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共5页).doc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6272986 上传时间:2022-05-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经》国风(共5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诗经》国风(共5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经》国风(共5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经》国风(共5页).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诗经国风曹风(二)鳲鸠朝代:先秦作者:佚名原文:鳲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鳲鸠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带伊丝。其带伊丝,其弁伊骐。鳲鸠在桑,其子在棘。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鳲鸠在桑,其子在榛。淑人君子,正是国人,正是国人。胡不万年?译文及注释译文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七个细心哺食。品性善良的好君子,仪容端庄始终如一。仪容端庄始终如一,内心操守坚如磐石。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嬉戏梅树枝间。品性善良的好君子,他的腰带白丝镶边。他的腰带白丝镶边,玉饰皮帽花色新鲜。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嬉戏酸枣树上。品性善良的好君子,仪

2、容端庄从不走样。仪容端庄从不走样,各国有了模范形象。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翻飞栖息丛莽。品性善良的好君子,百姓敬仰作为榜样。百姓敬仰作为榜样,怎不祝他万寿无疆。注释鳲鸠:布谷鸟。拼音sh ji,亦作尸鸠。一种常见的鸟,上体灰褐色,下体白色而具暗色横斑,其显著特点是双音节叫声,并把卵产于别的鸟巢中为它孵化。淑人:善人。仪:容颜仪态。心如结:比喻用心专一。朱熹诗集传:“如物之固结而不散也。”伊:是。弁(bin):皮帽。骐(q):青黑色的马。一说古代皮帽上的玉制饰品。棘:酸枣树。忒(t):差错。正:闻一多风诗类钞:“正,法也,则也。正是四国,为此四国之法则。”榛(zhn):丛生的树,树丛。胡:何。朱

3、熹诗集传:“胡不万年,愿其寿考之辞也。”鉴赏此诗的主旨,历来有两种相反意见。毛诗序云:“鳲鸠,刺不一也。在位无君子,用心之不一也。”朱熹诗集传则云:“诗人美君子之用心平均专一。”方玉润诗经原始对于上二说基本同意朱熹说,而亦不废诗序说之一端,取调和态势。方氏云:“诗中纯美无刺意”,“诗词宽博纯厚,有至德感人气象。外虽表其仪容,内实美其心德”,“回环讽咏,非开国贤君未足当此。”又云:“后人因曹君失德而追怀其先公之德之纯以刺之。”第四章眉评亦云:“全诗皆美,唯末句含讽刺意。”忽而“美”,忽而“刺”,自相矛盾,很难自圆其说。此诗从字面传达的信息来看,确实是颂扬“淑人君子”而无刺意。但文学作品由于欣赏理

4、解角度不同,若说此诗反面文章正面做,那当然也可备一说。诗四章,都以鳲鸠及其子起兴,实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鳲鸠即布谷鸟,该鸟仁慈,“布谷处处催春耕”,裨益人间。又喂养众多小鸟,无偏无私,平均如一。诗集传谓:“(布谷鸟)饲子朝从上下,暮从下上。”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左传昭公十七年载:“鳲鸠氏,司空也。”杜预注:“鳲鸠平均,故为司空,平水土。”二是“鳲鸠在桑”,始终如一,操守不变,正以兴下文“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不忒”的美德,与那些小鸟忽而在梅树,忽而在酸枣树,忽而在各种树上的游移不定形成鲜明对照。小鸟尚未成熟,故行动尚无一定之规。因此,各章的起兴既切题旨又含义深长。各章起兴之后,即转入对“淑

5、人君子”的颂扬。首章就仪表而言,“如一”谓始终如一地威仪棣棣,包括庄重、整饬等,而不是指老是同一单调服饰。关于这一点,诗集传引“陈氏曰”解说得很好:“君子动容貌斯远暴慢,正颜色斯近信,出辞气斯远鄙倍。其见于威仪动作之间者,有常度矣。”仪表从表面看仅是人的外包装,其实质则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外露,由表及里,首章也赞美了“淑人君子”充实坚贞稳如磐石的内心世界。次章举“仪”之一端,丝带、缀满五彩珠玉的皮帽,将“仪”之美具体化、形象化,让人举一反三,想像出“淑人君子”的华贵风采。如果说一、二章是颂“仪”之体,则三、四章是颂“仪”之用,即内修外美的“淑人君子”对于安邦治国佑民睦邻的重要作用。三章的“其仪不忒

6、”句起到承上启下的转折作用,文情可谓细密。四章的末句“胡不万年”,则将整篇的颂扬推至巅峰,意谓:这样贤明的君王,怎不祝他万寿无疆?对于一个暴君昏主,人们是不会如此祝釐的。因此诗集传谓此句为“愿其寿考之词也”,其实不错,反观方玉润谓此句“含讽刺意”,似乎有点牵强。下泉朝代:先秦作者:佚名原文:冽彼下泉,浸彼苞稂。忾我寤叹,念彼周京。冽彼下泉,浸彼苞萧。忾我寤叹,念彼京周。冽彼下泉,浸彼苞蓍。忾我寤叹,念彼京师。芃芃黍苗,阴雨膏之。四国有王,郇伯劳之。译文及注释译文地下涌出那冷泉,一丛童粱浸朽腐。醒来叹息又叹息,怀念周朝的京都。地下涌出那冷泉,一丛艾蒿浸凋零。醒来叹息又叹息,怀念周朝的京城。地下涌

