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学案(共10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5088076 上传时间:2022-05-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房宫赋学案(共10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阿房宫赋学案(共10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阿房宫赋学案(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房宫赋学案(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阿房宫赋 学案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 闫龙 一、学习目标1、 1、掌握重要的文言知识(重要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现象)2、 2、了解杜牧赋体散文的比喻、铺排手法和借古讽今的风格。3、 3、背诵课文。二、走近作者杜牧(公元803852),字牧之,唐代京兆万年(现在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年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樊川”。 其祖父杜佑,曾官至宰相。西晋杜预,是他的十六世祖。 他从十五六岁起,博读经史,关心时政。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黄州、 池州、睦州等地刺使,以及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杜牧有政治理想,但由于秉性刚直,屡受排挤,一生仕途不得志,因而晚年纵

2、情声色,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 杜牧的诗、赋、古文都负盛名,而以诗的成就最大,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其作品集为樊川文集。三、文学常识赋,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重要文体,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衰于宋元明清。主要有三个特点:一、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排偶和藻饰是汉赋的一大特征。经历长期的演变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骈偶、音律,句式参差,压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杜牧的阿房宫赋就是一篇文赋。四、背景知识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在都城咸阳大兴土木,建宫筑殿,其中所建宫

3、殿中规模最大的就是阿房宫。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认为都城咸阳人太多,而先王的皇宫又小,下令在故周都城丰、镐之间渭河以南的皇家园林上林苑中,仿集天下的建筑之精英灵秀,营造一座新朝宫。这便是阿房宫。由于工程浩大,秦始皇在位时只建了一座前殿,工程未完成秦始皇死了,秦二世胡亥调修建阿房宫工匠去修建秦始皇陵,后继续修建阿房宫,但秦王朝很快就垮台了。以前一般认为楚霸王项羽率领军队入关以后,移恨于物,将阿房宫及所有附属建筑纵火焚烧,化为灰烬。但史记项羽本纪中只是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未提及阿房宫。考古人员对阿房宫遗址挖掘时也未发现焚烧的痕迹。考古人员推断项羽焚烧

4、的是秦咸阳宫,因为咸阳宫遗址发现大片烧过的遗迹。五、写作意图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谈到:“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从中我们大略可以了解到阿房宫赋的写作缘起。杜牧生活在内忧外患日益加深的晚唐,藩镇拥兵,宦官专权,民不聊生。他在23岁时,有感于唐敬宗大肆兴建宫殿,广罗女色,作阿房宫赋。文章借秦始皇和秦二世“大起宫室,广声色”以至于国祚不延的历史事件,借古讽今,以秦警唐;又由此及彼,由事入理,指出荒淫无度必然导致民怨沸腾,国亡族灭,从而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如果哀而不鉴,最终只能落得“后人复哀后人”的结局。可见,这是一篇带有鲜明的政治指向的讽谏之作。六、教学过程(一)识记积累1、

5、给加点的字注音 阿房宫( ) 蜀( )山兀( ) 骊( )山 廊腰缦回( ) 囷囷焉( ) 蜂房水涡( ) 不霁( )何虹 媵嫱( )辇( )来于秦 梳晓鬟( ) 剽掠( ) 鼎铛玉石( ) 逦迤( ) 锱铢( ) 架梁之椽( ) 庾之粟粒( ) 横槛( ) 参差( )呕哑()杳不知道其所之也( ) 焚椒()兰2、重点词语解释 (1)廊腰缦回() (2)盘盘焉,囷囷焉 ()(3)各抱地势 () (4)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5)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 (6)使负栋之柱 () (7)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8)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 (9) 谁得而族灭也( ) (10)不霁何虹

6、( ) (11)气候不齐( ) (12)杳不知道其所之也( )(13)雷霆乍惊( )3、词类活用 (1)六王毕,四海一 ( ) (2)北构而西折: () (3)日益骄固( ) (4)未云何龙: ()(5)不霁何虹: () (6)辇来于秦 () (7)朝歌夜弦 () (8)鼎铛玉石 () (9)金块珠砾 () (10)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11)族秦者秦也 () (1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13)缦立远视( ) (14)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 )4、古今异义 (1)直走咸阳 古义: 今义: (2)钩心斗角古义: 今义:(3)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义: 今义: (4)明

