分类,可以把课程分为( )。A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B必修课程、选修课程C相关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D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考点 课程的类型 解析 根据课程的任务进行分类,课程可以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综上所述,D项正确。A项,是从课

20、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来划分的分类。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项,是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角度来划分的分类。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三类课程都隶属于综合课程。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22. 题型:单选题卢梭曾说过“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这句话出自卢梭的代表作( )。A教育漫话B康德论教育C大教学论D爱弥儿 考点 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解析 法国思想家卢梭是坚定的“性善论”者,其代表作爱弥儿中著名的一句话是:“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综上所述,D项正确。A项,教育漫话是洛克的代表作。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项,康德论

21、教育是康德的代表作。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的代表作。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23. 题型:单选题需要层次论指出,人最高级的需要是(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归属和爱的需要 考点 学习动机理论 解析 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他们从低到高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最高层次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综上所述,C项正确。A、B、D项,虽然也属于需要层次理论认为的人的基本需要,但都不是最高级的需要,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24. 题型:单选题注重学生技能技巧培养的

22、是教学过程的( )阶段。A感知教材B理解教材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 考点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解析 在教学中,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主要是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的,如完成各种书面或口头作业、实验等。此外,运用知识不只局限于技能和技巧的掌握,它还包括“知识迁移”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挥等。综上所述,D项正确。A项,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从学习与感知教材(主要是教科书)开始的。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项,理解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巩固所学的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巩固知识的意义在于避免或减少对先前所学知识的遗忘,并且为顺利地学习新知识、新材料奠定基础。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

23、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25. 题型:单选题报告会、讲座、竞赛、仪式、运动会和专题教育活动,从组织形式来看属于( )。A个人活动B小组活动C群众性活动D社会活动 考点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群众性活动的规模比较大,至少以一个年级的学生作为活动参与者,也可扩大为全校活动或校际联合活动,这种活动形式由于规模较大,适合的活动内容主要为一次性的普及教育活动,如各种报告会、讲座、文艺演出、竞赛、仪式、运动会和专题教育活动等。综上所述,C项正确。A项,个人活动是学生在课外进行单独活动的形式。它往往与小组活动或群众性活动相结合,由小组或班级分配任务,根据个人的兴趣、才能,个

24、别单独地进行,故排除。B项,小组活动是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是根据部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要求以及学校的具体条件,就某一活动内容组成小组,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经常性的活动,故排除。D项,社会活动是指某个人参加的有关社会上各行各业或者某一社会性质问题调查或走访的活动,具有以社会为媒介的性质,是基于“社会”这一事物而产生的,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26. 题型:单选题( )是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前提下,根据学生能力或学习成绩发展变化情况来进行分组教学。A内部分组B外部分组C能力分组D作业分组 考点 其他教学组织形式 解析 分组教学的类型主要有内部分组和外部分组、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等。其

25、中,内部分组是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前提下,根据学生能力或学习成绩发展变化情况来分组教学的。综上所述,A项正确。B项,外部分组则是打破传统的年龄编班,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的差别来分组教学。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能力分组是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来进行分组教学的,各组课程相同,学习年限则不同。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项,作业分组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意愿来分组教学的,各组学习年限相同,课程则不同。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27. 题型:单选题在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中,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的是( )。A机器大工业生产B社会主义制度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旧式分工 考点

26、 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解析 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阐述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在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中,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综上所述,A项正确。B项,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制度条件。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项,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28. 题型:分析论述题材料全屏一位初三学生在一次化学期中考试中考了595分,在自以为某题正确的情况下,找到了该科任课老师要求加上该题应得的分数,老师细心地讲解了不能得

27、分的原因,但当他看到该生失望和沮丧的表情时,还是毫不犹豫的给他加了05分,并告诉他:“这次借给你05分,下次考试的时候要还回来啊!”该学生高兴地答应了。期末考试中,这位学生的化学考了65分,当他找到该老师还当初借的分数时,老师笑着说:“看到你进步,我很高兴,当初的那05分就不用还了。”之后,该学生就一直很努力地学习化学,遇到有不懂的问题也敢主动地请教老师了,而老师对他的每一次请教都很耐心地回答,并且还经常夸他有进步,有学化学的天赋。慢慢地,该生的化学成绩达到班上中上等同学的水平了,并且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6简答题从学习动机的角度去分析本案例中的学生学习动机的变化和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

28、法。 考点 考点: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解析 首先,审问题,抓住关键词,明确答题要点。本题的答题要点是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其次,回顾教材中的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的相关知识。再次,回归材料,找到与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内容相关的材料。最后,结合材料,组织答案。29. 题型:单选题( )是指教师在实施课程计划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时所期望达到的要求或结果。A课程目标B国家的教育目的C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D教学目标 考点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解析 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在实施课程计划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时所期望达到的要

29、求或结果。综上所述,D项正确。A项,课程目标,即课程方案设置的各个教学科目,如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所规定的教学应达到的要求或标准。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项,国家的教育目的在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中处于最高层,体现了国家对人才质量的总体要求,是各级各类教育组织和机构必须遵循的总体要求,是衡量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在教育总目的的指导下,依据学校的层次、性质、人才培养的具体质量规格的不同,形成了不同学校的不同培养目标,如我国的小学、中学、中专、中职和大学,都有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这也是教育的总目的在不同层次、类别学校的反

30、映。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30. 题型:简答题简述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 考点 课程计划 解析 本题考查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一般而言,此类答案比较固定,逐条列出考点涉及的内容即可。31. 题型:单选题苛勒所做的( )实验是关系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A水下打靶B饿猫喂食C条件反射D小鸡觅食 考点 学习迁移理论 解析 苛勒所做的“小鸡觅食”实验是支持关系转化说的经典实验。综上所述,D项正确。A项,贾德在1908年做的“水下打靶”实验,是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项,“饿猫喂食”是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的重要实验。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条件反射”是巴甫洛夫经典性

