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人文理念考虑.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7878711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人文理念考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人文理念考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人文理念考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人文理念考虑.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人文理念考虑(技术与创新管理杂志)2015年第二期1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原则1.1公平化原则建构城镇化人文理念应该坚持群众化原则。所谓群众化原则,就是要使城镇化的人文理念的内容能够反映普通群众的要求,十分是反映他们在城镇化问题上追求社会公安然平静正义的要求。详细来讲,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提倡城镇化的“平民化、“公平化。目前我国既存在少数富人城镇化消费过度的问题,又存在大量城乡低收人群体买不起房和无房可住的问题。假如这种状况不改变,发展生态建筑对多数人是没有意义的。因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适度消费、“经济适用、“住有所居的理念。1.2科学性原则城镇化的人文理念,不仅要以当代生态

2、学为前提,而且必须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科学性原则。科学精神的本质就是实事求是的理性精神、不畏艰险的探索精神、不盲从权威、不相信迷信的怀疑精神和团队协作、民主讨论的精神。坚持科学性原则的详细要求是:首先,保障性城镇化和生态城市建设要以当代建筑科学为基础,从我国国情和目前建筑业的实际出发,有效地解决建筑行业的污染问题、健康问题,加强绿色建筑人文理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还要坚持创新精神,在城镇化建设中树立创新意识,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吸收外国先进建筑理念的同时,敢于尝试,敢于创新,提出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城镇化人文理念。2新型城镇化人文理念的内涵21天人和谐,可持续发展重新审视人、城市和自然之间的

3、关系,建立科学的自然观和价值观,这是城镇化的前提。为此,天人和谐、可持续发展应当成为城镇化所追求的价值目的。211天人和谐是城镇化的基本理念城镇化首先应当关注环境危机。根据机械自然观,人与自然是对立的,这正如英国哲学家洛克所讲,“对自然的否认就是通往幸福之路。与此类似,人类中心主义则以为,只要人才是目的,其他一切都是手段。在这种机械自然观和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支配下,人类对自然充满敌意,把它看成驯服、分类、使用和剥削的对象。绿色建筑应当摒弃这种错误的价值观,确立“天人和谐价值观,实现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所谓“天人和谐是指一种既肯定人类的价值,又尊重大自然的价值,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4、。详细来讲,“天人和谐理念主要包括下面内容:首先,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是天人和谐的前提。人是地球生态大家庭中的一员,地球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及其人类社会与大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自然规律,进而遵循客观规律改造自然。但是,人类的实践能动性再大,仍然依靠于自然环境。地球的物理环境、生物环境和气候环境是人的实践活动得以进行的先决条件。人与自然之间往往存在着矛盾和冲突的一面。在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等自然气力面前,人类所有的气力都显得不堪一击。因而,人与自然必须协同进化、和谐共生。其次,天人和谐理念既肯定人的价值又成认自然的价值。天人和谐理念首先是一种立足

5、于解放人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和弘扬,知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价值、促进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天人和谐价值观以为自然的工具价值体现着人对自然的依靠性。人的需要越多,自然对人的价值越大。人类生存的窘境昭示着,人类只要更好地理解和尊重自然,才能够拯救自我。对自然价值的肯定与尊重同时也是人类价值意识的深化。再次,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天人和谐理念的核心内容。“和谐共生、“协同进化是生态系统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整个生态系统繁荣、多样化和动态平衡的基本机制。人类完全有可能与自然生态环境及其他生物保持一种“和谐共生的

6、理想状态。这是拯救地球的需要,更是人类本身持续发展的需要。最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能够使人的生存状况得到改善,使人得到了全面发展,而且有利于自然环境的改善。该理念昭示者人类将把回归自然、美化环境作为高质量的生活来追求。这显然能够使自然环境得以优化、美化,生态质量得到提高。总之,和谐共生意味着建立一种人与自然互利、双赢的关系,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协调共进、不断优化的经过。212可持续发展是城镇化的价值目的房地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应当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承当责任。但是,当前房地产业是典型的立足于资源和能源大量消耗的产业。全世界总能源的40%为建筑业所用,全世界30%的原材料、25

7、%的木材和16%的清洁水为建筑业所耗,而建筑业所释放的二氧化碳,则占全世界的35%。房地产业与石油化工、交通运输业都是造成环境污染、森林面积减少、气温升高、水资源紧张和酸雨等问题的重要原因。假如这种发展方式不转变,中国将出现资源难以支撑,环境无法包容,经济发展难以为继的局面。因而,应当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城镇化的价值目的。详细来讲,城镇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应坚持下面三点:一是科学发展。城镇化必须遵循生态规律,在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内发展。城镇化建设必须充分考察地区自然生态要素、经济要素、文化要素,通过完备的规划设计、运作管理体系来监控和引导,确证保障性城镇化具有健全的功能,能够保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8、,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二是生态协调。这种协调既要考虑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的协调,又要考虑当前发展和将来发展的关系。为此,保障性城镇化的规划设计一开场就必须有生态整体意识,打造人类永续的生活环境,实现城镇化建设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挥的协调。三是能源自给。在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中,能源的基本特征是干净、安全、永久性。因而应该尽量延长城镇化使用寿命。即便对于寿命已经到期的建筑,也要尽量让其建筑材料全面循环再利用。在建筑设计中要考虑水、养分、能源的循环利用。基于环境的可持续性是保障性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第一目的,可持续的建筑是建构在生态效益之上的,它不仅要求人类对自然世界产生最小的负面影响,更