7、星荧荧,开妆镜也 古义: 今义:(5)-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古义: 今义:5、一词多义: 取: (1)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2)今入关,财物无所取()(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4)南取汉中,西举巴蜀()(5)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6)留取丹心照汗青()(7)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8)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族: (1)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3)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4)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 (5)族庖月更刀()毕: (1)六王毕,四海一()(2)吾与汝毕力平险() (3)毕礼而归之()(4)众妙毕备()(5)度

8、道里会遇之礼毕() (6)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幸: (1)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3)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4)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5)而君幸于赵王() (6)大王也幸赦臣举: (1)戍卒叫,函谷举() (2)杀人如不能举() (3)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4)何不做衣裳,莫令事不举() (5)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6)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7)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8)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流: (1)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2)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3)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虽放流,眷顾楚国

9、,系心怀王() (5)伏尸百万,流血漂橹()6、特殊句式 (1)戍卒叫,函谷举。( )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二)课文初探:用课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1)阿房宫的来历。(2)宫人的生活情景是怎样的?(3)“秦爱纷奢”的具体表现为什么?(4)秦亡的教训是什么?(三)疑难探究1根据内容,文章可分为几大部分?它们之间是怎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它们之间什么关系?(结合“赋”的特点)2文章的第3、4能否对调?为什么?3、这篇文章的结构具有什么特点?4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的?这样描写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5作者写阿房宫赋,其目的是给当时的最高统

10、治者提供历史教训。这个历史教训应该怎么理解?(四)夯实双基1下列加点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蜀山兀(w)辘辘(l)远听 鼎铛(dng)玉石B囷囷(qn)焉 尽态极妍(yn)架梁之椽(yun)C阿()房宫 剽(pio)掠其人 金块珠砾(l)D尽锱铢(zhzh) 妃嫔媵嫱(yngqing) 逦迤(ly)2下列四组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一六王毕,四海一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B爱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C取奈何取之尽锱铢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D族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3下列四组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焉盘盘焉,囷囷焉缦立远视,而望幸焉B而

11、 骊山北构而西折 谁得而族灭也C夫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D于 多于九土之城郭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4下列加点词语古义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用之如泥沙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多于市人之言语A B C D5.下列加点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剽(pio)掠 不霁(j)何虹 嫔嫔媵(tng)嫱B缦(mn)回 辇(nin)来于秦 朝歌夜弦(xun) C椒(jio)兰 架梁之椽 (yun) 尽态极妍(yn)D囷囷 (qn) 钩心斗角(jio) 直栏横槛(jin)6.下列句中词

12、语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 荧荧,明亮的样子.B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 远听,远远听见.C 而望幸焉 : 幸,封建帝王到某处.D 骊山北构而西折 : 北,向北; 西,向西.7.下列各句中 “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燕赵之收藏 秦人视之不甚惜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杳不知其所之也 宋何罪之有 人非生而知之者 牛何之 多于南亩之农夫 A B C D 8.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B 悦亲戚之情话 C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9.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B 六王毕,四海

13、一 C 园日涉以成趣 D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

14、哀后人也。 10下列两句中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A句的两个“之”相同,句的两个“而”不同。B句的两个“之”不同,句的两个“而”也不同。C句的两个“之”相同,句的两个“而”也相同。D句的两个“之”不同,句的两个“而”相同。11文中划线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锱铢:极言贵重的东西; 南亩:泛指农田九土:即九州,指全国; 呕哑:难听的音乐独夫:孤单的人; 戍卒:指陈胜、吴广等起义者楚人:指刘邦; 焦土:指阿房宫被烧毁A B C D12.根据文意“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

15、人而复哀后人也”句中四处“后人”之所指是:A相同,都指秦以后的人;是指当时的唐人;是指秦人;B相同,都是指秦以后唐以前(包括唐)的人;是指唐以后的人;C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相同,都是指唐以后的人;D相同,都是指唐人,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13.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B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D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