7、出那冷泉,一丛蓍草浸烂死。醒来叹息又叹息,怀念周朝的京师。茂盛黍苗长势旺,一场好雨滋润它。四方诸侯朝天子,郇伯亲自慰劳他。注释冽:寒冷。下泉:地下涌出的泉水。苞:丛生。稂(lng):一种莠一类的野草。毛传:“稂,童粱。非溉草,得水而病也。”也有人说稂是长穗而不饱实的禾。忾:叹息。寤:醒。周京:周朝的京都,天子所居,下文“京周”、“京师”同。萧:一种蒿类野生植物,即艾蒿。蓍(sh):一种用于占卦的草,蒿属。芃(png)芃:茂盛茁壮。毛传:“芃芃,美貌。”膏:滋润,润泽。有王:郑笺:“有王,谓朝聘于天子也。”郇(xn)伯:毛传:“郇伯,郇侯也。”郑笺:“郇侯,文王之子,为州伯,有治诸侯之功。”何楷

8、诗经世本古义则据齐诗之说以为是指晋大夫荀跞。盖郇、荀音同相通假。兹从齐诗说。劳:慰劳。鉴赏毛诗序说:“下泉,思治也。曹人疾共公侵刻下民,不得其所,忧而思明王贤伯也。”唐孔颖达疏申其意曰:“此谓思上世明王贤伯治平之时。若有明王贤伯,则能督察诸侯,共公不敢暴虐,故思之也。上三章皆上二句疾共公侵刻下民,下二句言思古明王;卒章思古贤伯。”清姚际恒诗经通论亦取“思治说”,但又称:“大序必谓共公时,无据。”而宋朱熹诗集传另发挥说:“王室陵夷而小国困弊,故以寒泉下流而苞稂见伤为比,遂兴其忾然以念周京也。”其诗序辨说又道:“曹无他事可考,序因候人而遂以为共公。然此乃天下之大势,非共公之罪也。”此外,影响较大的

9、有“伤周衰说”,清方玉润诗经原始云:“此诗之作,所以念周衰伤晋霸也。使周而不衰,则四国有王,彼晋虽强,敢擅征伐?”刘沅诗经恒解云:“周衰,大国侵陵,小国日削,王纲解而方伯无人,贤者伤之而作。”另又有“美晋大夫荀跞说”,明何楷诗经世本古义据汉焦赣易林蛊之归妹繇辞“下泉苞粮,十年无王;荀伯遇时,忧念周京”,认为“下泉,曹人美荀跞纳周敬王也”,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谓“何氏阐明齐(诗)说,深于诗义有裨”,从其说。今人程俊英诗经译注、高亨诗经今注亦从之。据左传记载,春秋末期的公元前520年(鲁昭公二十二年),周景王死,王子猛立,是为悼王,王子朝因未被立为王而起兵,周王室遂发生内乱。于是晋文公派大夫荀跞率

10、军迎悼王,攻王子朝。不久悼王死,王子匄(gi,即丐)被拥立即位,是为敬王。何楷说:“今考诗与春秋事相符合。焦氏所传确矣。”(同上)诚然如此。又春秋记周敬王居于狄泉,又名翟泉,在今洛阳东郊,有人认为即下泉一诗中之“下泉”,如此说成立,又是“美晋大夫苟跞说”之一证。鉴于以上根据,并吸取毛诗序等说的合理成分,兹从高亨诗经今注的说法:“曹国人怀念东周王朝,慨叹王朝的战乱,因作这首诗。”此诗的前三章,是诗经中典型的重章叠句结构,各章仅第二句末字“稂”、“萧”、“蓍”不同,第四句末二字“周京”、“京周”、“京师”不同,而这又恰好在换韵的位置,易字目的只是通过韵脚的变化使反覆的咏唱不致过于单调,而三章的意思

11、则是完全重复的,不存在递进、对比之类句法关系。第四章在最后忽然一转,这种转折不仅在语句意义上,而且在语句结构上都显得很突兀。因此古往今来,不乏对此特加注意的评论分析。有人大加赞赏,如清陈继揆读诗臆补说:“感时追忆,无限伤心,妙在前路绝不说出。读末章正如唐天宝乱后,说到贞观盛时,一似天上人,令人神驰,而不觉言之津津也。”牛运震诗志说:“末章忽说到京周盛时,正有无限忾想,笔意俯仰抑扬,甚妙。”也有人极表疑惑,如宋王柏诗疑说:“下泉四章,其末章全与上三章不类,乃与小雅中黍苗相似(按,黍苗首章句云:芃芃黍苗,阴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之。),疑错简也。”今人向熹诗经语言研究也说:“下泉末章与前三章句法

12、内容不相类,却与黍苗首章相似。除了编简错乱,把黍苗诗的一章误入下泉,很难说出别的理由。”持怀疑论者有一定道理,但除非今后在出土文物中发现错简之前的原有文句,否则这种怀疑本身仍将受人怀疑。何况检国风一百六十篇,就会发现虽然三章复沓叠咏的有不少,如周南樛木、召南鹊巢、卫风木瓜、郑风缁衣等等,但三章复沓叠咏之后再加上句式不同的一章那样的结构并非一无所见(如邶风燕燕即是)。语句部分重复在国风、雅颂中也可以找出一些(如“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就见于蝃蝀、泉水、竹竿三篇中),更不能据此径自说某句是某诗的错简。并且,此诗第四章的前两句与前三章的前两句相比较,“昔时苗黍,今则苞稂;昔时阴雨,今则冽泉”(清陈继揆读诗臆补),可谓“字字对照,直以神行”(清陈震读诗识小录),在内容上也是互有关联的。正是因为以寒泉浸野草喻周室内乱势衰的比兴加上慨叹缅怀周京直陈其事的赋法本身已具有很强烈的悲剧感,而三章复沓叠咏使这种悲剧感加强到了极点,所以末章雨过天晴般的突然转折,就令人产生非常兴奋的欣慰之情,这样的艺术效果当然是独具魅力的。从这一点上说,完全有理由将下泉一诗置于国风的优秀篇章之列。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