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小石潭记》教学设计-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小石潭记》教学设计-苏教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6 小石潭记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柳宗元的作家作品常识,能正确的朗读课文,能借助工具书、注释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并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能力目标:体会文章按照游踪移步换景和抓住景物特征、生动形象的写景方法。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本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陶冶自身的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实词、虚词。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教学难点: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1.情境导入:杜甫曾有诗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可见,景与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曾写过永州八
2、记,寄情山水,落笔不俗,视角独特,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展现在我们面前今天,我们就一同欣赏他的八记之一小石潭记。2.简介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州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解题:“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
3、是记载事物,也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二、 展示目标:1.读准本课的字词,熟练并准确的诵读课文。2.整体感知本文的内容。三、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画出读不准的字词,同桌讨论,如果再有弄不懂的地方,小组进行交流,5分钟后,看谁学的有快又准。1.带着问题自学文本2.交流研讨,教师巡视3.质疑答疑教师明确重点:(1)读准下列加粗字的音悄 怆( ) 篁( )竹 清洌( ) 为坻( ) 为屿( )翕( )忽 为嵁( ) 差( )互 寂寥( ) 幽邃( )(2)以竞赛的形式,让同学边读边记,看谁写的对。(3)让同学们在读准字音的基
4、础之上朗读课文。自读听读分读自由读指导:读准字音,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读出节奏,停顿正确;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4)在知道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感情齐读全文。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并能回答问题:这篇散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景物的?具体写了哪些景物?(要能概括出每节的大体内容)小组交流研讨,4分钟后有个小组选派代表出示讨论结果。看那个小组说的最准确、最快。(1)自学文本(2)交流研讨,教师对各小组加以指导(3)质疑答疑教师提示:以游览的先后次序(游踪:发现近观远望感受)来描写的。先写潭上的大概景象,再写近处潭中景象,再写远望溪流水源之景,最后写潭上气氛。具体描写了石潭、潭水、游鱼和溪
5、流。小石潭的全貌是什么?提示: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岩。潭上有什么景物?提示: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作者准确的读准字音并能够整体感知了课文,领略了小石谭的美丽的景色,下节课我们继续去领略它的迷人的风采。五、综合测评:1.给下列字注音:篁( ) 冽( ) 坻( ) 屿( ) 嵁( ) 佁( ) 俶( ) 翕( ) 怆( ) 邃( )2小石潭记作者是 ,字 唐代河东人,所以世称 。 曾经在柳州做官,所以又称 3.这篇散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景物的?具体写了哪些景物?以游览的先后次序来描写的。先写潭上的大概景象,再写近处潭中景象,再写远望溪流
6、水源之景,最后写潭上气氛。具体描写了石潭、潭水、游鱼和溪流。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字词的意思。2准确的翻译课文。一、导入新课(复习旧课)1找一名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找出不准确的地方。2让一位学生介绍作者。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2)三、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解决字词的意思,如有不懂的圈划出来在小组内解决,再弄不懂的在班上交流,5分钟后看谁那个小组做的又快又好。1自学文本,对照提出的问题。2交流研讨,教师进行小组内指导。3质疑答疑。教师提示:解释加粗的字词西( )行 心乐( )之 清洌( ) 为坻( ) 为屿( ) 为嵁( ) 青树翠蔓( ) 参差
7、( )披拂 蒙( )落( )摇缀( )许( ) 空游( ) 下( )澈( ) 影( )布 佁然( ) 俶尔( ) 斗( )折 蛇( )行 犬牙( ) 差互( )寂寥( ) 幽邃( ) 乃( )4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记忆并比一比,看谁记的快。5同学之间相互质疑。6出示专题进行测评。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在理解字词意思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然后同小组的学生对本课文进行翻译,如有解决不了的在班上交流,6分钟后看那个小组做得最好。1对照要求,自学文本。2交流研讨,教师进行巡视。3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问。教师提示:本文的重点的句子(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8、(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4)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4让学生积极的提出不会的问题,大家帮助解决。5在没有问题的基础上,学生轮流进行翻译,每人负责一句。6在让学生进行自由翻译,加以巩固。四、让学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一遍课文。五、课堂小结。(让学生进行归纳)六、综合测评(一)文言实词与虚词归纳(1)古今异义去:(古)离开(今)前往,到某处;怡然:(古)静止不动的样子(今)痴呆或深思的样子;小生:(古)年轻人(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2)一词多义以:全石以为底(介词,用) 卷石底以出(承
