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导学案答案(6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820805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房宫赋导学案答案(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阿房宫赋导学案答案(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阿房宫赋导学案答案(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房宫赋导学案答案(6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阿房宫赋导学案答案-第 5 页高一语文导学案答案学习目标:1. 积累文言知识: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2. 了解文体 “赋”的特点3. 理解课文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及其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4. 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学习重点:重点文言知识的积累;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学习难点:理解课文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及其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一)课题及作者1. 赋是 古文中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一种文体。2. 杜牧(803852),字 牧之 ,号 樊川居士

2、, 唐代 文学家 ,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 杜樊川 ”。其擅长诗、赋、辞,其中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尤以 七绝 著称。与他同时代的李商隐齐名,并称“ 小李杜 ”。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诗歌语言流丽而又风味清新,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著有樊川文集 。(二)背景阿房宫,秦宫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役夫七十余万,工程浩大,至秦灭时仍未完工。因其前殿所在地为阿房,故称“阿房宫”。杜牧此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自称有讽喻敬宗“大起宫室,广声色”之意。(三)注音1. 骊山(l)4. 初霁(j)7. 鼎铛(chng)10. 栏槛(jin)2. 缦回

3、(mn)5. 媵嫱(yngqing)8. 俪迤(ly)11. 庾之粟粒(y)3 囷囷(qn)6. 剽掠(pio)9. 锱铢(zhzh)12. 架梁之椽(chun)二课内学习(一)解释加点字1. 六王毕(灭亡)2. 蜀山兀,阿房出(光秃,出现)3. 覆压三百余里 (覆盖)4. 直走咸阳 (趋向)5. 钩心 斗角6. 囷囷焉 (曲折回旋)7.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高耸,座)8. 不霁何虹(雨过天晴)9. 明星荧荧(明亮的样子)10. 杳不知其所之也(遥远)11. 尽态极妍(美丽)12. 剽掠其人(抢劫、掠夺)13. 弃掷逦迤(连续不断)14. 取之尽锱铢(极细微)15. 庾之粟粒(仓库)16. 函谷

4、举(被攻占)17. 而望幸焉(皇帝驾临)18. 隔离天日(遮蔽)19. 倚叠如山积累)20. 高低冥迷(分辨不清)(二)一词多义1. 一 四海一 (统一) 一肌一容 (全部)3. 使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让)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假使)2. 缦 廊腰缦回(像腰一样) 缦立远视(久久地)4. 焉 盘盘焉(的样子) 而望幸焉(她)(三)古今异义1.钩心斗角 2. 可怜焦土古义: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古义:可惜今义: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今义:同情(四)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说明活用类型,并解释1. 骊山北构而西折(北、西)2. 未云何龙(龙,出现龙)3. 不霁何虹(虹,出现虹)4. 辇来于

5、秦(辇,乘辇车)5. 鼎铛玉石(名状名动)6. 金块珠砾7. 族秦者(族,灭族)8.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以为鉴)9. 朝歌夜弦(朝、夜、歌、弦)10.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五) 特殊句式,指出句式类型。1.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 判断句)2.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判断句)3. 函谷举。 (被动句)4. 多于南亩之农夫。 (介词结构后置)5. 秦人不暇自哀 (宾语前置)(六)翻译句子1.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五步一栋楼,十步一座阁。走廊宽而曲折,(突起的)屋檐(像鸟嘴)向上撅起。楼阁各依地势的高下而建,宫室参差错落,精巧工致。2.

