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编制依据及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编制依据及说明.doc(3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第一章编制依据及说明.精品文档.第一章编制依据及说明1.1编制依据本施工设计是依据某五层框架结构学校建筑结构施工图、施工场地图、施工进度图和国家现行施工规范等文件编制。主要参考资料有: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 2002)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200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2、 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92)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300-200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2 编制说明本施工组织设计根据业主要求及相关规范、标准、文件进行编制,编制时对工程的工期、质量目标、项目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控制、机械设备的投入、周转材料配备、主要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安全、文明施工、环保、季节性施工、总包管理等各方面因素尽可能做了充分考虑,突出其科学性、适用性及针对性。第二章:工程概况和施工
3、特点分析2.1工程建设概况*学校教学综合楼工程,位于*学校内,由*学校建设,建设目的是为了扩大学校规模,进一步扩大招生。本工程资金来源于自筹,工程总投资大约在2000万元。计划于2012年3月1日开工,于2012年7月30日竣工,施工图纸由*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监理公司进行监理2.2工程施工概况2.2.1建筑设计概况*学校教学综合楼工程,建筑面积3294.60m2,总高度21.00m,长度68.040m,宽度21.240m,为框架结构,总共五层,底层层高4.35m,其他层层高3.6m,一层为硬件实验室,二至四层为计算机教室。各层均设有卫生间、休息室、走廊等辅助室。共设有两部楼梯,分别设在南、
4、北面,南楼梯为主要通道。本工程外装饰:外墙为面砖和涂料,均为白色,铝合金窗;内装饰除卫生间外为混合砂浆抹面,刷乳胶漆,卫生间为贴面砖;普通实验室、硬件实验室、计算机教室、休息室等为纸面石膏板吊顶;铝合金门窗和木门;一层楼地面为面砖,二至四层为防静电地板;楼梯、走廊、休息室等为贴面砖;地下防水为卷材防水;屋面为膨胀珍珠岩保温、卷材防水屋面;卫生间为聚氨酯涂膜防水;室外台阶为大理石。2.2.2 结构设计概况*学校教学综合楼工程为框架结构,采用人工成孔灌注桩基础;底层层高4.35m,其他层层高3.6m;框架部分梁、柱、现浇板、楼梯、现浇带为:C25,其他非承重结构构件为:C20;墙体采用240mm承
5、重墙,MU7.5砖,M5.0混合砂浆砌筑;0.000标高以下采用MU7.5砖,M7.5水泥砂浆砌筑;框架填充墙采用240厚MU7.5砖,M5混合砂浆砌筑;其他框架梁上需设隔墙时均采用轻质材料制作,不得使用砌筑墙体,且不得在非框架梁上设置隔墙。2.3工程特点1、本工程工期紧。时间紧、任务重。这是本工程最主要的特点之一。2、该工程位于*学院院内,四周为图书馆、会堂、绿地等,现场施工交通组织难,现场文明要求高。3、本工程时间性强。由于本工程处于学生学习集中区,夜间施工受限,在施工中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工序、人力、机械、物资等,确保在建设单位要求工期内保质保量完成任务。4、本工程位于校园工作、学习区,
6、四周树木较多,环境优美,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树木的保护,“治污、控噪、防尘”是该工程的又一难关。5、因施工地点在教学区内,如何减少施工与教学秩序相互影响,也是本工程施工中应考虑解决的重点问题。针对上述工程特点,我们从工期安排,质量要求、与各方协调配合及沟通等方面均编制了相应的措施。第三章:施 工 部 署3.1 施工目标3.1.1质量目标严格按照国家、自治区有关建筑施工验收规范、技术标准进行施工和验收,工程确保优良,争创鲁班工程。3.1.2工期目标本工程计划于2012年3月1日开工,于2012年7月30日竣工,共150日历天。3.1.3环境目标1、施工噪声场界达标:不扰民,无投诉;2、施工现场目视
