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医学中护理学的价值-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救援医学中护理学的价值-精品文档.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救援医学中护理学的价值1历史回首:当代急救的概念与内涵纵观人类文明史,自19世纪中叶医学科学(MedicalSci-ence)的构成并迅猛发展,近100多年的进展举世瞩目。医学科学标志人类文明进入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在保健、医疗实践发展等活动中,人类已逐步获得协调和主动。当代急救医学或当代急救灾祸医学(EmergencyandDisasterMedicine)是近40年来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一门学科,它是由于社会的发展,对于越来越多的医院外突发的危重急症和意外伤害事故,提出迫切的医疗需求这一背景下产生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高科技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浸透,社会的进步、医学形式的转变,使
2、得在现场救护基础上,产生了当代急救医学(ModernEmergencyMedicine)。随着急救医学的内涵日益丰富,外延扩展,灾祸医学也成为主要内容,或是其延伸。事实上,灾祸医学与急救医学很难区分,只不过是致病原因、环境不同罢了。所以,1976年由国际著名的麻醉科、内外科医生在德国美茵次(Minze)发起成立了急救、灾祸医学俱乐部(Club),将急救医学(EmergencyMedicine)和灾祸医学(DisasterMedicine)紧紧地联络在一起1。这个俱乐部的成立很快引起各国医学家的重视,不久即更名为世界急救、灾祸医学协会(WorldAssociationonE-mergencyan
3、dDisasterMedicine,WAEDE)。协会的主席即现代心肺复苏医学创始人PeterSafar教授(已于2003年8月逝世)。该协会主要研究世界各国在医院外抢救垂危病人的经历和现场急救组织,显然,仅仅依靠临床医生、医院内的管理形式和经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很快引起了社会的关注。WAEDE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每两年召开一次世界性的学术大会。笔者以为:国内有些人士将急救医学(EM)译成“急诊医学;将活跃在医院外的急救医疗服务系统(EmergenceMed-icalService,EMS)译成“急诊医疗服务系统,将院外急救(Pre-hospitalMedicalCare)译成“院前急救是不确
4、切的。“急诊主要在医院内的范围,医院外的广阔领域乃至地面、天空和海洋,“急诊是无法概括难以覆盖的。我国卫生部特别重视中国急救事业的发展,早在1980年以国家卫生部名义向全国了(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的正式文件1。当代急救、灾祸医学的建立和发展,是对传统的医院内的急诊包括手术室在内其他临床科室抢救规范的提高;是对危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系统救治经历和理论上的完好和支持;更是在昔日简陋的医院外环境的基础救护(FirstAid)的重大发展;同时它将通讯、运输、计算机技术等纳入医学科学理论及应用范畴。我们能够这样宣称:当代急救医学,是对20世纪60年代尚未构成体系的急
5、救医学的重大变革与革命。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能够特别清楚地认识到:任何院内外的医学救援均伴随着护理活动的进行;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是救援医学理论、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院内外的基础急救(FirstAid)还是心肺复苏(CPR),往往最早施行者就是护士,而这些急救技术本身包含着护理。可惜未能引起重视,缺少认真的总结提升,更没有把它引向构成救援护理这样一门学科。事实上,救援护理学与救援医学相伴悄然而至,而在实践中绽放光彩,扮演着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发挥着独具的重要作用,创立救援医学护理学已呼之欲出。2认清形势:严峻的“天灾人祸意外灾祸即天灾人祸,或称“突发公共事件,在近30年来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6、1978年我国唐山地震以付出24万人的生命和城市被毁的代价,成为近400年来全球地震史上最为惨烈的一幕。人类在享受当代文明的同时,也不断地遭到灾祸事故的威胁。城市化进程加速,社区在不断地兴建,发展与安全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1989年,在斯德哥尔摩由世界卫生组织(WHO)举行的“首届世界预防事故和伤害会议通过了(安全社区宣言),提出安全的生活是一个基本权利,提出了“使人人安全的口号。这是基于当代城市意外伤害严重地威胁人类的安全生产、生活而提出的,它已构成世界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并随着都市当代化在继续恶化。1989年12月22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44/236号决议,将20世纪最后的