9、强调使我们所有的活动成为对经济、环境和社会健康有着积极意义的因素。213中国治理污染的承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庞大的人口数量、有限的环境容量与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状况不允许我们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先毁坏,后保护的老路。因而,我们只能走一条花钱少、效果好的新途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中国政府在环境保护和减少碳排放方面做了极大的努力。2011年12月,参加德班气候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公布了中国“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主要措施。代表团公布,中国政府决心在5年内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大幅度降低碳排放强度,到2015年使全国碳排放强度比2010年下降17%。为此,我国政府“十二五

10、期间将采取多种措施:加快调整产业构造,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分别提高到47%和8%左右;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到2015年构成3亿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积极发展低碳能源,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到达114%;努力增加碳汇,新增森林面积125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控制非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加强高排放产品节约与替代。此外,我国政府还将扎实推进低碳省区和城市试点,开展低碳产业试验园、低碳社区、低碳商业和低碳产品的试点。在“十二五规

11、划完成后,中国将有望拥有本人的区域性“碳排放交易系统(ETS)。22安全健康,节约高效从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到19世纪初,西方建筑师先后提出了“适用、“坚固、“稳定、“美观、“愉悦、“经济、“健康等建筑理念。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经济、适用、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基本方针;2009年12月,总理指出,我国国情决定了城镇化建设必须坚持安全、经济、适用和省地的原则。因而,“安全健康、经济适用将成为保障性城镇化的基本要求。安全、健康本不是新概念,但却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建筑安全、健康问题比拟突出。据建设部20世纪末的统计,全国平均4天半垮塌一幢楼,每年因建筑质

12、量问题损失1000亿元以上。2009年的“楼歪歪、“楼脆脆事件也给我们的城镇化建造质量安全发出了警告。在城镇化室内装修方面,因使用劣质材料,造成有害成分、有害气体严重超标,致使住户患病的问题也时有发生。2013后半年以来,举国上下频繁出现雾霾天气。面对如此极端天气,车辆的限行,高能耗企业的关停,以及一些地方对环保治理不力城市的处罚,都不能让漫天的雾霾消散,并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类似的问题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顽疾。有鉴于此,在推进保障性城镇化建设经过中,应当严守安全、健康这条底线。质量为本,安全第一,这是城镇化最基本的理念。建筑安全,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性能,即

13、建筑工程勘查、设计、施工活动能否符合国家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假如不达标,将直接威胁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而,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是保证建筑质量与安全的根本保证。二是环境安全,即建筑物的室内环境安全及对周边生态环境能否有负面影响。从物理、化学、生物等数理指标方面讲,室内环境应符合人类安全起居的需要;将建筑活动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在建筑物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城镇化的经过中,要建筑安全与健康。建筑安全与健康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建筑安全性能能否优良,直接关系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城镇应以人为本,知足寓居者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规范等多层次上的

14、合理需求。从城镇寓居环境的健康性来看,住区环境、住宅空间、空气环境、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水环境、绿化系统、环境卫生等自然环境的九大指标应能做到适用、安全,这是健康城镇的基本要求。从社会环境的健康来看,社会功能、心理环境、健身体系、保健体系、公共卫生体系、文化养育体系、社会保险服务、健康行动、健康物业管理等人文环境的舒适性和健康性应当能够知足居民多层次的健康需求。节约高效是一种新的生产经营形式,即杜绝浪费、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除了道德诉求之外,更强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诉求。房地产行业在节约资源和高效利用资源方面的详细要求体如今节地、节能、节水、节

15、材。“节地的基本要求是保护土地、节约用地、绿化建筑场地,同时减少废水、废气、废物的排放。“节能的基本要求是在降低能耗的同时尽量使用可再生能源。“节水的基本要求是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供水管网漏损,同时采用节水设备,设置水循环系统,减少水资源消耗。“节材的基本要求是采用高性能、低材耗、耐久性好的新型建筑体系,尽量缩小建筑体量。节约资源的关键在于建立和完善资源节约的约束和鼓励机制,同时改变传统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施工的方式以及人们的寓居方式,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只要如此,建筑业才有可能走上节约高效发展之路。保障性城镇化建设更要贯彻节约高效理念。城镇化建设的“高效主要体如今两方面:一是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

16、源;二是为住户提供高效的使用空间。高效使用资源包括:高效利用能源、高效利用土地、水、建筑材料等自然资源和高效利用资金、劳动力等社会资源。高效使用空间是指建筑的空间设计要适用、方便、使用率高。23以人为本,安享生活实现人人享有公平的城镇化是城镇化建设的理念之一。从建筑物所承载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来看,“以人为本、安身立命应当成为城镇化人文理念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是城镇化的出发点。“以人为本有三层意义。从政治理念来看,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处理国家与民众关系应遵循的原则;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但人与其他生物都是大自然的产物,都必须遵循自然法则,因而应当追求

17、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从社会层面而言,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每个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尊重每个人享有社会公共资源与自然资源的权利,包括享有基本城镇化的权利。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必须把知足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作为城镇化的出发点和归宿。城镇化应体现社会公平的基本理念,应当关注社会公平问题,让每一个进程的新市民公平地享有安居权、发展权和下一代的受教育权。3结语遵循规律,顺势而为,因地制宜。城镇化是自然历史规律,不能欲速不达,也不能刻意压低,让城镇化根据本人的规律来自然的发展;同时因地制宜,中国国土面积辽阔,差异化程度比拟高,不宜一刀切。而是根据当地的经济和地理条件,城镇发展历史等因素因地制宜选择各具特色的城镇化道路。重视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愈加重视低碳、节能、智慧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天更蓝,水更绿,使得老百姓更宜居,实现城镇化让生活更美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升学试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