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一称练习课 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称一称练习课 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称一称练习课 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称一称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称物体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千克与克的实际意义,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通 3、通过计算和称量体重,了解自己的身体发育状况,促进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形成。 教学过程: 一、调查汇报 同学们,我们已经一起认识了千克和克,上节课让你们到商店调查那些商品的重量是用千克做单位的,各是多少,谁来说一说? 二、实践操作 1、猜一猜 今天同学们从家里带来了什么?老师也带来一样东西,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袋子让学生
2、猜一猜)打开袋子验证。想知道一些什么吗?(有多少个苹果?有多少千克苹果?) 想知道有多少个苹果怎么办?(数一数)想知道有多少千克苹果怎么办?(称一称) 2、动手实践 (1)教师称苹果的重量。 你们看这些苹果重多少千克?(1千克) 我们一起数一数1千克苹果有多少个? 你们想自己称一称吗? (2)分组活动。 各小组把自己带来的水果、蔬菜各称出1千克。再数一数各有多少个并且把数的个数填在表格里。然后展示在黑板上。 (3)请小组长上来汇报情况。 (4)看着这些表里的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各种、蔬菜1千克大约有多少个)、 3、估一估 (1)出示教师带的梨,你们能估一估1千克大约有多少个吗?为什么? (
3、2)称一称,验证学生估计的结果。 谈话:都是1千克,但是大小不一样,所以个数也不一样。、 4、称体重。 (1)先认识秤,然后分组称。称完后填在表格里。 (2)阅读“你知道吗?”再用这种方法算一算自己的体重,并结合进行健康教育。 三、全课总结。 教学后记: 第四单元加和减 一、知识技能: a) 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b)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会用两步计算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c) 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二、数学思考: 1、重视让学生在尝试探索的学
4、习过程中,经历算法的发现过程。 2、强调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自主选择比较合理的算法。 3、注重估算能力的培养。 三、解决问题: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会用两步计算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四、情感态度: 1、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2、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五、教材说明: 首先教材创设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结合起来。教材在教学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时,都通
5、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经历的购物情境,引发学习口算的需要,让学生探索和学会相应的减法,从而将数学与生活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在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时,也是通过购买一套服装的生活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解决。其次教材重视学生在尝试探索的学习过程中,经历算法的发现过程。教材在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方法时,让学生先尝试口算出结果,再在小组中交流自己是怎样算的,使自己的算法得到确认或修正。再次教材强调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自主选择比较合理的算法。启发学生在交流中整理思路,反思自己的探索过程,获得正确合理的算法,并逐步学会比较、体会哪种算法更加合理、有效。 六、课时安排:8课时 两位数加
6、两位数的口算(81)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94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以及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以及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一些策略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探究新知 1、出示商店图。 这个玩具店真漂亮,玩具真
7、多。贝贝和玛丽每人要买两件玩具,你能说出他们各买什么玩具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他们怎样付款呢,你们能帮他们算算吗? 2、提问:书上要解决什么问题?你打算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你能帮他们列出算式吗? 3、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 贝贝应付钱:44+25=玛丽应付钱:44+38= 4、贝贝和玛丽都没有带纸和笔,他们只能口算出应付的钱数。你会帮助他们计算吗?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内相互交流。 5、集体交流反馈。确认和选择自己喜欢哪种算法。 6、比较两道算式的异同点。 通过讨论得出:第一道算式相加不需要进位,第二道算式相加时需要进位。 二、巩固深化完成想想做做。 三、课后延伸和课堂总结。 今天
8、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回家后可以用你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后记: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82)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14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3、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独立思考、乐于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例题情境图。
9、谈话:欢迎小朋友再次光临玩具店。上一次我们在解决了很多数学问题,今天,让我们来作进一步的研究,谁能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一些应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柑橘学生的回答出示以下三个问题: 1、玩具汽车比玩具轿车贵多少元? 2、玩具火车比玩具轿车贵多少元? 3、玩具汽车比玩具火车便宜多少元? 学生根据问题口头列出算式,教师板书: 38-25=44-25=44-38= 二、主动探索: 1、探索不退位的两位数减位数的口算方法。 学生先独立口算38-25,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自己的算法。 讨论自己的算法和其他同学的有什么不同?你最喜欢那种算法? 2、用上面的方法完成44-25。 3、比较3
10、8-25和44-25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4、试一试。 尝试完成44-38,完成后同桌交流,在指名说说不同的口算方法。 5、小结。 二、巩固深化完成想想做做。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回家后可以用你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后记: 两步计算的实际应用题(83)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34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
11、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教学难点:学会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今天。老师发现你们穿的衣服都很漂亮,你知道你的上衣和裤子的价格吗?这节可我们就来解决一个有关买衣服的问题。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 (!)出示妈妈带着玲玲去买衣服的情境。出示裤子标价28元。营业员阿姨说: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妈妈问:买一套衣服多少钱? 你从中知道那些信息?买一套衣服是什么意思? (2)谈话: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位数学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线段图。我们可以先用一条线段表示出裤子的价钱。(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表示裤子
12、价钱的线段图) 那么,你们想一想,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该画多长呢?(学生讨论) 为什么要画这样的3份长?让学生在书上化除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并指名到黑板上画。 最后根据问题写上问号。 (3)谈话: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做在草稿本上。 (4)交流:你是怎么列式的?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有不同的算法吗?(不要求一题多解) 2、教学试一试。 (1)如果把问题改成“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2)问:问题改了,线段图要改吗?怎样改? (3)学生解答。做完后交流。 3、比较。这两道题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三、巩固深化。完成想想做做1-3题。 四、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4题。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