7、10年作为“国际减灾十年。中国政府、社团等有关组织积极响应介入这一行动3。现代急救医学泰斗PeterSafar教授的匹兹堡大学国际心肺复苏研究中心,将研究重点也转向了对灾祸医学的研究,更名为彼得沙法国际心肺复苏、灾祸医学研究中心。这种变化,预示着灾祸医学在急救医学的学术内涵上已明显占据了重要地位,表明救援医学事实上已经构成。它对当代化救援医学服务(Emergencymedicalservice,EMS)在理念、机构、队伍、技术和装备上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2。国际减灾十年已过,灾祸有增无减,形势不容乐观,但成绩也不小。联合国从中提炼了两条重要的理念。一是“使21世纪成为安全的世界(forasafe
8、rworldinthe21stCentury),它既表明了全球灾祸形势仍然严重,减灾是一项持续而长期的任务,同时也表明减灾对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奉献。“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根本转变,是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和创新,必须在全球持久地开展防灾减灾活动,体现对人类在今后本身生存、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二是提出建设灾祸“预防文化(Buildingacultureofprevention)。“预防文化(国内多译成“安全文化)是在减灾十年深化发展时构成的理念。这个重要理念的提出和实际运作,对各国防灾、减灾的活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战略作用。3科学共鸣:当代社会奠定了护理学在救援医学中
9、的地位“911这个特大的恶性突发事件表现出美国急救体系的有效运行和人员的良好职业道德。“911事件后,美国从联邦政府到州地区行政当局,进一步加强完善了这个体系。灾难并未因“911事件后而减少,随之2002年10月12日印尼巴厘岛的爆炸,2003年我国及一些国家发生了“非典,阿尔及利亚、伊朗发生了大地震。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海啸灾难波及到东南亚印尼、泰国、斯里兰卡、印度等多个国家。在此次印度洋海啸灾祸中,国际社会包括我国在内的不少国家,在救援上迅速作出反响,开展了全球性的救援活动。21世纪初尤其2004年12月26日大海啸救援等一系列救援活动中,社会学家及医学家已愈来愈清楚地认识到
10、医学救援离开了护理学的理论、实践将难以承当其责任、无法开展其工作。“救护一词本身就明确地涵盖急救与护理。在各种灾祸、突发事件的医学救援中,现场维持、恢复生命的基本抢救技能是“心肺复苏(CPR)。具有执业护士资格的护士均可进行此项抢救,而发达国家的专业急救人员包括护士在内则是现场施行急救的“主力军;我国院内急诊科及院外急救中心,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护师,经过规范培训及中国医师协会这一行业协会的专业委员会考试考核合格,即具有开展救护的资格。灾祸事故的现场医学救援包括赴伤病员集中点、难民营的巡诊医疗,面对大量的伤病员,伤病情一般皆为明朗,急需进行及时的各种创伤急救护理操作,包括软组织损伤、烧伤的清
11、创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大量的急救护理操作。幸存者还需要护士的心理支持,护理人员所起的作用更为重要。即便在异国他乡语言沟通困难的情况下,护士的“天使形象和操作给予了伤员心理上的抚慰和支持。此外,高级护理人员是医学救援临机会构管理的重要成员。在此次印度洋海啸救援中,笔者与各国救援队包括雅加达和印尼卫生部、国际SOS急救组织等专家们获得共鸣,当代社会已经奠定了护理学在医学救援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假如不重视、不加强、不发挥护理人员的作用,将是救援工作的重大失误。我国政府本着对国家、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于2005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在总体预案内包含有医学救援
12、预案,这为我国救援医学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理论支持和条件保障,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救援医学事业及救援医学护理的创立和发展。我国医学救援体系的建设中,急救中心、紧急医学救援中心必须是立足于院外,其功能将以抢救危重病人、处理突发事件为主:必须是网络化,即“大网络、小中心;大院外、小院内;大科教、小机构的原则3。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全球救援医学事业一体化已成共鸣。此次,我国医疗救援队在印尼、泰国、斯里兰卡等国的工作充分证实了国际合作、救援一体化的重要性,充分证实了护理在救援医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我国于2001年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成立了中国灾祸防御协会救援医学专业委员会,2003年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成立了中国医师协会急救与复苏专业委员会,作为救援领域内的医学行业协会、学术团体,责无旁贷地为促进中国救援医学的重要内涵救援护理学科的创立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