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培养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7761221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培养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析培养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培养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培养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析培养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浅析培养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论文关键词:培养;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论文摘要:本文只从高职高专(笔者所在的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角度,去阐述培养文化意识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问题。教学实践表明,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密不可分。在教学经过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一、引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涉外交际活动也越来越多,与世界接轨已成定势,社会生活和实践证实,仅仅把握语言知识并不能保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成功的交际,我们应该认识到必须把语言知识和文化意识结合起来才能顺利进行交际。一个对于英语国家

2、的文化不了解或了解很少的人,即便语音,语法正确,拥有几千个词汇,不了解文化背景,没有文化意识,如同只捉住了外壳而不领悟其精神(胡文中,1995)0因而,作为英语学习者来讲,在与来自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往时,不仅仅要把握目的语正确的语法,地道的语音,语调和一定的词汇量,还应该了解他们的社会风俗,价值取向,言语规则甚至非言语交际方式等,否则会产生误解和矛盾,影响和阻碍人们正常的交际。二、什么是文化意识?所谓文化意ip(culturalawareness),指的是对文化多元性的意识和对差异的宽容态度,对文化成员的共情能力,以及对本身文化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的觉察和反省。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目

3、的语使用的适宜性是在跨文化交际的框架中定义的,学生需要一种跨文化交际能力,他们能够受益于语言文化教育(ByramMorgan,1994)(高一虹2002)。三、文化意识的重要性请看,苏:一顿便饭,为您洗尘,请。沃尔夫:噢,这几乎是一次盛宴,每个菜都是佳肴,我很喜欢,不过,我觉得这些菜对我们来讲过多了。苏:哪里哪里,实在是算不了什么,不过一点小菜和薄酒,不成敬意,以后有时机能够好好安排,让您更满意。饭后,沃尔夫马上给总公司写了一份备忘录:苏先生不是一个适宜的合伙人,他的管理不切实际。在我看来,他更愿意把资金投资在饭桌上而不是工厂的产品生产线。苏先生的盛情招待得来的是这样出人意料之外的结果。为什么

4、要有文化意识呢?这是由于,像发生在苏先生公司的这起事件一样,文化上的误解会阻碍公司在跟外商合作时顺利开展商务活动。人们在文化方面犯错误可能不是成心的,可以能是无意识的,但有些很可笑的文化方面的失误却使企业蒙受宏大的经济损失,有些致命的失误几乎使企业濒于破产。往往是由于其决策者不了解文化的奥秘。他们需要了解人们的语言和行为背后的原因。只要在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之后,群体和个人语言,行为方式才能被别人所理解甚至被别人所预见。也惟有如此,公司才能够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或免于破产的命运。我们在和来自其他文化的人交往的经过中,或者在和其他的文化价值观接触的时候,要清楚本人传达给对方的文化价值观,同时也要了解

5、对方的文化价值观。除此之外,还要认识到,在这个经过中很可能存在鸿沟。亨德里克.谢里(HnedrickSerrie)曾写过一篇文章,讨论了解别人视角的必要性,他指出,把握好行为的分寸比把握语言还重要,可是很少有人懂得这个道理。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贾玉新以为假如把几乎所有的、不同程度的交际都以为是跨文化交际,那么,跨文化交际将包括:跨种族交际,跨文化交际,同一主流文化内不同群体之间的交际,以及国际性的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下面几个方面的能力:(1)建立和维持良好关系的能力;(2)以最少的损失和误解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3)在适当程度上顺从别人并与人合作的能力。以上这些方面的能力明显地体

6、如今各种行为特征上,例如领会、尊敬、灵敏性、对模棱两可事物的容忍性,及与别人在互动中的操纵能力等。五、注重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形式只注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听读),而忽视跨文化交际能力(讲写译)(曲政、俞东明1997)Wolfson(1983)指出,与外国人交往时,本族人对外国人在语音和句法方面往往比拟宽容。而违背讲话规则却常被以为是不懂礼貌,由于本族人不太可能认识到社会学的相对性。由此可见文化方面的错误可能会引起更为严重的交际失误。请继续看,一位中国女士在宴会上听到别人称赞她的衣服样式时讲的一句话:Thatsalovelydressyouhaveon.No

7、,no,itsjustaveryordinarydress.在汉语中,当听到别人的称赞时,人们常讲:过奖过奖,惭愧惭愧之类的自贬的词语,以示礼貌,谦逊;而在西方文化中,在这种情景下,受赞扬者直接用Thankyou,Iamverygladtohearthat之类的话语应答即可。否则,听话人会以为这种答话暗示着答话人在嘲笑讲话人不懂衣服样式的好坏,缺乏审美观和鉴赏力,严重的后果是会引起对方不快,导致交际中断。六、寓文化教学于语言教学中(一)注重文化意识导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许国章先生曾经讲过: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当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的信息的容器和载体。概括的讲就是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

8、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则是语言的底座或环境(束定芳,庄智象1996)。联络到外语教学,既然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如此密切,那么在外语教学中导人文化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美国社会学家Hymes以为交际能力有四个重要参数,即语法性,合适性,得体性,和实际操作性,其中合适性和得体性的本质就是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文化能力。也就是讲,使用者应能在英语环境中遵循一定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恰到好处地同别人交往,遵循别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不冒犯别人的隐私和忌讳等。例如,不能在葬礼上讲Alovelyday,isntit?不能问外国人Whereareyougo-ing?也不能问女士Ho

9、woldareyou?或Areyoumarried?等关于个人隐私方面的问题。Canale和Swain以为交际能力包括四方面的,其中社会语言能力是指在各种不同的交际场景下,语言使用者能根据话题,讲话者的身份,交际目的等因素,恰当地理解和表达话语。这与Hymes的合适性和得体性有着类似的内容。由此可见,在中国的英语学习环境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就包括培养他们的社会文化能力,或者确切地讲,也就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二)利用一切时机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由于我们的学生母语文化根深蒂固,用母语的逻辑进行思维和表达已成定势,所以学生习惯于把母语的文化习惯和文化形式套用到所学语言中去,

10、进而发生文化干扰。笔者在校园里不止一次地经历这样的问候语:Goodmorning,teacherChen,HelloteacherHi,teacher在我们的文化里,教师,主任,院长,经理等表示职业,职务的名称,在日常交往中常作称呼语来使用,以示尊重,直呼其名,是不恭不敬的行为。但在大多数的西方国家里,人们推崇平等主义,崇尚个人成就而忽视个人在团队中的地位,因而除了Mr.Mrs.MissMsDr.等之外,人们是不会用工作名称或职务来作为称呼语的。同样,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同辈,孩子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好友之间往往直呼其名;更有甚者,孩子对父母,长辈,教师也都能够直呼其名,以示亲切,接纳,否则就

11、觉得被拒千里之外。如西德影片(英俊少年)中的孩子海因切,直呼其父为卡尔,呼其外公为威廉;美国连续剧(我们的家)中媳妇洁茜也直呼其公公为格斯,这在中国人的交际中是绝对不允许的。由此可见,在教学经过中,我们能利用一切时机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他们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文化意识中的很多内容回会激起学生们的强烈兴趣,又十分实用,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欢迎程度往往大于普通的语言知识。英语老师假如能在课堂适当融人这些内容,不仅不会影响教学进度,反而能从主观上增进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并同时帮助他们了解西方人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会规范。七、结束语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认识到己方文化和异域文化之间的互相生存关系是介入文化沟通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前提,我们要有着眼于全球的思维和落实于局部行为的意识(thinkgloballyactlocally),要重视inter一词本来所包含的之间和互相这两层含义,培养学生既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又具备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即具备人乡随俗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