16、,见解极为深刻。答案(一)识记积累1、给加点的字注音 sh w l mn qn w j yng qing nin hun pio chng ly zzh chun y s jin cnc uy yo jio2、重点词语解释(1)萦绕;(2)曲折的样子;(3)随着,依着;(4)乱纷纷的样子;(5)掠夺,强取;(6)支撑;(7)奢华,想念;(8)假使,爱护;(9)能够;(10)雨后初晴;(11)相同;(12)深远;(13)忽然3、词类活用(1)数词做动词,统一;(2)方为名词做状语,向北,向西;(3)名词做状语,一天天地;(4)名词作动词,出现云,出现龙;(5)名词作动词,出现彩虹;(6)名词作状

17、语,乘车;(7)名词作动词,唱歌,演奏;(8)把当做铁锅,把当做石头(9)把当做土块,把当做沙砾(10)名词作动词,放了一把火,成为焦土;(11)名词作动词,灭族,灭亡;(12)为动用法,为哀叹;意动用法,以为鉴(13)名词做状语,向远处;(14)动词作名词,收藏的金玉珠宝,经营的东西4、古今异义(只解释了文中的意思)(1)延伸(2)各种建筑都与中心建筑勾连,相邻的屋角相互对峙,好像兵戈相斗。(3)天气(4)像明亮的星星一样闪亮(5)可惜5、一词多义取:(1)掠夺,夺取(2)掠夺,夺取(3)提取(4)夺取,攻下(5)通“娶”(6)着(7)采用,选取(8)拿,与“舍”相对族:(1)族灭,灭亡(2

18、)家族(3)类(4)筋骨交错聚结处(5)众,一般的毕:(1)灭亡(2)尽力,竭力(3)结束(4)全(5)结束(6)终究幸:(1)宠爱,宠幸(2)宠爱,宠幸(3)幸亏(4)希望(5)宠幸(6)幸而,幸亏举:(1)被攻占(2)尽,完(3)举起(4)成功(5)推举(6)举行,发动(7)全,整个(8)举止流:(1)河流(2)淌(3)水流,河流(4)流放(5)淌6、特殊句式(1)被动句(2)判断句(3)状语后置(二)课文初探:用课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1)“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2)“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

19、,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4)“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三)疑难探究1文章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2段)是叙事,第二部分(3、4段)是议论。“赋”的特点在于“体物言志”,即铺叙事情,抒发情志。因此说,两部分之间是铺事与写志的关系。铺事是写志工的基础,写志

20、是铺事的目的。2两段之间不对对调。第3段感慨是由第1、2段宫殿的奢华与人民的贫困对比中引申出来的。第4段的议论则穿透了历代封建王朝改朝换代的表面现象,直逼其压迫人民掠夺人民的本质。“眼光”更深远,将一千年前的“史实”与千年后的“现实”联系起来,生发成一条规律。3、文章的结构十分严谨、巧妙。先写阿房宫的排场建筑及如云美女,暗示着秦统治者的荒淫和奢侈,并暗示着他们的前途。再写秦的纷奢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托出如火山即将爆发的形势。最后写秦不以六国为鉴,终于自食其果,那么当时统治者如不以秦为鉴,又会有什么结果呢?环环相扣,真可谓“笔所未到气已吞”。4课文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阿房

21、宫:一是写阿房宫建筑之奇,二是写阿房宫美女之众,三是写阿房宫珍宝之多。透过楼台殿阁、脂粉金玉这一画面,作者旨在说明秦统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为维持这种奢侈生活所进行的横征暴敛,正是导致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5就思想意义说,以六国为秦的前车之鉴。阿房宫中的无数美人,乃是六国的“妃嫔媵嫱”;阿房宫中的无数珍宝,又是六国“取掠其人”的长期积累。六国一旦灭亡,则美人“辇来于秦”,珍宝“输来其间”;那么,秦一旦蹈六国的覆辙,又将怎样呢?秦不以六国为鉴,终于自食其果;那么,唐朝的统治者又走秦的老路,难道会有什么更好的结局吗?作者借古讽今,奉劝今天的统治者能够避免这样的结局。(四)夯实双基1C(“铛”“椽”“锱”读音错。) 2C(都是夺取,获取。) 3D(都是介词,比。) 4C 5D (A “媵”应为 yng B “弦”应为xin C“椽”应为chun) 6. B (“远听”应是 “越听越远”) 7. B 8.D 9. B (A “朝”“夜”应是名词做状语, C“日”名词做状语, D“翼”名词做状语,B“一” 数词活用为动词)10.B 11.B 12.B 13.C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