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实用的科学教案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实用的科学教案三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实用的科学教案三篇科学教案 篇1科学概念: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通过实验来认识其工作原理。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计划表一、激趣导入新课1、播放学校早晨升国旗的过程,并提问:“升旗的时候,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学生回答:因为旗杆顶部有一个轮子)2、概念引入:像旗杆
2、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二、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1、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做一个定滑轮,模拟升旗的情形,并思考:当我们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2、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一般情况下,学生已习以为常地认为我们所学的工具都具有省力作用)3、请同学们自行设计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验方案。(提供实验设计方案表)要研究的问题 定滑轮是否能省力预测 是( )否( )要改变的条件不要改变的条件实验设计(可附图)4、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下研究的数据。左边钩码个数 右边钩码个数 定滑轮的状态 我们的发现5、全班
3、内进行交流汇报。小结: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三、会移动的轮子1、 出示塔吊的滑轮图,并问:“这个滑轮是定滑轮吗?”2、 认识动滑轮的定义。3、 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安装一个动滑轮。并思考:“动滑轮有什么作用?”4、 在提升重物时,我们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能否改变用力方向?5、 用测力计研究动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1)学习使用测力计,认识力的单位:牛顿。并进行巩固练习,拉出3N、5N的力。2)教师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不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3)请学生小组合作用测力计按顺序分别测量不同个数(15个)的钩码直
4、接提升的重力读数和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重力读数,并把实验结果填写在P13的表格内。并比较表内数据,发现了什么?4)全班内进行交流动滑轮能否省力?能省多少力 ?四、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的不同五、想一想: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有这么大的不同,那么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教学反思:本课将研究“滑轮”这一新的简单机械,通过教学,认识什么是定滑、什么是动滑轮,研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时是否改变用力的方向、是否省力两个特征。在教学一开始让学生利用一个滑轮,绳子,支架把钩码充当的重物提升到高处。看有几种不同的方法。然后让学生从两种不同的组装方式找出它们的区别,从而引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
5、概念以及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不改变力的方向。其次让学生再次通过滑轮来提升物体,感觉用哪个滑轮提升重物,拉的时候,谁比较轻松。有的学生感觉定滑轮轻松,有的学生感觉动滑轮轻松。那大家的感觉是否正确呢?我们需要用实验来验证。自然而然的引出验证滑轮是否省力。在研究“滑轮是否省力”的实验中,原先教材中,对于定滑轮实验的设计,教材是安排绳子每端各挂同样多的钩码。一边挂着钩码当重物,一边挂上钩码当所用的力。而动滑轮实验的设计则是运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从思维的衔接上来说,在定滑轮实验安排用测力计测力,发现不省力。然后再测动滑轮发现读数小了,得出动滑轮是可以省力的。思维很顺畅,更利于理解和区别两种滑轮
6、的作用。但由于学校的测力计有误差,学生用的测力计测出定滑轮实验中的拉力都偏小,容易让学生形成一个错觉,定滑轮也是省力的,于是定滑轮的实验验证便由老师来演示,学生记录。虽然没让学生分组做定滑轮的实验,只是让学生分组做动滑轮的验证实验。由于改变教材中定滑轮实验的设计,利用弹簧秤测出定滑轮实验中拉力的大小,也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让他们学会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现象。教学最后一个思考“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如果我们既想省力又想改变力的方向该怎么办呢?”即是对本课教学的总结,也是为下节课做的铺垫,另外也增加了学生课后自主观察的问题“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到定滑轮和动滑轮?”使学生对定
7、滑轮和动滑轮有进一步的认识,从而增加学生观察周围生活的兴趣。科学教案 篇2科学概念: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情感、态度、价值观:意思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设计对比实验。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参考书7面),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
8、的更好呢?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重点指导:(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一样多吗?(3)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绿豆芽生长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才能知道?3、学生完成实验方案,交流。4、提供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三、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
