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形式调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体育教学形式调查.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校体育教学形式调查1研究方法11文献资料法收集整理有关学校体育课体育教学的教学大纲等资料,为调查结果分析提供根据。12座谈法通过科研调查活动了解福建省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体育老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体会与经历,以及老师在实际教学中采用的主要教学形式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有针对性的设计问卷、编写内容,积累了直接来自教学第一线的第一手资料。13问卷调查法编制了(大学体育课教学形式的现状调查)问卷,问卷有两个版本,一份是针对老师,内容主要包括对大学体育课程目的,有关教学形式中老师常用的教学组织方法,学生的学法,考核办法等。另一份是针对学生,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学习体育课程后对体育兴
2、趣、锻炼习惯、自我进行体育锻炼能力的变化、通过体育课学习后其非智力因素的变化等。2调查结果21高校体育课程目的现状学校体育课程的目的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决定了培养具备如何素质的学生,如今的大学体育课的表现,见表1。22高校体育课程现行教学形式(1)现行大学体育课教学形式的调查结果见表2。(2)在现行教学形式下大学体育教学效果的调查结果见表3表6。(3)体育课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影响的调查结果见表7表10。3调查结果的分析31忽视对学生个性、创造性、社交能力的培养调查发现,福建省的高校体育教学至今还一直延续着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从所有被调查的大学体育
3、老师当中,选择体育课程是让学生把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作为正在施行的课程目的和应当施行的课程目的者占100%。而在体育课中过分强调课上的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教授,而培养学生的个性、创造性、社交能力和养成良好的体育活动习惯等方面的目的仍没有得到重视和加以施行。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当代教育目的观在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影响下正逐步完善,大学体育的课程目的应及时作出改革,以适应将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实现体育课程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意义和价值。32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现行的教学形式仍然没有摆脱技术至上的影响,片面地一味追求“客观性、“准确性,迫使学生被动地把握“三基,学生知识无条件地服从和
4、重复记忆、重复练习,进而构成了“老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形式。老师所使用的教学形式还是沿袭传统技术教授形式,老师使用统一的教材;教学方法还是单一的讲解示范分解教学完好教学集体(个别)纠正;学生的学习经过是低层次的,而且是被动的,只是简单机械地复制和重复记忆练习的经过;考核内容千篇一律。无论是教材、教法、学法、评价都没有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没有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成。33忽视了对学生体育的兴趣、体育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体育课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激发,只是课上机械重复练习和模范。从教学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很好地把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动作和技能,尤其是课
5、余自我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由于缺乏平常课余锻炼和稳固,体育课余与体育脱节,体育课对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作用不明显。从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学生几乎没有本人制定合适本身锻炼的体育计划的能力,而且由于在课堂上缺乏正常的人际沟通,所以很多学生都将没有锻炼伙伴作为不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这些都大大阻碍了学生以体育运动作为锻炼内容与手段的体育习惯的养成。34传统教学形式不利于全面发挥新时期的高校体育功能调查显示,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并没有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大幅提高,有39%的被调查学生以为体育课后他们的身体素质没有提高,甚至还有4%的学生以为他们的身体素质反而退步了,因而能够讲,传统教学形式连高校体育的最
6、本质“强身健体功能,都无法很好的完成。教养功能方面。高校体育的教养作用是要使受教育者懂得有关体育的知识,把握体育运动技能和技术。调查显示接受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教育的学生,只要24%的被调查学生以为体育课后他们能较好地把握体育知识,只要26%的被调查学生以为体育课后他们能较好地把握体育基本技能。而且诸多的体育教师也对他们的教学效果不满意。教育功能方面。学校体育中的教育功能表现为通过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和意志品质与道德作为教育。以为体育课后对团队精神没有促进作用的学生占34%,以为他们在课余没有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兴趣的学生占37%,这些都讲明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在发挥其教育功能方面是有很
7、大的缺项。个体社会化功能方面。体育能够讲是人类社会活动准则的一个浓缩。学校体育存在着特定的社会活动和社会规范当然也不例外,这对培养青少年学生遵守社会生活准则是一个强化。再者学校体育在活动经过中组与组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频繁沟通,这不仅增加了师生间的联络,也使生生之间得到了更多的沟通。有利于培养学生善处人际关系的能力。但是我们发现,在传统教学形式下,学生的学都是孤立的个体行为,学生在课堂上知识独立地重复记忆、重复练习,而没有时机和其他学生进行沟通与沟通。调查显示,造成大部分学生没有坚持体育锻炼或兴趣减退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锻炼伙伴,而且体育选项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院系和专业,相互不认识,加上之
8、间沟通很少,就谈不上培养他们的社交技巧和团队精神。35传统体育教学形式解决不了当前高校体育的“课内课外一体化问题“课内课外一体化是困扰目前高校体育部门的一个难题,单靠一、二年级每周一次,每次量学时的体育课是无论怎样无法完成盘大的高校体育系统目的和发挥其全部功能的。那么,怎样让学生在闲暇时间更多地介入体育运动呢?怎样使学生将终身体育付诸于实践呢?调查显示,现行的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对此无能为力,选择体育课并没有促使他们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课余体育锻炼中的学生占34%。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三:没有兴趣、没有伙伴、不会锻炼。但究其根源还在教学形式上。首先,体育课教不“懂。高校体育教育目的的指向不仅是如今
9、,也指向将来。运动体验、体能、技能的持久性都不会很长,效益最长久的是学生对体育原理的把握。把握了原理,新的技能、体能、体验还会出现,因而体育教学应该让学生明白体育大原理。但显然,传统的体育教学这方面的效果并不好。比方跑步每个人都会,但学生不知道怎么用它去锻炼身体,天天跑多少距离?跑多快?该怎么跑才能减肥?该怎么跑才能锻炼有氧耐力?这就是典型的“不懂。36传统的教学形式不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大学生的年龄阶段是出于青壮年时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是人一生中生命力最旺盛的阶段。体育教学必须遵循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首先在管理方式上,旧有的教学形式的管理制度和方法陈旧、僵化,没有发挥学生的
10、主体作用,使学生介入制度和规章的制定,甚至介入教学管理,所以体育课常给学生一种强迫和压抑感。新时期的体育教学应该是学生集体利益和本身利益的直觉拥护者。其次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传统的教学形式统一教材,统一内容知识,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吃不了没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另外,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教学形式老师往往采用注入式的单一授课方式,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4结论与建议41结论411现阶段福建省高校体育教学普遍采用的形式福建省高校体育教学至今还一直延续着传统的教学形式,仍然过分注重教授基本知识、技术、技能,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412现阶段福建省高校体育教学形式的弊端现阶段福建省高校体育教学形式的主要问题在于忽视对学生个性、创造性、社交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忽视了对学生体育兴趣、体育习惯和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问题,不利于全面发挥新时期的高校体育功能;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解决不了当前高校体育的“课内课外一体化问题,也不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42建议必须重新审视目前福建省高校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郭涛小体育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广大高校体育工作者应该在普通高校体育课中探索和开拓新型的教学形式,以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促进高校体育更好的发挥其全面功能,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