7、无扬尘,道路运输无遗洒;3、固体废弃物实现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管理;4、对有毒、有害废物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减少环境污染;5、生产、生活污水排放符合地方标准;6、节能降耗,减少资源浪费。3.1.4职业健康安全目标1、无重伤和死亡事故;2、无重大机械事故;3、杜绝火灾事故;4、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100%;5、劳保用品发放率100%,无职业病发生。3.2 施工管理机构3.2.1项目部组织机构:工程施工管理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由公司抽调技术水平高、思想素质好、能力强的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实施对工程的组织与指挥,其管理体系见图3-1。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项目副经理计量员保管员试验员设备员安全员材料员预
8、算员资料员质检员施工员财会员各专业施工班组 图3-13.2.2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质量职责1、项目经理质量职责:主持项目部工作,对项目施工全面负责。负责质量策划活动的具体实施。参与工程与专业包方、劳务分包方的评价和管理。2、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本项目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工作。熟悉设计意图,参加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做好图纸会审记录,负责设计变更的施工签发。制定与编制项目部需要收集的本工程质量记录清单。负责质量控制点,特殊过程以及分部工程质量记录清单。组织工程质量的定期检查,落实“三检”制度的实施与检查其记录。3项目施工员质量职责认真审阅图纸,弄清设计意图,参加图纸会审。依据图纸尺寸做好测量、定位、放
9、线工作。组织隐蔽工程验收,做好施工日记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协助项目质检员、资料员、安全员等做好相关技术管理工作,对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4项目质检员质量职责负责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监督管理,严格按照现行国家质量标准对工程施工质量的评定。参加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并对过程检验作出标识。参加隐蔽工程验收、中间验收和单位工程的竣工交付。对返工、返修的产品进行复检。5项目资料员质量职责按当地要求收集、整理好工程技术档案资料,做到准确、完整、字迹工整。负责收集原材料、砂浆、混凝土及焊接件构件的抽验、复检记录和检验评定记录。协助项目技术负责人做好质量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工程开工前到竣工后,及时收
10、集整理好工程竣工资料及竣工图,确保资料、图纸齐全、准确,并按规定保存、送档。6项目预核算员质量职责参加图纸会审,及时收集设计变更件和业主监理指令的变更手续。了解工程的施工条件、方法及前后工序情况,以施工图和施工组织设计为依据编制施工预算和决算。编制工程物资需求计划。参与工程投标活动及工程合同评审工作。7项目材料员质量职责根据项目需要及时编制项目物资采购计划。材料员对所供物资要督促货主或厂家提供样品及合格证等,并负责按样品提货。不合格品负责退货。对进场的物资验收、保管,及时作出标识,收集标牌与合格证,并作规格、进货量、批次、日期等记录。8项目安全员质量职责负责本项目施工安全生产,落实安全责任的教
11、育、考试、考核与责任书签定。定期组织各专业工种负责人进行安全大检查,落实整改措施与复查。9项目保管员质量职责熟悉各类物资的名称、规格、用途、性能和保养知识。严格把好材料、设备进库验收关,建立物资台帐。认真做好防火、防窃、防潮、防损、防霉变等工作。3.3施工任务安排 以基础开挖时间作为起始点,穿插施工,以便与设备及周转材料的均衡使用。整个工程以网络计划所示的关键线路为施工主线,其它工种及专业施工合理配置有关资源数量及施工时间,适时插入,并尽可能不占用施工时间。本工程施工中应以砼工程、砌体工程、装饰工程施工为核心,作为重点突出,目标明确,管理得力。总之,我在组织施工时,将克服各种不利因素,以饱满的
