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外国文学的瞻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院校外国文学的瞻望.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民族院校外国文学的瞻望基于这样的现状,我们必须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改变教学方式。一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文学课程本身是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素质的课程,也是陶冶情操,培养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的劳动者所不可缺少的课程。通太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假如学生对一门课程本身产生兴趣他们会主动积极地去学习,这个时候学习将变成一件愉快而有意义的事。因而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方面要多用一些心思,尤其是在课程开场的第一周,要进行周密的设计,认真准备,能在第一时间捉住学生,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培养兴趣的基本条件。二用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式替代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今天的学生和上个世纪的学生相比个性更鲜明,
2、随信息时代而来的是当今中国大学生知识面愈加广泛,有更强的独立考虑意识。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式教育,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本人的见解,结合教学内容共同讨论一些他们感兴趣的社会热门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种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能引导他们去愈加深化地考虑问题,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要适当深化讨论一些关于人生、理想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趋势、人类本身发展等问题,使他们的思想能触及到心灵深处的领域,目光愈加长远,心胸愈加开阔,这对他们今后的发展非常重要。中国古人就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教育除教授知识还要育人,我很赞同清华大学的校训:“厚德载物。从某种程度上讲培养具有高尚品德的人似乎愈加重
3、要。如今一些学生热衷于通过网络学习西方名牌院校的一些课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那些课程能够给他们一些启发,有一些是我们在课堂上很少涉及的问题。所以不是我们的学生不喜欢考虑问题,而是我们没有给他们考虑的余地,我们的教学似乎就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我们的教学任务不轻松,因而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讲和本人课程有关的内容,无心顾及其他层面的问题。三借助影视作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英美等国他们很早就将文学名著搬上银幕,而且随着影视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拍摄成电影或者是电视剧。如: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托尔斯
4、泰的(复活)(安娜卡列尼娜)、霍桑的(红字),麦尔维尔的(白鲸),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海明威的(战地钟声)(老人与海)等。根据经典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对于学生理解作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步入21世纪,大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手段发生了宏大的变化。他们对阅读文本有一种恐惧心理,尤其是长篇小讲或长篇诗歌,一方面老师在想各种办法催促学生阅读作品,而在学生方面他们对此的反映却相当消极。文学作品的阅读量决定着学生学科素质的高低,也决定着他们今后专业能力的水准,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学文学就是一句空话。文学作品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所以在强调阅读文本的同时,我们不妨借助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来到达提高学
5、生兴趣的目的。固然看改编的影视作品无法和阅读文本相比,但至少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作品,可以以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尤其是在民族院校,这种方式更受学生喜欢。(哈姆雷特)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作品,代表了欧洲戏剧的最高成就,它还不同于小讲,小讲能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到达全部的目的,但是戏剧是舞台艺术,只要舞台能够全方位地演绎作品的主题、作品的风格,也只要舞台能够使现代的中国学生了解300多年前的这部作品全貌。另外莎士比亚的戏剧本身对演员的素质要求非常高,他们的艺术家以能够出演莎士比亚的戏剧而骄傲,只要真正有功底的艺术家才可能完美地阐释莎士比亚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更合适通过影视的方式来了解。四课前准备与课
6、堂讨论相结合为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能够让学生在阅读的经过中相互讨论,老师提早将需要阅读的材料告知学生,等上课时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阅读同一部作品,大家能够就作品的内容、写作手法以及作品所涉及的一些社会问题进行讨论,这个经过也是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经过,能养成他们独立考虑、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我们的教育形式一直是老师一言堂,学生很少能提出本人的观点,他们只是被动地努力记住教师或者是教材上的观点,不敢提出相反的观点。这一方面是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学生没有在课后认真地考虑总结,而考虑总结的前提是要对所学的知识有较深化的研究。学生间的讨论,形式自
7、由,而且他们能够畅所欲言,相互在讨论的经过中互相学习,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笔者以为这种方式能够在文科学生中大力提倡和推广,不仅能够提高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敢于挑战学术权威、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只要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的人才。五适度采用多媒体教学,拓展网络教学平台多媒体教学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个高等院校积极推广的教学方式,也是近20年来教学方式改革的主流,随着多媒体的普遍运用,它的优缺点也逐步显现。毫无疑问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丰富了教学内容,加大了课堂的信息量,课堂上老师可精心选取有代表性的影像资料作为辅助材料给学生播放。这种
