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第三章:《管理心理学(第四版)(孙喜林等)》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第三章:《管理心理学(第四版)(孙喜林等)》ppt课件.pptx(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职)第三章:管理心理学(第四版)(孙喜林等)ppt课件孙喜林孙喜林 荣晓华荣晓华主主 编编管理管理心理学心理学08Options03Options05Options01Options【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234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个体过去的知识、经验、动机等因素的影响。某种态度一经形成,就会对人的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要深入了解人的心理和行为,就必须研究人的态度。n 不管人们的职业性质如何,几乎每个人都离不开态度这个概念。比如,企业的厂长或经理关心员工的态度,因为它会影响到生产积极性和生产效率;市场营销管理人员关心的是顾客对相互竞争的各种品牌的产品和服务的态度,因为
2、这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态度概述态度概述3.1.1态度及其构成是指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的对象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人、事件、物、团体、制度以及代表具体事物的观念等。 人们对一个对象会做出赞成或反对、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同时还会表现出一种反应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就是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所以,一个人的态度不同,就会影响到他的行为取向。态度概述3.1.1态度及其构成 从构成成分看,态度主要包括三种成分,即认知成分、从构成成分看,态度主要包括三种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意向成分。情感成分和意向成分。 态度的上述三种成分之间有没有关系?如果有的话,是态度的上述三种成分之间有没有
3、关系?如果有的话,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在特定的条件下,人们是先思考再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在特定的条件下,人们是先思考再行动还是先行动再思考?这就涉及态度的层次问题。态行动还是先行动再思考?这就涉及态度的层次问题。态度的层次就是指态度的三种成分之间的发生顺序。度的层次就是指态度的三种成分之间的发生顺序。态度概述3.1.2态度的特点稳定性与可变性调整性内隐性对象性社会性0104050203态度概述3.1.3态度与人的行为n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这不仅在于态度本身的复杂性,还在于人们的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态度仅仅是影响人的行为的诸多因素中的一种。n 有关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的探讨几乎与对
4、态度本身的研究历史一样悠久。大多数学者对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持肯定的意见,即认为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他的行为。比如,你觉得不该发展烟草工业,你就不可能抽烟。这也正如前文所述,态度是行为的内在准备状态,因而可以通过态度来预测行为。态度概述3.1.3态度与人的行为n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这不仅在于态度本身的复杂性,还在于人们的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态度仅仅是影响人的行为的诸多因素中的一种。n 有关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的探讨几乎与对态度本身的研究历史一样悠久。大多数学者对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持肯定的意见,即认为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他的行为。比如,你觉得不该发展烟草工业,你就不可能
5、抽烟。这也正如前文所述,态度是行为的内在准备状态,因而可以通过态度来预测行为。态度概述3.1.3态度与人的行为态度概述3.1.3态度与人的行为态度的形成和工作满意n 人的态度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刚出生的婴儿,无所谓态度,在其发育成长过程中不断接触周围事物,从而在大脑中形成了各种印象、看法,获得了相应的情绪体验,就逐渐形成了对事物的态度。态度的形成和工作满意3.2.1态度形成和改变的相关理论 心理学家H.C.凯尔曼提出,态度形成包括:销售额, 第一季度, 90销售额, 第二季度, 40销售额, 第一季度, 20销售额, 第二季度, 90销售额, 第一季度, 60销售额
6、, 第二季度, 120态度的形成和工作满意3.2.1态度形成和改变的相关理论 认知平衡理论用“P-O-X”模型来说明其原理。P是认知主体,O是认知客体,X是与P、O有关系的某种情境、事件观念或第三个人。态度的形成和工作满意3.2.1态度形成和改变的相关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来的。他认为,每种认知结构都是由诸多基本的认知元素构成的,而认知结构的状态也就自然取决于这些基本的认知元素相互间的关系。他将这种关系分为3种可能性:协调,此时两种元素的含义一致;不相干,此时两种元素的含义互不牵连;不协调,此时两种元素的含义彼此矛盾。态度的形成和工作满意3.2.1态度形成和改变的相关