12、激情发扬团结拼搏的精神,求实进取的工作作风,争创一流管理水平、一流工程质量、一流工程进度、一流文明施工现场,以优质工程为目标,确保按期按质地完成施工任务。3.4施工顺序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在地上工程开始之前,把管道、线路、等地下设施、土方工程和基础工程全部完成或基本完成;先结构,后围护,同时框架主体结构与围护工程在总的施工顺序上要合理搭接;先主体,后装修;先土建,后设备的总施工顺序原则进行部署,结构施工分两步进行验收,即基础结构验收与主体结构验收。3.5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现场办公及生活用房1、现场办公室净高不低于2.5 米,室内地面硬化后宜铺瓷砖或无污染地板革。2、管理人员办公室每间规格5.83
13、.4搭建标准:(1)项目经理室面积S27 m2。(2)其他管理人员(含业主、监理或设计人员)人均面积46m2;资料室应设在临时建筑的底层。3、会议室面积S=施工高峰平均与会人数1.5m2/人(20 m2S65 m2),会议室宜设在临时建筑的底层。4、工人宿舍人均面积2.5 m2,每间宿舍居住人数不得超过16 人;管理人员宿舍人均面积7.5 m2,每间宿舍居住人数不宜超过8 人。5、食堂与厕所、垃圾站等污染源的距离不宜小于15m,且不应设在污染源的下风侧。食堂宜采用单层结构。管理人员食堂餐厅人均面积2 m2,工人食堂餐厅人均面积1m2。现场零时道路1、施工现场临时道路必须进行硬化处理,按正式道路
14、设计的路基铺设要求进行开挖、铺垫、碾压,面层铺道渣压实(或者直接按正式道路设计要求铺设)。道路两侧设置排水系统,保证排水通畅。办公区、生活区的道路厚度100 ,道路应明显标志出边界线。2、临时道路必须按正式道路设计要求设满足大型设备运输、消防车辆通行的转弯半径,道路区域内不得有阻碍通行的障碍物3、主要道路实行人车分流;路口、大门两侧设置减速带;设置限速限高标识;必要路段设置斑马线;阻碍视线的转角设置道路转角镜。施工现场平面图和临时设施安排详见附录1:见平面布置图3.6施工进度计划 本工程于2012年3月1日开始动工,土方工程预计5天内完成;基础工程在3月6日开始,历时27天;主体工程于4月8日
15、开始,历时90天;装饰工程于5月25日开工,历时52天;预计在7月25日正式完工。施工进度计划详见附录2及附录3:横道图、网络计划图3.7施工准备工作计划3.7.1劳动力准备本工程中,土方工程需10个劳动力,基础工程中需70个劳动力,主体工程中需211个老动力,其中60个技术人员,装饰工程中需47个劳动力。在实际施工中为了节省劳动力,各劳动力可以互相搭配使用,达到工期的预计目标。3.7.2技术准备1、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施工图纸,参加图纸会审。2、采购配齐国家现行施工规范、规程、标准、图集和地方标准、规定。3、检验、测量、试验设备的采购、检定。4、组织管理层和各专业骨干学习、复习规范标准。5、编制
16、工程量预算分类卡。6、讨论和编制重点部分分部工程施工方案。7、制定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人员培训计划与试验计划。8、依据编制的质量保证手册、程序文件、及环境管理文件,编制本工程项目质量计划和进度计划,制定创名牌工程的各项施工实施细则。10、根据红线范围以及基础施工轴线复核和交接,制作固定轴线引测点,同时建立半永久型水准引测基点。并妥善保护。第四章:主要分布分项工程施工方法4.1工程测量主要包括轴线控制网测设(基础、0.000以下平面轴);基础、0.000以下平面轴线投测;0.000以上部分轴线校测;0.000以上部分标高传递。1、在正式测量放线前,应会同业主代表、监理工程师及有关人员,依
17、据建筑总平面坐标、高程,共同对基准点、水准点进行复测。将复测有效的基准点、水准点,作为工程施工测量的依据。2、根据图纸及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各流水段进行网状控制,兼顾0.000以上施工,设置控制轴线。轴线控制点放样采用极坐标法,按照导线施测,所有控制点设专人保护,且每月复核一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校核。3、根据业主提供的BM1和BM2两个水准点,向建筑物的四周引测+0.500m固定高程控制点,高程控制点设置在施工现场四周的围墙上。4、钢尺量距时要求采用标准拉力50N,季节复检时,根据气温情况进行温度校正。对悬空和倾斜测量,应在满足限差要求的情况下视具体情况考虑垂曲及倾斜改正。5、标高操测采用DZS-
18、3-1水准仪,视线长度控制在2030m为宜,均以控制水准点作后视,并作往返闭合。6、楼梯间放线扣除面层做法,放出详细平面、标高及混凝土面层控制线;四个大角以控制轴线引上下贯通线控制垂直偏差,外墙立面窗口两侧控制线从上到下弹通线,逐层上引控制。7、建筑物沉降观测由建设单位直接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在建筑物转角处、变形缝处以及长度较大的外墙中间各设置一沉降观测点。当浇筑完底板混凝土,即在底板上埋设临时观测点,待安设稳固后及时进行观测。以后结构升高一层,将临时观测点上移一层,直至0.000时,按规定埋设永久性观测点,然后每施工两层观测一次,建筑装修和设备安装阶段每两个月观测一次,直至竣工。建筑物竣工后