8、愈加直观、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材料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另外教学课件的制作大大减少了板书,节约了一些课堂时间,使老师能够加快教学进度,尤其是在当下专业课课时普遍紧张的情况下这种教学方式显得愈加高效。多媒体及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形式具有集文字、图像、影像、声音等多种信息的功能,使学生从听觉、视觉等方面全面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网络教学是近年来出现的又一新潮现象,通过网络平台学生和教师能够构筑另外一个沟通通道,这种方式颇受学生欢迎,但是它要求教师要付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神。笔者以为也许能够让研究生介入到这个环节
9、,帮助教师处理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同时也是对他们进行教学实践的培养,今后当他们走上教学岗位时,对他们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这种形式一方面减轻了教师在课外的工作量,另一方面锻炼了研究生实践教学的能力和专业素养,同时同龄人的沟通能够弥补他们和教师沟通时的缺陷,和教师沟通时他们不免拘谨但是和师兄师姐沟通时他们会感到轻松自在得多。不过教师要及时了解和把握他们的情况并给予指导和帮助,这对研究生的专业学习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可以以促使他们阅读更多的书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发现了多媒体教学的很多弊端,近期几年一些老师开场逐步减少或者干脆不用教学课件。究其原因有下面几点:首先,多媒体教学改变了过去以老
10、师为中心的方式,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大大减少。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多媒体教学的推广,各个高校教学班的人数也在不断攀升,一般是上百人的大课,教室里最显著的位置上挂着大幕布,老师占据一个角落操作电脑,学生的注意力都在那块大幕布上,教师和学生的空间距离拉大的同时却缩减了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笔者以为教学的经过不是简单地靠语言来教授知识,也是师生间思想和情感的沟通经过,有的时候它表现为一个简单的肢体语言或是一个简单的手势,这样的表达方式有时远远超出了语言所能到达的效果。它是一种默契,是相互的心领神会,而且所有的学生能感觉到教师对他的关注,大班上课拉开了教师和大部分学生的距离,尤其是坐在后排的同学很
11、难和教师进行互动,更不用讲构成默契。其次,学生过度依靠课件,课件似乎变成了学生考试的法宝。如今的学生也许很难想象假如没有课件、没有幕布他们的课会怎么上?在我们的调查中学生坦言他们已经习惯课件上课,没有课件会使他们感觉不适应。而且他们也不知道到底哪些内容该做笔记,哪些不用做笔记,而笔记是他们考试的重要根据,所以大部分学生会将大幕布上的文字抄写下来以便温习之用。有些同学干脆问教师要课件,或者用手机拍下课件的内容。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愈加被动、死板,无法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笔者在国外的高校学习过,而且是在英语语言文学系,英国高校的教师很少使用课件或者多媒体进行教学,他们仍然沿用我们所讲的传统教学
12、方式,老师就某一个作家或作品进行讲解,教师到教室时会带些材料给学生,通常是教师在上课时用到的原始材料,包括作品的一个段落或者是某个学者的观点。课后会让学生本人阅读相关的材料并且进行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他们的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手段,同时培养了良好的学术气氛,这种学术气氛是英国学术界的优良传统。最后,多媒体在给学生呈现了丰富多彩、花花绿绿的视听享受的同时,也降低了他们的理性分析能力。每一门课程都有内在的逻辑,每一堂课也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教师介绍、分析、阐释作品的经过是一个理性思维的经过,同时也有很多值得考虑的问题需要和学生一起讨论。我们发现这几年的学生上课的经过就
13、是抄写幕布上的文字的经过,而抄写的目的是应付考试。文本阐释的经过也是培养学生道德与情操的经过,是锤炼品德和性格的经过,文学正是以这样的方式影响人、改变人,这才是我们阅读经典的主要目的。当然也是通过对文本的阐释学习写作技巧,了解西方文化和西方社会的重要途径。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学生都需要静下心来细细体会课堂内容。孔子讲“:学而不思则罔。我们的问题就出在这里。浮躁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很多学者都无法安下心来读书考虑,更何况是青年学生,考虑的缺席使学生处在一种盲从的状态。如今绝大多数学生都把握了使用多媒体及计算机网络的能力,他们通过本人的MP4或其他播放器随时随地收看文学作品视频、音频材料,使
14、文学作品以更生动、更直接、更立体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有助于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与理解。但是在享受了喧闹的视听资料之后很多学生就止于此,没有阅读文本和考虑的习惯。所以笔者以为多媒体教学是一把双刃剑,似乎不合适一刀切式地全面推开,教学本身是有个性的,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风格,领略不同的授课方式和不同的授课风格也是高校学生的一大乐趣。另外,不是所有的课程都合适用多媒体、用课件,所以在提倡多媒体教学的同时也要强调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许将传统教学方式和当代教学方式相结合更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综上所述,21世纪外国文学教学的改革之路还很长,但是只要我们把上述几个方面结合起来综合运用,一方面努力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以及科学技术所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利用当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注重传统的文本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文本、分析文本、讨论文本的习惯,使他们在学习借鉴的同时能够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文学是一个最需要创造力的学科,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也是我国21世纪高等教育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使更多学生热爱外国文学这门学科,并能将外国文学中的精华和我们本民族的精华相结合,创造全新的21世纪的中国文学。假如我们的少数民族学生能够很好地把握外国文学的精华并将它和本民族的文学相融合,我想他们一定会从中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