9、接,“而”不译) 以其境过清(介词,表原因)为:全石以为底(动词,当“作为”讲) 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动词,“成为”)清: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形容词,清澈) 以其境过清(形容词,冷清)可: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 不可知其源(助动词,能够)差:参差披拂(形容词,长短不一) 其岸势犬牙差互(动词,交错)(二)重点句翻译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2通读全文,体会作者的情感。3背诵课文。一、导入新课:(复习旧课)1找一名学生说出字词的意思。2给出相应的句子让学生翻译。二、展示目标:(见教学
10、目标1、2、3)三、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下列的问题,6分钟完成,看哪个小组做的又准又快。1带着下列的问题,自学文本。2巡视学生交流的状况。3质疑答疑。教师明确:作者在文中重点写了哪些景?表达了怎样的情?(1)文中哪些句子写了“石”?突出了石有怎样的特点?点拨:文中描绘的景物无不浸透着“石”的气息。“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说明“潭”的的确是个“石潭”。“如鸣佩环”形容声音嘹亮,说明“石潭”的不一般。“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了翠蔓附石而形成的优美形态。“影布石上”借印在石上的鱼影表现水的清澈透明。(奇而冰冷) “凄神寒骨”不尽是石的冰凉,含蓄地表达了作
11、者忧伤、悲凉的心境。(2)文中哪些句子写了“水”?运用了怎样的写法?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点拨:“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句话正面写出游鱼的生动活泼,从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小溪的形状。(3)文中的“动”景与“静”景的结合。点拨:游鱼的“怡然不动”为静及“俶尔远逝”又表现了鱼儿的生动活泼。小溪。就小溪本身来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说,作者形容它像蛇爬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用了这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到
12、“一切情语皆情语。”那么你能说出作者是怎样把情和景结合起来的?点拨: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对景物描绘中结合着作者自身的遭遇,渗透着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虽充满了生机“闻水声,如鸣佩环”,但却无人赏识,四周被竹围抱,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触景伤情。作者离开国都长安来到荒僻的南方州郡,政治上受挫折,生活上不习惯。因此,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心情。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对照,有力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自学指导(二)让学生通读全文,在书
13、上划出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并讨论下列的问题:你能说出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浏览重叠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境?1自学文本。2交流研讨,看谁做得好。3质疑答疑。教师明确: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所以才会有发现小石潭时心乐之,观鱼时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的愉悦心情;但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便会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就很自然的融情入景了。四、学生自读、齐读,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及作者情感。五、背诵向导:按照游览的顺序,即:游踪发现近观远望感受从小丘隔闻如鸣佩环心
14、伐下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坻屿青树翠蔓潭中鱼皆若日光影佁然俶尔似与潭西南斗折其岸势坐潭上四面寂寥凄神悄怆以其境不可同游者五、课堂小结本文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寂,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艺。六、综合测评1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方面烘托 “水尤清洌”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在全文有何作用?提示:这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小石潭凄清寂静、寂寞忧伤的氛围。揭示全文的主旨,是画龙点睛的句子。它虚实相生,由景生情,抒发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3按提示写出相应语句并加以积累。(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 如鸣佩环。(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 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板书示例:发现小石潭(闻声见形)潭中景物(水石树鱼)小潭源流(溪身岸势)潭中气氛(气氛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