19、,第1年观测不少于35次,第2年观测不少于2次,以后每年观测1次,直到沉降稳定(沉降量不大于1mm/100d)为止。沉降观测点等级按三等,观测方法为二等水准测量。4.2场地平整4.2.1 土方开挖施工工艺1 主要机具设备 挖土机械:挖掘机、自卸汽车。 辅助工具:测量仪器、铁锹、手推车、锤子、梯子、铁镐、撬棍、龙门板、线、钢卷尺、坡度尺等。2.施工工艺测量放线确定开挖顺序和坡度分段、分层均匀开挖排(降)水修坡和清底坡道收尾。3.施工要点(1) 开挖坡度的确定:基坑开挖,应先测量定位,抄平放线,定出开挖宽度,按放线分块(段)分层挖土。根据土质和水文情况,采取四侧或两侧直立开挖或放坡,以保证施工操作
20、安全。1) 在天然湿度的土中开挖基槽和管沟时,当挖土深度不超过下列数值规定时,可不放坡,不加支撑。 密实、中密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填充物为砂土):1.0m。 硬塑、可塑的粉土及粉质粘土:1.25m。 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填充物为粘性土):1.5m。 坚硬的粘土:2.0m。2) 当土质为天然湿度、构造均匀,水文地质条件良好(即不会发生坍塌、移动、松散或不均匀下沉)且无地下水时,开挖基坑亦可不放坡,采取直立开挖不加支护,但挖方深度应按表2-1规定,基坑宽应稍大于基础宽。如超过表2-1规定的深度,但不大于5m时,应根据土质和施工具体情况进行放坡,以保证不塌方,其最大容许坡度按表2-2采用。放坡
21、后基坑上口宽度由基础底面宽度及边坡坡度确定,坑底宽度每边应比基础宽出3050cm,以便于施工操作。表2-1 基坑(槽)和管沟不加支撑的允许深度项 次土 的 种 类允许深度/m1密实、中密的砂子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1.002硬塑、可塑的粉质粘土及粉土1.253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土)1.504坚硬的粘土2.00表2-2 深度在5m内的基槽管沟坡的最陡坡度边坡坡度容许值(高:宽)坡顶无荷载坡顶有静载坡顶有动载中密的砂土1:1.001:1.251:1.5中密的碎石类土(填充物为砂土)l:0.751:1.001:1.25硬塑的粉土l:0.671:0.751:1.00中密的碎石类
22、土(填充物为粘土)1:0.50l:0.671:0.75硬朔的粉质粘土、粘土1:0.331:0.501:0.5老黄土l:0.101:0.251:0.33软土(经井点降水后)1:1.00(2) 在工程施工区域设置测量控制网,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平基准点;做好轴线控制测量的校核。控制网应该避开建筑物、构筑物、土方机械操作及运输线路,并有保护标志;场地整平应设l0m10m或20m20m方格网,在各方格点上做控制桩,并测出各标桩处的自然地形、标高,作为计算挖土方量和施工控制的依据。基坑(槽)和管沟开挖,上部应有排水措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内冲刷边坡,造成塌方和破坏基底土。 (3)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
23、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路线及开挖深度,分段分层均匀开挖。 (4)采用挖土机开挖大型基坑(槽)时,应从上而下分层分段,按照坡度线向下开挖,严禁在高度超过3m或在不稳定土体之下作业,每层的中心地段应比两边稍高一些,以防积水。 (5)在挖方边坡上如发现有软弱土、流砂土层,或地表面出现裂缝时,应停止开挖,并及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以防止土体崩塌与下滑。(6)挖土机沿挖方边缘移动时,机械距离边坡上缘的宽度不得小于基坑(槽)和管沟深度的l/2,如挖土深度超过5m时应按专业施工方案来确定。(7)机械开挖基坑(槽)和管沟,应采取措施防止基底超挖,一般可在设计标高以上暂留300mm一层土不挖,以便经抄平后由人工清底
