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创造力的因素.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587173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创造力的因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影响创造力的因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影响创造力的因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创造力的因素.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影响创造力的因素.精品文档.影响创造力的因素有哪些?摘要:本文分析认为,影响学生创新素质形成的主要阻碍因素来自学生自身的智力、内部动机,外在的奖赏、工作强制,社会促进作用、从众心理,社会文化传统、学校教师、家庭环境等方面。关键词:动机 奖赏 从众 传统 学风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成为知识经济时代衡量人才素质的关键方面。经过对有关创造活动的一系列心理学概念如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思考、比较与分析,笔者提出创新素质的概念1,认为创新素质是指人在先天遗传素质基础上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所获得的稳定的在创新活动中必备的基本心理品质与特征,包括创新

2、意识、创新个性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指作为顺利完成创新活动任务必备条件的个性心理特征。创新意识是指推崇创新、追求创新的观念和意识。它是创新活动的动力系统。创新人格是指有利于创新活动的气质、性格等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创新意识和创新个性又可以统称为创新精神。要培养年青一代的创新素质,首先应深刻理解创新素质形成的障碍所在,本文试对影响创新素质形成的因素作以分析。笔者认为个人自身已有的其它心理素质,外在的奖赏、工作强制,社会促进作用、从众心理,社会文化传统、学校教师、家庭环境等构成影响创新素质形成的主要阻碍因素。详述如下:一、 智力与创新素质的关系智力是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

3、吉尔福特的研究,智力与创新素质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关系,智商与创新能力的相关散点图呈三角形:(1)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相关;(2)低智力的人很少有高创造力;(3)高智力的人可能有低的创造力,也可能有高的创造力。智力是创造力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智力是培养创造力的前提。因此我们不能认为培养学生的智力就等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但又应以培养智力作为培养创新素质的基础。二、 动机对创新素质的影响动机从产生的起源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类,内部动机主要来源于兴趣、需要、理想、世界观,外部动机主要来源于批评、表扬、奖励、惩罚、他人的评价。根据(美)特丽萨•艾曼贝尔的研究,内部动机有助于创

4、造性活动,外部动机对创造性是有害的。有利于创造活动的动机是对创新活动的兴趣和需要,对完成活动任务的满足感,所从事的活动不受外部控制,一个人感受到他是在做游戏而不是在做事。不利于创造活动的是外部动机,来自外部的强制、外部评价,原因有二:(1)它会使人不敢冒险,害怕失败而裹足不前;(2)它会分散人对创造活动本身的注意。实验证明,注重内部评价的大学生比注重外部评价的大学生创造力测验成绩高。这些研究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的教学应改变只重知识灌输,轻需要、兴趣、情感、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的现状,从小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人类社会的探究兴趣;应改变强制逼迫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而采用培养兴趣,创设有趣情境的教学方

5、法;应着重培养学生自律、自信、注重自我评价的品质,而不要形成他律、看别人眼色行事的品行。三、 奖赏、工作强制对创新素质的影响根据(美)特丽萨•艾曼贝尔的研究,他人的奖赏、工作强制会削弱人的内部动机,从而削弱人的行为的创造性。原因有五:(1)分散了人对创新活动的注意力;(2)降低了创造活动的内部兴趣;(3)强制使人产生不满、不愉快的情绪;(4)奖赏期待能使人选择较容易的会获得成功、获得别人好评的工作去做,不选择有挑战性的困难的费时费力的工作;(5)外部强制会降低创造性工作的成绩,但会提高刻板性工作的成绩。这个研究成果启示我们,在管理工作中应避免简单不合理的量化评价,而应重视质性评价;

6、避免不合理的评优泛滥。四、 社会促进作用,从众心理对创新素质的影响社会促进作用是指一个人单独工作或一群人一起做同样的工作时的效率高低问题。一群人同做效率提高,称为社会促进作用,一群人同做比一人单独做效率低,称为社会促退作用。根据(美)奥尔波特的研究,做简单的工作时有社会促进作用,集体同做效率较高;做困难复杂的工作时有社会促退作用,单独做比集体做效率较高。而创造活动是困难的复杂的不熟悉的工作,具有社会促退作用。因此,应给做创造性工作的人较多的个人自由活动空间,学生的学习也应有较多的个人自由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从众心理是指个人由于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的舆论压力,在认知和行动上不由自主地趋向于跟多数

