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骨干教师研修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骨干教师研修报告.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小学科学骨干教师研修报告.精品文档.小学科学骨干教师研修报告正确理解科学探究 扎实搞好课堂教学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儿童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教育。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是他们象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科学探究是科学的根本,没有探究就没有科学。但是我们和科学家的探究活动的目的却不同,小学生是使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习科学,而科学家是用探究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小学生的探究是一种学习方式,它涉及探索自然或物质世界的过程,在追求新的
2、理解中,学习提出问题,获得发现并对这些发现进行严格的检验。这一阶段的探究应该尽可能的接近地反映从事真正的科学探究的真实。所以我们对小学阶段的探究定位于: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既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它不仅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观察实验、整理信息、得出结论,还应该涉及对科学探究、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对科学知识的理解等。这样的目标只有在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才能实现。有了这样的观念,针对我们的实际,要想把握课堂效率,使课堂教学做得扎扎实实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设计探究过程,做好活动准备让学生经历科学过程,需要为其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个学习环境建立在教师设计教学过程
3、的准备和材料准备的基础之上。1.设计教学活动的准备合理的教学过程是建立在科学的教学目标为指导下的活动。目标是期望达成和有可能达成的效果。科学课程有三个维度的目标,即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当我们要把三维目标定位在具体问题、具体对象和具体活动上。目标是期望达成和有可能达成的效果,它依托于教师对教学活动内容和方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把握。在分析和设计教学活动的内容(对象)和方式、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时,教师的头脑中自然就有了期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内容和方式学生可能达成的效果,这就产生了一节课的活动设计。这样的设计实际上就是期望学生能够提出和确定什么样的问题、能够做出什么样的假设、能够做出什么
4、样的计划、能够进行什么样的观察实验制作,在其中学生的兴趣如何、认真细致程度如何、合作如何、对活动的情感如何,他们能够获得那些知识等等。2.做好学具的准备在科学课上,教师常常准备大量的学具,以便使学生的观察、实验更扎实、更有效,。所谓有结构严密的指的是学具与学具之间,学具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所以选取的学具应该是典型的,可操作的。例如,在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一课中,教师为准备的学具有:橡皮、泡沫塑料、铁钉、大头针、蜡烛、胡萝卜;轻重不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注射上不同数量水的乒乓球;大小不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小瓶子。仔细分析这些材料,选取的非常科学。铁钉与大头针,大小不同,但在水中
5、都是沉的;大的泡沫塑料、小的蜡烛,大的浮,小的也浮。这些典型的学具为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形成的不可缺少的认识搭架了很好的桥梁。另外,教学中还应注意提供给学生的时机的层次性。例如,还是在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一课中,教师为了使学生的思路更清晰,将准备的学具分成了两大组。一组是:橡皮、泡沫塑料、铁钉、大头针、蜡烛、胡萝卜。第二组材料是:轻重不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注射上不同数量水的乒乓球;大小不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小瓶子。教师在引领学生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大小、轻重有没有关系是选用了第一组材料。同学们先按大小(轻重)给物体排好顺序,按照这种顺序一一做出预测、放入水中实验。同学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研究当中,大家认
6、真细致。当大家最终发现实验结果与自己的预测、与生活经验不一致时,大家处于思维冲突中,教师不是时机的为大家提供了第二组材料。这两组材料是分时段发给学生的,如果一开始就提供给学生就会像前面的例子一样,学生会不知所措,发现就五花八门,偏离方向。二、培养问题意识,重视思索氛围科学探究始于问题。很多教师都认识到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等多种具体状况不一致,学生提出的问题常常五花八门,使教师感到无从下手,最终还是有教师自己说出早就准备好的问题。教师要想得心应手的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注意创设问题情景。探究始于疑问,在科学教学中常常有教师组