24、挖出。(8)机械挖不到的土方,应配以人工跟随挖掘,并用手推车将土运到机械能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挖走。(9)修帮和清底。在距槽底实际标高500mm槽帮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橛,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用小线或铅丝),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以此修整槽边,最后清理槽底土方。槽底修理铲平后进行质量检查验收。(10)开挖基坑(槽)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应留足回填的好土;多余土方应一次运走,避免二次搬运。(11)雨期施工土方开挖一般不宜在雨期施工,如必须在雨期施工时,开挖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分期完成。雨期施工开挖的基坑(槽)或管沟,应注意边坡稳
25、定。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坡度或设置支撑并对坡面进行保护。同时应在坑(槽)外侧围以土堤或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经常对边坡、支撑、土堤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6. 质量通病控制方法(1)挖方边坡塌方:根据不同土层土质和开挖深度,确定适当的挖方坡度,或设支护;做好地面排水措施,基坑开挖范围内有地下水时,应采用降排水措施,将水位降至基底以下0.5m;避免在靠近坡顶弃土、堆载和行驶挖土机械及车辆;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分段、分层依次进行,避免先挖坡脚造成边坡失稳。(2)场地积水:场地内填土应认真分层回填压(夯)实,使密实度不低于设计要求,避免松填;按要求做好场地排水坡和排水沟,做好测量复核,避免出
26、现标高错误。(3)边坡超挖:采用机械开挖,预留0.20.3m厚土层,采用人工修坡;对松软土层避免各种外界机械车辆等的振动,采取适当保护措施;加强测量复测,进行严格定位。(4)基坑(槽)泡水:在开挖的基坑(槽)周围设排水沟或挡水堤;地下水位以下挖土,设排水沟和集水井,用水泵抽排,使水位降至开挖面以下0.51.0m。(5)围护墙渗水或漏水:渗水量较小时,在坑底设明沟排水;若渗水量较大,但没有泥沙带出,可用引流修补方法加以控制;对渗、漏量很大的情况,在围护墙背面开挖至漏水位置下0.51.0m,并用密实混凝土进行封堵,或在墙后采用压密注浆或高压喷射注浆方法控制。(6)围护墙倾斜、位移:对重力式支护结构
27、采取减小坑边堆载,防止动荷载作用于围护墙或坑边区域;加快垫层与底板浇筑速度,以减少基坑敞开时间;对悬臂式支护结构,一般采取加设支撑或拉锚,也可墙背卸土,并应及时浇筑垫层;对支撑式支护结构,采取注浆或高压喷射注浆进行坑底加固,提高被动区抗力。(7)流砂及管涌:坑内出现流砂现象时,应增加坑内排降水措施,将地下水位降低至基坑开挖底以下0.51.0m;基坑开挖后,可采取加速垫层浇筑或加厚垫层的办法“压住”流砂;管涌严重时可在支护墙的前面再打设一排钢板桩,在钢板桩与支护墙之间再进行注浆。(8)邻近建筑与管线位移:基坑开挖应加强观测,当建筑物、管线位移、或沉降量到规范允许值后,立即采取跟踪注浆加固。注浆孔
28、可在围护墙背及建筑物前各布置一排,但注浆压力不宜太大;有条件的,可在开挖前对临近建筑物的地基或支护墙背土体先采用压密注浆、搅拌桩、静力锚杆压桩等加固措施。对基坑周围管线可采取在管线靠基坑的一侧打设树根桩封闭或挖隔离沟。当地下管线离基坑较近时,打设封闭桩、挖隔离沟困难,可采取将管线架空的办法使管线与围护墙后土体分离。7.质量验收及标准:(1)开挖标高、长度、宽度、边坡均应符合设计要求。(2)施工过程应保持基底清洁无冻胀、无积水,并严禁扰动。(3)开挖过程中应检查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压实度、降水系统、排水系统等,防止影响周边环境。(4)基面平整度符合规范要求,基底土质应符合设计要求。(5
29、)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见表4-1表4-1 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4.2.2 土方回填施工1主要机具设备(1)装运机械:挖掘机、自卸车、推土机、等。(2)压实机械:羊足碾、振动碾。(4)辅助工具:全站仪或其他测量设备、简易土工试验设备、手推车、铁锨、筛子(孔径4060mm)、木耙、钢卷尺、线、胶皮管等。2施工工艺土方回填工艺流程如下:基底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分层碾压检验密实度修正找平验收3施工要点(1)回填土施工应分层铺填压实,最好采用同类土,如果用不同类土时,应把透水性较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下面,若已将透水性较小的土填在下层,则在铺填上层透水性较大的土料之前,将下层表面做成中间高