7、人相一致的现象。如入境随俗,亦步亦趋,赶时髦,随大流都是从众现象。研究表明,有从众心理的人创造力低,不从众的人创造性高。由此可见,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就要有宽松的环境,鼓励学生发展个性,给学生发展的自由空间。五、 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对创新素质的影响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它有优秀的传统、积极的因素,这是我们要汲取的,也有消极因素,对创新素质的发展有阻碍作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倡导墨守成规,循规蹈矩,讲究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五条永恒不变的道德信条。上下等级森严、尊卑有序,不许违反祖宗法规,要安于现状。在这种社会心理氛围中生活久了,就会滋

8、生隋性,因循守旧,缺乏首创精神。我国留美学者黄全愈认为,人有两重身份,一个是自我,在不受社会规范约束时的我,另一个是角色的我,角色的我要遵从社会规范,做符合社会角色的行为。老师要象个老师的样子,学生要象学生的样子,师生的角色不可颠倒,父子的角色不能颠倒。传统文化过分重视角色的教育,而抑制自我的独立性,忽视人自身的教育。这种传统文化教育必然是(1)重共性而轻个性;(2)重义务而轻权利;(3)重服从而轻自主;(4)重外在的纪律而轻内在的自律。例如对待左利手的态度,我们从小就要把左利手的孩子硬训练成右手吃饭、写字。有的学校午休不许学生进教室,走廊上不许学生说话,违规的就要扣班集体的分数有太多的清规戒

9、律,压抑学生的个性,抑制人格的发展,表面上是整齐划一了,严肃纪律了,但内在结果是造成学生心理的内伤。人的与创新素质有关的行为可从两个维度去分类,一个维度将行为分为无意识行为和有意识行为;另一维度将行为分为角色行为和自我行为。若从有无意识和是自我行为、还是角色行为两个维度同时去分类,可把人的行为分为四种:无意识的自我行为构成直觉行为,有意识的自我行为构成自主行为,无意识的角色行为构成习惯行为,有意识的角色行为构成确认行为。研究表明,自主行为、直觉行为有助于创新素质的提高,习惯行为、角色行为不利于创新活动,而传统文化恰恰强调角色教育,抑制自主行为和直觉行为,强化习惯行为和确认行为,从而阻碍创造性行

10、为的产生。六、 学术民主风气对创新素质的影响有利于创新素质的学术空气是:学术是自由而不受拘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允许在学术研究中说错话,说“离经叛道”的话,不打棍子,不揪辫子。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一教务长认为:亚洲的大学若要成为世界级大学,所面对的限制比欧美大学要多,恐怕要花20年才能跃上世界级学府的地位,亚洲一些国家如中国至今仍缺乏自由与开放式的追问风气,必须等到亚洲地区普遍存在着学术自由风气,以及能够进行自由与开放式的追问后,才能有一流学府出现2。有利于创新的教学应是学生有充分自主性的教学,教学不能等同于训练,训练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一定的强迫性,受训者对此是没有选择权的,不接受也得接受

11、。而教学应该是点到为止,教的内容有许多是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有的甚至没有对错之分(如欣赏图画,绘画),因此,只要传给对方即达到目的,对方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可以批判性地接受。把教混同于训,就会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按照别人预设的模式、计划、步骤去达到他人设计的目标,教师或学校的无形外力就会延伸到本属于学生自由发展探究的空间,学生就会丧失自主性,创造性。学校的学风应该是民主的、平等的、尊重个性的,给学生自由表达思想的机会,独立活动的机会,要在全社会树立创新的理念,创新的风气。七、学校教师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3,教师如果具有创造性,那么有才能的学生能够获得高成就,创造能力低的学生会成绩

12、平平,如果教师本人创造力较低,那么他教的学生中缺乏创造性的学生学习成绩会比较高,而创造性较高的学生就不能发挥他的潜能。教师仿佛特别优待与自己心理类型相同的学生。因此,要培养有创造性的学生,首先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创新素质。八、家庭环境对创新素质的影响留美学者黄全愈研究认为,家庭民主空气较浓,家长比较自信,不大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与自己的家长身份、在家庭中的权威角色相符合,较少权威主义,鼓励孩子独立自主,父母与子女交往比较融洽的家庭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创造性。相反地,封建家长制的家庭,父母对孩子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教育,儿童对家长唯命是从,唯唯诺诺,不利于儿童创造性的发展。鉴于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应从根本上反思我们的教育大环境,改变以往不利于创新素质培养的家庭、学校教育方法,创造有利于创新素质形成的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环境,培育有利于创新人才生长的沃土。参考文献:1朱琼瑶.创新素质的结构刍议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2,(2).23-24.2黄全愈. 素质教育在美国M.27;28;42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3(苏)A•H•鲁克. 创造心理学概论M.50-51.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4(美)特丽萨•M•艾曼贝尔. 创造性社会心理学M. 119;132;145;197.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