6、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长桥横卧在渭水上,天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在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通道横空而过,不是雨过天晴,哪里来的彩虹?3.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光如)明星闪亮,是(宫女们)打开梳妆的镜子;绿云缭绕,原来是她们正在早晨梳理发髻;渭水河面上浮起一层垢腻,原来是她们泼掉的脂粉水;空中烟雾弥漫,是她们在焚烧椒兰香料。4.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当作石头,把黄金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沙石,随意丢弃,秦人看见了也不觉得可惜。5.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守卫

7、的士兵一声叫喊,函谷关被攻占,项羽放了一把火,可惜富丽堂皇的阿房宫变成了一片焦土。6.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后世的人如果只是哀叹却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再让后世的人为他们哀叹了(七)文本理解1.课文从那几个方面描写阿房宫的?阿房宫有那些特点? 规模之大、宫殿之多,结构复杂。 壮阔2.课文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来描写阿房宫,并请试举一例分析。对偶、比喻、夸张、排比、对比。3.在课文的最后,作者指出六国和秦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写此有何用意?指出灭亡的原因是没有爱护百姓,写作目的:借古讽今,劝谏当今皇帝要爱护百姓,不要大兴土木。以防重蹈历史覆辙。三、 拓展阅读杜牧,字牧之,京兆人也。

8、善属文。初未第,来东都,时主司侍郎为崔郾,太学博士吴武陵策蹇进谒曰:“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君选才,仆敢不薄施尘露。向偶见文士十数辈,扬眉抵掌,共读一卷文书,览之,乃进士杜牧阿房宫赋。其人,王佐才也。”因出卷,搢笏朗诵之。郾大加赏。曰:“请公与状头!”郾曰:“已得人矣。”曰:“不得,即请第五人。更否,则请以赋见还!”辞容激厉。郾曰:“诸生多言牧疏旷,不拘细行,然敬依所教,不敢易也。”后又举贤良方正科。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兵法戎机,平昔尽意。尝以従兄悰更历将相,而已困踬不振,怏怏难平。卒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多焚所为文章。诗情毫迈,语率惊人。识者以拟杜甫,故称“大

9、杜”“小杜”以别之。【注释】薄施尘露:效绵薄之力,尘露,比喻微小的贡献。1. 解释加点字词(1) 初未第 (中举)(3)吴武陵策蹇进谒曰(拜见)(5)仆敢不薄施尘露(谦称)(2)善属文(写文章)(4)向偶见文士十数辈(从前)(6)识者以拟杜甫(比)2. 与“侍郎以峻德伟望”中的“以”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A 以览观江流之胜 B 不以物伤性C 以手阖门 D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3. 翻译句子(1)更否,则请以赋见还!如果还觉得不行的话,就请求把见到的赋返还。(2)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 杜牧刚强正直,有奇异的节操,敢于议论朝廷的大事,指斥弊端尤其

10、严厉。4. 概括杜牧为人为文的特点。刚正、豪迈。杜牧,字牧之,京兆人,擅长写文章。当初考试没有及第时,来到京城,当时的主考官是侍郎崔郾,太学博士吴武陵向他报告说:“侍郎您凭借着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声望,为明智的君主选拔人才,我不敢不效绵薄之力。刚才遇见十几个文人进士,眉飞色舞,非常高兴地在一起读一卷文书,看他们读的文书,竟然是进士杜牧的阿房宫赋。杜牧这个人,有辅佐君王的才能。”于是拿出文卷朗诵它,崔郾听了大加赞赏。吴武陵说:“请求您给予这个人状元。”崔郾说:“已经有人了。”吴武陵说:“如果不行,就请求及第第五名。如果还觉得不行的话,就请求把见到的赋返还。”吴武陵的言辞面容激动严厉。崔郾说:“读书人中大多说杜牧粗疏旷达,不拘泥于细节,然而我尊敬地依照您所指教的,不敢再改变。”后来崔郾又举荐他为贤良方正科。沈传师上表举荐他做江西团练府巡官。又做了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被任命为侍御史,多次升迁到左补阙,历任黄、池、睦三州的刺史,以考功郎中的身份负责起草诏令,升迁为中书舍人。杜牧刚强正直,有奇异的节操,敢于议论朝廷的大事,指斥弊端尤其严厉。死时五十岁,临死前自己撰写墓志铭,把自己所写的文章大多焚烧。他的诗作感情豪迈,言语大多惊人。认识他的人把他和杜甫相比,把他们称作“大杜”、“小杜”来区别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