30、四周低的形状,以免填土内形成水囊,不得将各种土混杂一起回填。 (2)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压实后的最大干密度,检验其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土,未达到设计要求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3)基坑回填应分层对称,防止造成一侧压力,出现不平衡,破坏基础或构筑物。当填方位于倾斜的地面时,应先将斜坡改成阶梯状,然后分层填土以防填土滑动。(4)分层铺土不得超厚,冬期施工时冻土块粒径应满足规范规定。不得出现漏压或未压够遍数,坑(槽)底有机物、泥土等杂物清理不彻底等问题。在施工中应认真执行规范规定,检查发现问题后,及时纠正。(5)填土应夯压密实,不得漏压或减少压实遍数。回填施工前,基坑(槽)底有机物
31、、泥土等杂物要清理彻底,并应清除填方区的积水,如遇软土、淤泥,必须进行换土回填。在夯压前对干土适当洒水加以润湿;对湿土造成的“橡皮土”要挖出换土重填。在地形、工程地质复杂地区的填土,且对填土密实度要求较高时,应采取措施(如排水暗沟、护坡等),以防填方土粒流失,造成不均匀下沉和坍塌等事故。(6)填方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量,如设计无要求时可根据工程性质、填方高度、填料种类、密实要求和地基情况等与建设单位共同确定。冬期填方一般应增加1.53.0的预留下沉量。7质量通病控制方法(1)填方边坡塌方:永久性填方的边坡坡度应根据填方高度、土的种类和工程重要性按设计规定放坡;按要求清理基底和做阶梯形接槎;选用
32、符合要求的土料,按填土压实标准进行分层回填、碾压或夯实;在边坡上下部做好排水沟,避免积水。(2)填土出现橡皮土:夯实填土时,适当控制填土的含水量,避免在含水量过大的原状土上进行回填,填方区如有地表水时应设排水沟排走,如有地下水应降至基底以下;(3)基坑(槽)回填土沉陷:回填前,将坑(槽)中积水排净,把淤泥、松土、杂物清理干净,并严格按要求分层回填、夯实,控制填土中不得含有直径大于50mm的土块及较多的干土块,严禁用水沉法回填土。(4)房心回填土沉陷:优选回填土料,控制含水量在最优范围内,并严格按规定分层回填夯实,对原有房心自然软弱土层进行处理,把有机杂质清理干净;地坑、坟坑、积水坑等应进行局部
33、处理。(5)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选择符合要求的土料回填;按所选用的压实机械性能,通过试验确定含水量控制范围、每层铺土厚度、压实遍数、机械行驶速度;严格按规定进行水平分层回填压(夯)实;加强现场检验,使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处理方法:如土料不合要求,可采取换土或掺入石灰、碎石等压实加固措施;土料含水量过大,可采取翻松、晾晒、风干或掺入干土重新压夯实;含水量过小或碾压机具能量过小,可采取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碾压等措施。8质量验收及标准(1)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压实,土的干密度在压实后应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要求,取样方法和数量应符合相关规定。(2)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的规定。(
34、3)回填土料应按设计要求验收后方可回填。(4)回填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排水措施、分层填筑厚度及含水量控制和压实程序。(5)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标高、压实度、表面平整度等。(6)填土工程质量检验标准见表4-2表4-2 填土工程质量检验标准4.3防水工程1、地下防水地下防水为卷材防水,平、立面卷材搭接按长边搭接宽度不小于100 mm、短边搭接宽度不小于120 mm控制,第二层卷材的搭接缝要与第一层的搭接缝错开不小于1/3幅宽,宜为350500mm。卷材铺贴前,基层清理、处理要符合要求,冷底子油涂刷要均匀,附加层规范铺贴,注意接茬、转角等细部的施工和收口处理。2、卫生间防水卫生间防水采用1.5厚单组分聚氨酯