7、理论 角色这个词来源于戏剧,它指的是那些处于特定社会位置的人被期望表现出的行为。当人们扮演一种新的社会角色时,起初可能觉得很虚假,但很快就会适应表现出符合“身份”的行为。 研究表明,如果想让别人帮你一个大忙,一个有效的策略就是先请他帮一个小忙。这就是“得寸进尺”现象,即要想“进尺”,首先要“得寸”,“得了寸”,“进尺”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遭到反对,成功就在眼前了。态度的形成和工作满意3.2.2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n 态度是人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虽然态度一经形成就具有稳定性的特点,但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主客观条件的变化,态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一种是方向的改变,另一种是强度
8、的改变。例如,原来不喜欢某种交通工具,后来变得喜欢了,这是方向的变化。原来对到某饭店消费有犹豫不决的态度,后来则非常喜欢去或不去,这就是强度的变化。当然,方向与强度也有关系,从一个极端转变到另一个极端,既是方向的改变,又是强度的改变。态度的形成和工作满意3.2.2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n 影响人态度改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1)需要)需要(2 2)性格特点)性格特点(3 3)智力水平)智力水平(4 4)自尊心)自尊心(5 5)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程度(6 6)社会地位)社会地位(1 1)态度的强度)态度的强度(2 2)态度的三种成)态度的三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分之间的关系(3 3)态度的价值性
9、)态度的价值性(4 4)原先的态度与)原先的态度与要求改变的态度之要求改变的态度之间距离的大小间距离的大小人的态度通常是与其人的态度通常是与其所属团体的要求和期所属团体的要求和期望相一致的。这是因望相一致的。这是因为团体的规范和习惯为团体的规范和习惯力量会形成一种无形力量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影响团体内成的压力影响团体内成员的态度。员的态度。(1 1)宣传者的权威)宣传者的权威(2 2)宣传内容及其组)宣传内容及其组织织(3 3)引起恐惧的宣传)引起恐惧的宣传(4 4)宣传效果与被宣)宣传效果与被宣传者的个性特点有关传者的个性特点有关态度的形成和工作满意3.2.3态度与价值观 价值观是个人关于事
10、物、行为的意义、重要性的评价和总的看法。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价值观的含义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价值观决定了事物或行为对于个人是否具有可接受性及重要程度如何。第二,价值观具有个体性,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或同一行为,其意义和重要程度均有很大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态度的形成和工作满意3.2.3态度与价值观 价值观具有下列特性:态度的形成和工作满意3.2.3态度与价值观经济价值观经济价值观理论价值观理论价值观审美价值观审美价值观社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政治价值观政治价值观宗教价值观宗教价值观1个人价
11、值观个人价值观集体价值观集体价值观社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2反应型反应型忠诚型忠诚型自我中心型自我中心型顺从型顺从型权术型权术型社会交往型社会交往型现实主义型现实主义型3态度的形成和工作满意3.2.3态度与价值观 组织的生存,其实就是价值观的维系,以及大家对价值观的认同。因此,价值观具有以下功能。价值观是组织价值观是组织行为规范的内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在约束1价值观是组织价值观是组织制度创新与经制度创新与经营创新的理念营创新的理念基础基础2价值观是组织价值观是组织活力的内在源活力的内在源泉泉3态度的形成和工作满意3.2.4态度与工作满意 工作满意度就是员工个体对他的工作的一般态度,其内容包括:员工的
12、工作满意度现状如何?多少人是满意的?什么因素决定工作满意度?工作满意度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什么影响?态度的形成和工作满意3.2.4态度与工作满意挑战性的工作公平的报酬良好的工作环境融洽的同事关系人格与工作的匹配态度的形成和工作满意3.2.4态度与工作满意(1)(1)(4)(4)(2)(2)(3)(3)态度的形成和工作满意3.2.4态度与工作满意把员工的需要同企业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尽量满足员工的需把员工的需要同企业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尽量满足员工的需要要让员工参与企业的决策,使其有主人翁责任感及对企业的归属感让员工参与企业的决策,使其有主人翁责任感及对企业的归属感鼓励员工提合理化建议,以满足员工的自我成就感鼓励员工提合理化建议,以满足员工的自我成就感为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1234赋予员工使命感赋予员工使命感重视员工培训重视员工培训56谢 谢 聆 听T H A N K S F O R Y O U R A T T E N T I O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