9、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2、讨论: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这样推测?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3、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四、观察更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图片(书8面):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的不同。2、香蕉、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4、说说平时还看见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科学教案 篇3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一首儿童诗,以孩子的口吻写成。诗歌表现新时代少年儿童喜爱科学、富于想象的特点。本诗通过对“我”奇思妙想的描
10、写表达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可以大胆畅想未来,在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从小学科学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本领,将来才能为祖国作贡献。写作方法分析 篇章中突出的写作方法1、运用过去与现在对比的写法,说明时代不同。2、词语优美,想象丰富,读起来朗朗上口。此写作方法在段落中的体现 诗歌的第3、4节针对第2节中父母儿时所爱,说“我”的所爱,进行对比,感到时代的确发生了很大变化。易考点1、朝多音字、乘与潜字的正音。2、默写课文。3、进行词语搭配。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对科学产生兴趣。2.发挥想象,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愿意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讲给小伙伴听。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
11、地朗读课文,感受“我”想象的美好,并且能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奇思妙想。教学难点:感悟“我”的想象是“科学的种子”,且种子已萌发。重点环节的步骤采用的教学方法或手段 1、比较爸爸妈妈与我的做法体会时代的变化2、想象,以读代讲。3、抓重点词句进行理解。本课学生掌握的阅读或写作方法 比较阅读体会重点语句。仿写点 将你的奇思妙想写在练笔本上。(分层要求)A写一、二句话,语句要通顺,写后多读几遍B写一、二小节,语句要通顺,写后多读几遍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读课文,用课文中的原句回答。快速读课文,回答,能够把课文度正确、流利(整体感知课文,按要求回答)(我是一个爱奇
12、思妙想的孩子,胆子大的孩子)板书:奇思妙想二、精读课文,了解内容。1.默读课文,思考:爸爸为什么说我爱奇思妙想,妈妈为什么说我胆子大?1)读一读课文,画一画相关的语句。2)认真读一读自己画的语句,想一想这些语句的意思。指名读一读画出的语句。3)引导学生将3、4两节与爸爸、妈妈小时侯的情况加以比较。2.引导学生重点体会3、4小节,体会我有哪些新奇的想法,与爸爸妈妈小时侯的情况进行比较?在体会中学习重点句子。1)“乘飞船探访天涯”、“潜入富饶的大海”在爸爸、妈妈的眼睛里为什么是“奇思妙想、胆子很大”?你能不能说说他们的理由?2)引导学生用换位思维的方式去感悟。读出自己的体会。指名有感情朗读,评价进
13、行进一步的指导。3)有感情齐读3、4节。提问:知道了小作者的奇思妙想,你是不是也有过奇思妙想?这是不是你心田之中科学的种子?把你的奇思妙想说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说一说。同桌互相说一说。4)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今天的“奇思妙想”在明天就会“梦想成真”,引导学生可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说一说。引读:小作者种下的科学种子已经萌发了,快去读读。自由读5、6小节。读后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三、进一步熟读课文,并练习背诵。1、说一说每一小节讲了什么内容,共有几句话,指导学生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理解背诵。练习把每一节的内容连起来进行背诵。2、同桌互相帮助,互相检查背诵,比一比看谁先背诵下来。会背的同学背给大家听。3、选做:
14、或朗读课文,或背诵课文,或自由发表学完课文后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四总结: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粒科学的种子,只要我们敢想、敢做,那粒种子就会萌发。快去学习科学知识吧,让我们心中的科学之种萌发后能够茁壮成长!板书设计 敢于奇思妙想 梦想成真萌发科学种子仿写设计 将你的奇思妙想写在练笔本上。(分层要求)A写一、二句话,语句要通顺,写后多读几遍B写一、二小节,语句要通顺,写后多读几遍学生练习反馈情况反思(结合学生答题情况,反思自己的教学及制定改进措施。)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评价方式一、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设计:按课文内容填空:1、科学种子指的是( “我”的奇思妙想。 )2、“我”的奇思妙想是(乘飞
15、船探访天涯,向往潜入富饶的大海去采矿、牧鱼、安家。二、教师教学效果评价设计:根据教学目标,从学生读书情况、 学生测试题完成情况、 学生上课学习状态等方面自查自评。评价量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量规评价方法:1优秀10分2良好7分、8分、9分3合格5分、6分4不合格5分以下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1. 重视朗读训练,体会诗歌的韵律美。本课是一首诗歌,以孩子的口吻写成。诗歌表现新时代少年儿童喜爱科学、富于想象的特点。诗歌语言通俗易懂,所以理解不是难点,我们可以借助学生的自读感悟来指导学生有语气的朗读,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学习在感悟基础上如何来进
16、行语气的表达,也适当渗透朗读的一些技巧性知识。2、在感悟诗歌的韵律美,引导学生在想象中仿写。学生在学习读歌的过程中会渐渐感悟到诗中“我”是一个热爱科学并能进行大胆想象的孩子,而科学的种子就是这些大胆的想象,让学生对想象产生一定的兴趣,并在些基础上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问题也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学生习诗歌中的语句有一定的韵律,让诗句听起来十分优美。第13页 共13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