35、防水涂料,阴阳角处附加层采用玻璃无纺布,防水层上卷300mm。(1)施工工艺墙面抹灰竖向管道安装地面堵洞找坡找平地面防水层施工闭水试验防水保护层。(2)施工要点首先应根据地面坡度,地面做法厚度,基准线位置,确定好地漏、出水口顶面标高,安装地漏。出水口位置,标高应低510mm。做防水前,所有竖向管道施工完毕,洞口应用细石混凝土堵严。禁止防水层做完后再凿洞,这是防水的第一道防线,管道根部滴水因为在防水失效的情况下,在管道根部套管、地漏、出水口周围应留1cm宽的小槽,待找平层干燥后再用油膏填平。做找平层时,墙角泛水圆角半径应控制在20mm左右,不得将圆弧做得太大,否则将会影响墙面装修,在管道根部套管
36、、地漏、出水口周围应留1cm宽的小槽,待找平层干燥后再用油膏填平。做完找平层,即涂刷冷底子油,做附加层和聚氨脂涂膜防水层。防水层做完后,必须试水。蓄水高度不小于20cm,堵塞点应设在地漏和出水口杯顶4cm以下,蓄水时间24h以上。待表面装修层完成后,进行第二次试水。4、防水层的质量要求和成品保护:防水层基层应牢固、平整、无起砂和移动现象,阴阳角呈圆弧型。防水层底胶及附加层,应涂刷均匀,不得有漏刷及麻点等缺陷,不得有起鼓、脱落、跷边、开裂等质量问题。已施工完的防水层应及时采取保护措施,不得随意踩踏,操作人员应穿软底鞋作业,并严格按操作规程的要求操作。4.4结构工程4.4.1 钢筋工程1、钢筋进场
37、应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牌,进场钢筋应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抽取试样作机械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设专职技术员放样,细部出大样图,放样严格按设计要求、11G101-1、11G901-2、11G901-3、GB50204-2010规定执行,放样时应综合考虑钢筋的弯曲延伸量、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料单经审核无误后方可下料,重要结构部位的钢筋料单应经项目总工程师审核批准,一般部位的钢筋料单应经主管工长审核批准。施工过程中随时注意设计变更洽商,掌握施工中结构变化情况。2、钢筋连接 直径18mm的钢筋采用滚轧直螺纹连接; 其余采用绑扎搭接接头。钢筋滚轧直螺纹连接详见
38、钢筋滚轧直螺纹连接作业指导书。3、钢筋加工组织加工人员学习规范及标准,详细进行技术及下料原则交底,使工人做到心中有数。先按放样料单试制合格后才能成批正式加工,并严格按照钢筋配料单的尺寸、形状、数量进行加工。钢筋加工控制程序见图4-3。按放样料单试制成批正式加工检查合格不合格工人逐根加工钢筋自检质检员按每批每类钢筋10%抽检现场10%抽检使 用上报领导,重新加工不合格合格全数复检,不合格品返工合格合格不合格不合格图4-3 钢筋加工控制程序图A、放线:在顶(底)板钢筋绑扎前在模板上弹出墙柱位置控制边线,校核准确。B定位:依据放好的控制线,在顶板筋上绑扎牢固附加筋,在墙柱主筋上绑扎牢固附加筋(附加筋
39、控制准确立筋间距及保护层),附加筋与绑筋点焊牢固。C、垫块:每层按设计要求及GB502042010要求计算出保护层后绘图标注。底板保护层采用40mm厚花岗岩垫块,其余部位垫块采用H型、环型塑料垫块,严格验收及领取使用,不合格品严禁使用。D、为防止墙柱钢筋浇筑混凝土时内缩,墙筋加工定型梯子筋,柱筋加工内柱箍。E、每次浇完混凝土,绑轧钢筋前清理干净钢筋上的杂物;水、电、风预留、预埋与土建协商,不得随意断筋,要焊接必须增设附加筋,不得与结构主筋焊接。4钢筋的绑扎、A、基础底板钢筋绑扎(1)基础底板各受力钢筋之间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任一接头中心至长度35d且500区段范围内,同一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
40、,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不得大于全部受力钢筋截面总面积的50%。(2)底板钢筋绑扎前,应先清理好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放出控制轴线,报监理验线合格。再根据控制轴线弹出柱、墙与门窗洞口位置线及控制线,弹出施工区的分界线,弹出底板钢筋的位置线。(3)注意集水坑、电梯井、地梁/基础梁等与底板钢筋绑扎的先后顺序,防止顺序颠倒。底板下层钢筋绑扎完毕,应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上层钢筋绑扎。为了确保上层钢筋的标高和水平位置,同时考虑到上层钢筋由于自重产生挠度变形,采用钢筋马凳做支撑,750mm厚和900mm厚底板的钢筋马凳采用22钢筋制作。钢筋马凳安放间距为1200mm,通长布置。B、柱钢筋绑扎调整施工缝处钢筋后