7、织学生提出问题而出现五花八门的问题现象,其实这不是偶然,因为缺少了激发学生思维的环节。大家的思维平静,没有疑惑、没有不解,当然就没有问题,而老师非要学生提出问题,自然大家就会无边无际的乱说一起。只有创设好合理的问题情景,学生才会提出科学的问题,并且提出的问题才会更集中。在教学中常常用到有游戏与激发学生矛盾思维冲突的方式。例如,在冷水与热水中,教师手拿盛满冷水的小塑料包来问大家,“将它放入热水中是沉还是浮?”,“是沉!”。当大家在小组中将盛满冷水的塑料包放入热水中,看到它一下沉到杯底时,觉得问题太简单了,正在不少同学在小组中暗暗“窃笑”时,他们却发现小水包在慢慢上升,大家感到惊讶了,专注的看着上
8、升的小水包,仔细的观察它的每一个变化。沉在水底的小水包还会上升,是大家没有预料的,同时又觉得很是奇怪,便不约而同的在小组中议论起来了。“为什么又会上升了?” 问题自然的就产生了。2.重视筛选问题好奇心是孩子们的天性,利用孩子的好奇心使他们提出探究的问题是自然教师常常用到的教学方法,将孩子的好奇心转变为探究欲,可以为学生的探究增加动力。但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是仅凭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不免存在一种玩的价值结果;其次,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的限制,提出的问题不一定有能力来解决;再者,有些学生的表达不很清楚,看似不同的问题的实质是相似或相同的;大家提出的问题也常常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因此,
9、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提高探究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梳理并选择问题。例如:在呼吸器官一课的教学中,我先是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在交流中,同学们能知道有哪些同学提出的问题与自己提出的问题相同;有哪几个问题是大多数同学都想研究的。通过讨论,大家觉有六个问题更有研究的价值,也是大家有能力研究的。它们是:“人体内有哪些呼吸器官?” 、“这些呼吸器官分别是什么样的、有什么作用?”、这些呼吸器官分别在人体的什么部位?”、“人为什么要呼吸”、“有哪些行为和疾病影响正常呼吸?”、“怎样做才有利于呼吸器官的健康?”。在大家的进一步讨论中,又将这些问题分成了三类,第一类是关于呼吸器官的问题;第二
10、类是关于人为什么要呼吸的问题;第三类是有关呼吸卫生的问题。就是通过这样的筛选和整理活动,问题比较集中了,问题之间的关系也明确了,学生也有条理地知道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属于哪一类问题,促进了其思维发展的条理性、逻辑性和有效性。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这一步依赖于学生的亲身经历,依赖于教师的认真的思考和精心的设计。一方面 ,教师的思考使得教师有能力梳理、分析、学生的问题;另一方面精心的设计就会触发学生的思维,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有了这样的思索氛围,才能脚踏实地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三. 讨论、分析、交流,要有目标指向教学目标就是为指导教学活动而制定的,它如同大海里的航标灯,始终指引着轮船航行的方向
11、。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一经确定下来,这节课的教学活动就要始终不移地围绕目标展开、进行。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手势、每一次板书,学生的每一个活动、都要体现目标。目标要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灵魂,时刻指挥着师生的行为。1.分析与讨论要有方向课堂上学生观察、实验、交流的目的不是展示给别人看的,而是帮助学生对获得的事实信息进行补充、分析、质疑的活动,使其在获得解释中学会探究,体会科学。教师要注意抓住一些生成性的问题及时进行科学的指导,使学生进一步获得深层次的感悟体验。例如:在马铃薯的沉浮一课中:师:在刚才的研究中,你们组都有什么发现?生:我们在这杯水里放了8勺盐,马铃薯才浮起来。生:我们组放了9勺
12、盐才使马铃薯浮起来。还有,水和盐混合时就变白了,到现在才变清。生:把糖放在水里也会看到变白的现象,可能是有新物质产生了。我们组每次放半勺糖,放了次,马铃薯就有些半沉半浮了,又放了4次,它就浮在水面上了。生:我们与他们组不同,我们往水里放的是味精,马铃薯也能浮起来。师: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让大家相互补充,就会清晰的认识到:物体的沉浮与它所承载的液体有关;改变液体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在这样的基础上,大家可能联想到生活中的同类现象,还可能会引发新的问题为什么足够浓度的盐水、糖水等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等,使科学探究延续下去。2. 注意梳理交流的事实 在上面交流活动中,同学
13、们不仅将自己发现表达出来,还认真倾听其他组的发言、其他同学的补充。这些内容有观察到的现象,对现象的猜测和产生的疑问,经验事实等,它们混杂一起,会对个别的学生,特别是对三年级的小学生产生混乱的认识,这时教师必须来梳理这些事实。教师在这里的梳理就是给学生的发言分分类。分类活动看起来十分容易进行,实际上它是建立在深入观察、倾听的基础之上的。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发言,分析发言的具体含义,以及不同发言的内在联系,当学生的发言结束时可以将大家所有的发言简明扼要的归结出来。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个别同学的认识更加清晰、条理;教给学生怎样梳理大家的发言,为今后怎样更科学的倾听奠定基础。次外教师的梳理还是一种潜在的强化和突出,为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分析实施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