31、条件作用理论的主要实验。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32. 题型:单选题维果茨基心理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 )。A内化学说B外化学说C发展的关键期D高级心理机能 考点 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内化学说是维果茨基心理发展观的核心思想,综上所述,A项正确。B项,属于无关干扰选项,故排除。C项,教学上维果茨基强调学习的最佳期限,但这不是他心理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故排除。D项,维果茨基认为,心理发展的本质是指一个人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32、A。33. 题型:单选题李琳在五一假期去西湖游玩后,脑海中留下了生动的西湖的形象。这种记忆是( )。A运动记忆B情绪记忆C形象记忆D逻辑记忆 考点 记忆 解析 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记忆可以分为形象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和逻辑记忆。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题干中,李琳去西湖游玩后,在脑海中留下了西湖的形象,属于形象记忆。综上所述,C项正确。A项,运动记忆是以过去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项,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忆。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项,逻辑记忆是以语词、概念、原理为内容的记忆。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3

33、4. 题型:单选题下列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评价改革的说法错误的是( )。A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B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功能C实现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和评价方式的唯一性D发挥评价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考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 解析 选项中A、B、D三项,均属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评价改革的正确说法,故排除。C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转变课程评价的功能,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而不是单一性和唯一性,当选。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35. 题型:单选题有利于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的课程是( )。A分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隐性

34、课程 考点 课程的类型 解析 分科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的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其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综上所述,A项正确。B项,综合课程是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它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项,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未明文规定但却显然是学校教育经验中经常的、有效的实践和

35、结果,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36. 题型:分析论述题材料全屏某教师在教文言文强项令时,提了一个问题:“课文题目中的强项是什么意思?” 学生根据课文的注释,马上回答是“硬脖子”的意思。为了让学生对比古今词义的区别,教师又追问:“强项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一下子把学生问懵了,课堂上出现了“冷场”的局面,教师接连问了几个学生都没有答出来。课后,教师进行了认真的教学反思。第二天给另一个班上课时,该教师及时改变了提问策略。 在学生找出“强项”在课文中的意思之后,教师请学生们思考:“请问你们都有什么强项?”一个学生答道:“我的强项是打乒乓球。”教师接着问:“那么,你所用的

36、强项是什么意思呢?”学生想了想说:“是长处的意思。”于是,教师再次请大家思考:“强项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词义有什么差别?”学生们纷纷举手并给出正确的答案。25简答题请运用有关教学原则对此材料进行分析评价。 考点 考点:教学原则 解析 首先,审问题,抓住关键词,明确答题要点。本题的答题要点是教学原则。其次,回顾教材中的教学原则的相关知识。再次,回归材料,找到与教学原则内容相关的材料。最后,结合材料,组织答案。37. 题型:单选题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的是( )。A保罗朗格朗B富勒和布朗C波斯纳D罗森塔尔 考点 教师成长的方法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师成长的方法。波斯纳提出了“经验

37、+反思=成长”的教师成长公式。综上所述,C项正确。A项,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的理念,故排除。B项,富勒和布朗提出教师的成长的三个阶段,故排除。D项,罗森塔尔提出了教师的期望效应,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38. 题型:单选题孔子的弟子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孔子鼓励他临事果断。另一位学生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孔子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孔子在教育中采用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直观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考点 教学原则 解析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与个性特点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长

38、善救失,获得最佳发展。综上所述,D项正确。A项,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经过积极思考与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学会分析问题,树立求真意识和人文情怀。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项,循序渐进原则又称为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直观性原则指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图像,聆听教师用语言对所学对象进行形象的描述,形成有关事物具体而清晰的表象,以便理解所学知识。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39. 题型:辨析题对待班级中的非正

39、式群体应该要教育、引导和改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考点 非正式群体 解析 本题考查如何对待非正式群体的知识。40. 题型:单选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基础知识、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更适合高年级使用的教学方法是( )。A发现法B讨论法C指导法D实验法 考点 教学方法 解析 运用讨论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一定的理解和思考能力,在讨论中可以集思广益,相互启发。讨论法更适合高年级使用。综上所述,B项正确。A、C、D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41. 题型:单选题凡是符合自己的认识或自己所维护的道德观念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如果遇到与自己道德观念相悖的事情,则感觉不

40、舒服。这属于哪种品德心理结构?(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考点 品德的内涵及心理结构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品德的内涵及心理结构。一般地说,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或他人、个人的行为,凡是符合自己的认识或自己所维护的道德观念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由此可见,道德情感就是人们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内心体验。综上所述,B项正确。A项,道德认识也可称为道德观念,即是一种对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概念与道德信念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念去分析道德行为,对人或对事作出符合自己认识水平的道德评价。品德的核心是道德认识,故排

41、除。C项,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的目的,积极调节自己的活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故排除。D项,道德行为是指一个人遵照道德规范所采取的言论和行动,它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42. 题型:单选题如果学习了材料一,再学习材料二,在回忆材料一时,材料二对回忆产生了干扰,那么这种干扰属于( )。A逆向负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顺向正迁移 考点 学习迁移的含义及分类 解析 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材料二对材料一的影响属于逆向迁移。同时,材料二对回忆材料一产生了干扰作用,这属于负迁移,总体来说为逆向负迁移。综上所述,A项正确。B、C、D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43. 题型:单选题“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这种情绪状态称为( )。A心境B应激C激情D挫折 考点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情绪和情感的分类。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构成人的心理活动的背景。“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指的就是心境。综上所述,A项正确。B项,应激是人们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故排除。C项,激情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