41、,计算整柱箍筋数量,按箍筋接口循环错开方式套入主筋,柱内钢筋最低机械接头点距楼板面750mm,连接好后划箍筋位置线绑扎箍筋,主筋上安装环形塑料垫块,以确保保护层厚度准确。C、板筋绑扎根据控制线,在模板(找平层)上弹出钢筋位置线。板上预留洞以不同颜色油漆在模板上标注好,以利于及早调整钢筋。上铁绑扎完毕,按要求加好马凳,板面杂物清理干净,搭好临时行走与混凝土浇筑平台,保证板筋质量。5、钢筋保护层 基础底板下铁采用50mm厚花岗岩碎块,0.000以下外墙采用环形塑料垫块确保保护层厚度; 梁、顶板采用“H”塑料垫块确保板筋、梁筋保护层厚度; 框架(支)柱采用限位内柱箍确保主筋保护层厚度; 剪力墙钢筋采
42、用梯子凳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4.4.2 模板工程1)底板底板采用15mm厚覆膜多层板,横向龙骨23道50mm100mm木方,竖向背楞采用483.5双钢管2)门窗洞口模板门窗洞口模板采用15mm厚覆膜多层板和50100木方,阴角处用L14014010的角钢与木模固定,内侧用L10010010角钢,通过16螺杆与外角钢固定,并在超过1500mm宽门窗洞口模板侧面钻15孔,此处形成一个排气孔。3)框架柱模板柱模板施工工艺:安装前检查模板安装检查对角线长度差安装柱箍全面检查校正整体固定柱头找补。安装前要检查是否平整,若不平整,要先在模板下口外铺一层水泥浆(10-20厚)以免砼浇筑时漏浆而造成柱底烂根。
43、连墙柱模板采用15mm覆膜多层板加工的木模板,50100mm木方做竖向背楞,间距250mm,483.5间距450600mm做中间水平背楞,并排双架子管做外竖向背楞,间距450。4)梁板模板采用15mm厚覆膜多层板,梁板模板支架采用早拆快拆支撑体系。梁模板加工成定型梁底模、梁侧模,梁侧模用扣件式钢管紧固,高度大于600的梁采用对拉螺栓加固。工艺流程:抄平、弹线(轴线、水平线)支撑架搭设支柱头模板铺设底模板拉线找平封侧模预检。5)梁柱节点模板梁柱节点模板采用15mm厚覆膜多层板及50100木方加工成定型模板,与梁模板一起支设,用套箍紧固。6)楼梯模板楼梯底板模板同梁模板加工成定型模板,楼梯踏步模板
44、用50厚木板加工制作。工艺流程:支架搭设龙骨铺设、加固楼板模板安装预检。7)后浇带模板(1)后浇带模板采用25mm厚木板,楼板为双层钢筋时模板分成三块支设,上下或两侧两块在纵向钢筋位置开槽口。(2)后浇带模板搭设为单独体系,顶板拆模时后浇带模板不拆除。8)模板起拱为方便施工,将起拱值控制在跨度的13范围内,尽量将起拱值统一。梁板起拱用可调支撑调整起拱高度,起拱从支座向板跨中逐渐增大,起拱后模板表面应是平滑曲线,不允许模板因起拱出现错台现象。9)模板脱模剂模板使用后应及时清理干净,涂刷油性脱模剂,在安装前,用棉纱将脱模剂擦干。12)模板拆除(1)拆模顺序: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部位,后
45、拆承重部位先拆除柱模板,再拆除楼底模板、梁侧模板最后拆除梁底模板。(2)柱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达到1.2MPa。(3)梁板模板拆除应依据同条件试块的试压强度来确定脱模时间。早拆模板支撑体系按设计强度的75%控制,但支撑及拉杆不得拆除。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时才能拆除支撑,但施工层下层仍保持支撑。4.4.3混凝土工程混凝土的浇筑于振捣混凝土浇筑要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要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尺寸准确和钢筋、预埋件的位置正确。拆模后混凝土表明要平整、光洁。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在竖向结构中限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3m,否则应沿串筒、斜槽、溜管等下
46、料。砼的振捣控制要点:严禁有过振和漏振现象,振捣时间以观察砼表面无气泡,砼不再下沉表面泛浆为准。砼下料应分层进行,振捣时应插入下层50交叉振捣,确保砼振捣后无隔离层。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棒振捣时应快插慢拔。振捣棒插入时应垂直于表面,严禁斜插,防止振动棒穿到钢筋网片的另一侧,拔不出振捣棒。平板振捣器振捣时应根据板厚推进速度,每次往返时必须重叠,每次重叠宽度为100-150为宜,防止漏振。严禁控制砼浇筑分层高度,施工前做好标尺杆,并在标尺杆上标注好分层高度,涂好油漆,夜间施工时配备好照明用具,以保证看清标尺。砼的提供必须以现场砼浇筑速度为准,保证砼施工不间断,不出现施工冷缝。浇筑时砼必须均匀送到各部位,下料高度一般不超过两米,以防止砼离析。浇筑砼时应当派木工观察模板,发现跑、漏、涨模现象应及时汇报和处理。钢筋工应看护好钢筋,保证钢筋的位置准确。工艺流程交接检查浇筑前的准备提供计划技术交底浇筑墙柱混凝土浇筑梁板混凝土浇筑楼梯养护清理现场施工工艺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